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直到结束为止。
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道格拉斯,就非常善用这一方法,只不过他对之有了一点小小的改变:
他是这样开始的:“我的主要重点是……刺激经济复苏最简捷有效的方法是:减少中下阶层的课税——因为,这些阶层通常都会用尽所有的收入。”
“尤其……”他又继续说道。
“其次……
“还有……”
最后他总结说,“总而言之,我们必须立即减少中下阶层的课税,唯有如此才能提高群众的购买力。”
四、用大家熟悉的观念,来比照陌生、奇特的观念
用听众熟悉的东西来比照那些陌生、奇特的观念,听众会很容易地就清楚你所讲的内容。这其中又有几个方法:
(一)把事件图像化
科学家通常喜欢用数字来描述一些抽象化的问题,如在回答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还有太阳?其余的星球呢?等许多太空旅游之类的问题时,他们就喜欢用数字。但是,谈论科学题材的演讲人或作家,却知道这很难使一般听众和读者有个清晰的概念,因而有些人会把这些素材用图画似的语言把它“画”出来,这样就很容易让人有种清晰的认识。
詹姆士?吉恩斯博士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他对人类热望探险太空的心理兴趣非常浓厚。身为一个科学专才,他也知道数学在这方面的重要性。所以他在写有关这方面的文章,或演讲有关这方面的题材时,时不时也会放点数目字进去。
由于受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们很难体会其它非太阳系的星球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吉恩斯在其著作《环绕着我们的宇宙》一书中指出:“甚至连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都距离我们有250000亿英里之遥。”然后,为了使这个数目字更具有可感性,他如此解释:假如一个人用光速(每秒30万公里)从地球出发,则必须经过三个月,四分之一年才能到达离我们最近的恒星。
我曾听一位训练班的学员的一段讲话,他描述了在高速公路上所发生的惊人伤亡记录:“你从纽约开车到洛杉矶。一路上,高速公路上的路线标记不见了。想象地面上耸立的是一具具的棺木,里面躺着的是去年在公路上因车祸致死的人。你开车向前走,每隔5秒钟便发现一具棺木,一直从大陆的这一头到另一头。”
我在听了这个描述之后,开车再也不敢离家太远。这是因为我们单从耳朵得来的印象并不容易留存。但眼睛的印象呢?视觉印象就如同那颗炮弹一样,会产生可怕的冲击力,会嵌入我们的记忆里,会把所有不利的建议驱逐开。
(二)尽量少用专业用语
如果你是专业的技术性人员,而你面对的却是一般听众演讲的时候,那么你最好还是用一般的常用语,并且在必要时给以详细解释。
我曾听过无数次专业性的演讲,有许多人就是没有注意到这点以懊丧收场。这些演讲人完全没有注意到一般大众并不清楚那些术语,于是弄得听众迷惘不已。所以在演讲时你切不可疏忽大意,而一直讲些听众不明白的术语。
很多时候,专业性人员必须要做专业性演讲,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印第安纳州的前参议员毕维利齐的建议道:在演讲开始的候,可以从听众当中,选出一位看起来最不聪明的人来当对象,然后努力使那个人对你所谈论的东西发生兴趣。这样,除非把你的论点讲得明白晓畅,否则就不会收到效果。
在训练班里曾有位医师做了一次演讲,是关于“腹部呼吸对肠蠕动的帮助和对身体健康的益处”的。第一次演讲时,并不是太顺利。当他正滔滔不绝由一个医学名词讲到另一个医学名词时,被老师制止了。老师要他先调查一下,班上的学员当中,究竟对何谓腹部呼吸、腹部呼吸与一般呼吸有什么不同;何谓肠蠕动、腹部呼吸与肠蠕动有什么关系等问题有清楚概念的人数有多少。调查的结果使那位医师大为吃惊。第二次,他吸取了刚刚的教训,于是重新来过,再把一些医学名词用通俗易懂的日常用语解释清楚。这样一来,效果非常的好。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考时,要像哲人一样;但讲话时,要像普通人样。”也就是说,在讲话时,最好避开专业用语。假如你实在必须使用专业用语,记得先详细说明,尤其是碰到一再使用的关键字,并确定每个听众都明白那些用语的意思,绝不能掉以轻心。
