《侵华日军主要将帅的最后结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侵华日军主要将帅的最后结局-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被排挤出军界的石原莞尔在立命馆大学担任国防研究所所长,专门讲授《国防论》,继续宣传他的侵略主张。东条英机除了因以前的过节,更重要的原因是,石原莞尔在国内大力反对迅速扩大战争,主张持久的战争计划,这与东条英机的图谋相左,所以东条英机不仅派宪兵跟踪监视石原莞尔,后来干脆命令立命馆大学辞退了石原莞尔。石原莞尔迫不得已,只得于1942年9月返回鹤冈家乡闲居。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石原莞尔乘机将自己装扮成受东条英机迫害的“和平战士”,以逃避被当作发动侵略战争的罪犯而受审。石原莞尔接连发表了《我们的世界观笔记》、《新日本的出路》等文章,假惺惺地提出什么“放弃战争”,建设“不要战争的文明”的主张,企图投美国人之所好。石原莞尔还专门给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写了一封建议书,提出所谓“超阶级的政治”,胡说什么“过去的政治是为阶级利益的政治”,而“超阶级政治”只是“为了理想”。石原莞尔见风使舵、混淆视听的投机钻营,终于使他逃脱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 
1949年8月15日,石原莞尔因膀胱癌病死家中,终年60岁。   
“名将之花”阿部规秀(1)new   
阿部规秀与日本其他年轻人一样憧憬自己能成为“驰骋疆场、孝忠天皇”的真正“武士”,后终成为统领一方的陆军中将,被誉为“名将之花” 
阿部规秀,1886年出生于日本青森县,阿部的时代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扩张空前膨胀的时代。同样,成为“驰骋疆场、孝忠天皇”的“武士”也是阿部所憧憬的人生。为了实现这样的“理想”,阿部考入了日本专门培养陆军军官的陆军士官学校。 
日俄战争的硝烟吸引着这些渴望成为“武士”的年轻人,而日本战胜昔日不可一世的沙俄,则使这些青年相信,他们是战无不胜的。虽然没有机会亲历日俄战争的炮火,但阿部就是在这种氛围之下接受着陆士的严格训练而“成长”的。 
1907年5月,刚满21岁的阿部规秀踌躇满志地从陆士19期步兵科毕业,开始了他追逐成为真正“武士”的生涯。同年12月26日,阿部规秀被授予陆军下士军衔,开始在陆军中服役。 
阿部规秀有一种超乎普通军人的对“荣誉”和“光荣”的执著,对战争的执著,因而在嗜血的战争角逐之中,他“脱颖而出”,屡立战功,颇受大本营的赏识,在日本军界被誉为“名将之花”。 
从1907年开始,阿部规秀在毫无任何背景的陆军中,凭着“战功”一步步晋升上来,先后历任步兵第三十二联队副官、第八师团副官、第十八师团参谋。1932年4月11日,转任仙台陆军教导学校学生队队长,次年8月1日,升至步兵大佐。1935年8月,任第八师团步兵第十六旅团步兵第三十二联队联队长。1937年8月2日,晋升为陆军少将,同时调任关东军第一师团步兵第一旅团旅团长,率部入侵中国东三省。 
1938年10月,原华北方面军驻蒙军独立第二混成旅团旅团长常宽治被八路军在河北省广灵县境内的张家湾击毙后,日本军部派阿部规秀这个“名将之花”来接替常宽治旅团长的职务。1939年10月2日,阿部规秀被晋升为陆军中将。 
阿部规秀手握堪称军中精锐之师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正踌躇满志地指挥军队,为了武士的“荣誉”而不断进攻的时候,怎样也没有想到,命运为他准备的结局也正在冥冥之中展开。 
%%%叫嚣“对中国再使一把劲就会投降”的阿部规秀,却万万没有料到自己这朵“名将之花”竟会凋落在“太行山上”为了保证“后方”的“安定”,日军加紧对八路军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扫荡”。1939年夏,日军的“扫荡”重点由冀中平原转向北岳山区。在连遭八路军重创后,日军于1939年秋,调集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和第一一○师团主力共两万余人,对北岳山区进行规模更大更为残酷的秋季“大扫荡”,企图彻底摧毁抗日根据地,使八路军无立足之地。 
