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胡雪岩恍然大悟,青帮与太平军联手办事,是常有之事,大约太平军出价不菲,同福会才甘愿冒险替对方护送军火。    
高老三走后,胡雪岩在心里反复掂量着这条有价值信息。太平军和清军对峙多年,军火匮乏,青帮替太平军护送军火,双方都有好处,本与胡雪岩无关,但他像一条嗅觉灵敏的狗,嗅到了其中特别的气味。太平军在上海购军火,必然与洋人洽商,军火买卖向来利润惊人,回扣不菲,这是众所周知的事。胡雪岩十分垂涎军火生意,却一直苦于无处着手,如今凭空知道了这条消息,可谓捷足先登,可以把这笔生意夺过来自己做。想罢,事不宜迟,他立刻打轿赶往王有龄府宅。王有龄听他述说,高兴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刚才抚台黄大人召见我,商议要海运局拨一笔款子购置500条毛瑟枪,加强浙江绿营军的装备,我正愁差谁去经办,你若有兴趣,可应承下来。〃      
胡雪岩心算一下,毛瑟枪每枝50两银子,500枝需25000两银子,回扣一分以上,起码可获得3000两银子,是一笔好买卖。当下立刻应允,并请王有龄开了一张3万两银子的官票,预备到上海花费。然后收拾行装,雇了一只小火轮,连夜奔赴上海。胡雪岩之所以这样匆忙,因为他深谙商场如战场的道理,稍有懈怠便坐失良机。胡雪岩算定太平军购军火不会很快,洋商必定讨价还价,延宕时日,把太平军逼到最后关头,好从中敲一笔。从高老三口中,胡雪岩得知太平军欲购的这批军火数量巨大,洋商不可能有现货,待从外国运来时,时间又过去一个月了。俗话说,世事无常。胡雪岩有十足的信心能把这批军火半道易手,为己所用。      
没过多久,胡雪岩来到上海,求见上海青帮首领廖化生,说明来意。廖化生笑呵呵道:〃生意人人做,就看谁占先,凭胡先生的才能,这笔生意非你莫属了。〃胡雪岩谦虚道:〃靠我单枪匹马,万难成功,还望老哥鼎力相助,事成之后,老哥可分三成利润,算是合伙生意。      
廖化生喜出望外,没想到胡雪岩如此慷慨豪爽,道:〃需要我做什么,尽管说,自家弟兄任你差遣。〃    
〃我对洋商所知甚少,请老哥派一个懂行的弟兄陪陪我。〃    
廖化生沉思片刻,说:〃眼下有一位弟兄,在洋行当通司,外国话说得流行,深谙洋商底细,就叫他帮助你如何?〃    
胡雪岩道:〃最好,最好!〃    
不一会儿,一位弟兄带进一名青年,戴墨镜,着洋装,穿皮鞋,脑后却拖根长辫子,显得不中不西,不伦不类,十分滑稽。廖化生向胡雪岩做了介绍。此人名叫欧阳尚云,在洋行干了多年,懂法兰西语和英吉利语,是上海洋商看重的人物。欧阳尚云操着一口半生不熟的官话,告诉胡雪岩说:因从小就在洋行当小厮,学会了说洋话,天长日久,中国话反而生疏了。胡雪岩见他聪明伶俐,反应灵敏,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暗忖今后得好生待他,以便将来同洋商打交道。              
第103节:第十章 胡雪岩的谋划之策(1)          
第二天,欧阳尚云陪同胡雪岩,前去一家洋酒馆会晤麦得利。一路上,欧阳尚云不断地向胡雪岩介绍洋人的礼节、习惯和规矩,不知不觉地到了酒馆门外,只见身着红外套的黑人在把门,他满脸络腮胡子,模样煞是凶狠。欧阳尚云介绍说是印度仆役,相当于中国的门子。酒馆外面装饰得金碧辉煌,晶莹耀眼,一行巨大的洋文衬在门楣上,类似于张旭的〃狂草〃。胡雪岩知道是英文〃欧罗巴大酒店〃。      
麦得利步出门厅迎接,他身材瘦长,像根晾衣竿,鼻子尖细且弯,令人想到鹰嘴。麦得利爽朗大笑,紧紧抱住胡雪岩,几乎令他喘不过气来,强烈的口臭使胡雪岩头晕目眩。热烈欢迎之后,胡雪岩在餐桌旁就座,开门见山地同麦得利谈起了那笔军火交易。麦得利连连摇头,说已同别人签约,不可失信。胡雪岩说,知道你同谁签了约吗?那可是一伙与合法政府作对的乱民啊。麦得利说自己是商人,商人只管做生意,而不问对方是谁,哪怕是魔鬼。胡雪岩反问对方:知道五口通商的条约吗?那是外国政府同清政府签订、保护外国商人在华利益的,如今你们同反对清的乱民做军火生意,无异于反对中国政府,这就不会受到任何保护。      