我曾经听过一次本该很成功的演讲,却因使用了一些听众不明白的专业用语而大打折扣。那是一位股票经纪人向一群妇女发表的演讲,介绍了银行和有关投资事项。他用简单朴实的语言解释,而且采用对话方式,使整个谈话显得轻松愉快,内容也很详细清楚。只是,他有些基本用语仍然十分专业,如“票据交换所”、“附带特权的买卖”、“长短期股票买卖”等。由于这位股票经纪人没有察觉到听众并不清楚这些专业用语,当然也就没有对那些专业用语进行解释,所以使得那场演讲只获得了部分的成功,而不是全部的成功。
当然,你也不必因此而免去一些关键的专业用语。但是在用到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说清楚。
五、利用影像器材
日本有句古老谚语:“说上千百遍,不如见一遍。”这句话是有一定的根据的。
科学证明,由眼睛通向大脑的神经,要比由耳朵通往大脑的神经多上好几倍。并且,我们经由眼睛所给予的注意力,要比经由耳朵所给予的注意力大上25倍。
从这个角度来讲,假如你想让听众能有清楚的概念,就要把内容影像化。强?帕德森是“国家现金登记公司”的创始人,他就一向推崇这个主张。他为《系统杂志》写了一篇文章,告诉读者他如何向同事与员工讲话。他认为想要让人完全明白你的意思或长时间维持注意力,单靠讲话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利用一些工具。无论什么时候,尽可能用图片来显示对或错。通常来讲,统计表比文字方便,而图画又比统计表更具说服力。所以,通过我长年与人接触,我发现一个理想的说明方法,就是把题材图像化,文字仅用来串连组合那些图像。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一幅图画,胜过千言万语。
但是在使用图像时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注意到。所以当你采用这种展览性的演讲时,请牢记以下建议,必定能够使你大大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一、展示的东西要让后排的每个人都看得清楚。
二、别在讲话当中传递展示品,那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
三、动态的展示要比静态的展示让人印象深刻。示范表演便是很好的展示方法。
四、不要老是盯着展示品讲话。记住,你要沟通的对象是听众,而非展示品。
五、假如可能的话,展示品一展示完毕,便尽快收起。
六、在使用展示品之前,不妨略具“神秘性”。可将展示品置于身旁的桌子上,用东西盖起来,如此可增强听众的好奇心和兴趣。
影像器材在加强演讲的明确性方面,显得愈来愈重要。要想让听众了解你心中所想的,与其用言词告诉他们,不如用展示的方法更来得直观。
伍德?威尔逊是一位前任美国总统,同时他还是善于演讲的大师。他认为,要把事情讲得清晰有条理,要靠不停的苦练。
伍德?威尔逊说过,他的父亲是个精力旺盛的人,对于含糊不清的谈话十分愤恨。伍德所受的最好训练都得自于他的父亲。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练习写作,直到后来父亲去世为止。父亲死时享年8l岁,所有伍德写给他的东西,至今都仍保存着。
他曾在父亲的命令下把写出来的东西大声念给他听,这是伍德最感痛苦的事。因为父亲常常会打断他的话,问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于是伍德就必须要用更简单的话把纸上的文字解释一番。父亲就会问他:“那么,你原先为什么不这么写呢?”父亲还对他说:“开枪别用打鸟用的散弹,威力不大又弄得尽人皆知;要用来福枪,一枪中的。讲话也是一样道理。”
3.即兴而谈,非随兴而讲
在演讲时,即兴而谈可以说是一种很高的艺术,同时,它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它不是信口开河,不是琐碎地讲些毫不连贯的东西。你必须把所要表达的意思,很有条理地表达出来。你所举的例子要能符合你的中心思想,而且,如果你在演讲时态度很热忱,便会发现这种没有经过事前准备的演讲,其实更活泼、更有力量。
我知道有这样的一件事情:有一群商业界领袖和政府官员,一起到一家药商刚落成启用的新药厂去。那里的研究主任指派了数十名部属,一个个站起来介绍他们的研究工作和成果。而那些部属也都站起来介绍了:他们最近刚研究出一种新疫苗,可以抵抗传染性疾病;新的抗生素可以杀死过滤性病毒;还有新的镇定剂可以解除紧张等。这些成品都先用一些动物来检验,然后再用到人身上,效果都很理想。
“这太好了!”一位官员对研究主任说道,“你这些部属都像神奇的魔术家。但是,你为什么不也上台讲几句话呢?”
