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几天采集一片叶子,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很快就掌握了树叶由青到黄
变化的全过程。这就是连续观察法。
观察记录法。观察记录法就是将观察所得的结果记载下来的方法。这是
一种重要的方法。如果不将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那么时间一长,就会遗忘,
那么观察就失去了作用。怎样作观察记录呢?这是根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决
定的。但有一个基本的要求是简明扼要,只要能说明问题就行了。现摘录我
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的一些日记:
“3 月12 日,北海冰融。”
“3 月29 日,山桃始花。”
“4 月4 日,杏树始花。”
“4 月15 日,紫丁香始花。”
“4 月20 日,燕始见。”
“5 月1 日,柳絮飞。”
“5 月23 日,布谷鸟初鸣。”
记录得十分简练而又能说明问题。
三怎样记忆力强
记忆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对学生来说,如果记忆力差,就不可
能把功课学好,考试成绩也必然不能提高。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记忆能力呢?我们认为应该注意下面一些问题:
1。兴趣是记忆的重要条件
北京大学英语系二年级,有一位年仅15 岁的女学生,却已出了两本书
集,她的名字叫田晓菲。她的母亲许建华曾经写了一篇题为《培养孩子的学
习兴趣》的文章。在其中,她写道:
“如果让我说,在子女的智育教育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我会毫不迟疑
地说: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果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把看书学习当成负
担,那么你的其他的一切努力,都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我的女儿田晓菲5 岁的时候,就会背很多儿歌和古诗了。她念诗和背
诗的时候,总是兴致勃勃,兴奋得很,沉浸在诗的意境中,从中得到无穷的
乐趣。但是,她的这种兴趣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小培养的结果。
“那还是在她1 岁多的时候,为了对她进行语言训练,发展她的智力,
我们开始教她念儿歌。那本儿歌集,一边是画,一边是字,先看画讲画,再
一句一句教她儿歌。很浅显,很形象,很有趣,都是幼儿能够理解、能够接
受的东西,因此,就能引起她的兴趣。。我们教她读古诗,是在她会背许多
儿歌,以及对背诗有了浓厚兴趣的时候,那时她5 岁,我们从古诗中选择浅
显易懂、富有儿童情趣的风景诗讲给她听,教给她念,什么‘儿童急走追黄
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些小诗中有人物、有意境、有情趣、有故事,
适合孩子口味,一下子就把她吸引住了,引起她无穷的兴趣。因为容易懂,
又有意思,所以,她很容易地就记住了,而且不会忘记。”
因为有了兴趣,所以就不会忘记。由以上例子说明,记忆和兴趣有极大
的关系,兴趣是记忆的重要条件。事实也确是这样:有些人对朋友的名字不
能很快记住,可却能对影视明星的名字琅琅上口,如数家珍。而有许多学生
讨厌记英文单词,但他们却能流利地唱出西洋流行歌曲。。这是因为他们对
这些事物有兴趣。
2。决心是增强记忆的钥匙
北宋著名学者司马光,幼年时记忆力并不好。有一次,老师讲完课,要
求同学们背诵。别的同学背了一会儿就会背诵全文,只有司马光到大家都放
学回家了,还是不能完全背下来。老师看他背得很认真,就例外地放他回家
了。回家以后,司马光十分难过,于是他就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老师教过的
文章全部背下来。晚上,司马光挑灯夜读,十分用功,八遍十遍地读,有时
一直读到深夜。经过这样的锻炼,司马光的记忆力大为提高。后来,他写下
了著名的《资治通鉴》。