这一席话说得麦得利无言以对。胡雪岩抓住要害,进一步说,如果朝廷得知这笔交易,派兵截获军火,那时你不但血本无归,还要被政府追究责任,利弊如何,不是明白无遗吗。麦得利苦笑着,耸耸肩膀,两手一摊,表示无可奈何。他狡辩说,枪支已经启运,很快到达上海,若中途毁约,将会蒙受巨大损失。胡雪岩告诉他,自己可以代表浙江地方当局买下这批军火,并可提高价格。麦得利双眼一亮,连连点头,表示很有考虑必要。胡雪岩盯住他说,不是考虑,而是必须,否则自己将不惜一切代价,破坏麦得利同太平军的交易。      
麦得利将信将疑,转向欧阳尚云,询问一下胡雪岩在中国官场上的影响和势力,究竟有多大。欧阳尚云告诉他,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有钱能使鬼推磨〃,胡雪岩的钱财,足可以买下浙江半个省的地皮,相当于英伦三岛的其中一个。麦得利惊得张大嘴巴,连连伸出拇指比划,金钱的力量立刻降服了他,麦得利明白同胡雪岩这样的巨富打交道,比同〃乱民〃太平军来往有利多了。      
胡雪岩为了确保军火生意顺利成交,特地向麦得利允诺把每支枪价格提高一两银子。麦得利高兴得手舞足蹈,斟满一杯洋酒,同胡雪岩碰杯,庆贺生意成交。从这笔军火生意中胡雪岩轻松地获利5000多两银子。敢为人先,做军火生意使胡雪岩在商业场上领导潮头,踏着风险而一路胜利,挣得大把银子。      
一个本来与己无关的行业,一个在常人眼中看似不经意的消息,却被胡雪岩从中看出了生财的门路。他通过对时局的分析,再加上他商人的〃精打细算〃,便看出其中潜在而不可估量的利润。正所谓:生意人人做,就看谁先占。可见,胡雪岩是会抓商机的高手。      
第十章 胡雪岩的谋划之策    
胡雪岩认为:无论是处世还是经商,都必须要有谋划。有了这些谋划之策,胡雪岩对整个时事的了解和把握总能够先人一步,他就能开风气,占地利,享天时,并从容应各种事件,从而建一己之功。这与一旦和纷乱时事中茫然无措的人们相比照,胡雪岩的优势也就显现出来了。      
凡事要有长远的筹划    
做生意要有长远的眼光,要吃一个,挟一个,看一个。――胡雪岩    
一个生意人要想有大的作为,眼光不仅要看得准,而且要超前,要能够看到以后的事情,看出变幻莫测的商海中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人们经常把商场比喻成没有硝烟的战场。有时候商场上的拼杀甚至比战场上更残酷、更赤裸。一个没有长远眼光的人是根本无法有所作为的。胡雪岩是一个大商人。商人的眼光,主要是指不断发现、开辟自己财源的眼光。正如要取水必须有水源,要赚钱也先要有财源。立足商界,首先要见识卓远,在商场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从商业上讲,也就是要能发现属于自己的财源。              
第104节:第十章 胡雪岩的谋划之策(2)          
发现财源,首先要求商家有长远的生意眼光。商家的眼光一定要远,也就是不能总盯着一门一行,把眼睛盯在眼前利益上,而且要〃吃一个,挟一个,看一个〃。要能在商海变幻莫测的复杂形势中看出有利于己的大方向,按照这个大方向来经营好自己的财源。      
胡雪岩的生丝生意还没有开始运作之前,就洞察到用代理湖州官库的银子贷到杭州,脱手后再解〃藩库〃银两的商机,这一步可谓之〃远〃。湖州的公款本来就要解往省城杭州,交付〃藩库〃,先垫支一下,买丝到杭州变成现银之后再交付〃藩库〃并不为过。如此一来,死钱变成了活钱,把它作本钱为己所用,何乐而不为呢?      
