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的戏,不论演员(演“主角”的人“作者”除外)还是观众都
并不信以为真。这大大加深了人们对政权的不信任感,加强了不
关心政治和玩世不恭的消极风气,腐蚀了人们的思想和灵魂。
”②
至于说其他方面,如勃列日涅夫酷爱勋章,喜欢汽车,乐于向人们
显示自己的享受等,则早就被苏联人编成了各种各样的政治笑话,
并广为传播。禁止这些东西的传播是根本不可能的,除非制造这
些政治笑话的原料不复存在。
宏观地评价勃列日涅夫时期,可以有充分的理由说,就苏共本
[俄]瓦
博尔金:《戈尔巴乔夫沉浮录》,中央编译出版社
年版,第
页。
[俄]格
阿
阿尔巴托夫:《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新华出版社
年版,第
页。
第 224 页
身而言,执政党究竟如何运作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而且已
经出现的问题还在恶化。到了
年代,苏共已经进入了一种危机
四伏的状态,尽管表面看上去,这个党仍然有一个不可一世的外
观。对整个国家和党本身进行彻底改革的时机,终于成熟了。
第 225 页
第十二章
苏共的“根本革新
”之路
面对这个党种种令人忧虑和困惑的现象,以
岁高龄接任勃
列日涅夫的安德罗波夫开始摸索改革的道路。不过,岁数不饶人。
虽然在继任总书记的这段时间里,安德罗波夫口碑甚佳,但毕竟只
有短短的
个月。党的建设,作为整个体制中最核心、最深层的
问题,安德罗波夫的改革触角远远没有、也不可能探到它的症结所
在。至于接下来的契尔年科,本来就是那套已经不适应的体制的
积极维护者,甚至连改变一下的念头都没有过,更不可能在这方面
有什么建树。所以,这两个人当政的时期,是名副其实的过渡时
期。
到戈尔巴乔夫当了总书记,苏共才真的进入了一个和过去迥
然有别的改革时代。但对苏共来说,这同时也是走上了一条衰亡
的不归路。
举起
“根本革新”的旗帜
戈尔巴乔夫深信,苏联必须改革。否则,苏联作为一个大国,
下个世纪会从世界上消失。早在
年年底的一次中央全会上,
戈尔巴乔夫就透露了这方面的思想:“除非我们把国内的事处理
第 226 页
好,否则我们就不能在世界事务中保持大国地位。”
在描述戈尔巴乔夫上台伊始遇到的麻烦时,尼克松的眼光无
疑是敏锐的。他认为,到了戈尔巴乔夫掌权时,共产主义意识形态
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世纪
年代,第三世界的许多非共产党
人向往苏联经济发展模式。今天,第三世界没有哪个政府愿像苏
联那样成为文牍主义盛行、经济停滞不前的可怕的官僚机构。
年代曾有美国人出于意识形态信念,为莫斯科充当特务。今天,为
苏联人当特务而被定罪的美国人则是为了现钞。”为什么现实社
会主义制度缺乏吸引力?就经济而言,“莫斯科的经济犹如一个
竹篮子。增长率几近于零。生产率下降。旷工、腐化、装病逃差、
酗酒盛行。生活水平有所降低,以致苏联人的平均寿命实际上缩
短了。为了赚钱买部汽车,一个苏联工人要比一个欧洲人多工作
倍的时间。苏联的工业电脑比先进的西欧国家少
倍,比美国
少
倍。近年来苏联主要经济指标中增长项目寥寥无几,而这些
还是由于克里姆林宫对其经济统计数字做了手脚。”这些说法听
起来十分刺耳,但反映的却是真实情况。
到
世纪
年代,以苏共党的建设模式为核心的僵化的政
治经济模式对苏联社会发展起妨碍作用,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感受
得到的事实。苏共和人民之间的关系日益疏远,党内思想僵化,党
员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下降,信念动摇,组织活动表面化、形式主义
化,缺乏凝聚力,党和国家机关中的官僚主义、不正之风和特权腐
败现象泛滥,都表明苏共和整个苏联社会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
步。
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不久便提出改革,应当说是顺应了
历史潮流。
[美]《时代》杂志编辑部:《戈尔巴乔夫和他的夫人》,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年版,第
页。
[美]尼克松:年:不战而胜》,世界知识出版社
年版,第页。
[美
尼克松:年:不战而胜》,世界知识出版社