阿部规秀奉命率部从北线开始进攻。1939年10月18日,阿部派一个大队约600余人的兵力从涞源出动,分三路向走马驿、北城子、银坊进犯;21日,命令一个大队800余人增兵涞源。 
24日,调驻涞源、灵丘部属分别进犯上寨、下关等地。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部队利用地形优势顽强抗击,日军的几次进犯均未得逞,不得不撤回涞源。眼看久攻不下,“求功心切”的阿部十分恼火,决定亲自率部征讨,倾巢而出,向南扫荡。 
临出发前,阿部提笔给远在东京的家人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爸爸今天起去南边战斗!回来的日子是十一月十三四日。虽然不是什么大战斗,但也是一场相当规模的战斗。八点三十分即乘汽车向涞源出发!我们打仗的时候是最悠闲而且是有趣的,支那已经逐渐衰弱下去了,再使一把劲就会投降。”阿部没有想的是,在“最悠闲而且有趣”的战场上,自己魂归西天,更没有想到“支那”并不是“逐渐衰弱下去了”,而是觉醒起来,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的时候到来了。 
信发出的同时,阿部规秀满怀自信地率主力向涞源城进发。 
到达涞源,稍待修整之后,阿部规秀马上召开作战会议,进行具体的战斗部署:由第四大队从插箭岭出发袭击走马驿,第一大队从白石口出发袭击银坊。11月2日夜开始行动。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采取“集中优势兵力,个个击破”的作战方针,决定以一部兵力钳制、堵击由插箭岭出动之敌,然后集中第一军分区第一和第三团以及第二十五团两个营,游击队第三支队,第三军分区第二团,共六千人,伏击向银坊进攻之敌。 
11月3日上午,进犯银坊的第一大队在八路军一个小分队的诱击下,进入雁宿崖峡谷,被八路军主力前阻后截,包围在雁宿崖。战至下午4时,第一大队除少数逃脱和13名被俘掳外,其余全部被歼灭。刚晋升为中将,就在战场上丢了一个大队,阿部规秀很是羞怒,决定亲自率领第二、第四大队1500余人,沿着原来第一大队的行进路线进犯,以趁八路军还在“消化”胜利果实的时候,打八路军一个措手不及。 
11月4日夜,阿部规秀率部越过白石口,进至雁宿崖一带,但是连八路军和老百姓的一个影子都没找到。扑了空的日军把八路军已经为之埋葬的尸体,一具具重新挖出来,用木杠子抬到一起,架上木柴,浇上汽油,点燃焚化,整条山谷弥漫着焚烧尸体的焦臭味。他想让手下的士兵感受到同胞战死的悲愤,激起他们复仇的决心。然而,在另一个民族的土地上肆虐的他们,一开始就选错了愤怒的方向。罪恶的灵魂不知反省的话,永远都不可能洗脱他们的暴戾和卑拙。   
“名将之花”阿部规秀(2)new   
11月5日,阿部规秀率部继续向白石口方向前进。阿部判断八路军的动向是“主力已向司格庄方向退走”,遂决定“迅速追击”。八路军牵制部队按预定部署边打边退,诱敌深入。在八路军若即若离的诱击下,阿部欲战不能,欲追不及。当夜,阿部率疲惫不堪的主力进入司格庄,却连八路军的影子都没见着,他气极败坏地命令部队放火焚烧老百姓的房屋。 
阿部两次扑空后,急不可耐。日军侦察分队终于在黄土岭一带发现八路军主力,求战心切的阿部规秀置孤军冒进于不顾,沿着崎岖山路直扑黄土岭的八路军主力。 
11月6日晨,当阿部规秀的部队闯入黄土岭时,八路军主力已在黄土岭以东的沟谷地区形成包围圈。黄土岭是太行山北部群山中的一座岬口,位于涞源县与易县交界处,是一条有5里长的大山谷,是伏击的绝佳地形。 
在快要进入八路军的包围圈时,看到周围的沟谷地形,狡猾的阿部规秀突然意识到:敌人以一部引诱我方,而主力向黄土岭附近集结,企图从我旅团背后进行攻击。为了摆脱八路军从“背后”攻击的危险,避免再度被歼灭,7日凌晨,阿部规秀紧急进行新的部署,做出部队继续东进,经寨头、煤头店、浮图峪返回大本营的决定。阿部规秀令下属部队分批从黄土岭出发。前进时,由先头部队,携轻重机枪,先占领路两侧高地,然后掩护大队缓慢前进。企图通过这样的彼此接应,加强机动反应力。 
