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许多问题是因为当时的气氛导致。一个人在谈生意时,虽然完全不紧张,却有可能松开领子,因为室内太热了。政客在户外演说可能会不停地眨着眼睛,因为空气里有灰尘。这些举动都会给听众或旁观者造成错误印象,以为讲话的人一定是哪里不对劲,要不然就是在扯谎。
※※※
技巧7:控制你的毛躁
每次进行重要对话时,如果鼻子、耳朵或者脚底刺痒,就随它去吧。不要浑身乱动,抓这抠那的。最重要的是,手千万不要去碰脸。手一旦靠近脸,就像其他毛躁的小动作一样,会让听众觉得你在胡诌。
沟通专家对于这类错误具有高度警觉。他们会刻意避免这类举动,以免被误认为狡诈不老实。他们会持续与听众保持眼神的接触。而且绝对不会用手去碰脸。手觉得刺痛或鼻子痒,也绝对不会去抓。觉得热的时候,不会松开领子;就算周围有尘土,眼睛还是眨也不眨。他们更不会用手挥去汗珠或是伸手遮阳。他们尽力忍受这些不适,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小动作会破坏信任度。
如果你在进行重要对话时,想留给别人好印象,觉得你是号人物,就要努力把这些多余的小动作戒掉。
※※※
现在我们要针对“智慧”下手了。你可能会问,“什么?难道人还可以表现得比原来更聪明?”你听过神骏汉斯,那只会算数的马吗?汉斯是有史以来最聪明的动物,而它所用的技巧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
技巧8 神骏汉斯的灵性
让别人夸你“很上道哦!”
接下来的技巧,其灵感来自一只非常聪明的马,它的名字叫做汉斯。汉斯的主人是奥斯汀,德国柏林人。他训练汉斯做些简单的算数,并用前蹄拍踏出正确的答案。汉斯的算数能力简直就是天才,它的名声很快传扬开来。90年代早期,汉斯在欧洲声名大噪。大家都叫它“聪明的汉斯”——会算数的马。
奥斯汀不止教汉斯算数而已。它很快又学会减法和除法。没多久,汉斯甚至会背九九乘法表。这只马俨然成为一只神骏。主人一句话也不用说,汉斯就可以准确地算出观众的人数,告诉你在场有多少人戴眼镜,或者回答观众问它的算数问题。
后来,汉斯竟然具备了人类才有的能力一语言。它“学会”了英文字母的顺序。它会用前蹄踏出每个英文字母,回答我们在收音机或报纸上看到学到的一般常识。它甚至也能回答一些历史、地理或人类生物学的简单问题。
汉斯上了头条新闻,也成为当时欧洲晚宴中的话题。这匹“有人性的马”很快吸引科学家、心理学家、兽医,甚至骑兵队的注意。当然,这些人全都满腹狐疑。所以他们成立了委员会,专门研究汉斯的表现,看看那究竟只是螅鞯陌严罚故撬娴木哂辛樾浴>」芪被岢只骋傻奶龋还谝话愦笾谛闹校核瓜匀灰咽且黄ヒ斐4嫌钡穆恚推渌砥ケ绕鹄矗歉龃笕宋铩�
终于,考验汉斯的大日子到了。每个人都认为一定是主人奥斯汀一手设计的把戏。会场里面,站满了科学家、记者、骑兵队、通灵者,还有爱马人士。他们都很想知道答案。这些精明的委员会成员个个胸有成竹,他们觉得今天一定可以拆穿汉斯的西洋镜,他们自己也设计了一手绝招来对付汉斯。他们打算叫奥斯汀离开会场,让汉斯独自接受考验。
大伙到齐了之后,请奥斯汀离场。马主人惊讶地离开了。把汉斯留给一群疑神疑鬼又迫不及待的群众。
信心十足的委员会负责人提出第一道算术题。汉斯竟然答对了!接着是第二题,又对了!第三题算术题之后是语言题,汉斯全部答得正确无误。委员会一头雾水。批评人士全闭上了嘴。
群众可就不同了。大伙坚持换一批人重组委员会。于是全世界就这么等着,等待有关当局重新召集来自全球各地的科学家、学者、兽医、骑兵队和记者。
第二个委员会进行测试之后,真相立刻水落石出。这个委员会提出的测验题不过是简单的加法而已。不过这一次,他们问的方式不同。委员会并没有大声地把题目问出来,让全部观众听见。反而请一个研究人员小声地在汉斯耳边说一个数字,另一个研究人员也小声地说个数字。每个人都以为汉斯能很快加总,踏出正确数字。没想到这一次,汉斯一点反应也没有。啊哈!这些研究人员终于替翘首盼望的全世界揭开X谜底。你猜到了吗?
