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心中的巨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唤起心中的巨人-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你心情不佳时,说话的用字要特别注意,否则事后便会后悔,许多人际关系之所以破裂,原因就在此。当你生气时,所说的话可能会刺伤人,引致对方从此不愿和你往来,更糟的是甚而引起对方的报复。所以我们务必得记住,说话得当与否会产生创造或毁灭的后果。 人类的历史中有无数残酷的杀戮和丑陋的暴行就是被美丽的字眼所掩饰,希特勒就很成功地把整个国家的挫折感移转到对少数民族的仇恨上,为了满足其侵略他国的野心,不惜发动德国人民挑起世界大战;伊拉克强人萨达姆把入侵科威特,及随后对抗联军的波湾战争誉之为“吉哈德’,阿拉伯语是圣战之意,结果很成功地把伊拉克百姓带向了战争,其结果却是无数军民的死亡,和国土被大规模的破坏。 

    善用文字魔术并不是只有那些恶人才会,就以波湾战争为例,联军所用的字眼也让人们看得眼花缭乱,其目的就在于降低战争在人们心目中可怕的毁灭性;其他如里根政府所大力进行的MX战略核子飞弹,就美其名曰“和平捍卫者”;艾森豪威尔政府把打朝鲜战争称之为“警察行动”。这种种的一切,都是在给他们的行动弄上一个让人能够接受的称谓而已。 

    我们在使用字眼时务必得精确,因为那不仅使我们的遭遇具有实质上的意义,同时也会对周围的人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如果你对跟别人之间的沟通不满意,那么就好好地检视一下其中所用的字眼,看看是不是因为使用的不当所致。在此我希望你在使用字眼时务必选择能使你进取而振奋的才是。 

    前面我们说到字眼就跟标签一样,它贴到那儿就会使我们在那方面的认知受到影响,我们不仅要谨慎地在自己的经历上贴上正确的标签,同时也要警觉别让其他人把不正确的标签贴在我们身上,因为一旦被贴上了,就会在我们的身上造成相对的情绪反应。要解释这种情形的最佳例子莫过于疾病了,当我研究“心理神经免疫学”之后,就越发相信字眼的确会对我们人体的生化反应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一次与诺曼·卡真斯的晤 面中,他告诉我在过去十二年间给二千多人治病的心得,每当他给病人诊断出毛病而告诉他是什么病时,就发现那个病人的病情开始恶化。譬如说癌症、心脏病、动脉硬化等病,当病人得知实况时内心便会发生恐慌,甚至于情绪低落而失去生存下去的意志,结果造成其免疫系统的失效,衍生出其他的并发症而加速其死亡。 

    相反地,有些研究也发现如果病人不因贴在他身上的“疾病标签”而沮丧,那么他的免疫系统便会大大地发挥治病的功效。卡真斯很认真地说道:“病名会使人致病,也会使人致死, 因此一位聪明的医生说话时,得很小心所使用的字眼。”如果你的职业经常会和人们接触的话,那么就请好好研究字眼的重要性,因为它会对你所接触的人造成很大的影响。 如果你已确实了解了字眼的力量,那么从今以后就好好控制住自己在字眼的使用上,凡是平常会使你情绪有负面反应的字眼都要改掉,而代之能使情绪产生正面反应的字眼,因为你的人生很可能就在你有心这么做之下而全然改观。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另外一种跟字眼同样有意思、同样简单、同样能使你进 取和振奋的方法,那就是……   


  

 
第十章 引喻的力量 
 
   
    “我快要发火了。” 

    “我就是无法穿过这个瓶颈。” 

    “我的脑袋简直要炸开了。” 

    “我正徘徊于十字路口上。” 

    “我被三振出局了。” 

    “我觉得有些飘飘然。”   

    “我像云雀般地快乐。”· 

    “我走进死胡同了。” 

    “我一肩扛着整个世界。” 

    “人生有如一碗樱桃。”   