页。
年版,第
第 227 页
但是,对于党的建设来说,改革究竟应当怎样进行?改革的内
容是什么?改革的方向朝向哪里?革新后的党应当是一个什么样
的党?所有这些问题,都至关重要,因为能不能正确回答这些问
题,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戈尔巴乔夫对这些问题作了回答,并将其付诸实践。他为治
愈苏共的痼疾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药方。苏共吞下了这服苦
药,本来指望重新焕发活力,结果不但未能如愿,还赔上了身家性
命。导致这个不幸结果的原因错综复杂,很值得认真剖析。
让我们来看看苏共由改而亡的具体过程。
戈尔巴乔夫对党的改革不是一开始就指向传统苏共模式本
身。由于改革最初的重心被放到经济发展战略上,与此相应的党
自身的改革,就被归结为“改进党的工作作风和方式方法”。名副
其实的、与后来苏共的垮台失权有直接关系的“根本革新
”,是从
年年初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发表《改革与党的干部
政策》的重要讲话开始的。在这次讲话中,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矛
头比较明确地对准党的整个体制,从而启动了对党的“根本革
新
”。
戈尔巴乔夫对苏共进行改革,起点和立论的前提是民主。在
这个讲话中,戈尔巴乔夫把民主问题放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指
出“:民主的实质是劳动者的权力,这是实现他们的广泛政治权利
和公民权利、是他们关心和实际参加改革工作的形式。”他解释
道“:在社会意识中,这样一种简单、明了的观点在日益更牢固地
确立起来:即家里的秩序,只有感觉到自己是主人翁的人才能够做
得井井有条。这不仅在日常生活上是正确的,而且在社会政治意
义上也是正确的。这一真理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实践中去。”
“只有始终不渝地发展社会主义固有的民主形式,扩大自治,才能
使我们的生产、科学、技术、文学、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各领域向
前发展;只有通过这种途径才能保证人们自觉地遵守纪律;只有通
第 228 页
过民主和发扬民主,才有可能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给社会主
义的强大建设力量开创广阔的天地”
。他强调“:真正的民主不
存在于法律之外和法律之上。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戈尔巴乔
夫实际上是对苏共执政的合法性基础进行了重新认识。由此而引
起的转变,和以往的思路有很大的区别。
在这个认识基础上,戈尔巴乔夫引出了发展党内民主的结论:
“很自然的是,在苏联社会进一步民主化的总潮流中也必须讨论
扩大党内民主的问题。”
”
他强调:“党内民主是实现党的战略方
针、完成改革任务的主要保证。
戈尔巴乔夫对党内民主化的含义进行了实质性的充实。他认
为,党内民主必然提出监督的问题,要求加强自下而上的对党、苏
维埃和经济机构的工作的监督。这不仅是指对业已组成的机关的
监督,而且还指对这些机关组建过程的监督
“,进一步民主化这一
工作也应当触及党的中央领导机构的组建”和基层党组织经选举
产生的机构的组建
。戈尔巴乔夫称“,政治局认为:经选举产生
的机构的组建工作进一步民主化,是加强党的活力、吸收新生力
量、使党组织积极工作、保证不重犯过去的错误的一个重要条
件”。在这里,已经可以明显看出,他的矛头直接指向了作为整
个传统党建模式基础的干部任命制和变相任命制。
提出党的各级机构组建过程民主化的问题,实质上是把干部
任命制和变相任命制看做传统党建模式的基础,用干部选举制取
代这一基础。这就赋予了这一步骤以重大的意义。在具体操作
《关于改革与党的干部政策》,莫斯科新闻社出版社
页。
《关于改革与党的干部政策》,莫斯科新闻社出版社
年中文版第
年中文版第
页。
③《关于改革与党的干部政策》,莫斯科新闻社出版社
页。
④《关于改革与党的干部政策》,莫斯科新闻社出版社
年中文版第
年中文版第
页。
⑤《关于改革与党的干部政策》,莫斯科新闻社出版社
页。
《关于改革与党的干部政策》,莫斯科新闻社出版社
年中文版第
页。
年中文版第
第 229 页
