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集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军史集要-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提高。但1960  年后,由于林彪的干扰,这个文化教育十年规划未能得到实现。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成立
    为了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军事理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总结中国人
民解放军的建军和作战经验,探索现代条件下武装力量建设和人民战争的规律,为
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反侵略战争服务,叶剑英于1956  年向中央军委提出了建
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的建议。年底,经中央军委批准,在北京成立了军事
科学院筹备委员会,叶剑英任主任,彭绍辉任副主任。1958  年1 月8 日,中共军
事科学院临时委员会成立,叶剑英任书记。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1958  年3 月15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正式成
立,叶剑英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宋时轮、彭绍辉、杨至成任副院长,王新亭任副政
治委员兼党委办公室主任(政治部成立后王新亭兼政治部主任),下辖战役部(李
夫克任部长);战术部(彭绍辉兼部长);战史部(韩练成任部长);外军部(宋
时轮兼部长)。叶剑英在成立大会上讲了话,他指出:
    军事科学院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广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
从敌我双方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今后战争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军事科学研
究工作,以推动我军迅速建设成为一支优良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他勉励全院同志,
要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密切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多生产为建军所需要的产
品。同年5 月25  日,叶剑英就军事科学院的工作方针、任务等问题向毛泽东作了
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出的工作方针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采取厚今
薄古,学习、研究、生产三结合的方法,广泛采取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从中国和
人民解放军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敌人,研究未来战争所需要的战术、战役指导思
想及作战方法,编写出人民解放军的作战条令和战史。毛泽东同意叶剑英的各项意
见。
    1960  年8 月,增设军事技术研究馆。军事科学院的成立,有力地推动了全军
军事理论研究工作的发展。1960  年后,各军区、军兵种、军事院校和野战军都相
继成立了军事学术研究机构,组织起一支研究队伍。这些机构和队伍当时的工作重
点是编写条令,同时开展经常性的学术研究工作。在军事科学院的带动下,全军出
现了编写条令和教材的热潮。
    到了60  年代中期,由于林彪的干扰破坏,各军区、军兵种和军事院校的学术
研究机构陆续被撤销。1969  年9 月,军事科学院的组织机构也作了调整,编设办
公室、政治部、学术保障处、管理处和战争理论、战术、战史以及外军研究等部门,
撤销了军事技术研究馆,研究人员也大为削减,全军的军事学术研究工作受到很大
影响。
    1972  年以后,为适应学术研究发展的需要,军事科学院相继新建和恢复了计
划指导部、院务部、军制研究部、政治工作研究室、军事学术杂志社、军事辩证法
研究室、作战运筹分析研究室、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编审室和军事科学出版社等
机构。1979  年后,各军区、各军兵种和有关军事院校亦相继恢复或设立军事学术
研究部门。1980  年以后,为适应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的需要,军事科学
院的机构作了进一步调整和加强。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央军委十分重视发挥军事科学理论在军队建设中的先导作
用。1982  年10  月22  日,中央军委明确指出,军事科学院要进一步加强军事学
术研究,使之真正成为全军军事科学的研究中心,成为军委和总部从军事理论高度
指导军队建设的助手。并希望“军事科学院进一步解放思想,拿出更多、更好的研
究成果”。1986  年3 月28  日,中央军委再次明确指示,军事科学院是中央军委
的军事学术研究机关,是全军军事科学研究中心,是计划协调全军军事学术研究的
机构。要求军事科学院要成为军委、总部从军事理论高度指导军队建设的助手,为
军委、总部决策提供咨询建议。
    目前,军事科学院下设战略、战役战术、军制、军事历史、外国军事、军事运
筹分析、毛泽东军事思想、军队政治工作和军事百科等研究部门,已成为全军军事
科学研究中心。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方针,以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建设、军队建设的需要,军事科学
院进一步加强了对国防发展战略和建军、作战重大现实问题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丰
硕的成果。30  多年来,编著和出版了一大批引人注目的军事科学理论著作和研究
咨询报告,主要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军事文选(集)和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的论述及有关的研究论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役、
战术、军制、政治工作等方面的论著;国防和建军、作战若干问题的建议、报告和
论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纪律、队列条令和其他条令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
战史、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和战例;中国历代军事和军事名著的研究与译
注;军事运筹著述;外国军事的研究论著和译著;军语、军事辞书等。还编辑出版
多种军事学术刊物。这些研究成果对发展和完善军事科学理论体系、推动全军战略
战术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借鉴历史经验,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军当
前和今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历任院长:叶剑英、宋时轮、郑文翰、蒋顺学、赵
南起,现任院长徐惠滋;历任政治委员:叶剑英(兼)、粟裕、王树声、王新亭、
廖汉生、萧华、刘志坚、袁升平、梁必业、王诚汉、杨永斌,现任政治委员张工。