给你一个暗示:如果周围的观众知道答案,汉斯就知道。现在你猜出来了吧。
原来周围的人下意识的肢体语言恰好提示正确答案给汉斯。每次汉斯一举蹄,观众间就会有种紧张的气氛开始酝酿。等到汉斯拍到正确数字时,大家会突然间松一口气,或者微微放松肌肉。奥斯汀就是训练汉斯在这个恰当的时机停止拍踏,所以看起来像是答出正确答案。
汉斯用的技巧,我称之为“神骏汉斯的灵性”。它非常仔细地观察观众,根据他们的反应来行动。
马做得到,你也做得到
相信大家都有这个经验。正在看电视的时候,电话响了。旁边的人叫你按静音钮,他才能讲电话。现在声音全没了,你只能更仔细地盯着电视上的一举一动。你看到演员微笑、嬉闹、眼神斜瞟、表情阴晴不定。每个顾盼流转都一清二楚。虽然没了声音,可是你不会错过任何情节,因为从他们的表情和举动,就能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神骏汉斯的灵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观察别人,看清他们的反应,再根据这些决定你的行动。甚至在你讲话的当儿,也要仔细注意你的听众,看他们对你的话做何反应。不要漏掉任何线索。
他们有没有微笑?是不是在点头?手掌朝上吗?如果是的话,表示他们对听到的话很满。
如果他们皱眉头,看别的地方,指节绷紧,就表示他们可能不喜欢听你说话。
要是他们抓抓脖子,往后退步,脚朝向门口,可能表示他们想抽身了。
你根本不用去上肢体语言课程。我们的生活经验已经足够判断别人的想法。大多数人都有能力判断谈话对象有没有往后退,看向别处,或者对你说的不感兴趣。如果别人觉得你像是芒刺在背,他们就会真的去抓抓脖子。如果他们认为高你一等,就会把双手搭成三角塔状。
稍后谈到“眼力推销法”时,我们会更进一步讨论肢体语言。目前你要做的是,把跟你讲话的那个人消音。
※※※
技巧8:神骏汉斯的灵性
养成习惯,和别人谈话时要保持收发频道双向畅通。你要表达自己的看法,不过同时更要注意对方的反应。根据他的反应,谋定而后动。
如果马做得到,人当然也可以。别人会说你处处仔细体贴,凡事一点就通,非常上道哦!
※※※
技巧9 上场前的心灵预演
掌握毎个节拍
大家都看过电视上的职业滑雪比赛。运动员站在滑道顶端。全身肌肉调整到最佳平衡状态,只等枪声一响,就要冲向终点,夺取胜利。如果你仔细看这些运动员的眼睛,会发现他们正在进行超越肉体的心灵预演。滑雪选手在心里想像自己一路冲下山坡,快速窜过每根旗杆,然后以震惊世人的速度,冲过终点线。这些运动员将整个过程形象化,在心里先上演―遍。
各类运动员都这么做:不论是跳水、赛跑、跳高、标枪、帆船、游泳、溜冰,或特技等等。他们在上场之前,把即将展开的过程,先用心里的眼睛经历一遍。他们看着自己弓身,扭曲,转体,在空中飞跃。他们听着风声,水花四溅的声音;听着标枪嘶嘶地划破空气,然后铿锵有力地没人土中。他们也闻到草的气味,水泥、游泳池,还有尘土的味道。运动员爆发肌肉之前,会先看这整出电影在心里预演,预演的结局当然是胜利成功。
运动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这种心灵视觉的技巧,不只适用于面对高度竞争的顶尖运动员。研究显示,这样的心灵预演,能帮助一般人在周末运动时,如高尔夫、网球、跑步等各种爱好运动中表现得更为出色。专家认为,如果你先在心里看过整个影像,听过声音,事先感觉身体的律动,从事任何活动时,效果会更好。
床上长跑26英里
这是一种心咒吗?当然不是!我有个朋友名叫理查,他喜欢跑马拉松。几年前,就在纽约一年一度马拉松赛的前3个礼拜,他被一辆失控的车子撞倒,送进医院。他伤得并不严重。不过,朋友都替他惋惜,因为他必须在床上休息两星期,如此一来,自然无法参加这个马拉松年度盛事。
出人意料的是,到了那个11月迷人的早晨,马拉松开跑的那一天,理查穿着短裤和球鞋,在中央公园出现了。
“理查,你疯了,你现在根本不能跑步。你休养了两个星期,根本没练习!”我们异口同声地叫着。
“我的身体是躺在床上没错,不过我可是持续跑步哟!”理查回答。
“什么?”大家又不约而同地问。
“没错,每天如此。一天26英里285码,我都在床上长跑。”理查解释说,他运用想像,让自己踏过长跑路径的每一步。他看到沿途的路灯,听到路上的声音,也感觉到肌肉在途中的抽搐。他替自己参加这场赛事,预先做了完整的心灵预演。
※※※
技巧9:上场目前的心灵预演
在你摇身变为超级大人物之前,先进行排练。看着自己用铁齿功的表情周旋众人之间,握握手,绽放排山倒海的笑容,放射太妃糖的眼神,听着自己和别人自在地交谈。去感受攀登顶峰的喜悦,感受每个人被你深深吸引。想像自己成为超级大人物。接下来,所有的预演都会自动成真!
