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44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王朝1449-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冕的眼睛也红了。 
女贞:少爷,你也过来吧。 
于冕:嗯。 
于冕刚蹲下,于谦也过来了,他默默从于冕手里接过一叠纸钱,放在火上烧起来。 
火光映红了他哀痛的脸,他的身影苍老了许多。 
于冕一阵心痛:爹―― 
于谦:你娘节俭了一辈子,恨不得一个铜版扳成八瓣用,这会儿,我们就多烧点纸钱给她吧,啊? 
于冕、女贞含泪地:是。 
于谦凝视着火苗,眼睛里已泪光闪烁。 
正在这时,门外响起了一片嘈杂声,似乎是有一大群人来了,于谦的眉头不由皱紧了。 
于府门口,前来送礼的文武大臣有几十人,他们都带来了礼物,挑的挑,提的提,场面煞是壮观。 
屋檐下的那条鱼已变成了一具白森森的骨架,在夜风中晃来荡去,与下面这帮乱哄哄的人群构成一幅有趣的画面。 
于康站在门口,在竭力劝说这些送礼的人离开:各位,我家老爷立有家规,从不收礼,请各位见谅了。 
徐珵恭敬地:我等一片诚意而来,还是让我们见过于大人再说,啊? 
于康:对不住了,各位,老爷他是不会答应的,你们请回吧。 
众人嚷嚷着: 
――我等来都来了,哪有回去之理? 
――对对,见过于大人再说。 
于康:不行,你们这样做,老爷他是不会出来见你们的。 
徐珵:哎哟,我们与于大人都是同朝为官,情同手足,你又何必较这个真呢? 
徐珵说着,招呼众人:来来,我们进去。 
众人又拥上来。 
于康大急:等等,我有话说。 
众人都站住了,看着于康,不知他要说什么。 
于康举起手,指着屋檐下的鱼骨头:我家老爷在门口挂了这件东西,不知各位可看清了? 
一大臣:那不是鱼骨头吗? 
于康:没错,是鱼骨头,你们可知它的来历? 
徐珵自作聪明地:来历?嘿嘿,那还用说?年年有余啊,于大人把它挂在门前,不就讨个吉祥嘛! 
众人连连附和:到底是徐大人聪明,一猜就中。 
于康却冷笑起来:实话告诉你们,这是我家老爷专门挂给你们这些人看的。 
众人都是一愣。 
于康:前些天,老爷身体不好,他最要好的朋友送了条大鱼,给老爷尝尝鲜,我先收了下来,老爷知道后,把我训斥一顿,然后就把这条鱼挂在门口。鱼肉腐烂,成了现在这付模样。老爷说,最亲近的人的礼也不能收,有谁要送礼,请他先来瞧瞧这副鱼骨头,瞧明白了,再打道回府! 
众人都听得目瞪口呆。 
5、于府书房 
书房里,于谦从一只箱子里取出一只红木盒子,小心翼翼打开,他的表情异常庄重。 
盒子里面是几本于谦的手稿:《均税法》、《财政法》、《治军练兵法》等等。 
于谦取出其中的一册《均税法》,翻开来,认真读起来。 
于康进来禀报:老爷,外头的那些人说什么也不肯回去,非要见你。 
于谦的脸色顿时十分难看:我不是早说了,送礼之人一概不见吗? 
于康:我是跟他们说了,可他们非要进来,我费了不少口舌,他们就是不听,拦都拦不住呢! 
于谦想了一想,把《均税法》放回到盒子里:好吧,既然如此,来而不往非礼也,我这就出来见上一见。 
送礼的那帮人还聚在门口,翘首望着大门。 
一片闹哄哄中,大门终于打开了,于谦走了出来。 
众人嚷嚷着:于大人来了,来了。 
徐珵一见于谦出来,忙拱手迎上:下官等人听说今日是于夫人过世忌日,特来吊唁,万请于大人节哀! 
于谦客气地点点头:谢徐大人,还有各位同僚记挂。 
徐珵:于大人乃朝廷栋梁,国之中流砥柱,此次力挽狂澜,救大明于危难之中,其丰功伟绩令人高山仰止。   
十二 君臣之间(6)   
于谦冷冷地:徐大人,你到底什么意思? 
徐珵:哦,在下的意思是……是请于大人千万保重身体啊! 
于谦:徐大人的心意我领了。 
于谦只是冷淡地拱拱手,没有要让徐珵和送礼之人进屋的意思。 
徐珵只得把礼盒取过来,恭恭敬敬奉上:于大人,下官的一点心意,请于大人收下。 
于谦没说什么,轻轻打开礼盒,里面是十几块金锭。 
徐珵:于大人请勿见怪,礼太轻,略表心意而已。 
于谦的脸色板了起来:徐大人,这礼我可不能收。 
众人见状,纷纷上前:哎,于大人何必客气,一点心意,一点心意而已。 
于谦郑重地向众人拱手:谢谢,各位的心意我领了。这些礼我不能收,你们请回吧。 
一大臣:哎,于大人,我们同朝为官,你的事,就是我们的事嘛。何况礼节如此,于大人又何必推辞? 
