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7)利用空闲时间。它们应被用来处理例行工作,假如有位访问者失约了,也不要呆坐在那里等下一位,你可以顺手找些工作来做。
(8)琐事缠身时,务必果断地摆脱它。尽快地把事做完,以便专心致志地处理较特殊或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口述时,只说重点,其余就让秘书或助手来替你做,只要让他们知道你期待他们做什么事就可以了。
(9)管制你的电话。电话虽然不可缺少,但不能完全被他人占用。在拿起电话前,先准备好要用的东西,如纸、笔、姓名、号码及预定话题、资料等。
(10)开会时间最好选择在午餐或下班以前,这样你将发现在这段时间,每个人都会很快地做出决定。
歌德说:〃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得到充裕的时间。〃工作就是如此,如果你不懂得科学地管理时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和高效率就会抛弃你!
一个不懂得管理时间的人,只会把80%的时间花在不重要的活动上。为了避免这种结果,你必须找出一种可行的方法来管理你的时间。有特色的方法不见得全都能提升效率,想出几种,然后挑一个最适合你的个性的方法来进行时间管理。
生气不如争气:提高能力才是硬道理
每个人都有梦想,都希望在事业上一飞冲天、扶摇直上,然而事实却往往难遂人愿。有人可以由雏鸟成长为雄鹰,他们展翅高翔、搏击长空,好不快意,但更多的员工,却只能在低空滑翔,甚至永远飞不起来。于是,很多人开始愤愤不平:〃别人晋升了,为什么我没有?〃
无法晋升,归根究底,还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足,所以,与其生气,不如争气,提高能力才是硬道理。
职场只以能力论英雄
前面已经用了一些笔墨来说明〃职场是需要用实力来说话的地方〃,在此,再费些笔墨来深入说明,以让读者有更深的了解和体会。
黎倩所在的公关部原定只有7人,注定有一人迟早被裁,加上部门经理位置一直空缺,如此便导致了内部斗争日益升级,进而发展到有人挖空心思抢夺别人的客户。
有一天,一家大客户来到公司参观。这是一家大型合资企业,公司一旦和这家大客户签下长期供货合同,至少半年内衣食无忧。不过,这些参观者中的决策人物,是几个日本人,不懂汉语和英语,这让公司有些措手不及。见面时,因双方语言沟通困难,场面显得有些尴尬。
就在公司老总焦头烂额之际,黎倩自告奋勇表示自己精通日语,可以同日本客人交谈。于是老总非常高兴,让黎倩陪同客人参观,介绍公司情况。她凭借熟练的日语、丰富的谈判技巧和对业务的深入了解,终于顺利地签下了大单。
黎倩随机应变的表现能力,以及熟练的日语会话能力,让老总对她大加赞赏,公司上下都对她另眼相看。一个月后,黎倩升任公关部经理。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工作能力与工作表现是一名员工在职场的安身立命之本。做销售的销售能力强,就能卖出更多产品;做人力资源的能慧眼识千里马,并能协调公司员工之间的关系,就能招聘与维系优质的人才;做技术开发的头脑聪明,肯钻研,就能开发出更先进的技术。说到底,工作还是凭本事、靠实力的,只有能力才能体现价值。

第33节:细微之处见真功(1)

细微之处见真功
职场无小事,小事成就大事。作为一名员工,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只要用心去做每件事,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任何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但不能因此而对工作中的小事敷衍应付或轻视懈怠。记住,工作中无小事。所有的成功者,他们与我们都做着同样简单的小事,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次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2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2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
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了。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
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从甩手这件小事,可以充分地看出柏拉图对任何事情都能非常认真地去做,并坚持到最后。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能够细心地去做每一件小事,从每一件小事中就能体现他对生活的态度,所以柏拉图成功地成为古希腊继苏格拉底之后的另一位著名的哲学家。
阿基勃特是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一名小职员。他出差时,每一次住旅馆都会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标准石油4美元〃的字样,连平时的书信和收据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要写上那几个字。因此,同事给他起了个〃每桶4美元〃的外号。渐渐地,他的真名倒没有几个人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听到这件事后十分惊奇,心里想:〃竟有如此努力宣传自己公司声誉的职员,我一定要见见他。〃于是,他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后来,洛克菲勒卸任后,阿基勃特成了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
在签名的时候,署上〃每桶标准石油4美元〃,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严格来说,它不在阿基勃特的工作范围之内,但他全力以赴地一直坚持着,并把它做到了极致。尽管遭到了许多人的嘲笑,他也没有放弃。在嘲笑他的那些人中,肯定有不少人的才华和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长。
为什么呢?因为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很好地表现了阿基勃特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而这正是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础。
任何人踏上工作岗位后,都需要经历一个把所学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需要从一些简单的工作开始这种实践,并从实践中不断学习。所以,面对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也要一丝不苟地扎扎实实做好,并虚心向他人请教,积累经验。

第34节:细微之处见真功(2)

