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吕汉-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越多,他们三三两两的跪在满地的鲜血与尸体中间,乞求着敌人的宽容。    项羽骑着乌锥马慢慢地在战场上踱着步,所到之处,所有降兵都伏地磕首,不敢仰视。刘邦换了一匹马追了上来,项羽回头和他说了几句话,然后扬手做了个手势。早已侯在一边的楚军立即行动起来,将伤俘挑出来另外组成了一队。    “这是在做什么?”我诧异地问。    “怕是都要杀了。”身边的叶小七道:“我听营里的兄弟说,项羽少将军带兵有这个规矩,不留伤俘。”    “杀了?怎么杀?”我惊问。    叶小七挠了挠头道:“该是坑了吧。”    “坑了?这么多人?”我眼睛看着那边足有数千人的伤俘队伍,一时震惊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就这还算少的呢。夫人大概没听说过,项羽少将军上次在襄城一次就坑了数万人,还都不是伤俘,都是好端端的守军。”叶小七道,“营里的弟兄说,项将军不喜欢俘虏,说留着麻烦,不但要拨人看管,而且还浪费军粮。”他顿了顿,忽然又道:“小人看,这回也就是有咱沛公跟在身边,要不然,就连那些没伤没病、好手好脚的都剩不下来几个。”    坑了……    那么鲜活的几千条生命就因为一个“坑”字便瞬间消逝……    我正怔仲发呆,却听得身边的审食其低声道:“小姐,我们还是赶紧离开这里为好。适才项将军匆忙出兵,不及巡逻四周,才一时没发现我们。但待会儿打扫战场的兵卒难免会搜查到这里,咱们虽不在乎,可见到沛公和项将军还是不好解释。”    “嗯。”我轻声嗯了一声,又向战场上那些被圈在一处的伤俘看了一眼。    那些伤俘瑟缩地挤在一处,像是一群待宰的羔羊,虽然心里已经或多或少的知道死亡正在前面等待,却在绝望里还抱着一点点幻想,幻想着奇迹出现,以拯救他们摆脱将死的命运。    可我不是救世主,我,没有能力拯救他们。    “小姐,快走吧。”审食其又道。    “知道了。”    我轻叹一声,闭上眼睛,然后转过头,翻上骑上马背。轻喝了一声:“走吧。”扬鞭轻抽,催马离开了这片弥漫着血腥与残忍的土地。
    五八章 君臣
    回盱台的路显得非常漫长,审食其依旧沉默少语,其余的骑卒则一直沉浸在目睹那场血战后的震惊之中。他们虽然也从军多年,但经历战阵却很少,似雍邱城前的那种血战,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作为战士,他们自然知道那种近乎恐怖的打击力量意味着什么。    我也有些意兴低沉,只有叶小七一人倒还保持常态,一路上跑前跑后安排食宿等诸多杂事。我有时也忍不住想这孩子是不是也太没心没肺,但又想,在这样的世道里,有这样的心性反倒是一件好事。    路上匆匆行了数日,终于回到了盱台,骑卒们各自回营休整,而审食其和叶小七依旧随我回家。    丫头思红和思玉端来盆清水,更衣净面,刚坐下来喝了一口清茶,就听到叶小七在门口道:“夫人,陈大人求见。”    我端茶碗的手微抖了一下,又镇静了下来,放下茶碗,道:“请陈大人到偏厅就坐,我这就过来。”    ----------    坐在偏厅内的人果然是陈平。见我到来,忙站起身来,拱了拱手道:“刘夫人。”    我也微笑着敛衽一礼,道:“吕雉见过陈平大人。”    双方坐定,却一时都没说话,只神色平静地打量着对方。许是近月来生活安逸了些,陈平的气色明显好于初见之时,一身月白色的锦袍,越显得风神俊逸,容色动人。    我看着看着,忽地心里一动,道:“陈大人,莫非……”    陈平露出了一丝奇异之色,道:“夫人难道还未听说吗?”见我摇头,他随即苦笑了一下,叹了一声,道:“果然不出夫人所料,平收到消息,武信君他……在定陶被章邯偷营得手,苦战不胜,已于前日夜里……阵亡了。”    “啊。”