另一大臣:就是就是,于大人高风亮节,我等深为感动,可这次我等哪是送礼啊?是……是为了于夫人…… 
于谦听这些人又提到兰心,心里一痛。 
众人见于谦沉默着,顿时一个个拥上前来:于大人,别客气了,收下吧,收下吧。 
一份份厚礼露出了庐山真面目,金银珠宝,应有尽有。 
于谦一时看呆了。 
众人见于谦默然不语,以为他心里已默许了,大喜过望,纷纷把那些厚礼捧到他面前:于大人最讲交情,我等的心意哪能拒之门外?嘿嘿,于大人请了。 
于谦依然毫无表情,默默将这些厚礼推开。 
徐珵讪笑着:于大人且别误会,这些小意思,于大人不收,那是情理之中,可下官等人不是送给你,是送给夫人的啊! 
于谦一愣,顿时感到受了莫大的侮辱。 
徐珵还在喋喋不休:下官听说于夫人最疼爱少爷,现今夫人亡故,她若地下有知,最期望的还不是少爷过上好日子?下官等人的意思是,于夫人就是瞧在少爷的面子上,也会收下这些微薄之礼啊! 
徐珵这番话一说,众人更是连声附和:徐大人说得好,徐大人说得好。 
一大臣:我们是来吊唁夫人,夫人辛苦了一辈子,这地上的福没享,我们就让她到天堂上好好享福啊。 
另一大臣:下官等人惟愿夫人从今往后吃用不尽,享尽天上极乐! 
于谦气得浑身发抖,徐珵等人的这番话,无疑侮辱了兰心的人格,更让他受到莫大的伤害,他勃然大怒,指着徐珵等人:荒唐,荒唐!你们……你们再不回去,休怪我于谦不讲情面了! 
徐珵见于谦发怒,有点慌了:哎哟,于大人哪,下官等人确是真心诚意,你又何必动怒?俗话说,棒不打笑脸人…… 
于谦忍无可忍,一把抓起门前的一根棒子,指着徐珵:我今日就要来个棒打你们这些笑脸人! 
众人大惊失色。 
于谦已挥舞棍子,劈头盖脑朝徐珵等人打去,众人被吓得哇哇乱叫,四处逃奔。 
一场混乱中,许多礼物掉在地上,金银珠宝撒了一地。 
于谦越发愤怒,挥着棍子:滚,滚,都给我滚! 
众人又恼又羞。有几个被于谦打中,疼得叫了起来。 
徐珵狼狈不堪中,还想给自己找台阶:于大人思念夫人,悲伤过度,一时冲动,一时冲动…… 
众人:是是,我们快走吧,快走吧。 
众人捧着脑袋,狼狈不堪地落荒而逃。 
女贞站在门边,被于谦的举动震慑住了,露出极为敬佩又解气的表情。 
此时,一顶轿子悄悄在不远处的街角停了下来。 
走出轿子的竟然是景帝。 
他亲眼目睹于谦棒打送礼人这精彩的一幕,不由大为震惊。 
但众大臣狼狈逃窜之中,谁也没留意到景帝来了,慌不择路,不一会儿就跑得没了人影。 
于谦气呼呼地放下棍子,正要进门,突然响起几声掌声。 
原来是景帝,他拍着手掌上来了:打得好,打得好啊! 
于谦一愣,认出是景帝,大吃一惊,赶忙跪在地上:臣不知皇上驾到,有失迎候,望皇上恕罪。 
景帝扶起于谦:哎,于爱卿,起来,起来。 
于谦:皇上,你深夜出宫,这是…… 
景帝已一把拉过于谦:走,进去说。 
6、于府书房 
景帝来到于谦的书房。 
于谦:皇上,请。 
景帝缓缓坐下,一开口就感叹起来:朕就知道,于爱卿你这脾气。唉,刚才朕都看见了,你棒打送礼人,让朕实在是感慨万千! 
于谦:臣是个急性子,刚才臣在气头上,多有唐突,望皇上恕罪。 
景帝:朕还是郕王的时候,对于爱卿的清正为官就早有所闻,今日亲眼目睹,真是一点都不假啊! 
于谦:这些人胆大妄为,利欲熏心,为得到封赏,竟敢做出如此不知羞耻之事。 
景帝:于爱卿真是一针见血啊,一语道破这些人的图谋,哈哈哈哈。 
于谦:皇上体谅臣一片苦心,臣实是感激不尽! 
