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三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闯三关-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班上一个兄苊鞯耐У谋硇掷吹窖U业街苊鳎邓肆舜笤级蛄Ы锏囊黄敌孪世笾Φ匠抢铮捎谌松夭皇欤由鲜孪让挥辛岛煤献鞯幕锇椋衷诒灰话锶宋ё牛笥斜缓迩乐疲榧敝校氲搅酥苊髟谡饫锒链笱В谑钦业搅苏饫铮纯粗苊髂懿荒馨镒畔敫龇ㄗ印?当时,同房间住的同学都知道了这件事,但是,却未能想到好的解决办法。
不少的同学认为应该马上找工商等有关部门,但又有的同学认为这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就算找到了他们,至多能解决不被哄抢的问题,但却耽误了批发果子的最佳时间。
怎么办呢?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张国梁开了腔:“大家别急,只需在车子的旁边挂起一条热烈祝贺江州市新鲜荔枝在此隆重上市就行了,不过标语的下边要署上学校的名称。”
同学们听了都觉得好笑:“这算什么办法?简直是儿戏。”
但张国梁并不在乎大家的讪笑,耐心地解释了起来:“这叫拉大旗作虎皮,是借我们这间大学的威名,震慑那些图谋不轨的小商小贩,来达到我们的目的。试问,在这个城市里,有谁的果子打过学校的牌子?”
“哦!”大家听了张国梁的解释,恍然大悟,于是十几个人一起张罗,一下子就依计完成了应办的事情。
结果周明表兄运来的荔枝不但没有被哄抢,反而一下子就批发完了。
事后,周明的表兄送荔枝到学校感谢这些同学的时候,深有感触地说:“什么叫做品牌战略?今天我算领教了。”
同学们通过这件事的圆满解决,都觉得张国梁有过人之处,又觉得他在这极小的平凡小事当中都能应用到古人的用兵巧计,就是诸葛亮再生,也未必在这些小事当中,巧妙地运用上这些计策。于是给他取了个雅号,叫做“赛诸葛”。
后来,同学们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都喜欢找张国梁想办法,而张国梁也总是能够想到好的点子。久而久之,“赛诸葛”代替了张国梁三个字。
闲话休提。
且说张国梁从李劲松的神态中,知道他现在必定有很急的事情要办,再加上自己要和他说的事情又不是一下子说得清楚的。于是,提醒李劲松:“咱们上车再说吧。”
张国梁这样说,正中李劲松下怀,忙打开前头的车门,招呼张国梁上车,自己则靠在秘书小刘的身边坐下。
张国梁刚想张嘴,见李劲松已经坐到了后面,于是也不再说什么,径直坐进车子,吩咐高志扬:“师傅,开车吧!”
这高志扬是个乖觉之人,当他见到李劲松与张国梁那亲热的劲儿,就知道了张国梁在李劲松心目中的地位。他推断,来人决不是一般的人。于是待张国梁坐好,即小心翼翼地将车子往路中驶去。
小刘秘书呢?他跟随李劲松当秘书还不到三天。虽然,李劲松的脾性还没有摸得太清楚,但李劲松那种严谨的工作作风,一切都以人民的利益为己任的言行着实感动了他。他觉得,在这样的领导手下做事情就一定能进步。于是,他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凡是李劲松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行,他都往心里记。
这不,现在他见李劲松把座位让给来人,自己却坐到这个不该他坐的位置上来,心里就一直在嘀咕:此人其貌不扬,但瞧他那拦车的样子,想必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要不为什么连车子都没有?但看到李劲松如此殷勤待他,却也不敢造次,只是对张国梁微笑一下,算是打了招呼。
“国梁,这十年里,为什么不与哥们一个信儿?”
