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厚黑学-人生必胜之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国厚黑学-人生必胜之道-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他谅必认识不到这一点?而且他还向我索取三百美元订购费作为对我的感谢!
当然,我面对的是一位厚、黑的高手,因为他不考虑我对他会怎么想。他的眼睛盯住自己的目标。虽然,我没有直截了当地说我不想继续订购,但是我已经给了他许多敏感的信号,他既没有听,也不想听。
他是一位黑心大师,因为甚至在我已经向他提供了价值数千美金的信息之后,他依然心甘情愿地让我掏自己的腰包来支援他的通讯周刊。
按照厚黑学,吉姆的所作所为是对的。我的过错在于除了想对他友好之外,竟然没有商业目标。更有甚者,我未说明向他推荐预定在电视上露面是什么价,而是把这些关系拱手放出,好象它们压根儿就一钱不值似的。我将这些关系介绍给吉姆,是因为我相信“好”人之间会相互做好事。
他只忠实于他的目标:占上风。从另一方面讲,倘若我真正不附带条件地向他介绍,那么他所做的事就不会冒犯我。
事实是,我试图博得吉姆的赞同所表现出来的好意是一种违反原则的表示。
我们会轻易地跌入这种陷阱。在理想主义方面,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是在给予之时不期待得到报偿。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在给予之时是以期待报偿为条件的,在此次与吉姆的邂逅中,我的脑后一直在琢磨着,觉得情况有点儿不对劲的。
事实上我应该对吉姆说:“吉姆,你想不想让我向你介绍一些我曾经参加过的重要电视节目?这些节目对推销我的图书的确起过重大作用。”吉姆当然会说,“想”。
然后,我会继续说:“在过去三年中,我很卖力地在电视和广播电台上推销我的图书。我从中增长了许多见识。你通过参加一个好的节目比你在一百家小电视和小广播电台、或者不受欢迎的节目中能推销更多的书。
我愿意亲自打电话,向这些节目推荐你和你的书。你觉得这样做值多少钱?“
既然我已经将吉姆置于必须作出反应的境地,他可能会说一些诸如他不打算付我钱之类的话,或者他也许会问我想要多少钱。
这样,我会说:“吉姆,我不要你付现钱。我建议咱们达成一项进行相互服务交易的协议。依我说,这些在图书方面的联系反映出我三年来在推销图书的努力中下了本钱,广播、电视的谈话节目主持人跟我关系很好。单在时间方面的投资就值几千美元。我卖第一部自己出版的书《中国计》,全部是通过新闻媒介推销的,没有设立任何销售点。结果,我一年之内就赚了六位数的钱。我觉得,把交易价值确定为大约一万美元是公平的。你认为对吗?”
要是他不愿付一万美元,我会跟他谈判。
一旦价格确定,我们将洽谈已经提出的交易方式。我要吉姆必须提供的服务是为我预定讲演时间,既然他为了赚取一万美元,每次预定他都向我索要百分之三十佣金,那么他将不得不为我带来价值三万三千美元预定金。
吉姆给我上了一堂宝贵的课,为了赢得别人的赞同而待人友好可能要付出十分高昂的代价。
在个人生活或者商业生活中,真正的友谊可以成为一种有形的商品,同时它也要求相互之间无条件地给予和支持。
那种带有不可告人的图谋的虚假的友善,则会因为破灭相互之间的希冀,而使好友变成不共戴天的仇敌。

二、寻求内在信念

当其职责须其面对危险时,他却逃之夭夭,这是胆怯行为。
——圣雄甘地
我们许多人所受的教育是,当有人掴你的耳光时,你应该转过脸来让他打另一侧面颊。这并不总是最佳的举动。有一回你被别人掴了一个耳光,你马上举手回敬他两个耳光,这样你就不会再遭人揍。假如有人掴你的耳光,你可能出于某种原因而转过另一侧面颊。也许你选择屈服之途,是因为你真正了解此举的涵义。也许你内心虽然极想还击,但是还是压下了满腔怒火,因为你受到的教育是暴力是错误的。
或者,也许是你害怕进一步激怒对手。
倘若你转过另一侧面颊是出于内心的某种信念,正如前面一章中提到的韩信所做的那样,这便另当别论。如果你不得不按捺心头极欲还击的冲动,是意谓着你并没有真正接受转过另一侧面颊这一事实,而只是让他人的处世标准来束缚自己的行动,其结果就会使你永远充当受害者的角色。
厚脸、黑心的实践者懂得还击不见得会使你变成坏人。
同样,惩罚暴力行为者也是正当的,你的举动是在维护和平。
其实,人们通常所接受的大多数行为标准都是由别人订的,而那些制订的人自己常常也是满身缺陷,在美德的掩护之下,他们的弱点和恐惧永远无法克服。