一个人能否成就卓越,取决于他是否做什么事都力求做到最好,其中自然也包括那些再平凡不过的小事。所以在工作中,哪怕事情微不足道,你也要认认真真地把它做好。能做到最好,就必须做到最好,能完成100%,就绝不只做99%。
工作中无小事,要想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无懈可击,就必须从小事做起,付出你的热情和努力。士兵每天做的工作就是队列训练、战术操练、巡逻排查、擦拭枪械等小事;饭店服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对顾客微笑、回答顾客的提问、整理清扫房间、细心服务等小事;公司中你每天所做的事可能就是接听电话、整理文件、绘制图表之类的小事。
但是,我们如果能很好地完成这些小事,没准儿将来你就可能是军队中的将领、饭店的总经理、公司的老总。反之你如果对此感到乏味、厌倦不已,始终提不起精神,或者因此敷衍应付差事,勉强应对工作,将一切都推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借口上,那么你现在的位置也会岌岌可危。
在小事上都不能胜任,何谈在大事上大显身手呢?没有做好小事的态度和能力,做好大事只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根本成不了气候。

第35节:经常给自己充电

经常给自己充电
在当今社会,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市场经济千变万化,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改变。因此,未来社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忙得要死的人,因为工作和学习;另外一种是找不到工作的人。因此,要想保住自己的职位,并谋取进一步的晋升,我们必须增加学识,打造全新的自我。
事实上,只有经常给自己充电的员工,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工作要求,使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可以说,如果我们不继续学习,就无法取得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无法使自己适应急速变化的时代,我们不仅不能搞好本职工作,反而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
大凡杰出的人,都是终身孜孜不倦追求知识的人。在漫长的人生经历中,即使再忙再苦再累,他们也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学习既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又是他们在逆境中的精神支柱。在他们看来,知识是没有止境的,学习也应该是没有止境的,学习使他们的思想、心理和精神永远年轻,也使他们的事业日新月异。
纽约戴尔·卡耐基学院的一位学员名叫格林,他是一位十分杰出的推销员。他的年收入超过7?5万美元,相当于在今天经济条件下的12万美元。
当格林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有一次他的爸爸带他参观了他们家的菜园。他的爸爸可以说是当时他们那个地区最好的园主,他在园子里辛勤耕作,热爱它,并且以自己的成果为荣。
当他们参观完之后,爸爸问他从中学到了什么?而格林当时只能看出来爸爸显然在这个园子里狠下了一番工夫。
对这样的回答爸爸有些沉不住气了,他对儿子说:〃儿子,我希望你能够观察到当这些蔬菜还绿着时,它们还在生长;而一旦它们成熟了,就会开始腐烂。〃
格林说:〃我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我来上这门课是因为我认为自己能从中学到些什么。坦白地说,我确实从其中一节课中学会了一些东西,那使我完成了一笔生意,并得到了上万美元,而我曾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试图做成它。我所得到的这笔钱能够付清我这一生接受促销培训的所有花费。〃
杜鲁门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他没有读过大学,但他的信条是:〃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是一名领袖,然而每一位领袖必须是读书人。〃
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也说:〃在19世纪获得一小块土地,就是起家的本钱,而21世纪,人们最指望得到的赠品,再也不是土地,而是联邦政府的奖学金。因为他们知道,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了一把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
每一个成功者都是有着良好阅读习惯的人。世界500强大企业的CEO至少每个星期要翻阅大概30份杂志或图书资讯,一个月可以翻阅100多本杂志,一年要翻阅1000本以上。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一旦离开学校,就不再继续学习了。前几年,中央电视台还就此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许多人家里根本没有买过什么新书,书架上放的几乎全是在校学习期间的课本。
这反映了一个事实:上班后人们不再读书,不在工作之外求知,往往把时间浪费在闲聊与看电视上。电视节目固然也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电视节目都如此。我们更应该学一些工作之外的新东西,以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自己适应这个社会的能力。这样才能在飞速发展的21世纪中立于不败之地。
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学习必须以积极主动为主,因为它有别于学校学生的学习:缺少充裕的时间和心无杂念的专注,以及专职的传授人员。要想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胜出,就必须学会从工作中吸取经验、探寻智慧的启发以及有助于提升效率的资讯。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论是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学习的脚步都不能有所停歇,要把工作视为学习的殿堂。你的知识对于所服务的公司而言可能是很有价值的宝库,所以你要好好自我监督,别让自己的技能落在时代后头。
我们只有以更大的热情,如饥似渴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使自己丰富和深刻起来,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未来的职场竞争将不再是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竞争,而是学习能力的竞争,一个人如果善于学习,他的前途会一片光明。
在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多想想,你现在拥有什么样的技能可以使你的工作因之得益;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中,你必须掌握的一般的工作技能和对你的前途大有帮助的特殊技能分别是什么。
通过确认自己能干什么和会怎么干,你就可以更好地去把握自己的资质是什么。也就是说,干什么是你的天分、你的优势。唯有掌握了这些,在职场中才能掌握更多优势。


第三种思维 没有怀才不遇,只有能力欠缺

第36节:没有小用的〃大材〃,只有不适用的庸才

第三种思维 没有怀才不遇,只有能力欠缺
如果说工作就是生意,那么,人才就是商品,既然是商品,畅销、滞销、适销都是最正常的现象。老板作为你的顾客,挑剔、不识货都是最自然不过的。这只能说明你这个新产品有问题,或者是你的推销能力不行。因此,与其怀才不遇地蹉跎时光,不如主动去推销自己,为自己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