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感激。而且,有的时候,单独使用一两句感谢语,不但会显得生硬干巴,
而且有直接裸露之嫌。而将感谢语和其他语配合起来表达感激之情,则往往
能取得理想效果。
第一、将感谢语与陈述语结合起来。可以陈述对方行为的本身或结果。
如:“谢谢,您送的书正满足了我那孩子的兴趣与需要”,就比简单地说声:
“谢谢”要动人得多。另外,还可以陈述自己内心的感受。例如病人受到探
视者的探视后,多半会表示感谢,其感谢方法有几种:
1。“谢谢您。”
2。“谢谢您来看我。”
3。“谢谢您来看我。躺在病床一直盼望有人来。您果然来了,我真高兴,
谢谢您。”
第三种说法将对对方的感谢与对自己感受的抒发结合起来,说者动情,
听者动容,效果明显。
第二、将感谢语与赞美语结合起来。例如顾客对售货员说:“谢谢您,
耽误您不少时间了。”将感谢语与道歉结合起来,就不太好,甚至对方还可
能老大的不满:“难道仅仅是个时间问题吗?”这时不如说:“谢谢您,您
服务态度好,业务能力强,要不是您,我真不知该如何选择商品呢!”这样
说,售货员就会满意得多,双方的感情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沟通。
(姚亚平)
干杯,请!
——祝酒辞散话
祝酒辞是人们在宴会、茶会席间使用的互相表达祝贺和希望的一种交际
用语。无论是应邀出席别人的宴会,还是举行家宴款待客人,祝酒辞是少不
了的,有人说它是餐桌上一道别有风韵、耐人寻味的“菜肴”,这话不无道
理。一篇精彩动人、恰到好处的祝酒辞,不仅会得到客人的赞许,而且会深
得主人的喜爱。在美味佳肴面前,如果赴宴者只是闷着头夹菜,不仅单调乏
味,让人拘谨,而且沉闷的气氛也会使人食之无味,闷闷不乐。而这时如果
有人得体贴切地致祝酒辞,频频举杯,会使宴席增添活跃气氛,在主人与客
人之间架起传递友情的桥梁,出现欢快和谐热烈的场面。
祝酒辞始于何时,难以考据,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典故。据
传在公元五世纪中叶,萨克逊部族头领的女儿罗维纳向英王Uortigcm 敬酒时
脱口说出:“尊敬的英王,祝您健康!”这被看作是英国历史上最早的祝酒
辞。英语“祝酒辞”一词为“toast”。这个词的另一个意思为“烤面包”。
原来早在十七世纪时,英格兰人喝酒常以香料和烤面包为佐食,以便吃起来
更有味道和营养。这样,原意为“烤面包toast”一词又加上了新的“祝酒
辞”的含义。到十八世纪,英国人喝酒如果不说上几句祝某人健康幸福之类
的话,则会被认为不合礼节,不懂规矩。当时的不少祝酒习惯一直流传至今。
另据考证,碰杯的方式早在中世纪就产生了。当时人们把这当作驱赶恶魔的
手段,他们相信“砰砰”的碰杯声能震慑住恶魔。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祝酒方式,每个不同场合的祝酒辞也不尽相同。
祝酒辞可以是一支“独唱曲”,也可以是“二重唱”,可以是向同饮者所表
示的一种心愿,也可能仅仅是应酬。我们中国人举杯时常说“干杯”——喝
干杯中的酒,以表达一种欢快的情绪或加强宴会的气氛。而英国人和加拿大
人在祝酒时则直截了当地说“cheers”或“cheero”,意思是高兴、快活。
法国人通常的祝酒辞是“samte”,意为健康。
话又说回来,在实际生活中,出席不同的宴会(宴席),该怎样说好祝
酒辞呢?
