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沙- 第2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成为K1正式成员之后,刘威就驾驶过战斗机,而且是当时最新式的J…10。

    虽然并不要求K1成员能像战斗机飞行员那样,驾驶战斗机做高难度机动,但是至少能把战斗机飞起来上进行培训的时候,教官还教了一些基本的格斗战术。至于空战理论,更是学了不少。

    跟随前原的长机上升到巡航高度后,刘威关闭了加力燃烧室以一点四马赫的巡航速度飞行。

    这时候他才发现,日本空军采用的是三机编队,即同时有两架僚机。

    一般情况下,战斗机通常采用双机编队,即长机与僚机配合。只有遇到劲敌,才会增加一架僚机,提高编队的综合作战能力。

    刘威不得不相信,日本空军的这套战术正是针对即将服役的J…20。

    这两种战斗机真要干起来,肯定精彩绝伦。

    F…第四代重型制空战斗机,都有不错的隐身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与超机动性。如果双方均无法在视距外发现对手,并且用导弹击落对手,空战就将进入格斗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三机编队的优势非常明显。

    有必要记下这点,让老李去提醒空军的同志,不要低估小鬼子的战争野心。

    很快,刘威收到了空中预警机发来的导航信息。

    信息由战术数据链发送,直接显示在左侧的导航屏幕上,明确标出了航线、航速与飞行高度,还提供了航线上的天气情况。

    这一点非常相似,即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会发出无线电信号。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F…22J不会被对方的电子侦察机发现。

    将导航信息输入自动驾驶仪后,刘威按照前原的提示,启动了自动驾驶系统,不再需要控制操纵杆。

    对刘威来说,这是熟悉F…22J的大好机会。

    腾出手来,就能好好摆弄战斗机上的控制系统了。

    “上杉,你在干嘛?”

    听到前原的呼叫声,刘威吓了一跳。

    “关掉雷达,该死的,你想去外岛跟守雷达站吗?”

    刘威赶紧摁下雷达的电源开关,不过这已经足够让他知道如何操纵雷达,以及如何用雷达锁定目标了。

    更重要的是,从被照射的目标,也就是前原座机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这批F…22J上没有安装敌我识别装置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漏洞。

    也许是小鬼子想搞自己的一套,成立国防军后,没再使用美军的敌我识别系统,以彰显日本军事力量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需要回到日本之后,安装敌我识别器,而不是在美国安装这种十分敏感的设备。

    要知道,任何一个国家的空军都不会与盟友共享敌我识别信号。

    在战场上,敌我识别器就是身份标志。

    按照“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盟友”这个基本原则,再铁杆的盟国之间都不会共享身份标志。

    英国与美国够铁吧,可英国皇家空军的敌我识别系统就是完全独立的。

    以前日本没有独立的军事地位,只能与美军共用敌我识别系统。现在成立了国防军,自然得独立发展。

    不管怎么说,这一点至关重要。

    心里有数后,刘威不再拨弄那些开关。

    十二架战斗机分成四个编队,每个编队间隔二十公里,组成了一个菱形的大编队,而编队里的战斗机间隔五公里,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刘威这架F…22J处在大编队的最左侧,火控雷达只能锁定前原、以及处与最前方那个编队的四架战斗机。

    飞行了大约三十分钟,编队进入太平洋上空。

    又过了十五分钟,刘威开始行动了。

    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启动火控雷达,而是抛掉两侧机翼下的四具大型副油箱。

    “上杉,你的副油箱掉了”并排飞行的纪野立即发现了异常情况。

    刘威笑了笑,关掉了通信系统,同时启动了火控雷达。

    五秒钟后锁定了四个目标。

    虽然这种用在F超级大黄蜂”上的火控雷达比F…22A标配的差了许多,但是性能依然非常先进,属于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之一,具有完备的对空与对地攻击引导模式。

    为F…22J安装一是美国不肯出售二是日本提出了较高的综合作战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最终选择了这种在F以对地攻击引导为主的雷达。

