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只爱有准备的大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机会只爱有准备的大脑-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积月累形成的。引起大的交通事故的人,以前常常小事故不断,就是这 个道理。
所以,当我感到心有点疲惫的时候,就会积极地培养自己的修养。和 肉体的疲劳不一样,精神的疲劳是看不见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敏感一些。
还有,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可是结果看起来也不是那么令人满意的时 候,要学会放弃。这可能也适用于新的项目、朋友关系或者恋人关系。不要 去在意已经耗费的成本,而应该看看今后将要花费的成本,尽早地采取)(愤。
增加积极思考的时间
不逃避现实,勇敢地去面对现实,是提螅裉迥芩匦胍龅降氖隆∏椤T黾踊伎嫉氖奔涫呛苤匾摹�
为什么建议大家戒除“贪、嗔、痴”这“三毒”,减少或戒掉烟酒, 减少上网和看电视的时间呢?这是因为当你干这些事情的时候,你的精神
mfta of
第I
把生命中的偶然变成理所当然
体能处于死亡的状态。
精神体能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我们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自己解决 可能发生的问题时必要的能源。所以,和每天只坐车脚就会萎缩一样,要 尽量用自己的脚走路,同样也要增加动脑思考的时间,这样对肌力的形成 有好处。
这样说来,读书是形成精神体能一个很好的训练。我建议大家开始的 时候先读一些小部头的、容易理解的书,慢慢地过渡到读一些大部头的、 有难度的书。
自己应对事情和思考时,很重要的一点是“抛弃完美主义”。因为我 们没有必要很细致地读一本很厚的精装书,只读想读的地方,只理解能理 解的地方就行。
抛弃这样的完美主义对其他方面也很有益处。
未来的事情无法预测,我们获得的信息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所以,掌 握一定程度的粗略信息就够了,果敢地下结论,没有必要去细究那些琐碎 的东西。
第二个支柱——妥善控制压力
关于第二个支柱,我想谈谈怎样对待压力。
我的建议是“保持适当的压力,积极地采取行动”。适当的压力是必 要的。如果没有压力就很难成功,不给自己设定目标、施加压力,工作也 很难有进展。
可是问题在于,一个怎么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可能会使人产生过多的
压力
我经常会提醒大家注意“坚持”的负面影响。因为“坚持”也会使人 在错误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一直坚持,拼命地干、废寝忘食地干,这样 的做法真的很危险,因为这样就不能很好地控制压力。
另外,缩短睡眠时间也不会形成精神体能。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没有压力”地生活呢?有没有“魔法棒”呢?
事实上只有一支“魔法棒”。
那就是“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大家都是因为做了自己不想做的事,所以积累了很多压力。
那么,下面要考虑的就是:“怎样才能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我想这 应该是人生的0标之一。
这样一说,你就会开始考虑公司内外的调动、跳槽之类的事情了吧。 如果是马上就要就业的人,就会开始认真考虑今后的选择。
在麦肯锡做项目经理时是我喝酒、抽烟最厉害的时期,那时我负责的 项目很多,所以非常忙。
虽然当时我巳经有了 “发生的事都是正确的”这个想法,也意识到了 生活和工作平衡的重要性,可是事实上我每天都喝酒喝到很晚,每天坐末 班车或者凌晨一两点回家。这种状态持续了几年。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有一次由于胃很难受,我到一个医生朋友那里去 寻求帮助。他让我把今后吃的东西(包括酒)全部写下来。一周后,我拿 着写有食物名称的单子去找他,他说:“很明猛,是酒毁了你的胃。”