“我只可以同脚讲话,而不是听众。”研究主任显得怏怏不乐。
不多久,主席做出了一件惊人的举动,主席说道:“我们还没有听到研究主任发言。他不喜欢发表正式的演说,但我相信他一定可以跟我们说几句话。”
可是,只见主任站起来,简单地说了几句话,并且还向大家道了歉,接着就再无下文。这样的场面可真是令人难堪。
在专业领域里,这位研究主任可说是极有成就,但是很遗憾,他和普通人一样不敢在众人面前开口。在我们训练班里,我还没见到有人会做不到这一点。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断然拒绝开口。然而用不了多久,只要他下定决心,则无论有什么困难,也一样可以完成任务了。
很多人都会找这样的借口:“假如我好好准备,并且经过练习的话,站起来演讲倒是没什么问题。但假如是临时被叫起来发言,我就有些不知所措了。”
事实上,能把自己的思想整理组合好,甚至比准备冗长的演讲还重要。因为在这现代化的工商社会里,甚至一般的休闲场合,都越来越需要口头上的交流。因此,能够迅速地动员自己的思想,并且流畅地用语言表达出来,这种能力确属必要。
一、多多练习
通常情况下,每个人都可以发表得体、出色的即兴谈话,只要这个人智力正常、并且能适度控制自己。所谓即席谈话或即兴谈话,是指“不假思索地说出来”的意思。想要加强你在这方面的能力,有好几个方法可以做到,当你在临时被要求讲几句话的时候,可以很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其中有个方法是一位名叫道格拉斯?费班克的电影明星,在《美利坚杂志》上发表出来的。原本是影星用来训练机智应对的游戏,大体如下:
我们每个人都在纸条上写下一个题目,然后把纸条折好放进盒子里用力摇。我们请一个人来抽题目,然后立刻上台就抽到的题目发表一分钟的演讲。我们从不用相同的题目。有个晚上,我抽到的题目是《谈灯罩》。你以为这没什么吗?试试看就知道了。
我学得他的方法十分有用。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从这个游戏中获得很大益处。它增进了我们即席谈话的能力,我们由许多不同的题目增加了不少知识。还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学得了如何在短时间内,就一个题目去组织思想——我们是学会了如何站起来思考。
在我们的训练班上,常常会有让学员起来发表即兴演讲的机会。这样的训练大体来说有两种效果:(一)证明班上的学员可以站着思考。(二)即席演讲的经验,使他们对有准备的谈话更具信心和安全感。
因此,每隔一段时间,老师就会在班上宣布:“今晚你们每个人都会拿到一个不同的题目,但要在上台前一刻才知道要讲什么。祝好运!”
结果是:有个会计师发现自己抽到“谈广告”的题目。而广告推销商则发现自己的题目是“谈幼儿园”;有个老师抽到“谈银行”的题目。而银行家很可能必须谈“学校教学”;一名书记员被分配到的题目是“谈生产”。而生产专家则可能被分配到“谈交通”。
当然,他们也会面露难色,但从来没有人放弃过。他们也并不假装自己是权威,只就自己知识所及,讲些自己比较熟悉的部分。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讲得并不怎么好,但毕竟都站起来开口讲话了。对某些人来说,这也许不难,但对某些人来说,这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这就是他们的可贵之处。
另一个用来训练即兴谈话的方法,叫做“接龙”。它的规则是这样的:先由一个学员开始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