三、揭示栎树的坚硬和小草的柔顺的奥秘

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巨大力量之间微妙的平衡关系。亚洲人的哲学将它们称之为阴和阳,人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这两种力量所组成。人们认为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比人们通常想象的要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对立物不是两个相互平衡的实体。其实,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没有光明就不存在黑暗,没有邪恶也就不存在美好。暴力与非暴力源自于人的灵魂的同一个地方。
正如人间的万事万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人的行为亦具有两面性——内在的动机和外在的表现。
不考虑内在的动机,我们就不可能判断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是否正确。圣人与罪犯也许出于完全不同的动机而犯下同样的罪行。耶稣被钉在两个窃贼中间的十字架上,因为那些站在一旁审判他的人们,看不出他的行为与那两个卑鄙的罪犯的行为之间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你需要知晓你具有同等的创造力和破灭力。两者之间互为补充,不能用一般的美好与邪恶的标准来判断。每一种力量在其适当的时候发挥作用,对自己和自己的命运应该有自知之明,知道何时该运用自己的破坏力,何时该向别人的破坏力屈服。
在风中,小草容易弯曲;参天栎树则巍然挺立,不摆不动。一阵狂风可以把栎树连根拔起,可是风不管多大也不能把在狂风面前弯倒在地的小草连根拔起。
厚脸、黑心的理想实践者内心有着厚脸、黑心,外表则能随机应变,或是称王称霸,或是俯首称臣。他的心目中没有一种需要达到公众或者个人标准的形象,也没有一种支配自己必须怎样举止的形象。
在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三十六计》中,第二十七计曰:“扮猪吃虎。”
按照这一观念,亚洲的猎人准备狩猎老虎时,他会静坐冥想一种捕虎的最轻而易举的方法,他得到的结论是他将把自己装扮成老虎的诱饵,披上猪的外衣,在树林中等候,老虎心想这只猪将成为它中午的一顿美餐,便向猪走去。
当老虎走到猎人射程之内时,他便射击。
在亚洲,判断英雄的标准不是论其捕杀老虎的本领,而是看其忍受扮猪耻辱的力量和能力。
当你没有证据表明你比处境高明时,千万别抱有获胜的幻想。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伟人在别人之前先知道自己之伟大。”
要是你愿意去做战胜最强大的对手所需要做的一切——即使包括百依百顺、卑躬屈膝,以及必要时装扮成猪——你就会赢。
更有甚者,你必须能够忍受由于自己明显的失败,而别人幸灾乐祸地强加在你头上的耻辱。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定能成为伟人。