从这个事例说明,决心在增强记忆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司
马光不下决心,他就不可能改变他的记忆力;不改变记忆力,那么,他要写
作《资治通鉴》,就是不可能的。
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在年轻学艺时,那种下定决心要练好
基本功的精神,在剧坛上一直传为佳话。
为了走好台步,按照传统的练习方法,要手捂着肚子,脚后跟用压劲,
裤裆里夹扫帚。他每天这样不停地练,无论是白天黑夜,还是严寒酷暑,从
不间断,终于练成了稳重大方的台步,受到了观众的赞赏。但是,他还不满
足,不断琢磨,决心练出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台步来。
有一次,他看到两个抬轿子的轿夫脚步走得稳健自如,利落大方,姿势
优美,就一直跟在后面赶了好几里路,还特地向抬轿人虚心求教。回来后,
他立即去请教著名的京剧演员王瑶卿。王瑶卿告诉他,要练好这种平稳的碎
步,可不容易,过去北京的抬轿人练习碎步,要拿一碗水顶在头上,直练到
走起路来水不洒到地上才算成功。
程砚秋听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决心把这种平稳优美的碎步学到手。
他每天头顶一碗水,一步一步地练。开始时,不是水泼了出来,就是腰酸腿
疼,走得不像样子。但他毫不灰心,持之以恒,坚持苦练,终于能行走如飞,
滴水不洒。
程砚秋能这样勤学苦练,就在于他有决心。要提高记忆能力也是这样,
如果能下定决心,那么经过刻苦锻炼,记忆能力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的。
3。观察是提高记忆的基础
怎样观察才能有利于记忆呢?除了在前面第二章对观察的要求以外,这
里特别要说明的是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抓住事物特征的观察对记忆特别
有作用。因为事物的特征就是事物的特点,就是事物的本质,记住了它,就
是记住了事物。而且只有抓住了事物的特征,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下面关于我国古代名医华佗的故事:有一次,有两个人同时来看病,
一个叫倪寻,一个叫李延,都是头疼发烧。华佗仔细诊察了他们的病情后,
认为他们两人的病症虽然相同,但病因却不一样。于是给倪寻吃泻药,给李
延吃发散的药。当时有人问他为什么两人病症相同而用药不一样?华佗说:
倪寻是伤食,李延是外感,病症虽相同,而病源却相异,因此用药就要有分
别。果然,两人服药后第二天病都好了。
华佗因为抓住了病人的不同特点,才能找到有效的治病方法。
由此可见,观察时抓住事物的特点,是加强记忆能力,找出有效方法的
重要的一环。
4。记忆的培养靠训练
训练记忆能力的方法很多:
(1)图形训练。这是利用图形对记忆者进行训练的一种书面方法。比
如,在一张图片上有10 个不同的人头像,给记忆者看两分钟,然后看他能准
确地记住几个人头像,等等。
(2)数字训练。是利用一些数字对记忆者进行训练的方法。在记忆者
面前出现的数字,可以是一组数字或一连串数字,或比较复杂的不同的数字,
还可以是带序号的数字。
(3)文字训练。是利用文字进行记忆力训练的方法。文字可以是单个
的,也可以是整段整篇的。
(4)默读训练。这是一种口头的记忆训练。但只是以默读的形式出现。
由于是默读,不受自己声音的干扰,可以一面读一面想,效果比较显著。
(5)朗读训练。朗读是读出声音来帮助记忆的方法。朗读可以有节奏,
有表情,有声调,有助于记忆。
(6)背诵训练。一边背一边念,边背边念,反复强调,刺激记忆器官,
效果也是不差的。古代就有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的说
法。
(7)瞬间记忆训练。瞬间记忆是指只是几秒钟的记忆。瞬间记忆训练
是十分重要的,比如,突然碰见一个朋友,他告诉你他的门牌号码,你就必
须很快地将它记住。又如,有人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你必须立刻要记住等。
这种瞬间记忆怎样训练呢?主要用谐音法来训练。如电话号码“548461”,
可用谐音记为:“‘五四’不是‘六一’”。通过这种训练,电话号码一下
子就记住了。关于谐音法,在下面记忆方法中再介绍。
(8)短时记忆训练。短时记忆为时间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短时记忆