在隆重、典雅的婚礼宴席上,如果你是新郎新娘的弟妹,你可以说:“祝
哥哥和嫂嫂在未来的生活中如意幸福”;如果你是他们过去的同窗学友,你
可以说:“愿新郎新娘恩爱如初,白头偕老”;如果你是一桌之主,你可以
提议为新郎新娘的美满爱情干杯。当然,还可以提议为新郎新娘的喜好,说
一些让他们感到知己或顺心的祝辞。事业心强的你可以说:“为你们生活上
相敬如宾,事业上比翼双飞祝福”;有某方面特长的,你可以说:“热切期
待您有佳作问世。”祝酒辞没有具体的格式,可长可短,除了考虑到应酬之
外,最好别具一格,不落俗套。这需要会动脑筋,熟练地借用一些著名的典
故、对联等等,使之妙趣横生。在隆重又热烈的婚礼席上,当新郎新娘逐桌
向亲朋好友敬酒时,你要彬彬有礼,姿态大方,嘴里不要嚼食物,也不要同
新郎新娘贴得过近,注意举止的礼仪。
在家人团聚的家宴上,一家老小从各方来,难得有机会欢聚,气氛应该
更加活跃,无拘无束,祝酒辞也应该说得更亲切更自然。对年逾花甲的老人,
可以说:“祝爷爷奶奶福星高照,延年益寿。”对平日忙于家务的母亲,你
可以说:“劳苦功高,每个人的‘军功章’都有你的一半。”对求学的弟弟、
妹妹,你可以说:“趁年少好好学习,不负时光。”当全家人起身时,你可
以提议:“为家庭的和睦、幸福,为大家的事业成功,为全家的安宁健康干
杯!”
应邀出席同学、同事、好友举行的各种便宴,彼此了解,祝酒辞就可以
说得风趣些,幽默些,有的放矢。如你的同学某一学科的成绩突出,你可以
说:“深表祝贺,希望将来有更大的成就”;如你的同学为某一事犯愁,你
可以说:“某兄,今天借酒消愁,来年必定顺利”;如你的同学即将远行,
你可以说:“祝一帆风顺,天下都识君也”;如你的同事即将奔赴新的工作
岗位,你可说:“天下都有君之用武之地,盼望喜讯频传。”
要使祝酒辞说得对方动心动容,说得旁人中听入耳,至少要注意以下几
点:
首先,祝酒辞要说得亲切、热情、充满真情祝愿的诚意。在向别人道喜
祝贺的时候,要以亲如家人的口吻,用热情的话语,表达自己美好的祝愿。
其次,祝酒辞要说得得体、自然,体现自己的聪颖和教养,掌握对方心
理和愿望;自然,就是恰如其分,妥贴真切,说过分浮华的话,虚张声势,
反而淡而无味,要根据不同宴席,祝贺的不同对象,选择适当的祝辞,如对
同学过18 岁生日的祝贺(祝辞),就不宜说过头的祝寿之类的话,而应该鼓
励其珍惜金色年华;如对长辈高龄生日,就应按其心愿,说使其开怀的祝辞。
那种不伦不类,信口开河,令人忌讳的话,只会使主人难堪,使众人扫兴,
甚至淡化宴席的热烈气氛。
再次,祝酒辞要说得意浓、风趣,充满深邃的内涵和上口的韵味。主人
对客人的祝辞,一般都会记忆犹新。要使祝酒辞的寓意,发出哲理之光,又
要有特色,勾起主人寻味或众人兴趣。
最后,祝酒辞要说得简洁,精炼,给人明快、悦耳之感。
在致祝酒辞时,一般应该自己先起立,带头举杯,往往用“我提议”作
为开头,略带微笑,大方有致,致答辞时,要表示谢意。
(晓苏燕平)
话说“开场白”
无论是主持节目、掌握会议,还是给学生讲课,都要力求一开口讲话就
能在顷刻之间抓住人心。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我以为途径有两条:一是外在的表象——端
庄的仪表、自信的神态以及豁达的举止等等;二是精彩的扣人心弦的“开场
白”。
因此,我在任何场合讲话,都十分重视运用恰当的“开场白”。所谓“恰
当”,是指“开场白”要切合具体情境的需要,即在不同的场台,要运用不
同的“开场白”。但不管在哪种场合,我的“开场白”总是力求做到以下几
点:
力求简洁
“简洁是天才的姐妹。”开场白尤需如此,要力求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会
议的主旨或中心。
在一次主持“迎接建党70 周年演讲比赛”的大会上,我没有长篇大论地
回顾建党70 周年所走过的光辉历程,我的“开场白”只有下面三句话:
历史已经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现实同样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未来还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我的“开场白”刚说完,会场上便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我明白,这是
“简洁”的胜利——我把党的丰功伟绩浓缩在“历史”、“现实”与“未来”
这三句话之中,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开场白”忌讳啰嗦,无论多么丰富复杂的内容,都要寻求最精炼的语
言,简洁明快地表达出来。
力求新奇
寻求新奇,这是人们普遍的心理特征之一,不只是孩子如此,成人也是
这样。因此,你的“开场白”要想一下子抓住听众,就要力求新颖奇特、与
众不同,就要满足听众寻求新奇这一心理需求。
在上海市技校系统语文教师举办的“语文新教材教法研讨会上”,针对
新教材编写中存在的从一个极端偏向另一个极端的现象,我作了5 分钟的发
言。我的发言是这样开场的。
老师们:我先给诸位介绍冯骥才的一篇微型小说,这篇小说叫
做《胖子和瘦子》。。
会议是讨论教材,我却从《胖子和瘦子》开场,可谓出其不意。然后我
话锋一转,这样收场:“教材编写是严肃的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切不可象冯
骥才在小说中所讽刺的那样,一会儿宣传胖子,一会儿又突出瘦子!”