我当时大概每天喝半瓶红酒,有时候也会和朋友一起喝到第二天 早上。
那时吃饭也很不规律。我经常出去吃,而且还经常吃夜宵。最糟糕的 时候,我竟然比刚进麦肯锡时胖了 13公斤。
最近,随着男性正式员工T作时间的延长,体重成为一个大家普遍关 注的问题。因为我有过亲身体验,所以我很清楚发胖的原因。那就是为了
f T szlar A T。€ u
第I章一
杷生f的偶然变成理所当然
缓解压力大吃大喝,而且吃的、喝的大多都是快餐店和便利店的食品。
当然,年轻人大多不能选择自己的工作场所,也会有无论如何也必须 延长工作时间的时候。但是,这样5年、10年下去,得肥胖症或者过劳症 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我觉得最好能确立一个两年之内摆脱这种状况的
目标。
喝酒、按摩等只能作为缓解压力的一种对症疗法,想靠它们来解决根 本问题是不可能的。精神体能变强的原因在于自己积极地行动,能够看清 环境并与环境很好地融合。在压力非常大的工作环境中,勉强自己去承受 的话,精神体能本身就会变弱。
总之,要缓解自身压力,哪怕一点点也好,就先从成功体验开始 训练。
第三个支柱——积累体验的分量
正像“贤者学习历史,愚者学习经验”这句话所说,虽然我们必须学 习别人的历史,可是从别人那里了解到的类似体验,无论如何也不如自己 的亲身体验印象深刻,所以我建议大家积累大量的亲身体验。
“大量的体验”就是要读大量的书(可能会被认为是滥读),与大量的 人交往。
我每个月读50?100本书,至少见50个人,光交换名片的人每个月至 少也有100人。
拿写书来说,作者拥有的东西如果是100%的话,能在书中表达出来 的大概有40%左右。因为用词语表达出来的东西是有限的。
剩下的60%虽然可以通过研讨会等活动来加深理解,可是补充理解的
东西也不可能都是作者真正想表达的内容。所以与其熟读那40%的内容努 力将它变成60%,不如读很多书,获得很多40%,把重点转移到量上。
我觉得书能把别人的体验和历史传达给我们。可是,把书上的内容全 部掌握是不可能的。
当然,从好的博客上有可能获得书上没有的他人的经验。可是,书是 经由作者、编辑、发行部、宣传部、代理、书店这样一条营销链,才最终 摆在书店里的。花费了如此多劳力和物力的过程和一个人单独完成的博客 相比,显然书的质量略胜一筹。
同样,和人见面,收集其珍贵体验的话题也是很有效的收集类似体验 的方法。
以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去思考
形成精神体能也需要投资自己的装备,提高生产力。
也就是说,一般我们脑中只有一年的年度会计报表,可是我们如果把 视点稍微向中长期方向移动的话,我们在意的就不是我们自身的金融资 产,而是和我们自身的资产负债表联系起来了。
2007年12月出版的《生产技巧》的书评中,ot博客人小饲弹用7个 字总结了这本书的内容:不浪费、舍得投资。这样的想法符合精神体能的 锻炼方法。
不浪费、舍得投资的锻炼,对我们今后的成长会有很大帮助。
我把花在不紧急但重要的事情上的时间叫做“投资的时间”(具体见 《时间投资法》,中信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 地投资这样的时间,“投资的时间”无疑在实践着上文所说的3个支柱里
第一章f
把生命中的偶然变成理所当然
的内容。
这样的话,看不见的精神体能也会渐渐变得强大起来。其实,我们只 要利用一些琐碎的时间就能作出新的判断,不知不觉向着新的目标前进, 积攒新的个人资产,创造新的人际关系。
带着我们的头脑中的资产负债表去思考是很重要的。
即使没有资产负债表的时候,如果我们养成用今天、明天、今天、明 天这样的思考方式来排列事情优先顺序的习惯,我们也就会逐渐能按照半 年、一年、三年、五年这样的思考方式来考虑事情的优先顺序。
第二章以后,我们会进行更具体的技术说明,请大家一定要把“以资 产负债表的概念去思考”这一点放在心上。
机会只爱
有准备的大脑
胜间技巧①拓展
留意你的潜意识!大脑120%活用法
活用97 %的潜意识,效果提高10倍
随着科学的发展,关于我们如何理解事物、考虑问题、付诸行动的分 析,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进行着。