张国梁似乎不愿在这么多人的面前透露出自己的隐私。于是,对李劲松笑了笑,说:“这些事情,讲起来有一匹布那么长。看你现在的样子……”张国梁说到这里,回过头来对李劲松笑了笑,“还是改日再说吧。”
李劲松想了想,觉得也是:“你不说,我差点忘记了。今天晚上八点三十分要召开市委扩大会议,市直机关的一、二把手,各镇的书记、镇长都来参加,至少要到十点三十分以后咱俩才能见面,不过,到了十点三十分以后,你一定要告诉我,这几年都干什么去了。”
张国梁巴不得李劲松这么说,于是高兴地说:“一言为定。”
晚上十点三十分,李劲松送走了参加会议的同志后,吊在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从参加会议的各位同志的高昂的战斗状态中,李劲松深信,李新民书记带出来的这支干部队伍,一定能够打胜明天这一仗。
现在,他更担心的是:这一仗过后的工作该怎么做,才能确保将今年的丰收夺到手。
张国梁的到来,李劲松多少有点感到吃惊。五年的大学生活中,李劲松对张国梁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大学毕业后,天各一方,李劲松和张国梁失去了联系。今天碰上了,李劲松心里确实感到很高兴。一散会,他就马上叫高志扬送他到市委招待所来找张国梁了。
二人相见,少不了又寒暄一番。
闲谈中,李劲松追问张国梁这几年的情况,张国梁笑而不答。
李劲松急了:“你小子真不够朋友,这几年不给一点消息与我也罢,现在见了面,还不肯吐露半个字?”
张国梁看到李劲松说这话时,额上暴起了青筋,知道再不说与他知道,定遭他痛骂了。
于是不紧不慢地说了起来:“这些事情说起来,有一匹布长。1992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到江州高中当了四年政治教师,在此期间我修完了《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贸易》等十多门研究生课题,发表了不少学术论文,在取得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后又取得了政治经济博士学位。1998年的下半年,我下海了,我觉得在高中当一名政治教师并不能一展我平生之志。于是,凭着我的学历,在中国南方一个最先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南滨市的一个外企,找到了一份月薪5000元的工作。因为我研究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课题,且又在国内有影响的刊物中发表了多篇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贸易的关系》的论文,很快取得了老总的信任,在这间外企公司一干就是五年。这五年里,我从一个部门的主管做到公司的副总,月薪从5000元升到15000元,每年经手的生意数以亿计,尽管没有你当市委书记那么风光,却倒也过得悠然自乐。”
李劲松听到张国梁这样说,觉得凭他现在的学识,对江州市今后的经济建设规划一定会有其独到的见解,何不趁此机会向他请教几招。
于是,笑着对张国梁说:“你是江州人,对江州市的经济发展情况想必也有比较深的了解,你认为,我任职江州,应该先抓那几项工作最见成效,最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张国梁拿出烟盒,抽出一支递给李劲松,自己也点燃一支,只见他猛地吸了一口,然后又慢慢地吐了出来。
多年来,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凡是遇到重大的问题要拿主意作抉择的时候,他都要这样抽一支烟,他把这种习惯叫做“拨开迷雾见青天”。
张国梁抽完了这支烟后,郑重其事地说:“老同学,加快发展江州市的经济建设步伐,尤其是农村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科技兴农’的国策,围绕着‘科技兴农’这四个字,还必须着重弄清楚人们常说的: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后,必须坚持‘政府搭桥,市场引路,百姓闯关’这十二字诀。”
张国梁说到这里,清了清嗓子,说,“别小看这十二个字,其实这十二个字所包含的意义是非常深刻而又十分广泛的。
“‘政府搭桥’,意味着干部思想作风必须要来一个大转变,而核心就是‘大转变’这三个字。
“‘大转变’,这三个字所包含的内容及其重大意义,想必老同学早已十分清楚。
“至于‘市场引路’这四个字呢,它与前面四个字是紧密地连在一起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百姓闯关’这四个字呢,与前面八个字更是息息相关,真正是‘切肉不离皮’。但怎样闯关呢?这个关到底是什么关呢?老百姓不清楚不行,干部不清楚更不行!所以,我认为,要想促使广大干部、人民群众真正地行动起来,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促使全市的工农业生产,尤其是农业、养殖业、荔枝果业生产的发展尽快与国际经济的发展接轨,为出口创汇铺平道路,为称雄世界经济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必须弄清楚什么叫‘三关’?怎样闯‘三关’!