※※※
当天理查的表现虽然不如往年好,不过他奇迹般地跑完全程,没有受伤,也并没有过度疲惫。这都是心灵预演的功劳。心灵预演可以运用在各方面——包括做个完美的沟通高手。
心灵预演效果最好的时候,是当你完完全全放松。只有心理完全平静时,你才能看到清晰、生动的画面。去参加宴会或重要会议之前,你可以先在家里或车子里这种安静的环境下进行心灵预演。用你的心灵之眼,去预想全程。
现在,你已经拥有必备的技巧,可以开始结交生活中的新朋友了。想像自己在与人初识时,就像一枚火箭,雷霆万钧地升空。肯尼迪航天中心人员朝月球发射太空船时,瞄准角度的误差哪怕只有百万分之一度,到了月球可能就偏了几千英里。同样地,人际关系刚萌芽时,肢体语言的微小谬误可能会使你从此失去了与这个人志趣相投的机会。不过,有了上述技巧,你就能从容面对每个人,踏上你希望发展的道路——商业之路、友谊之路,或是爱情之路。
接下来,我们要从无声世界进人有声世界。
第二部 打完招呼之后该说什么
谈天说地间扯淡,挂出你的欢迎标志
第一眼要给人视觉上的好印象,同样的道理,一开口说的话也要让人听起来通体舒畅。舌头就像是门上挂的标志一样,不是写着“请进,欢迎”就是“滚开,别烦”。想要让谈话对象觉得受欢迎,你必须要有谈天说地的本事。
谈天说地闲扯淡?有没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提到闲聊,最最大无畏的勇者心里也像挨了一记闷拳。如果你进一步邀请他们去参加宴会,里面一个人也不认识,他们可能会打冷战,打到骨子里去了。
这种感觉你是不是也似曾相识?有人说一个人愈有智慧,愈不屑与人闲扯淡。不过先别拿这种说法安慰自己。我替《财富》杂志前五百家大企业提供咨询时,有一点令我非常震惊。许多高层主管,在董事会、股东大会里能够自在地发表正式谈话,可是他们却告诉我,在小型的宴会场合,他们就像迷路的小孩,连随意的闲聊也应付不来。
讨厌闲聊的人可以进一步安慰自己说,你的周围全是大人物,他们全都不屑与人闲聊。然而,讨厌闲聊和上台恐惧症其实是一回事。面对满屋子的陌生人时,你心里七上八下的感觉,和那些顶尖企业人物并没有两样。保布罗·卡塞尔说他一辈子都有上台恐惧症。凯力·西蒙拒绝做即兴表演,也是因为同样的理由。我有个朋友曾和尼尔,戴门共事,他说尽管尼尔哼那首“蓝色忧郁”已经哼了一辈子,还是坚持要在字幕上打出歌词,深怕当场的恐惧会使他忘词。
闲聊恐惧症有药医吗?
或许有一天,科学家会说,沟通方面的恐惧可以用药物来治疗。其实,专家现在已经用Prozac(一种抗忧郁剂)来做实验,看这种药能不能改变人的性格。不过有的人却害怕这种方法会有严重的副作用。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人在思考并真正去感觉周围时,可以用某些技巧来控制大脑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