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系列比较深层的内容,有许多方面是作为政党共性的东西来
勾画的。有的学者认为,政党的作用体现在两个功能上:一方面,
政党向社会作出反应;另一方面,政党对社会进行控制。几乎所有
政党都表现为两种功能的结合。有的学者一一列举了政党的各个
方面的功能:目标制定功能,利益表达功能,社会化和动员功能,精
英形成与录用功能等。无论列出多少种功能,政党都越来越具有
这样一种共性:它一端连着民众,因为只有得到相当一部分民众的
支持,政党才能生存和发展;另一端连着国家、政府、权力,因为只
第 15 页
有掌握权力,或对政府的运作施加影响,政党才有存在的价值。政
党不同于民众,因为它是民众的组织化;政党也不同于政府,因为
它代表民众对政府的要求和控制。
因此,我们的第三个论点是:政党是沟通民众与政府联系的桥
梁。
政党从许多意义上说是一个桥梁。但是,如果政党仅仅限于
“桥梁”作用,那它就又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这
种作用可以为其他社会组织工会、妇女组织、青年组织、压力
集团等所代替。政党不同于这些组织,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它除
了起政治桥梁作用之外,还以获取和掌握政权为基本目标。政党
不只是要维护自己那部分民众的利益不为国家权力所侵害,而且
要通过掌权,利用国家机器来为本集团的民众服务。这是政党掌
权的目的所在。无论是哪个阶级的政党,都必然以此为头等重要
的目标和任务。
掌握了国家权力之后的执政党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解决
一个重大的问题,即如何才能在掌权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与其民众
的联系。权力在手,对推行这个党的主张十分有利,但同时党本身
也由于靠近权力而有被权力腐蚀、同化的危险。所以,政党在政治
体制中需要有明确的定位。在西方国家这不成问题,因为政党是
在民主体制形成过程中出现的。但在有些国家,政党先于民主体
制而出现,政党不仅为争取民主权利而斗争,也参与了国体和政体
的创建。旧的政治体制向新的政治体制转变过程中出现的真空,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党来暂时填补的。这就产生了两种可能:一
是,政党代行国家行政权力,而当国家行政体制健全之后,政党把
权力逐渐归还政府;二是,虽然政权机关重新建立,政党却并不把
权力还给国家,而是继续占用,从而形成了政党与国家、政府关系
的一系列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政党可能会由民众政治参与的工
具变成国家机器的一部分。这是政党的错位。这种错位,几乎包
第 16 页
含了政党变质的全部危险。政党始终应当是人民控制政府的工
具,而不应当变成政府和国家权力本身。
因此,我们的第四个论点是:政党是人民控制政府之手的延
伸。
政党因着影响和控制权力的需求而产生,而权力又有凌驾于
社会之上的可能,有被滥用的可能,这就是掌握权力的政党有可能
腐败变质的根源所在。“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这个公理,说的不是权力本身会变质,而是掌握权力的人有变质的
可能性,不管这些人是由什么特殊材料制成的。由此而论,权力必
须受监督和制约。时时与权力有着摆脱不掉的干系的政党,尤其
是执政党,无疑也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为了监督和制约权力,西
方国家设计出了一整套的机制和办法:三权分立,多党制,舆论监
督等。这些机制和办法都是建立在西方社会所特有的那套文化、
价值观念基础上的,任何别国都不应照搬照抄。但是,权力必须受
到监督和制约,以掌权为目标的政党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却是政
治运作最一般最起码的游戏规则。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取得政权,还要利用政
权实现更高更远的目标。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不同以往政党的特
点,例如成员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自我约束的能力强等。但是,马
克思主义政党不是一个超越时空的抽象概念。既然它要掌握权
力,就不能不同时会受权力的影响。所以,和夺取政权一样,对马
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执政既是实现目标的机遇,也是一个严峻的考
验。并非只要性质上属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就一定能经受住这个
考验。只注意权力利于贯彻执政党主张的一面,忽视其对政党性
质和功能可能扭曲的一面,从而不愿意接受监督,往往会使政党误
入歧途,失去正确的方向。
因此,我们的第五个论点是:政党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伟大,不能也不应体现在它可以违背政党
第 17 页
活动的共同规律。恰恰相反,它的伟大在于它能够科学地认识规
律、遵循规律、掌握规律。离开了这一点,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历史这样告诉我们。
苏共以自己的失败这样告诉我们。
第 18 页
十月革命胜利、布尔什维克党成了执政党后,许多新的问题和
任务摆在这个党的面前:怎样发展经济,使走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成
为全体人民的共识?怎样处理作为领导的党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
系,从根本上体现布尔什维克掌权的合法性?怎样处理党与其社
会基础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主人翁地位?