虽然我们对于心的结构、脑的结构、记忆的结构、想法的结构等仍有 很多不明白的地方,然而,通过几十年的研究,我们在某些领域取得了很 大的进步。
显意识和潜意识的区别及使用就是一项进步。
以前我们使用的是左脑和右脑的区分方法,可事实上,脑的物理分割 线并不是那么清晰,所以最近显意识和潜意识的说法成为主流观点。
比如,我们看见东西的时候,我们的脑中会处理大量的数据作为图像 的信息。可是实际上,头脑中意识到的信息只是那些文字和数字信息的百 分之几,因为我们通过文字来认知的速度很慢。
这本书的稿子虽然是我集中精力写下来的,但是我一个小时最多也只 能写几千个字(日文),换算为Word的容量也就几十KB吧。可是同样的 一小时,把我看到的东西用摄像机录成DVD的话,至少有几千MB的容
量。所以,将意识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后,我们能理解的东西真的很 少。不仅仅是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嗔觉也是…样的。将感觉到的东 西显在地表达出来的话,就会失去大量的信息。
那么我们是忘了这些信息吗?不是。我们去过一次的地方或者见过一 次的人,当我们再去或再见到的时候,我们会一下子想起来。这样,比起 我们只使用显意识的信息,使用潜意识来获得帮助,精神体能会得到更大 的强化。
这简直就像敲打键盘的时候,从只能用右手食指慢慢地敲打变得能够 盲打一样。
我把这种活用潜意识的技术叫做“大脑120%活用法”。
我下意识地使用潜意识是从23年前,我高二的时候开始的。
我感到平时多锻炼、多用潜意识来处理各类事情的话,潜意识就会变 得很强。
我和别人说了 “我英语很差”,结果就真的变得很差,满分100分的 试卷我只考了 26分。我觉得这真是很奇怪,于是就查了各种各样的书,查 询结果符合对潜意识的描述。书上是用“印象锻炼”、“积极思考”、“右 脑开发”等这样的词来描述潜意识的。
因为我意识到了潜意识的作用,所以我决心以后不再否定自己,不再 让自己产生“做不好”的意识。
那时我每天睡觉前都会用随身听听一套磁带。那是一套关于放松、冥 想、自我暗示(录有“我每天都在变好、变好”这类信息)的磁带。19 岁的时候,我通过了注册会计师复试,创下了考试通过者年纪最轻的纪 录。这也是因为我彻底活用了我的潜意识。
平时在回家、上学的电车上,我也会一边听会计、法律的条文,一边 通过潜意识告诉自己“无论什么问题都要能应对”(现在一听到磁带中讲 解员的声音,我还会这样想)。
机会只爱
有准备的大脑
临近考试的时候,我听了发出刺激大脑的a波的磁带,结果考试的时 候,里然有点紧张,何平时不会做的题也都很顺利地做出来广。
i
19岁时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日本史上最年轻的通过者)的
秘密是因为有发出a波的磁带
有了这样的成功休验,我对潜意识存了很大的信仟感。
平时说起“数字”、“分析”,感觉好像根本和ei己没关系,怛事实上 那些东吋卩丨能正是我的强项。可是,一说到潜意识的使用方法,就会立刻 被误认为是“伪科学”、“精神至上”,所以尤法展开话题,研究也没冇进 展。尤其是,越爱好科学的人,越对潜意识等还没有被科学阐明的信息处 理程序的使用持存抵触情绪。
有本书是伊丽莎白?罗伊?梅尔创作的,朽名是《小、丨思议的直觉力:
超感知觉档案》(Extraordinary Knowing)。
作者伊丽莎白是一位心理学家,她通过某一契机,经过多年对有关超 能力的论文进行分析而创作了这木书。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心理学家刚开始时对超能力抱有很大的怀疑。可
第I 一章一
胜间技巧①…拓展
是,当自己女儿被盗的竖琴被一个使用“魔棒”的人找到时,一个科学家 所熟知的常识和实际发生的事情产生了强烈的冲突。为了解决这样的冲 突,她进行了研究,并试图揭开谜底。
她得出的结论是“虽然有很多关于超能力的论文,可是它们却被排除 在主流研究之外”。不过,也有论文说透视能力、灵感等超能力已经在某 种程度上得到证实。
这本书的作者总结的结论中,我也同意的一个假设是:除了有意识的 认知,也有很多无意识的认知,人们将世界上分布不均的信息组合起来去 认知,在这种组合中产生了 “直觉”等能力。
比如那本书中所讲到的,受到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