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过,说赫鲁晓夫想改掉斯大林制度下那些
令人不舒服、不愉快、和人的本性相脱离的东西,这是千真万确的。
赫鲁晓夫出身农民,本人又长期当工人,这使他有一个很大的优
第 186 页
点,就是对工农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有一种直觉,看问题、想事
情都比较能够从工人和农民的角度出发。从执政的观点看,这实
际上涉及到执政党的社会基础,十分重要。正是看到党和群众关
系的种种症候,促发了赫鲁晓夫强烈的改革愿望。接替斯大林成
为党的领袖,给了他一个难得的机会。
赫鲁晓夫的出发点简单而明确。他在回忆录中一再讲到,应
当使人民有更好的生活。人民要吃得好些、住得好些,这都不过
分。他甚至讲了一个苏联人缺肉吃的笑话:一个熟人遇到赫鲁晓
夫,突然问他,一头骆驼是否能从莫斯科一直走到符拉迪沃斯托
克。赫鲁晓夫不解其意,小心地回答
“:骆驼是有很大耐久力的强
壮的动物,因此,我想它大概能一直走到符拉迪沃斯托克。
”那人
却说他错了,说这头骆驼能走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就算走运。
“因为假定它能走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那里的人就会把它吃
掉。
”赫鲁晓夫由衷感叹
“:我期望着有一天,一头骆驼能从莫斯科
一直走到符拉迪沃斯托克,不致被沿途的饥饿农民或乡下人吃
掉。
”作为执政党,不能不考虑工农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这是
被赫鲁晓夫强化了的一个理念。这是一个关于执政党责任的理
念。
正是基于这一基本理念,赫鲁晓夫把利益原则作为改革的基
本依据提了出来。赫鲁晓夫认为,不讲利益原则,劳动群众即使成
了国家和集体的主人,也仍然会缺乏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他举例
说:“我们从城市里派了成千上万的人到集体农庄去收获马铃薯,
而集体农庄庄员自己却不动手收获。是不是有过这样的情况呢?
是的,有过的。为什么集体农庄庄员不愿意收获马铃薯呢?因为
在采购马铃薯的时候我们付出的价钱非常低。集体农庄光是向采
购站运送马铃薯的费用就比他们卖马铃薯所得的代价要高。我们
《赫鲁晓夫回忆录最后的遗言》,三联书店
页。
年版,第
第 187 页
不得不改变这种情况,定出一个恰当的价格标准从物质上鼓励集
体农民关心农产品的生产。在这件事情上不从物质上鼓励集体农
民,那就不会有多大的进展。
”赫鲁晓夫的看法,和斯大林时期动
辄把人们维护自己利益的行为看做“狭隘的小农意识”甚至“阶级
敌人的反抗”相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在对斯大林错误的反思中,赫鲁晓夫的认识甚至达到了这样
的深度(当然这是后来的事情,波兰
年导致哥穆尔卡下台的
事件看上去使他思考了许多问题):在他看来,社会主义要胜过资
本主义,要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信仰,不是靠宣传,而是靠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靠实实在在地体现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
优越性。他认为
“:一个人从事劳动和活着,为的是满足自己的物
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如果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更好地满足这些需
要,那么要宣传我们的观点和巩固我们的生活方式就会变得更加
困难。最后,我们将有丧失一切以至于崩溃的危险。
”
如果联系
世纪
年代以后发生的事情,赫鲁晓夫的话听起来
与其说是一种观点,倒不如说更像是在预言。赫鲁晓夫强调
“:马
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教导不能单靠课堂、报纸和政治大会硬灌到
人们的脑子里去;以苏维埃政权名义所进行的鼓动和宣传也应该
在饭店和食堂里进行。如果我国人民最终接受我们的制度和拒绝
资本主义,他们就必须能用自己的工资买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
产出来的优质商品。
”简言之就是
“:你不能用思想来烧汤。
”用赫
鲁晓夫特有的语言风格表达出来的这些见解,在当时可以说是鞭
辟入里、相当深刻的。
赫鲁晓夫试图根据利益原则合理地解释人们经济行为的动
①《赫鲁晓夫言论》第
页。
《赫鲁晓夫回忆录最后的遗言》,三联书店
卷,第
年版,第
页。
《赫鲁晓夫回忆录最后的遗言》三联书店
页
年版,第
第 188 页
机,而不是简单地划分行为的好与坏。例如,他在评论人们常说的
格鲁吉亚的投机倒把行为时认为,人们总有一种试图搞点额外收
入的诱惑力。那就是投机活动的根本原因。为此他提出的解决方
法是:如果格鲁吉亚人搞蔬菜的投机买卖,国家应该马上就在温床
和暖房里种植那些蔬菜,那么从格鲁吉亚把这类产品运到莫斯科
转售的投机商人就无利可图了。这些产品由国家企业来生产,价
格就会比较便宜些。他批评斯大林从未想到这样一种合理的、积
极的解决办法,而是简单地采取行政措施,亦即逮捕和流放人
。
这听起来很像是用经济杠杆来实现宏观调控的主张。
可以这样认为,赫鲁晓夫看到了人民利益得不到满足与党群
矛盾之间的直接关系,试图用市场、而不是单纯的行政命令作为手
段,来消除这种矛盾。这就把党对于人民的责任放到了一个比较
实际的位置上,对于比较正确地处理政党、国家、人民之间的关系
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
但是,苏共能在这个基础上走多远,特别是,能在多大程度上
用于思考和解决党的建设中的问题,就只能看赫鲁晓夫个人的造
化了。
突破点:反对个人迷信
在斯大林时期,党和群众之间形成了不正常的紧张的关系,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严重
损害。赫鲁晓夫认为,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是所有这些问题的根
源。以这一思想为指导,苏共把解决党的建设问题的突破点选在
了反对斯大林个人迷信上。
在
年
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题为《关
①
赫鲁晓夫回忆录》,东方出版社
年版,第页
第 189 页
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报告引用大量未公开的材
料,向人们揭示了斯大林违背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思想、大搞
个人崇拜的事实,揭露了与斯大林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大量导致党
的干部、党员被监禁、刑讯、流放和处死的冤假错案,指出了斯大林
领导的葬送大批指挥员前程的肃反运动给军队带来的不可估量的
损失。报告对在卫国战争中斯大林的个人专断使苏军遭受重大挫
折提出批评,对斯大林违反列宁主义的民族政策,强行进行集体移
民,迫害少数民族等错误进行了谴责。报告认为,个人崇拜违背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违背了党的领导原则和党内生活准则,使
革命的社会主义法制秩序遭到破坏,必须坚决予以肃清。但赫鲁