    攻击前方目标,确实没有多大挑战性。

    F…22J的后向隐身能力最差,再说了最远的一架战斗机就在三十公里之外,隐身性能再好也没用。

    锁定目标后,刘威立即给四枚输入了火控数据。

    距离实在是太近了,根本不需要进行中段照射,除了射向前原的那枚导弹,其他三枚导弹将在惯性制导系统控制下飞行十五到二十公里,然后启动弹载雷达,搜索目标,自行发起攻击。

    随着刘威接通了发射导弹的电源腹部弹舱门主动开启。

    “上杉,你疯了吗?”纪野再次尖叫起来。

    刘威没有理他,依次发射了四枚导弹。

    相对速度高达四马赫的导弹飞万五公里,只需要四秒钟,飞行三十公里也只需要二十多秒。

    发射完导弹,刘威才接通通信系统。“前原君,快跳伞吧。”

    “上杉,你在干嘛?”

    “没时间了,想活命就跳伞”

    说完,刘威关闭了通信系统。

    导弹击中前原座机前的一刹那,刘威看到了从座舱里飞出来的弹射座椅。只是稍微晚了一点,导弹在战斗机尾部上空大约五米处爆炸,将上千颗用钨合金锻造的预制破片以每秒两千米的速度洒了出去。

    爆炸点离座舱也就十多米,前原能否幸免于难还很难说。

    刘威没时间理会那么多,推下油门杆的同时拉起了操纵杆在两台推力各有一百六十八千牛的F9发动机的推动下,呼啸着划破了蓝天。

    美国佬还算厚道,没有在发动机上严重缩水,用的是第二批次的F9。

    似乎预料到了什么,纪野没有迟疑,也立即拉起战斗机,准备咬住刘威。

    没什么好担心的,因为小鬼子的飞行员很快就会发现,问题比他想像的严重得多。





    卷六 远赴东瀛震扶桑 第七十六章 空中屠杀

    小说巴士 更新时间:2011…7…8 21:58:35 本章字数:5901

    第七十六章 空中屠杀

    跟着刘威拉起战斗机,纪野手中的操纵杆猛烈抖动起来。

    作为日本空军最优秀的飞行员之一,纪野立即意识到自己犯的错误:没有抛掉机翼下的副油箱。

    F…22J是隐身战斗机,只有转场飞行的时候才会使用外挂副油箱。

    受此限制,F…22J的最大机动过载不能过四g,抛掉副油箱才能达到七点五g。如果要达到最大设计指标,即九g,则需要手动解除飞行控制软件,由飞行员全权控制这架二十多吨的战斗机。

    纪野的动作很快,一边抛掉副油箱,一边解除飞行控制软件。

    在他前方,“上杉”驾驶的那架F…22J已经笔直的蹿入高空,根据爬升角度计算,过载肯定过了七点五g。

    纪野没有想太多,他必须追上“上杉”。

    可惜的是,抛掉副油箱之后,操纵杆还在震动,F…22J像是一匹脱缰的烈马,根本不听飞行员使唤。

    怎么回事?

    纪野迅检查了一边飞行参数,以及各种设备的工作情况,动机转正常、液压系统正常、电传系统正常,所有与飞行控制有关的设备都在正常工作,飞机不应该出现如此猛烈的震动。

    情急之下,纪野还检查了起落架的状态。

    全部正常,飞机的控制系统与动力系统没有问题。

    那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随着爬升度越来越快,仰角越来越大,F…22J的过载也越来越大,就在纪野感觉到有点吃力的时候,一块灰色的物体从座舱上方飞了过去。

    纪野吓了一跳,等他看清楚,更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F…22J的“脑袋”,也就是雷达整流罩不见了

    开始从座舱上方飞过去的,正是雷达整流罩的一部分。受高气流作用,安装在机的火控雷达已经七零八落。

    这时,战斗机的控制系统出警报:火控电子设备遭受严重损坏。

    因为飞行阻力剧烈提高,所以纪野这架F…22J的飞行度也慢了下来。

    要想追上前面那架战斗机,已经不可能了。

    纪野非常沮丧,因为雷达与同样安装在机的光电瞄准系统全部损毁,他无法用导弹攻击“上杉”的座机。

    从刘威射导弹,到纪野被迫退出追击,也就二十多秒的事。

    此时,刘威射的三枚导弹已经追上了第一个小编队里的三架战斗机。

    虽然在此之前,这个编队的三名飞行员听到了前原、纪野与“上杉”的对话,知道左后方的编队出了问题,但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上杉”会用导弹攻击他们,直到导弹告警机响起来,三人才现了逼近的导弹。