上,这一步骤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落实基层党组织的选举
制。在选举党支部、党委会书记时,要广开言路,让全体党员都毫
无例外地发表意见,提高书记对选出他们的党员应承担的责任感。
第二,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地方党组织书记,同时在党内仍应
遵守下级党委会执行上级决定的规定。第三,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的组建也应进一步民主化。除此之外,党内民主化也涉及了其他
方面:给党的地方和基层组织以更多的自主权;扩大党员的民主权
利,保证党员有最大可能参与制定、执行党的决策,参与建立党的
机构;利用公开性为基本手段,加强对党的机关的监督;等等。可
以认为,这篇讲话吹响了对党本身进行改革的的号角。
最初几年的改革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改革热情。人们关注改
革,积极参与改革。例如,在
年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之前
两个月,公布了《苏共中央关于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的提纲》,
征求意见,这引起了全国范围的热烈讨论。仅《真理报》就收到
万封读者来信。在代表会议期间,克里姆林宫的一个大门
附
近排起大队,不是在抢购物品,而是争相在体制改革的建议上签
名。在“群众向会议提出建议处”,屋里屋外挤满了提建议的人。
在会议的最后一天,外国记者形容莫斯科人几乎在为得到当天的
《真理报》而“进行战斗”,因为谁也不想漏掉有关会议坦率辩论和
口头交锋的报道。一个女工程师这样谈论自己的感受:“在过去
的
年里,我们好像变成了果戈理和奥威尔的‘死魂灵’、‘兽园’
里的什么。现在出现一个活人。每个人都能清醒过来吗?我就像
一个猛然能步行
米的伤残人,我发现了自己的希望,但我仍不
能相信它。
”
[德]克里斯丁
施米特
霍尔:《戈尔巴乔夫通往权力之路》,沈阳出版
社
年版,第
页。
第 230 页
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
以戈尔巴乔夫在一月全会所作的《关于改革与党的干部政
策》的报告为标志,对苏联党和国家政治体制的探索开始升温。
党的作用问题、党的组织运作问题、党政关系问题等,都越来越成
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
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
表会议上,苏共试图回答和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相应
的改革方案。由于这些问题在整个国家的改革中所占的地位,这
次会议作为苏共把改革重点从经济体制全面转向政治体制的标志
是当之无愧的。
在这次会议上,戈尔巴乔夫明确提出,改革我们的政治体制是
关键问题。他陈述了作出这种论断的理由
“:在某一个时期,由于
十月革命胜利而形成的政治体制发生了严重的变形。结果不仅使
斯大林及其亲信的独裁,而且使大批镇压和目无法纪的行动的出
现成为可能。
“”现在我们遇到的许多困难,其根源也可以追溯到
这种体制。
”在他看来,经济改革虽然需要,但如果现在不进行政
治体制改革,那么所有这一切都会付诸东流。所以
“,政治体制改
革是改革不可逆转的极其重要的保证”
年
。
把重点从经济体制改革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十分明显
的大转折。当时苏联科学院远东问题研究所所长米
基塔连科对
这次代表会议的转折作了如下解释:前几年的实践说明,靠小修小
补不行,需要根本的改革,因为积累的问题太多。苏共二十七大以
来更多的是思想上的准备,这次会议后走向实践,因此可以称为革
命性的转折
。
《苏联东欧问题译丛》
年第
期,第页。
②转自《人民日报》
日。
年
月
第 231 页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对改革重点的转移提出忠告。例如经济
学家阿巴尔金就曾在会上发言提出这个问题。但戈尔巴乔夫立即
对他进行批评,认为他的发言有强烈的经济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