                         人民解放军组织体制改变
    随着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解放军领导机关的编制体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954  年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设立国防委员会和国防
部,毛泽东为国防委员会主席,彭德怀为国防部长,9 月28  日,中共中央决定成
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负责领导全国的军事工作,毛泽东任主席,朱德、彭德怀、
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为委员,
由彭德怀主持军委日常工作。1959  年中共中央庐山会议错误地批判了彭德怀,并
决定将彭德怀调离国防工作领导岗位。9 月26  日,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中央
军委人员组成的决定,中央军委发出通知: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为毛泽东,副主魔
为林彪、贺龙、聂荣臻,由林彪主持军委日常工作。10  月20  日,中央军委又发
出通知,决定在中央军委常委之下,设立一个办公会议,负责军委的日常工作。1966 
年1 月8 日,中共中央决定,增补陈毅、刘伯承、徐向前、叶剑英为中共中央军委
副主席。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在进行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全军领导机关逐步
形成了“八总部”的领导体制,即:总参谋部、训练总监部、武装力量监察部、总
政治部、总干部部、总后方勤务部、总财务部、总军械部。50年代后期,又恢复了
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体制。
    总参谋部于1954  年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为加强对全军军事训练的
领导,原总参谋部军训部于1955  年5 月划归新组建的训练总监部建制。
    1956  年,总参谋部通信部改称通信兵部,直属军委领导。1957  年1 月,中
央军委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做出大量裁减军队的决定,嗣后,撤销总军械部,将
军械工作划归总参谋部管理。1958  年7 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通过《关于改变组
织体制的决议(草案)》。决议认为,我军的组织体制仍然存在着机关庞大、部门
过多、组织重叠、分工机械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我军的组织体制进行某些改革。
会后不久,训练总监部、武装力量监察部划归总参谋部建制。1959  年又撤并了军
校部、出版局,增加了管理局、外事局。通信兵部、防化兵部划归总参谋部。到1965 
年,总参谋部下设部门有:办公厅(军委办公厅兼)、作战部、情报部、第三部、
通信兵部、军训部、军务部、装备计划部、动员部、军事交通部、防化学兵部、政
治部、机要局、测绘局、气象局、管理局等。
    总政治部于1954  年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1957  年和1958年,根
据中央军委的决定,先后撤销了总干部部、武装力量监察部等部门,将干部工作、
政治监察工作划归总政治部管理,将总干部部、军事检察院、军事法院划归总政治
部建制。与此同时,总政治部的青年部和组织部合并,文化部和宣传部合并。经过
此次调整,总政治部的机构变为7 个部门:组织部、干部部、宣传部、保卫部、联
络部、群众工作部和秘书长系统。1962年,总政治部整编,将青年部从组织部分出,
将文化部从宣传部分出,并增设国防科学工作部和直工部、管理局。这种体制一直
延续到“文化大革命”前。
    总后方勤务部于1954  年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方勤务部。1960  年4 月,
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50  年代,随着军队建设的发展,总后勤部的机构进
行了多次调整、充实,辖有司令部、政治部、财务部、军需部、卫生部、军械部、
运输部、油料部、物资部、营房部、军需生产部、管理局等12  个部门。此建制一
直沿续到“文化大革命”前。其间,因学习苏联军队的经验,一度曾将财务部、军
械部划归中央军委直接领导,但因不适合中国军队的情况,后又改归总后勤部建制。
    为了既利于战备建设,又利于执行作战任务,1955  年2 月,国务院和中央军
委决定,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6 个大军区改划为12个大军区。
这12  个大军区是: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武汉、昆明、成都、兰州、
新疆、西藏和内蒙古军区,大军区在中央军委领导下,负责领导、指挥和管理本军
区内的野战军、省军区及地方武装部队,并与海军、空军领导机关共同领导本军区
内的海、空军部队。1956  年4 月,国务院决定将原属南京军区建制的福建、江西
两个省军区划出,另行组建福州军区。至此,全国一共13  个大军区。1967  年5 
月,中央军委决定,将内蒙古军区划归北京军区建制领导。1969  年12  月,中央
军委又决定,将西藏军区划归成都军区建制领导。从这时起到1985  年,全国一直保
留了11  个大军区。1985  年7 月,为了适应现代建设需要和百万裁军的形势,中
央军委决定将11  大军区调整为7 个大军区。即:北京军区、沈阳军区、兰州军区、
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成都军区。
    60  年代初期,国内外形势急剧变化,为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于1962  年提出了“整军备战”的军事工作方针。为贯彻这一方针,中央军
委于二三月间先后在广州、北京召开全军编制装备会议,进一步确定了整编原则和
整编方案。会后,国防部颁发了陆军军、师编制表,全军按南、北方步兵师和大中
小师的编制,进行了全面整编。为加强地方部队建设,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
部队和守备部队的编制也进行了调整。
                         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回国
    朝鲜战争停战后,为了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促进远东和平,志愿军主动撤军回
国。
    1954  年9 月5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发言人宣布,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
彭德怀将军辞职,邓华将军任司令员。同时宣布志愿军将于9 、10  两个月从朝鲜
撤出7 个师回国。
    1955  年3 月31  日到4 月20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又有6 个师全部撤离朝鲜
回国。为了进一步谋求打破在朝鲜问题上所造成的僵持局面,推动朝鲜问题的和平
解决,中国政府采取了进一步缓和远东地区紧张局势的和平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率中国政府代表团
访问朝鲜。1958  年2 月19  日中朝两国发表联合声明,指出:中国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