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如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必须记住数字,否则心算就会
发生困难。有时,教师口述题目,要求学生演算,有的学生由于记错了题,
答案自然就错了。
(9)长时记忆训练。长时记忆是指一分钟以上,直到几年甚至保持终
生的记忆。这种记忆当然十分重要。关于怎样训练这种长时记忆,在下面讲
的各种记忆方法,都适用于长时记忆,所以不在这里多述。
5。掌握记忆方法是提高记忆的关键
掌握记忆方法十分重要。方法好,事半功倍;方法不好,事倍功半。
下面请看一个记忆方面的趣事:
美国65 岁的佛尔登夫人,记忆力衰弱得连自己孙子的名字都无法记得。
为了提高记忆能力,她参加了美国威廉哈姆·汉森举办的讲座。当她只听了
一小时汉森先生的记忆讲座,学了一种叫做“脸孔和名字的记忆方法”以后,
几乎起了奇迹。在上完课的隔天,她以非正式会员的身分出席了一个女人俱
乐部的聚会。因为是非正式会员,她对大家几乎全是陌生的。她决定试试才
学到的记忆方法。进入会场以后,她的朋友将出席的人一一介绍给她认识,
其中第一次见面的人数高达43 人。
突然,干事对她提出要求,请她给大家讲一讲她感兴趣的事。她就讲了。
一讲完,马上就有许多人提出问题问她。
这时,连她自己也没有发觉,她竟能一一指出出席者的名字并回答他们
的问题。这些人都是一小时之前才刚刚认识的,但她却能够记得他们的名字
及脸孔。
从这个事例说明,记忆确是有方法的。因此,可以说掌握了方法和不掌
握方法是大不一样的。
6。谐音记忆法
古时候,黄河边上的一位老汉家门口,过年的时候贴了一副对联,右联
是“二三四五”,左联是“六七八九”。可横批没有写字,只是贴着一条空
白的纸条。正在这时,县衙门的师爷周先生和教私塾的王先生从老汉门口路
过。周先生说:“此家一定是世代缺少文墨,作出如此不通的对联。”王先
生仔细看了看对联,便点头叹息:“唉,老汉也是有苦说不出,难怪他会写
出这样意味深长的对联啊!”接着王先生根据右联缺“一”,左联少“十”,
就在横批的纸条上写上了“缺衣少食”4 个字。
“一”可谐音为“衣”,“十”可谐音为“食”。这就是谐音。而谐音
记忆法就是利用谐音来进行记忆的方法。谐音记忆法又叫换字记忆法,是常
用而有效的记忆方法。
在30 年代的上海,有家百货商店的电话号码为91881,商店登报征求该
电话号码的谐音,并设有一、二、三等奖。有一银行职员夺魁,他的谐音是:
“交易,拨拨伊”,真是巧夺天工。
谐音记忆法用途广泛,还可以记历史的年代、地理的地名。如拉丁美洲
的国家有:洪都拉斯、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危地马
拉。把词头连起来,成为“洪巴哥尼萨瓜”,可再谐音为“红八哥(鸟名)
你傻瓜”。这就容易记多了。
7。连锁记忆法
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相关的词,用奇特的形象将它们联系在一
起,从而使人形象地记住这些词。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记住众多单词的
方法。
比如,东北3 省9 大工业:
钢铁、石油、煤炭、森林、造纸、化学、机电、汽车制造、机械制造,
怎么记住它们呢?
用连锁记忆法可以这样记:
通红的铁水一流出来就变成乌黑的石油。石油一流出来到了某地就凝结
成煤炭。凝结的煤炭上突然长出很大很多的树来(森林)。大树上面长着的
不是树叶,而是一片片纸。纸上画着一个大试管(化学工业)。试管里装有
一台大型发电机(机电)。汽车将发电机从试管里拖出来。汽车一下子撞到
大车床上(机械制造工业)。
这样记忆,就很容易记住了。
由此可见,这一方法是很实用而有效的。
8。理解记忆法
理解记忆法又叫意义记忆法,是指要记住某一事物,必须先理解它的意
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记忆的一种方法。
理解记忆和机械记忆的记忆效果差别太大。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
验表明:要求被试者记住80 个无意义音节,要读80 遍才能背诵出来;而要
求被试者记住80 个音节的有意义的诗篇,只要读8 遍,就能正确背诵了。由
此,应该大力提倡理解记忆法。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