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养儿不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养儿不易-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江又梅最真实的感受,因为每当她想起前世银行里的存款和两套住房时,心都能滴出血来。自己舍不得玩舍不得花,天天玩命赚钱拼命攒钱,到头来一闭眼就来到了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真是便宜了无情无义的那两家人,早知道该立个遗嘱也好啊,就是捐给孤儿院她也心甘情愿。
可小包子油盐不进,只认准该买的买,不该买的就不能买,“娘啊,家里总要留些钱的,不能一下子花这么多,我不能让娘生病了没钱看病,不能让咱们饿了没有吃的,我不想再过以前那样的日子。”
他紧抿嘴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要掉不掉,明显小了的衣裤补丁落补丁,紧紧裹在瘦小的身板上。
这孩子过怕了苦日子,没有安全感,时刻都在害怕不明的未来,真是早熟的可怜的娃。
江又梅叹着气弯腰把他抱起来,轻轻拍着他瘦骨嶙峋的后背,嘴巴在他耳边轻轻说道:“乖儿子,娘亲病好了,娘亲会再想办法挣钱,挣多多的钱。放心,咱家不会没钱的,咱们更不会挨饿。现在娘亲养你,以后你就要供养娘了。对了,你想不想供养娘。”
小包子闷闷地说,“想。”
“那你现在饿着肚皮,就长不高,长不胖,永远这个样子怎么出去挣钱,挣不了钱怎么供养娘亲?你还要去上学,你不是答应三舅舅好好学习将来考功名的吗?娘过几天就领你去私熟见先生,你看你穿的这么破,衣冠不整也是对先生的不尊重啊。”
最后,两人才达成一致,可以再买五斤白面,一人一套中衣和外衣的布料,一人一双鞋子,和一篮子菜疏,菜疏也可以在村里买。如果再想买帐帏牙粉调料糖果等奢侈品,就要等到下次挣钱以后。
当然,做手工的娟纱绣线除外。
一大早,江又梅牵着小包子的手往村口赶。走在清水河畔,想起了前世一个著名女人的一句著名的话,她改了改:做娘亲难,做早熟娃的娘亲更难,做早熟的、有主见的娃的娘亲难乎其难,做早熟的、有主见的、固执的娃的娘亲,难,难,难,难于上青天。唉。
延着着蜿蜒的清水河向北走大概一个时辰就能达到清河镇,清河镇就是依河而建并由此得名的。清水河经过清河镇再蜿蜒着向北大概一百多里是青华县,再继续延伸数百里,就注入了大沱江,那里紧挨省城金州。金州可是大康朝的重要港口城市,交通水运极其发达,如今江又有等新召募的新兵就在那里集训。
江又梅可不想用两条腿花两个小时走到清河镇,本来坐船小半个时辰就能到,但费用高,要十文钱一人。坐船的主要是从省城或青华县途经清河镇到东灵山上香观光的游客,小包子当然不同意,两人来回要四十文,当钱是大风刮来的么。
那就坐牛车,可坐牛车同样又面临着选择,如果出东河村走官道的牛车要两文钱一个人,而从西河村出去走土路的牛车就是三文钱两个人。
江又梅又搞不懂了,西河村的牛车直接过桥到东河村走官道就是了,还走什么土路呢?
小包子给了江又梅一个鄙视,“那石拱桥窄些了,牛车过不去。”
“哼,等我有钱了,就修一个又宽又大的桥,让咱西河村的两辆牛车并排过桥。”江又梅豪气地说。
小包子又给了江又梅一个鄙视,更加豪气地说,“娘,等咱们有钱了,咱把西河村的这条土路修成比东河村的官道还要宽的路,让东河村的牛车想办法走咱西河村的路。”
为了节省来回的两文钱,在小包子强烈要求下两人去西河村口等牛车。
来到村口,小包子指着不远处一座两间的木房子说:“那就是大舅舅开的杂货铺子,现在还没开门,大概要辰时才开。”
因为不是集日,坐牛车的加上江又梅母子才个四个人。颠簸的牛车让江又梅后悔的泪奔,这屁股都快被颠成几辨了。小包子和赶车的赵爷爷说着家常,车上的另两个母女看来和原主也不熟,只是偷偷打量她,并没有开口攀谈,听小包子喊她们崔大娘、大丫姐。
大片稻谷已经沉甸甸的了,一眼望不到边。想到其中有五亩是自己家的,心中不免有些雀跃,自己再不济也算是个小地主,还是有佃农的、略有家资的小地主。
日子还是有奔头的嘛。
进了镇,街道是青石板路,两边都是商铺,有一层的,也有少数两层楼的。小包子领着她左捌右捌走进一家药铺,卖了攒了许久的干金银花,得了三十五文钱。
然后两人直奔主题——购物。
先去种子店,土豆、黄瓜、冬瓜、辣椒、白松等都买了些。
来到一家布店,伙计态度很是傲慢,坐在那里文丝不动,一个字都懒得吐,想着两人都是一身的乞丐装,怕是半尺布都买不起,干嘛还浪费口水。
真是狗眼看人低,牵着小包子的手边往外走边进行现场教育:“儿子,看到没,佛靠金装,人靠衣装,衣裳没穿好,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不相干的人,要他尊重干啥。”小包子满不在乎。
唉,真是失败的现场教育,二人世界观差异太大。
他们又来到另一家布店,这家店的伙计态度还尚可,不热情,但有问必答。这已经不错了,凭着他们这身乞丐装还想得到宾至如归的待遇是不可能的。
问好了价,江又梅说:“黛蓝色的粗绵布和白色细绵布各扯五尺,这种石榴红软绸、靛青色细娟各扯两尺。”


第十六章 购物
更新时间2014…8…3 7:10:56  字数:2508

 伙计愣在那儿呈痴呆样半天反应不过来。
“不卖?”江又梅很诧异,穿得不好连布都买不到?