不仅如此,胡雪岩的商业见识还有看得更长远的。在丝茧生意还没开始时,他就想到了和洋人做生意,组织生丝出口,即当时所谓的销〃洋庄〃。这一次胡雪岩确实把生意做到了国外。      
清朝开埠之后,中国与欧美及日本的贸易主要以江南的丝、茶业为大宗,而随着18、19世纪西方纺织工业的飞速发展,生丝需求量日益增大,经由上海外销的江南丝、绸,在整个上海〃洋庄〃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治、光绪年问仅江苏镇江就以丝、绸〃行销于北省以及欧、美、日本者,岁人数百万〃。      
胡雪岩要和洋人做蚕丝生意的念头,也是起于与杭州丝商有关蚕丝生意的交谈。丝商告诉胡雪岩,销〃洋庄〃把上万两的丝囤积起来,等价钱上涨时再卖给洋人,所赚极多。只是销〃洋庄〃需要的本钱太大,并且洋人做生意非常狡猾,表面上与你讨价还价,不断地与你周旋,暗地里又去寻找其他的门路。有些商人因为资本有限,急于将货物脱手,便杀价出售手中的货。这就增加了生丝生意的风险,不但与洋人的生意没有做成,自己的货又砸在手里。因此,销〃洋庄〃既要有雄厚的资本,又要敢于承担风险的意识。      
可胡雪岩不这么想,他想到了〃喂〃。他认为,做生意就怕心不齐,如果这些专与洋人做丝生意的〃丝行〃、〃洋庄〃能像茧行收茧一样,同行公议,定一个价,愿买就买,不愿也不调价,洋人也就只能服帖了。对于那些本钱不足,因周转不灵而急于脱货求现的商行,也有办法。第一,可以出价收购,同样的价格,你若卖给洋人,不如卖给我。第二,对方如果不接受收购,则可以约定不卖给洋人。我这里有钱庄做后盾,可以让你用货物做抵押,贷款救急,洋人就范,货物脱手之后再还。洋庄丝价卖得好,能多赚钱谁不乐意!假如在这样的条件下还有人要把自己的货杀价卖给外商,那就一定是暗地里收受了外商的好处,吃里爬外,自贬身价,可以联合同行和他断绝往来。如此一来,这样的人在同行业中也就没有了立足之地。      
胡雪岩的这一构思可谓是有远见、有气魄,他后来在生丝生意上发展证明了这一构思确实是见地不凡而且行之有效。生丝生意开始时,胡雪岩来往于杭州、湖州、上海三地之间,在联合丝行、控制市场、垄断价格上绞尽脑汁精心策划,与外商买办斗智周旋,终于按他的构思做成了第一笔洋庄生意,赚下18万两银子的利润。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胡雪岩通过这笔生丝生意,一方面与丝行巨商庞二结成了可靠的生意伙伴关系,在蚕丝行业建立起了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通过这笔生意,他和外商取得了联系,积累了与他们打交道的经验,为他后来驰骋十里洋场打下了基础。再一次证明了胡雪岩的商业意识卓远,只有看得远,才能做得大,况且这些实在不是这18万两银子所能够衡量的。      
据《光绪实录》记载,〃光墉所营以丝业为巨擘,走营出口,几乎垄断国际市场。〃1872年,在新丝将出的时候,胡雪岩特地派人去各地收买生丝、江浙各州县无一漏脱,这一年他为了垄断市场收购生丝投入了2000万两资金,使外商〃欲求一斤一两而不可得〃。在生丝生意,胡雪岩经过几年苦心经营,成为了仅次于钱庄、典当行的重要商务领域,而且一直以外贸为主。正因为胡雪岩见识卓远,生意自然就做到了世界。              
第105节:第十章 胡雪岩的谋划之策(3)          
胡雪岩对整个时事的了解和把握总能够先人一步。所以他总能先于别人筹划出应对措施。有了这一先机,胡雪岩就能开风气,占地利,享天时,逐一己之利。胡雪岩因为占了先机,便能够先人一着,从容应对。一旦和纷乱时事中茫然无措的人们相比照,胡雪岩的优势便显现出来。      
舍小利而趋大利    
舍小利趋大利,放长线钓大鱼。胡雪岩    
胡雪岩在经商中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突出一〃舍〃字。但他的舍,不是没有目的、没有原则的舍,而往往是〃舍小利趋大利,放长线钓大鱼。〃通过这种舍,他常常赢得了别人不能得到的利益。      
胡雪岩创业的第一步是设立〃阜康〃钱庄。尽管钱庄有王有龄的背后支持及各同行的友情〃堆庄〃,然而,如何才能在广大储户中打开局面呢?胡雪岩想出了一个〃放长线钓大鱼〃的妙计      
且说开张那一天,晌午摆宴款客之后,客人相继离去。胡雪岩方静下心思来盘算开业的情况。做生意第一步最重要,要么谋名,要么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