怎样使党切实成为人民当家做主的手段和工具?列宁针对上述问
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有一些问题解决了,但有一些重大的问题
没有解决,或在认识上有失误。概括起来就是:对在执政的条件下
共产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这个党和搞革命暴动时期的党有
什么区别,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第 19 页
第一章
任务、方向和道路
布尔什维克党把自己执政后的根本任务定位在发展经济、进
行社会主义建设上。这是十分正确的,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但是,
在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上,布尔什维克党没有完全摆脱
脱离实际的理想主义的观念。体现在实践中,就是把没有商品货
币的计划经济看做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惟一正确手段,甚至想通
过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后来在列宁的倡导
下推行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的看法开始发生变化,但就全党而
言,多数人的观念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这为列宁之后党的路线
的改变埋下了种子。
向共产主义直接过渡
掌握了政权的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对这个
问题,列宁有十分清晰的认识。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
中,列宁明确地指出
“:现在成为俄国执政党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发
展特别明显地表明,我们正在经历什么样的历史转折,这一转折构
成目前政治局势的特点,要求苏维埃政权确定新的方针,就是说,
以新的方式提出新的任务。
”这个任务,就是发展经济“。目前时
第 20 页
局的全部特点,全部困难,就是要了解从主要任务是说服人民和用
武力镇压剥削者转到主要任务是管理这一过渡的特征。”列宁把
管理国家的任务首先归结为纯粹经济的任务,归结为经济改造的
任务。从这里可以看出,列宁非常清楚,随着政权的巩固,社会主
义建设的问题被提上了日程。
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毕竟是前所未有的事业。从事这样一个
事业,没有任何现成的榜样和模式可供参考。从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接受过来的、建立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基础上的社会
主义理想,如何在俄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仍然保留着许多封建专制
色彩的后进资本主义国家里变成现实?这个问题,自始至终是俄
国的共产党人关注的焦点。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为回答这个重大
问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建立政权之初,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探索,没有摆脱“社会
主义
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的简单认识。诚然,在步
骤上,俄共领袖的认识是有区别的。在党内有很大市场的“左派
共产主义者
”派主张全盘“国有化
”
“、社会化
”,立即消灭商品货
币,继续把阶级斗争作为主要手段来巩固政权。而列宁的基本看
法是,不能指望一夜之间建成社会主义。步子要稳妥,要从搞国家
资本主义开始。所以,列宁的大量注意力放在国家对产品的生产
和分配的计算和监督上。当然,列宁当时还把世界革命作为俄国
搞社会主义的重要前提之一。没有这一点,很多事情就无从谈起。
用列宁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把宝押在国际革命上面”。很显然,
这时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其量只能算是刚刚开始。
即使是这样一个初步探索的进程,也被随着国内战争而来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打断了。
年夏天,国际敌对势力盗
《列宁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页。
《列宁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页。
第 21 页
用国联的名义对苏维埃俄国发动武装干涉,国内各种反对力量也
乘机发动武装叛乱。为赢得这场战争,布尔什维克党采取军事化
措施来动员一切人力、财力和物力。这就是著名的“战时共产主
义
”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的主要内容有:实行余粮收集制。强制
征收剩余农产品,严禁私人贸易。具体内容包括:根据国家需要向
各产粮省征收粮食、饲料、肉类及其他农产品;征收按阶级原则进
行,富农多征,中农少征,贫农免征。对实施的实际结果,列宁的概
括是很准确的
“:特殊的‘战时共产主义’就是:我们实际上从农民
手里拿来了全部余粮,甚至有时不仅是余粮,而是农民的一部分必
需的粮食,我们拿来这些粮食,为的是供给军队和养活工人。其中
大部分,我们是借来的,付的都是纸币。我们当时不这样就不能在
对中
一个经济遭受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
小企业也实行国有化,目的是在最短时间内完全推翻资产阶级的
经济基础,最严格地集中分配原料及产品,最终达到一切工业都为
前线服务的目的。
)对一切阶级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让资
产阶级参加体力劳动,实行“不劳动不得食”的社会主义原则。
经济管理高度集中化。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工农国防委员
会,负责协调军事、交通、粮食和红军给养等管理工作。同时,对交
通也实行非常措施,转人军事状态,有时甚至停止客运,集中运送
军事物资及其他重要物资。
“战时共产主义”作为战争环境下的一种临时措施是十分必
要的。但是,在将“战时共产主义
”付诸实施的过程中,布尔什维
克党内在对“战时共产主义”这样一种特殊措施的认识上,却出现
了严重的误区。它对整个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乃至对苏共以后
多年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
《列宁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月第
年
版,第
页。
第 22 页
月给予“战时共产主义”很高的评价。他发
现“,战时共产主义”不仅对于保卫苏维埃政权是卓有成效的,而
且还可以用来进行共产主义分配,通过它,可以直接过渡到共产主
义。他指出
“:战时共产主义
”是“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
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
配”。在他看来“,合理地分配粮食和燃料,努力获得粮食和燃料,
由工人在全国范围内对此实行最严格的计算和监督,这就是社会
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前阶。这已经不是‘一般革命的’任务,而
正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正是劳动者和贫苦农民应当向资本主义进
行决战的任务”。这种想法对布尔什维克党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全党迅速接受了这一思想,党的领袖们甚至打算把消灭货币的想
法付诸行动。年
年
列宁在
月,正式成立了“取消货币税工作委员
会
”,拿出了取消货币的具体方案。只是由于列宁的慎重,这个方
案才未予以实施。
很显然
“,战时共产主义”的实施及其对取得国内战争胜利产
生的积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把这个政策的消极方面掩盖起来了。
它使布尔什维克党头脑发热,甚至列宁也不例外。这大概源于布
尔什维克党内长期存在的“左”的思想。例如,在十月革命刚刚获
胜时期
“,左派共产主义者”就主张“只能用消灭货币和财政制度、
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组织的办法”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