“卖,当然要卖,您等等。”一旁的掌柜赶紧走过来,踢了伙计一脚,拿着算盘噼里啪啦一打,“粗绵布三十文一尺,五尺一百五十文,细绵布三十五文一尺,五尺一百七十五文,细娟、软绸四十五文一尺,各两尺一百八十文,共计五百零五文,零头抹了,小娘子就给五百文吧。”
掌柜说完也不扯布,瞪眼看着江又梅。
江又梅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人家是怕她给不起钱不敢先扯布,就赶忙从袋子里数出三百文给他,又掏了一小块碎银。
掌柜和伙计真没想到这两个人会是他们今天的大客户,立即来了个大变脸,点头哈腰又笑容可掬,忙不迭地扯布。
江又梅很是享受这种贵宾级服务,这种虚荣心前世就有,活了两世还没改掉。小包子却是心疼地脸都皱在了一起,这银钱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娘亲确信花的是银钱不是别的什么?
江又梅又问有没有便宜一些的碎布,掌柜说碎布是有,但都被一些专做头花的小商户长期订购了。
“我们还有些剩下的尺头,如果小娘子要我可以算便宜些。”掌柜弯腰从柜台底下拿出一些五颜六色的布头,有约一尺长的,也有些半尺长的。
江又梅选了大概二十几块月白色的薄纱、水绿色的锦段、妃色软绸及一些粗布,“这要多少钱。”
掌柜一脸肉痛地说,“看在小娘子已经买了那么的布,我给你算便宜些,一共三十文,要就拿去。”
江又梅看看也还划算,又数了三十文给他。
出了布店,江又梅看着小包子痛苦的表情哭笑不得,“儿子,这些钱只有三百一十五文是咱们做衣裳的,另外的都是咱们用来做手包和头花赚钱的,赚的钱可要比花出去的钱多得多。”
小包子期期艾艾地说:“我也知道这个理儿,但看到你拿那么多钱出去就是心里难受。要不你下次再拿钱出去的时候我背过脸不看好不好?”