虽然是早已料到这个结局,但乍听到耳中,我仍是忍不住低声惊呼了出来。回想起当日在盱台城外见到的项梁,方面燕髯,何等风采,其后统掌新楚军务,更是权倾一时——这样的一个风云人物,竟也就这么轻轻易易的将一条性命送在了战场之上。    陈平摇头轻叹道:“虽然平怎么也想不通夫人是怎么能够预知这些的,但与夫人的这场赌约,平还是输的心服口服。”他拱了拱手,道:“平此次前来,便是想请问夫人,不知要平替您做什么事。”说完忽又微微笑了笑,道:“以夫人之能,难道也有什么不能亲为的吗?”    我淡淡地笑了一下,道:“吕雉不过一介女流,能有多大能力。陈大人谬赞了。”略略沉吟了一下,道:“也不妨明白告诉大人,有一人于我有救命之恩,我知他近年将有大难,却又无力相救,只得将陈大人引荐到他身边,欲借大人的如海深智,于紧要之时,替他逃脱那场杀身之祸。”    陈平目光闪动,道:“不知那人……”    我微笑了一下,站起身,道:“还请大人随我来。”    我带他去的是熊心的住处。    陈平自然知道这里,他站在侧门外,惊异地看着这座府邸,又回头看看我,神色怪异地道:“夫人说的莫非是……”以他的聪明,当然已经知道我口中的恩人究竟是谁。    “向里面这位效忠,应该不会太为难先生。”我微笑地看着陈平。    “是。”陈平苦笑了一下,随即摇摇头,似乎是立刻就将郁闷一扫而尽,轻笑道:“只怕平还要谢夫人引荐之恩呢。”    “不敢。”我敛去笑容,正色道,“如今项梁将军身故,楚国必有一场动荡,于此紧要之时,只望大人能尽力扶佐怀王,安定各方,度过这场难关。”说罢,我俯身施了一礼,道:“吕雉一介妇人,于国于军无用,只能恳请陈大人出手了。”    “刘夫人莫要如此。”陈平忙伸手相扶,却也不便真的相搀,只虚虚地扶了扶,道:“平从命就是,从命就是。”顿了顿,却轻轻慨叹了一声,道:“夫人虽谦言自抑,但平生平所见人物中,夫人深谋远虑,洞微知著,实是个中翘楚,若非身为女子,这朝堂之上又哪会有陈平立足之地。”    我微怔了一下,倒不料陈平会说出这一番话,不禁苦笑了一下。自知自己也不过是预知一些历史进程,偶尔能拿来唬唬那些高人而已,其实若论谋略,论智慧,我又哪比得上张良、陈平这些真正的当世奇才。    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他们,我,只是剽窃了结果而已。    -----------    刚走进书房的门,就见熊心冲了过来,拉住我的手,激动地道:“吕姑姑,你知不知道,项将军……项将军……”忽地看到站在我身后的陈平,立刻硬生生地将后面的话咽了下去,松开了我的手,顿了顿才道:“武信君在定陶遇难了。”这几月来,熊心还是第一次喊我吕姑姑,可见真的是激动不已。他终究还是一个孩子,还做不到完全的喜怒不形于色。    我俯身施礼,道:“吕雉见过大王。”身后的陈平也跪拜于地道:“臣陈平见过大王。”    “免礼。”熊心又恢复了平静,道:“坐吧。”眼睛看着陈平在末座坐下,道:“寡人来盱台时间不久,也不知陈大人是……”平素和我在一起,他始终是“我”来“我”去的,如此规规矩矩、老气横秋地自称寡人倒还是第一次听到,我不禁微笑了一下。    陈平俯了俯身道:“臣乃武信君帐下客卿。”    “哦。”熊心点了点头,叹道:“武信君忠义无双,可惜……”举起手来拍了两下,对应声进屋听命的兵卒道:“将齐使高陵君请来。”见那兵卒应声去了,这才道:“定陶之战至今尚未有详细战报送来,倒是高陵君出使我大楚,路过定陶,快马兼程赶来送的信。”    又转向我道:“对了,刘夫人可还记得李斯之事?”他淡淡地笑了一下,道:“前几日得到的消息,李斯已被腰斩弃市了,满门无幸,并诛三族,咸阳城一天之内就砍了近千颗人头。”    我微微点了点头,不禁又想起李由的尸身从项羽的长槊缓缓滑下的情景。心中暗自慨叹了一声,李斯一门,真的完了。    “臣也闻得此事。”坐在下首的陈平忽然微笑道:“臣还听说,李斯临刑之前痛哭不止,道从此后再也不可能与儿女们牵黄犬,出上蔡东门捕猎狡兔了。”    