又如:去年7 月,由《演讲与口才》杂志社组织召开了“全国第三届演
讲学研讨会暨中华演讲学会筹备会”。会议聚集了全国演讲界的精英,可谓
人才济济。会议的最后一天举行联欢会,主持人要我表演节目。当时我想:
这么多人能说会唱,我表演的节目肯定不如别人,但我可以用几句新奇的“开
场白”吸引听众。于是表演之前,我这样说道:
老师们、朋友们,凡上台表演节目的都想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
象。要达到这一目的可用两种方法:一是表演特别精彩,令人难忘;
二是表演特别蹩脚,成为笑柄。今天我决定要取第二种方法,我的
表演要达到两个要求:第一要弄巧成拙;第二要半途而废。。
接着我表演节目也是与众不同的:我将五首歌的前二句联起来,共唱了
十句,这正好符合“开场白”中的“弄巧”(不过没有“成拙”)和“半途
而废”。
力求沟通
无论是讲话还是讲课,要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与听众的心理上的沟通、
感情的相融、心灵上的共鸣。因此,我说“开场白”,也把这一条当作重要
原则。
每学年给新入学的学生上语文课,我都注意在第一节导言课上与新同学
作心理上的沟通。这是因为我早已年过半百,是道道地地的“老”教师。而
一般青年学生大多不喜欢苍颜白发的“老”教师上课,认为二者之间兴趣爱
好、性格志向相距太远。根据这样的心理,我在导言课上便说了如下的“开
场白”:
同学们,我刚走进教室就发现有的同学皱了一下眉头,那意思
大概是:唉,怎么是个老头来上语言课,多没劲!但是,你冤枉了
我了,说不定我比你们在座的有些同学还要年轻呢,我的孩子就常
说我“还没有长大”。。
接着,我向同学们讲述了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的差别,一个人不管生理
上多么衰老,只要心理上没有衰老,他就是年轻的。
几句“开场白”,使我一开始就与学生有了心理上的沟通,这就为以后
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力求抒情
掌握会议、主持节目,有时需要创造一种热烈的、欢快的或庄重的气氛。
而气氛的创造,主持人的“开场白”往往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怎样的“开场白”才能有效地创造会场气氛呢?我以为办法之一是运用
抒情的语言。
例如,在一次全校师生元旦联欢会上,我的“开场白”是这样说的:“窗
外,寒气逼人,场内,笑语盈盈;窗外,大雪纷飞,场内,歌声阵阵。这是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已经走近、走近。。”
又如,在以《我为祖国作贡献》为题的演讲比赛会上,我选用了这样的
语言作“开场白”:
我们如果不能成为月亮,那就作一颗星星吧;没有无数的星
星,夜空何来辉煌的奇观?如果我们不能成为大树,那就作一棵小
草吧,没有漫山遍野的小草,祖国哪有绿色的春天?
“开场白”由于面对的具体场景千变万化,因此很难比较其中的优劣,
以上四种方法也只是个人的一点体会。不过我以为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场景,
“开场白”都要符合以下两条原则:
第一,切合会议宗旨。
第二,瞬间扣人心弦。
(丁凯隆)
结束交谈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