江又梅被逗笑了,“嗯,虽然是掩耳盗铃,但可以减轻痛苦,也可行。”
他们又去成衣店买鞋子。小包子还在试图说服他娘,“娘,我已经有了一双新草鞋,就不要再给我买鞋,只给娘买一双就可以了。”
“儿子,哪有穿草鞋上学的。”
“可我看见运昌哥就是穿短襟草鞋上学的。”
“我儿可是要考进士的,就是要穿长衫布鞋上学。”上学要穿好一些的衣服,这是江又梅的一个执念。当初她上的那个大学绝大多数学生家里条件都非常好,她穿的过时了的旧衣没少招到嘲笑。
成衣店的衣服贵的令人咋舌,最便宜的麻布衣服都要二百多文一套。款式也不多,大都是麻布和粗布面料,极少数的绸缎面料也是比较低档的绸缎,价格还贵。镇里的消费人群也就这个档次,看来自己以后做点时尚一些的衣服也不会在这种小店里寄卖,江又梅的心里已经把这家店打入了黑名单。
结果店里只有男人和小孩的鞋子,还没有女人的鞋。
“哪个女人不会自己做鞋子?”老板娘奇怪地看着江又梅,“男人和小孩的鞋子是专门卖给那些家里没有女人的人家。我们这里有鞋底卖,妹子回去加个鞋面就可以了。”
花二十五文买了一双小鞋,二十文买了一双鞋底。
“念儿。”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在街对面朝他们喊着。
“赵大伯。”小包子给了那个男人一个大大的笑脸。
这个人就是如雷贯耳的赵大伯了,大名赵铁锤。长得可够高够壮的,大概有一米八的个子,这种身高在古代算是少有的大个子了,放眼看去这镇上所有的人都比他矮了半个头不止。只见他笑容灿烂地朝这边走来。
“赵大哥。”江又梅也赶紧叫了人。
“诶,弟妹的病果真好了。”
“好了。还要谢谢赵大哥救了我,也谢谢你这么多年来一直关照着念儿。”这人可是她的救命恩人,如果不是他从水里救出原主的身体,她也不会穿过来。
“谢什么,当初还是林兄弟救了我们。如果不是他,我们早就见阎王去了。”赵铁锤摆摆手。
“告诉大伯想吃什么,大伯请你。”说着一把抱起了小包子。
“不了,我们还有事。”江又梅拒绝道。开玩笑,一个guafu跟着一个男人去吃饭,口水还不得把她淹死。
大概赵铁锤也觉得刚才的提议太过孟浪,黑脸一红,“是我歉考虑了,你们等会儿。”
他放下小包子,大步向街对面一家烧饼摊走去。一会儿,就拿着用油纸包着的几个烧饼过来,把烧饼往小包子手里一塞,“好孩子,饿了吧,大伯请你吃烧饼。”
“谢谢赵大伯。”小包子响亮地道谢。
和赵铁锤告别后,娘两个边吃烧饼边往米铺走去。
江又梅看到街角一个妇人好像一直在看着他们,“儿子,你看那个人是谁,娘看她挺面熟的。”
“那是二狗子的娘。”小包子朝那个方向瞪了一眼。
“咱们得罪过她?”江又梅的眼皮跳了跳。
“原来娘病着的时候,二狗子就经常欺负咱们。那次二狗子把娘追到碧水溪里,外婆和三舅舅去找他们讨要给娘治病的钱,他们不仅不给还骂人。外公和赵大伯、孙大伯气不过,把二狗子狠狠揍了一顿。”
噢,原来是宿怨。这个仇老娘记下了,两笔帐跟那个什么二狗子都有关系。等着,等老娘腾出手来一定好好收拾你们,哼。
到米铺称了白面和玉米面各五斤,又到隔壁买了盐、锅铲和灯油。
出街口有家绣品店,店里荷包、络子、头花倒是琳琅满目,但已经没有多少时间细看了。只问了绣线的价,比在大堂兄那个杂货店卖的可贵上一些,不过江又梅还是在这儿买了,贵不了多少,何苦再去占便宜。
好像该买的都买了。
今天就花了将近一千文,连江又梅都感叹这钱着实不经花,家里的铜钱和碎银也没剩多少了。
来到镇口,牛车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们了,去的那对母女也在,另外还多了两个人。听小包子和他们聊天,知道这两夫妻是东河村的,买了一些木盆、家什,好像是给他家女儿置办的嫁妆。
赵老头还真是负责任的好司机,牛车一直把他们送到家门口。
回家后,江又梅让小包子去午睡,自己则把买的东西放好,又把布头拿出来做了两朵头花。
等小包子醒后,就让他领着自己到离他们家最近的孙家,也就是亮子家去买点菜疏。他知道亮子有一个快出嫁的小姑姑,所以特地做好两朵头花,第一次上门总不能空手去不是。再说在原主生病期间,孙家的人对小包子很是照顾的。
……………………………………
厚颜求票票哦,亲们喜欢这文文就给清泉投张推荐票吧,票票少得可怜呀。


第十七章 缓和
更新时间2014…8…4 18:37:33  字数:2602

 孙家的院子是土砖墙围的,里面也是几间瓦房,这种家庭在西河村比较多,算村里的中产阶级。
孙菊花热情地把江又梅母子请进去,“梅子姐,念儿来了,快请进,你们可是稀客。”
此时正是下晌,家里只有孙奶奶及孙菊花。孙家老三去从军了,所以孙奶奶到现在还是病歪歪的。
孙菊花十六岁,过两个月就该出嫁了。这里快出嫁的姑娘提前一两年家里就不会让她下地,怕晒黑被夫家嫌弃,再一个就是还要绣嫁妆。
“孙奶奶,您老都瘦了。您也不要太难过,孙三叔和和我三舅舅都会平安回来的。”小包子跑过去抱着孙大娘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