晓夫的报告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实事求是的分析,对斯大林的
贡献只字不提,并且将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个人的
品质和性格,这是带有很大片面性的。
苏共中央稍后几个月发表的《关于克服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的决议,比较深入一步地分析了个人崇拜能够在苏联产生、流行和
造成后果的原因。决议指出,既要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
具体客观历史条件去分析问题,也要从与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有关
的某些主观因素来考虑问题。决议认为,从客观历史条件讲,由于
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受到资本主义的包围,它
必须竭尽全力来加强国防,并教育全体人民始终一贯地保持警惕
性,准备对付外部敌人,由于在苏联国内长期地进行着残酷的阶级
斗争和解决着谁战胜谁的问题,党必须同国内阶级敌人和党内的
反对派展开无情的斗争,由于党领导人民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
化和农业集体化需要克服许多难以想像的困难和障碍,因而“需
要有铁的纪律,需要不懈地提高警惕性,需要有极其严格的集中领
导,这不能不对一些民主形式的发展起不好的影响”。个人崇拜
《批判斯大林问题文集》第一辑,人民出版社
页。
年版,第
第 190 页
就是其中一个消极后果。
从主观因素讲,决议首先肯定斯大林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是
一个大理论家和大组织家,认为他“领导了党反对托洛茨基分子、
右倾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的斗争,以及反对资本主义
包围阴谋的斗争。在这个政治和思想斗争中斯大林获得了巨大的
威信和声望”。同时决议也指出,由于取得的成绩,由于所有伟大
胜利都不正确地同斯大林的名字联系起来,对成就的赞扬变成了
对斯大林个人的颂扬,进而开始形成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在这
之中,“斯大林的一些个人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个人崇拜的
发展”。他“太过分地高估了自己的功绩,相信自己不会犯错误”。
他把国内外严酷的阶级斗争不可避免地对党内民主和苏维埃民主
的某些限制“变成了党内生活和国家生活的准则”
。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和苏共对斯大林的评价在全世界引起了
强烈的反响。它带来的既有消极的因素,又有积极的方面。由于
苏共没有考虑到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不同情况,各国共产党
也没有作好充分的思想和理论准备,所以当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
迅速传开时,许多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下子就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地
位。一些执政的党内部矛盾尖锐化,并同人民群众发生冲突,另一
些在资本主义国家活动的党出现党员纷纷退党的现象,党的群众
基础遭到严重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敌对势力则兴高采烈,
乘机掀起反苏、反共、反马克思主义的浪潮。
但是,尽管苏共批判斯大林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对各马克
思主义政党来说,其积极意义仍占主导地位。一方面,批判个人崇
拜推动了各国党解放思想、摆脱教条主义束缚的努力。一个马克
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归
根结底取决于它是否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的实践有
《批判斯大林问题文集》第一辑,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页
第 191 页
机地结合起来。在东欧各国建国初期,一些比较有远见的党的领
导人看到了这一点,作了不少寻找适合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的有益尝试。但是,由于当时苏联道路被描绘成惟一正确的
道路,斯大林的思想被看做惟一正统的思想,所有这些尝试都遭到
了蛮横的压制和打击。在一次次的批判和镇压下,各国党都被迫
向苏联模式和苏共模式靠拢,脱离了本国的实际,也脱离了本国的
人民群众,导致了普遍的思想僵化,教条主义泛滥。这是
年代
中期东欧各国及其执政党出现问题和危机的根本原因。对个人崇
拜的批判使各国党有机会重新思考本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
的状况,肃清教条主义给党的事业带来的危害,探索有本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另一方面,批判个人崇拜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高度集权、个
人专断的现象,为各国党发展党内民主提供了可能性。斯大林的
个人崇拜对各国党都有消极的影响,表现在各国党内家长制作风
盛行、党员民主权利得不到保障、党内不同意见受到压制、民主法
制遭到严重破坏等方面。苏共发起对个人崇拜的批判后,东欧各
国许多搞个人专断的领导人失去了靠山,纷纷下台,大量冤假错案
得到纠正,一些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得到平反。一些党的领导人
有感于高度集权的危害,上台后十分强调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性。
例如新当选的波兰党领导人哥穆尔卡提出,党应当进行改革,改革
的根本方向应当是民主化。“党是我们人民国家的领导力量,没
有党的生活的进一步民主化,就不可能有国家生活的民主化。这
是整个民主化过程正确发展和保证党在这一过程中起领导作用的
条件。
”批判个人崇拜为当时各国党摆脱教条主义束缚、探索本
国道路提供了比较宽松的气氛,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在各国党那
里都受到了关注。
《波兰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理论观点摘编》,第
页
第 192 页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引起了共产党内(几乎包括所有执
政的和不执政的共产党)深刻的信仰危机。如有的苏共党员所说
的那样,反对斯大林个人迷信“破坏了我们的信仰,揪掉了我们世
界观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斯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