日近正午,阿部规秀的先头部队到达黄土岭东面的寨陀村,大部队却还拖在上庄子一线。直到下午3点钟左右,后卫部队才离开黄土岭,长长的一队人马陆续进入峡谷中的小路,踏进八路军的包围圈。八路军等这队人马都进入“袋子”后,才收紧“袋口”,来个“瓮中捉鳖”,从南、北、西三面进行合击。在八路军的攻击下,阿部规秀的主力被迅速压缩在上庄子附近约5里长、百余米宽的山沟里。 
一阵猛烈的袭击过后,整个山谷弥漫着浓烈的硝烟。阿部规秀的部队被打得七零八落。为了挣扎摆脱包围,阿部规秀立即整顿部队,依仗精良装备,向八路军寨陀阵地方向冲击,遭到坚决打击后,又掉头东向,妄图从黄土岭突围,逃回涞源。八路军第三团扼守阵地,死死封锁住日军退逃之路。这时,八路军的增援部队也赶到战场,他们作为第三团的侧应从左面加入战斗,使包围圈进一步收拢,后路被堵绝的日军只能就地抵抗。16时许,阿部规秀旅团主力已伤亡过半,乱作一团。 
就在战斗激烈进行的时候,负责迎头阻击任务的八路军第一团团长陈正湘、政委王道帮接到侦察兵报告,发现位于黄土岭与上庄子之间的一个名叫教场的小村庄附近,一座独立院落设有日军的临时指挥所。二人随即命令配属的分区炮兵营迫击炮连,对准目标轰击。 
18时许,迫击炮连连长杨九秤指挥迫击炮连,向这个临时指挥所轰击。随着巨大的爆炸声,毫无准备的临时指挥所里的日本军官立刻倒下一片。遭到突然袭击,被打得晕头转向的日军拖着尸体和伤员,狼狈逃离。阿部规秀就在这个指挥所里,他的右腹部和双腿被迫击炮弹片炸伤数处,他当时还不顾伤痛地大声疾呼:“我请求大家坚持。”然后,强撑残躯俯首向东方遥拜,呻吟道:“这是武人的本分啊。”这就是他的最后一句话。负伤后约3个小时,即11月7日21时50分,阿部规秀因失血过多而毙命,卒年53岁。 
日本报纸《朝日新闻》于11月20日对这个被我八路军击毙的侵华日军中将,不无“惋惜”地报道说:“阿部中将亲临第一线,以便视察敌情,随时下达命令。当到达上庄子以南约一公里的一处人家时,敌人一发炮弹突然飞至身旁爆炸,阿部中将右腹部及双腿数处受伤,但他未被重伤屈服,仍大声疾呼‘我请求大家坚持’。然后俯首向东方遥拜,留下一句话:‘这是武人的本分啊。’负伤约3小时,即7日晚9时50分,中将壮烈死去……” 
%%%报纸上充斥着阿部规秀的死讯,大本营举行了盛大的追思仪式。阿部规秀的身后事可谓“哀荣”一时。出于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而在国内制造这股“悲情”,他们希望借此鼓动人民踏上复仇之路…… 
11月27日,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张家口召开了“追悼”阿部规秀的大会。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中将在花圈挽联上写着:“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朝日新闻》以此为通栏标题,报道说:“自从皇军成立以来,中将级将官的牺牲,是没有这样例子的。”其他各报也频频报道阿部规秀的生平、战功、死讯。 
可见,阿部规秀的死,在日本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各媒体的“痛悼”,为日本国内鼓动起复仇的气焰,为扩大侵略制造舆论支持。 
大本营为获取国内民众的支持以继续侵略战争,当然也不会错失这个机会,因而阿部规秀的身后事可谓“哀荣”之极。陆军省发布了阿部规秀的阵亡公报。他的骨灰被送回东京时,“帝都降半旗致哀”,“以高龄的柴大将为首,杉山大将、东防司令官稻叶中将、代理陆军大臣中村以下各位将领到车站持吊旗致哀。爱妇、国妇等团体和遗族前往迎接”。在军国主义膨胀的气焰之下,阿部规秀的死“哀荣”一时。然而,在其他民族的土地上,侵略屠杀其他民族的人,他的侵略行径决定了他即使是“名将之花”,在被侵略民族的自卫反击下,也只能有颓然凋谢的惟一结局。   
“名将之花”阿部规秀(3)new   
这是发动侵华战争、企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国家的人民,应当牢记的历史规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