    这也可以理解,刘威只用an/agp…79跟踪了目标,获取了目标信息,整个过程也就几秒钟,而射向这三架战斗机的aIm…12od全都由惯性导航系统进行中段制导,直到进入弹载火控雷达的跟踪锁定距离,才开始照射目标。

    只有到这个时候,F…22J上的导弹告警机才会出警报。

    在此之前,三架战斗机上的雷达告警机都出过警报,只是没有得到重视。三名飞行员还以为是“上杉”启动了火控雷达,前原与纪野在警告他。再说了,进入太平洋上空,“上杉”就犯过一次类似的错误。

    等到导弹告警机出警报,再进行机动规避,已经太晚了。

    为了提高命中率,刘威把aIm…12od的自导距离由通常的二十公里缩短到十公里,攻击稍近那架战斗机的则只有五公里。在这个距离上,F…22J的隐身性能再好,aIm…12od的弹载雷达也能探测到。

    更要命的是,这三架F…22J同样挂着四具大型副油箱。

    编队左后侧那架F…22J还没来得及抛掉副油箱,aIm…12od导弹就扑了上来,用二十公斤高能战斗部将这架四亿美元的战斗机送入了大海的怀抱。因为正在做战斗准备,精神高度集中,所以飞行员没来得及跳伞逃生。

    另外两架战斗机抛掉副油箱,进行机动规避的时候,aIm…12od已经迫近。

    距离不到两公里

    虽然F…22J的最大机动过载为九g,但是aIm…12od的最大机动过载过四十g。通常情况下,导弹的机动过载是战斗机的三倍,战斗机就很难逃脱。在将近五倍的情况下,战斗机更加无法逃脱。

    aIm…12od是aIm…12o系列中程空对空导弹中的最新型号。

    与前三种型号相比,aIm…12od的最大改进就是用冲压动机取代了火箭动机,将最大射程由aIm…12oc的一百二十公里提高到一百六十公里,后半球最大攻击距离也过了八十公里。

    除了提高射程之外,冲压动机还有一项很突出的性能,即在全射程内,能让导弹保持更高的飞行度。使用火箭动机的aIm…12oc在到达最大射程处的时候,飞行度仅有二点五马赫,而不是射时的四马赫。

    aIm…12od没有这个问题,在飞行二十多公里之后,度仍然为四马赫。

    这是与目标的相对度,而不是相对于地面的绝对度。

    最后两公里,导弹的飞行时间不到两秒,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F…22J做不出任何规避动作,飞行员甚至来不及释放诱饵干扰弹。

    与前两枚导弹一样,这两枚导弹也是近炸引爆,用弹片摧毁战斗机。

    aIm…12od有两种起爆引信,一是由激光雷达控制的近炸引信,二是碰炸引信。只有在近炸引信失灵的情况下,碰炸引信才会挥作用。

    战斗机不是坦克战车,即便是皮坚肉厚的a…1oc在空对空导弹面前都非常脆弱。

    被预制破片击中,F…22J绝对是在劫难逃。

    三架F…22J被击落的时候,刘威驾驶的F…22J已经爬升到一万五千米高空,而之前的巡航飞行高度仅为九千米。

    度没有减,仍然为一点八马赫。

    向东飞行了大约一分钟,刘威压下拉起操纵杆,F…22J翻滚着爬升了大约一千米,开始转向俯冲。

    飞行高度降到一万米的时候,刘威再次启动火控雷达。

    数秒钟后,an/agp…79雷达再次锁定了三个目标,大编队右侧那三架F…22J。

    可惜的是,刘威的F…22J上只剩下了两枚aIm…12od,而且此时日本飞行员已经知道前方编队里的战斗机遭到攻击。

    为了确保有最大收获,刘威选择了一个目标,射出了两枚aIm…12o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