女贞端上茶来:皇上,请用茶。 
景帝点点头,却见那只茶杯上竟然缺了个口,不由微微一愣,再抬眼扫视着房内,对这座房子的破旧和简陋深为震惊:于爱卿,你这房子也太过简陋了吧?   
十二 君臣之间(7)   
于谦淡淡地:哦,臣已经住习惯了。 
景帝:于爱卿,你清正廉明,两袖清风,可为当世楷模。不过,如此苦行僧一般的日子,朕看着心里也不好受哪。这样吧,朕即刻另赐给你一座宅院…… 
于谦:皇上,万万不可。 
景帝:于爱卿,你为朝廷立了大功,这京城和大明江山都是你保下来的,若论功行赏,区区一座房子,又算得了什么?朕就是赏你十座豪宅,也是理所应当的嘛。 
于谦郑重地:皇上,恕臣直言,当今战祸刚过,天下百姓还未安居乐业,流离失所、无家可居者何止成千上万,臣岂敢忘却天下百姓而独享其乐? 
景帝心里一动,赞叹地:于爱卿啊,你就是想得远,有你这样一心为民的耿耿忠臣,真是朕的福气了! 
于谦:臣有一事,正想奏请皇上。 
景帝兴致勃勃地:好啊,今晚咱们君臣二人,可以无话不谈。于爱卿,你说吧,朕听着呢。 
于谦:皇上答应以封赏田地替代银两,奖励功臣,臣以为此法不妥。 
景帝点点头:朕就是为这事找你来了。 
于谦:莫非皇上也觉得此事…… 
景帝:不瞒于爱卿说,朕也以为不妥,可众大臣和太上皇、太后都是竭力主张,众意难违,朕乃是迫不得已,实是无奈之举。 
于谦忧心忡忡地:皇上心里明白就好了,土地乃百姓的命根子,臣最担心,一旦封地开了头,百姓将怨声载道,后患无穷。 
景帝:此事朕日思夜想,委决不下,正想听听于爱卿的主意。于爱卿,有什么话,不妨跟朕直言。 
于谦:土木堡一战,我五十万大军一触即溃,边关随之土崩瓦解,战祸所及,京城几乎不保,我大明怏怏大国,千秋基业,竟如此轻易败于瓦剌之手,皇上,这是为何? 
景帝反问道:为何? 
于谦: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依臣之见,我大明遭此灾祸,实非瓦剌所致,而恰恰是缘于自身! 
景帝认真倾听着,微微点头。 
于谦:土木兵败前,种种征兆已露端倪,朝廷浮靡奢侈,享乐成风,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吏治松懈,贪污腐败随处可见,军队则吃喝玩乐,无所不为。最触目惊心的,当是皇亲国戚、权贵豪强大肆圈地,致使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如此所谓的太平盛世,其实早已危机四伏。 
景帝:嗯,有道理。 
于谦诚恳地:皇上,要吸取这些血的教训哪! 
景帝急切地:于爱卿,那你说说,朕该怎么办? 
于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避免重蹈覆辙,就得从根本上消除祸害,重振大明! 
景帝浑身一震:重振大明? 
于谦掷地有声地:对,重振大明! 
景帝兴奋地:于爱卿啊,说心里话,朕这些天寝食难安,为的也就是这件事,你跟朕可想到一块啦! 
于谦大受鼓舞:皇上有此宏愿,臣替天下百姓欢欣鼓舞。 
景帝:国家战乱平息,理应由乱入治,朕冥思苦想,不得良策,于爱卿,朕这次来,虽比不得刘备三顾茅庐,可朕还是希望听到你的“隆中对”啊! 
于谦:皇上过奖,臣怎敢与诸葛先生相提并论? 
景帝认真地:于爱卿,在朕眼里,你就是朕的诸葛先生,啊?快快讲来,这重振大明,该从何处着手啊? 
于谦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要想重振大明,真正富民强国,百姓安居乐业,使我大明江山永固,臣以为,一、整肃朝纲,惩腐反贪,力戒奢靡,匡正民风。 
景帝深有同感:唔,于爱卿言之有理。吏治乃社稷根本,朝纲不振,要想重振大明,谈何容易! 
于谦:这是我朝的症结所在,不下猛药,是治不了病根的! 
景帝:于爱卿,再说下去。 
于谦:第二、遏制富豪,改革田税,体恤民生,减轻百姓负担,使其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第三、治理财政,充盈国库,加强货币管理;第四、严禁圈地,打击豪强,使耕者有其田;第五、整治边防,从严治军…… 
景帝连连点头:好好,于爱卿,你的这些主意,每一项都是治国方略,朕样样赞同。 
于谦:最关键的一条,也是当务之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