    在上一章里我们曾谈到字眼的力量,它能够扭一个人的命运,在这一章里我们来看看另外一些别具童义且更能挑起情绪的话语,那就是引喻。要想了解引喻的意思,我们就不能不先谈谈“符号”,请问当你见到基督教的“十字架”时会存什么样立即的反应?如果你对基督教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相信十字架定然会给你立即而正面的印象,在不相信的人看来.十字架只不过是两根交叉且垂直的线条,然而它却指引全球数亿人一种生活的方式及规范。现在请你将十字架扭折成纳粹的 “ⅹ”字符号,请问它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是不是很快便产生一种强烈的负面印象?是不是让你想到了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人类历史中曾有过许多符号,它不但能激起人们的情绪,甚而主宰了人们的行为。这些符号都以不同的面貌呈现出来,举凡图像、声音、器物、动作等都是,当然这也包括言语。如果说言语都能成为一种有特殊意义的符号,那么引喻就是更有力量的一种符号。 

    引喻乃是借着某一种事物来阐述另外一种事物,这两种事物可能是天南地北之差,可是由于我们熟悉前者,因为它们的相似性便能很快地了解后者。既然引喻也是一种符号,自然也能激起人们的情绪,甚至比一般用的字眼更有效且更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时会套用引喻,譬如说我们常会说道:“夹在魔鬼和深渊之间。”这表示自己处于进退两难之境,又如说:“挣扎把头伸出水面。”这表示自己的工作多的忙不过来,又如“光阴似箭”是不是让你更能感受到时间的飞逝? 我们学习的过程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引喻而来,它可以让我使电流在电线里跑的速度减慢。现在你应该明白了电阻的意思了吧,就由于我用了水管的引喻,你便能立即了解电阻的意思。人类历史中一切伟大的导师,例如释迦牟尼、穆罕默德、 郁稣、孔子、老子等,都是善用引喻的能手,很容易便把心中想法教给了一般的老百姓。如果我们撇去宗教的外衣,不容否认,耶稣实在是一位善讲“爱”的伟大老师,当他前去找几个渔夫并要他们去招募信徒时,耶稣并没用“招募”这个字跟,因为这些渔夫们并不了解招募是什么意思,耶稣用了一个他们所熟悉的引喻,要他们前去“网人”。 当耶稣一说完这个引喻;这几位渔夫顿时便了解了他的意思,因为这个引喻是他们所熟悉的字眼,就是怎样一步步去“网鱼”,只不过此时把鱼换成人而已。耶稣用这个比喻时,他把招募信徒的艰难工作,简化成渔夫们日常所熟悉的工作,这大大提高渔夫们对做这件事的信心和技巧。 

    引喻固然能扩大和丰富我们的所知,然而如果我们不留意的话,它也会局限我们的所知。在此我举个例子,多年来物理学家便一直引用太阳系的模型,来说明原子中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关系,这个引喻的确有用,由于学生们对于太阳系早就十分清楚,因而便很快地了解了原子的结构,原来电子就有如太阳系中的行星一般,是绕着原子核不停地旋转。不过当采用了这个引喻时却出了问题━━ 当时的物理学家并不知道,直到近代才发现━━ 原来每个电子的绕行轨道与原子核之间的距离经常在变,这就不像太阳系诸行星的绕日轨道始终保持一定。直到大家放弃采用太阳系模型的引喻之后,人们才不再视电子的绕行轨道是一定的,这在日后对于原子能的了解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普及性引喻 

    各位还记得我在上一章所说那位发怒火的本公司总经理乔治吧?就在那一天我从字眼对人所造成影响的心得中了解到普及性引喻的价值;我晓得这位乔治用了某些字眼而进发出强烈的情绪,可是我却不晓得为什么这种情绪是负面的。各位都已知道,我们的任何情绪反应都是基于当时的状态,而这个状态又是根据当时的形气和对事物的储忆方式而定。 