我认为:这个‘三关’,具体地说就是:
“第一关,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将科学家,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论证了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
“第二关,为这些成果‘正名’!
“何谓正名呢?用经济学家的话说,就是为产品建设中国驰名商标,也叫中国驰名品牌。
“但是,要真正地给这些产品‘正名’,容易吗?回答是肯定的:非常之难!这比三国演义中对蜀道中描写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还难十倍、百倍。
“第三关,把生产出来的产品投入市场,转化为资本。
“三关的每一关的各个环节都是密不可分的,这里面牵涉到的方面很多,比如:产品质量啦,包装啦,广告战啦,诚信啦,售后服务啦,物流配送啦,等等。
“如果没有把这些工作做好,生产出来的产品就闯不过市场经济大潮这一关,就不能把生产成果转化为资本,就不能再将这些资本的一部分投入科学研究,寻找新的突破口,再将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
李劲松听到张国梁说起“闯关”的说法与李新民的日记中关于“点子大王”诸葛灵的“最后一公里”有相同之处,于是把“点子大王”的说法同张国梁说了一遍。
张国梁听了,沉吟了一下,笑了笑,说:“其实,诸葛灵只说对了三分之一。”
“此话怎讲?”
“事情不是明摆着了吗?”张国梁说到这里,拿起两个茶杯分别摆在两个地方,说:“第一个,好比是科研成果。第二个,是科研成果转化出来的经济成果。科学家经过论证和试验成功的东西,还只是停留在文字上,要把它转化为物质成果,是可以把两者之间这段距离说成是‘最后一公里’。这是百姓闯关中的第一关。”
李劲松觉得张国梁说得十分有道理,与李新民在日记中记载的省委副书记李文华对十二字诀的论述基本相同。他觉得张国梁不愧为政治经济学博士。
于是又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政府搭桥,市场引路,百姓闯关’这十二字诀,在江州市,李新民早就用得出神入化了。尤其是在全市范围内成功地推行‘四权拍卖’,对那些政府办不了或者办不好的事情,全部推向市场进行资本运作,使投融资模式多元化,经营效益最大化,将市场经济中的经营意识、经营机制、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引入市域内的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为加快江州市的经济建设的步伐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不错!在工业建设、城镇化建设方面可以说达到了顶点。可惜,在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方面,在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方面,在农村中全面提高干部、农民科技素质,闯‘三关’方面,并没有做足文章。”
张国梁觉得李劲松对李新民的了解不够深刻、细致,如果不明确这一点,想必对今后决策的重心还是抓不准。
于是继续提醒李劲松:“李新民书记从来都是这样认为,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投资环境的竞争,抓投资环境建设,就是抓生产力。他认为,谁的环境好,谁就可以占领市场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谁的环境差,谁就等于关闭了自己发展的大门。所以,在工业建设上,他狠抓了调配产权,优化环境的工作。不仅打了很多漂亮的胜仗,还带出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干部队伍。不可否认,改革的核心就是改制,改制的核心就是产权,产权的改革,就是进行资本运作。从产权到资本,从投资环境的优化到资金、人才的吸入,是一种飞跃。”
张国梁说到这里,瞧了瞧李劲松,他是想看看李劲松对他的话是否感兴趣,如果没有兴趣的话,再往下说是没有意思的了,没想到他刚停下来,李劲松就向他摆摆手,示意他继续往下说。于是提高了声音:“在工业建设方面,城镇化建设方面,李新民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江州城的变化足以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在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中,他在‘引路’与‘闯关’这四个字上却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效。很显然,这意味着他在‘科技兴农’这个国策上,还没有找到一条合适江州市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成功之路;还没有找到一条可以迅速地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完成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社会生产力必须进行变革的进程,以适应农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