四、了解自己

要想达到厚脸、黑心的境界,你得弄清楚自己目前在这个世界上能发挥什么作用。为了摆脱别人武断的理想对你的束缚,发掘你应该如何举止的真正的标准,你需要得到必须做什么而不予理睬别人可能怎么想的勇气。
非凡的人不介意他人对自己怎么想,厚脸、黑心似乎自然属于他们。他们能够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因为他们不受别人的看法所左右。然而,大多数人则习惯于受他人的意见所影响。
我不是在劝你成为一位非道德的、以我为中心的人,而是在建议你认识作为一位象你这样敏感的人,在谋求自己合法的自身利益当中所遇到的困难。那些比较超然者的身上有某些值得你学习的东西:他们那种置他人的看法于不顾的作法,能够使他们把目光紧紧盯在实现自己的目标上。这只能通过清楚地了解你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才能获得。
自我观察是自我发展的根本之所在。你必须首先了解你自己行为的动机,以便了解他人行为的动机。
尤其重要的是,在极端悲伤和不幸的时候应该抚心思量,你要是能够成功地从自己悲惨的经历中摆脱出来,你就会明白无误地看清自己处境的实质。这时,恰当的行为将会照亮前程。
世界不是那么简单,以至于我们只制定并遵循正确与错误的规则行事即可。我们寻求了解自己,这样,我们将会知道在任何特定的处境中自己应该怎么做。你就会渐渐地用自己发现的真理去取代你曾经在受教育中所接受的那些信念。
这并非要说明你到底转不转过另一侧面颊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为什么这么做,或者为什么不这么做。
同按照随意强加于人的标准行事相比,由自知之明来指导行为更为可靠,尽管两者皆易导致失误。
不管你走哪条路,你都会犯错误,但是走自己发现的路所犯的错误可以自己改正。然而,盲目地依照别人武断的标准行事所犯的错误只能使傻瓜永远是傻瓜。
在这种转变过程中,你将发现许多你学过的观念其实毕竟是正确的,但是自我反省也不会徒劳无益。你的信念将会使你心悦诚服。更为重要的是,你将会使自己挣脱需要他人赞同的枷锁。
不过,别信我的话,仔细观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你自己就会发现你正在许多具有虚假和武断的标准下苦苦地挣扎。
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埋藏着一个默默的声音,这种声音想大声疾呼:“我存在!
我存在!
我有需要、有要求、有愿望,这些需要、要求和愿望是高尚的,是美好的。我的想法和规则也许跟你们的不一样,但是它们是我的,应该表达出来。
除非我获得营养,得到满足,达到目的,否则,我怎么才能对别人有用呢?
法国著名的时装设计大师科科·查内尔不是以一位时装设计师开始自己的生涯的,而是法国上流社会的一位富有的贵夫人。
她总是不顾当时的服装潮流,穿着自己喜欢的款式。
她那独一无二的风格,尤其是她那串型发式和高高翘起的衣裙下摆的底边,与当时所有时装标准格格不入。当她开始步入时装设计界时,她那古里古怪、别出心裁的设计遭到了猛烈的抨击。然而,她寿终正寝时却为本世纪二十年代时装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奠定了基础。
时光流逝了约莫一个世纪,如今她的名字科科·查内尔在世界女式时装设计师中依然独占鳌头。
最近,我在自己的健身俱乐部骑一种固定式自行车时,随便翻阅了一本适合于女性口味的杂志,上面有一句劝女性们如何获得“承认”的告诫,即离开家时把头发弄湿,挎上一只大包,在距离办公楼最后半个街区时跑步进入办公室。这个主意是为了给人塑造那种“上班之前去过健身俱乐部”的样子。这本杂志还鼓励读者在家里到处放置几盘由新的流行音乐团演奏的录音带,哪怕一次也未放过,以创造一种赶时髦的形象。
我看不出这些创造形象的手法如何能够帮助青年女子获得她们正在追求的成功。她们只不过在接受这样的劝告,即怎样通过花费大量的精力制造谎言,来博得他人的赞同,而不是用她们的精力去寻求自己真正的利益。

五、挣脱害怕成功与害怕失败的桎梏

害怕成功远远比害怕失败的威力大。这就是为什么易于失败的人比易于成功的人要多得多。
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某种程度的害怕心理——害怕飞黄腾达,害怕名落孙山,害怕自己原地踏步,停滞不前。所以,我们许多人思忖着,我们想发财,我们想成名,我们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可是这些想法常常只是无用的沉思默想。
我们所琢磨的想要得到的大多数东西,是以抛开我们所熟悉的生活,以及冒着可能变成默默无闻的人的风险为代价而得来的。每一次我们取得某些成绩,往前迈进一步,都得用自己稔知的生活条件去换取不确定且又陌生的环境。尽管大多数人心想他们正在努力获得成功,可是他们只不过在装装样子,做做姿态。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不想做的事就是摆脱我们所熟悉的单调无味的工作,确实有所长进。
在我们能够取得成功之前,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成功意味着变化和失败的危险,那些不愿努力去干一番大事业的人们的失败是平淡无奇的,也是鲜为人知的。而那些试图取得一鸣惊人的成就的人们的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