    因此我就问他何以会如此愤怒,他说道:“那是因为我觉得好像被那些家伙硬是用枪顶住脑袋,走进一个大箱子里头。” 想想看,如果换成你处在这种状况下,是不是也会一样有强烈的情绪反应?无怪乎他会如此愤怒。当时我虽然对引喻的了解还不是很多,但最起码已经晓得如何透过字眼的更换来改变一个人的情绪及行为,随之我便问乔治这样的话:“那是把什么颜色的水枪?”“你说什么?”他似乎有些不相信自己所听见的而回问;于是我又说了一遍:“那是把什么颜色的水枪?”这一问立刻打破了他先前的思考模式;为了回答我的问题,他的心思会注童到我所问的怪异之处,这会立即改变他内心的储忆。 当他在脑海里思索这把水枪的图形时,请问他的情绪是否会因此而改变呢?当然变了,他不觉得大笑起来。你瞧,当任何一个问题多问个几遍,除非他不想找出答案,否则就必然会改变他先前意焦,这就好像当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你:“别去想蓝的颜色。”然而你会去想什么样的颜色呢?答案很明显地是:蓝色。的确,当你朝什么样的方向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除了让这位乔治朝向水枪去想之外,我还引导他朝另外一个方向去想,企图打破他这种负面的情绪反应。他所想像的那个箱子是什么样子呢?于是我便问道:“我不知道你所想的是个什么样的箱子,不过我可知道要想弄出一个能把我装进去的箱子可不容易。”经我这么一说,各位可以想像得到,一下子便摧毁了他所想像的箱子。  

    我们这位先生之所以会比较冲动,乃是因为常常使用较激烈的引喻,同样的道理,若是你对于什么事觉得不痛快时,这时就得赶快看看所使用的引喻对不对,何以会让你有那样的反应,何以你无法有所进展。我们经常所用的引喻多是那些会加强负面反应的,因而我们不时会听到有人在遇到不顺时说出这样的话:“我觉得身上好像压有千斤重担。”或“我觉得好像前面有一堵高墙,怎么都闯不过去。”当你有这种消极的情绪反应;就会产生强烈的无力感,其实你所用的这个引喻并不是真的如你所说,可是在你的心中却真会产生那样的作用,不过只要你能改变一下,就能很快地消除那些消极的情绪。因此如果有人告诉我,他觉得身上仿佛压有千斤重担时,我就会告诉他:“那么就把那个重担卸下来继续往前走吧!”这时他很可能给我一个苦笑,不过也多半因为了解我话中的意思,从而转移先前意焦,很快地情绪也就改变了。又如果有人告诉我他们之所以没有进展,乃是因为碰上了一堵怎么冲也冲不破的墙时, 我就会告诉他们停止再去撞墙,何不去钻穿这堵墙、翻越这堵墙、墙下挖个地道或绕过这堵墙,然后继续往前进。就是这么简单,你会很惊讶地发现它还真的有效,因此日后当你觉得情绪有些异常反应时,那么就赶快设法改变心里的感受。 

    我们必须好好注意所使用的引喻,千万别用到会造成问题的,而得采用那些能使我们振奋的。一且当你养成很快便能察觉出自己和别人所用的引喻时,那么要想改变便是一件极其容易的事了,你只要自问:“这个引喻真是表示出我的心情吗? 还是它引用得不大正确。”别忘了,当任何时候你用到了这样的字眼──“我觉得好像”或“这有点像”──那就意味着你可能要使用引喻了,这时你要自问能振奋自己的问题:“什么是比较好的引喻?有没有能使自己积极的引喻?”譬如说,如 果我问你人生好比什么?或者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引喻比较好?很可能你会说:“人生有如一场无休止的战斗。”或“人生就是战场。”如果你采用了这种引喻,那么也会衍生出相对的信念,那就跟我们先前所谈到的电子和太阳系的例子一样,你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跟这个引喻有关的信念的影响。 

    你所采用的引喻背后都关连有一整套的信念和法则,如果你认为人生就像是战场?那么你会为人生涂上什么样的颜色? 你是否会说:“人至就是无数的战斗,最后的结局就是死亡?” 或者是:“我得和别人一直对抗。”或者是:“那是个狗咬狗的生活。”或者是:“在这无休止的战斗中迟早我会受伤。”这些相伴的信念就会主宰你所面对的一切,不管是人、机会、工 作、生活、努力程度?同时它也会影响你决定要怎么个想法、怎么个做法,最终便决定了你的人生。 

    人生乃是一场游戏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普及性引喻,譬如说当我和唐纳·川普第一次会面时,发现他经常把人生视为是个“考验”,你不是过关了便是被刷了下来,绝不可能不上不下。像他这样对人生的诠释方式,你很难想像到每日生活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