熊心点点头,轻叹道:“倒是有此事。唉,李斯侍奉始皇、二世两代君主,也算是有功于大秦,到最后竟落得如此下场。”    “李斯怎会有功于大秦,臣看,他实是大秦最大的罪人才是。”陈平道。    “哦。”熊心目光闪动,道:“陈大人此话怎讲。”    “为臣者须尽忠,忠者何解,非是忠于某位君主,而是忠于天下社稷。”陈平从容道:“沙丘之夜,李斯与赵高同谋,逼死太子扶苏,扶立昏庸无知的胡亥登位,只此一事,便是毁了大秦原本铁桶般的江山,断了始皇帝梦想千世万世的基业。他忠心耿耿侍奉大秦两代君主之功再大,却也抵偿不过此事之罪。”    熊心道:“如此说来,李斯倒是死有余辜了。”又轻叹了一声,道:“说到这‘忠’字,能有多少人如陈大人看得这样透彻呢,寡人只望我大楚不要出李斯、赵高这样的‘忠臣’才好啊。”    陈平也笑了一下,道:“大王多虑了,大王英明睿智,与胡亥那般的昏君实有天地之别,大王治下自然不会有李斯、赵高这般逆臣。”说罢,看向了熊心,两人四目相视,都微微一笑。
    五九章 迁都
    门外响起了士卒的声音:“齐使高陵君晋见……。”接着房门被两边拉开,一个宽袍博带的中年男子紧走几步到了离熊心两三米远的地方,跪拜于地,道:“高陵君见过大王。”    熊心微微点头,沉声道:“请起,看坐。”    高陵君喏了一声,起身后退了几步,在陈平的下首跪坐下去。    我这才看清楚,这位高陵君约四旬左右的年纪,一身宽大的灰色锦袍,肤色微黄,颔下三绺长髯打理得一丝不乱,腰间还系着枚小小的翠色玉琚。就他的举止和服饰而言,贵气含而不露,显然也是一位出身世家的六国贵族后裔。    熊心轻咳了一下,道:“将大人请来,还是为了定陶之事,能否请大人将经过再叙说一次。”    “是。”高陵君俯身喏了一声。道:“此事还要从小臣奉旨出使贵国说起……”    “定陶原是赴楚必经之路,小臣本欲顺路拜会武信君大人,哪知路遇卿子冠军宋义将军奉武信君之命使齐,小臣当时曾询问武信君大人在定陶的战况,宋将军却言道,他之所以请命使齐,一是为了楚齐两国修好,二则也是避祸而去,并劝小臣勿经定陶,绕道它去,以趋吉避凶。”    熊心沉声道:“你可曾问他何以会有如此说法。”    “是,小臣当时便惊问其中原由,”高陵君道:“宋将军先是不肯多言,其后多饮了数杯方道,武信君连战连胜,满营上下皆有骄怠之气,而章邯一连多日广发斥侯,显是意在寻机出兵。以如此骄怠之师对枕戈之军,不久必为所乘,只怕塌天的大祸便在旬日之间。”    陈平听到这里,不禁神色微动,看了我一眼。    “小臣一时心中惶惑,也不知宋将军所言是真是假,只得令驭夫放慢行程,满指望拖过旬日之期,拜会过武信君,便可径来盱台。岂知那日未到定陶,路上便已遇到逃散的楚军,细问之下,方知武信君于前夜被章邯偷营,一时猝不及防,竟被敌将杀死于乱军之中。小臣得信之后,哪敢怠慢,便立刻星夜兼程,前来告知大王。”    屋里静默了片刻,熊心终于点了点头道:“有劳高陵君了。如今楚国正逢危难,大人却不畏艰险,星夜送信,这份情义寡人记下了。”随即扬声道,“来人,赏高陵君黄金百两,锦绸十匹。”见士卒领命退下,方又温言道:“高陵君远来辛苦,还请先下去歇息歇息,若有什么需要的,只管与下人们说就是。”    “谢大王,小臣告退。”高陵君自然听得出这句话已是送客之意,又跪拜于地施了一礼,方慢慢退了出去。    熊心的目光一直跟随着他,直到他的身影从眼中消失,才转过头来看着陈平问道:“陈大人怎么看待此事?”    陈平沉吟了一下,道:“依平之见,高陵君所言不似作伪,虽然武信君是否已遭不幸,还需待前方战报送来方能确定,但定陶城下,我军大败却是不假。”    “嗯。”熊心点点头,皱眉道:“我也正为此事烦恼,武信君所带乃我大楚的精锐部众,定陶一败,只怕是损失惨重,不知还能留下几成。”    “不管能剩下几成,当前最紧要之事还是稳定军心。此外,少将军项羽及沛公所率之军仍停军雍邱,此也是我大楚除吕臣将军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