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爱国军阀-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兴笑道,张先生,就拿我们农村来说吧,即使在最偏远地区,若是干教师的话,5个大洋一个月也有200斤大米了,这足够这些老师花费了。

而袁世凯、张之洞他们搞的新式教育改革出了问题,他们是搞精英化教育,按照他们这种搞法,只有那些地主家的孩子,只有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能上学,所以也才会有很多人为了上学,吃百家饭,穿百家衣。

而我不一样,我是搞平民教育。我要像日本那样,普及教育,只要川省不内乱,在二十年内,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能够接受5年义务教育。

这就是我提出这个教育方案,与袁世凯、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方案不同之处。

当杨兴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工人平均工资,各级老师平均工资晒出来后,杨兴理直气壮的这样说道:目前在世界各主要国家中,我们教师工资水平是最高的。

按照中国的工资标准,老师相对工人,相对各级政府官员,老师的工资,在各个国家是最高的。

如此之下,三人虽然对教师工资还是颇有怨言,但是没有办法,杨兴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只得接受。

按照袁世凯、张之洞所搞的那一套新式教育,其名称虽然叫做新式,但是其结果就是剥夺广大贫农子弟上学受教育的机会。

大家想一想,民国财政是那样贫乏,若是按照如此高的工资聘请老师,一个县,一个省所有财政收入都用在教育上,也不能普及义务教育啊。

而如此相对应的是在广大农村,大家没有钱去读新式教育,政府也没有精力办如此多的新式学堂,其结果就是很多旧日秀才、举人在广大农村,教私塾。

财政收入在哪里,即便在反黑运动中财政收入增长了8成,但总体财政收入还是非常有限。

当杨兴抛出这样的话题,你们到底是选择现在这种精英教育,只有那些地主、富豪子弟才有机会,才有钱上新式学堂,还是选择平民教育,一般农家子弟都有机会上学堂的时候,张澜、骆成襄退缩了。

张澜、骆成襄、罗纶本来就是贫穷家出来的孩子,特别是张澜,历史上他当四川省长后,熊克武派人去逮捕他的时候,看见其老妈在干农活,看见其媳妇在干农活。

如此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经历,应该是有的。

这也是其后其多次资助南部人到外求学的原因。

而那个骆成襄,一声也是奉行节俭,有这种说法,其死后,其状元坟墓竟然没有其父亲坟墓修得好。

在确定教师工资水平后,杨兴拿着四川大学,还有各个高中科目设置一看,大惊,指着报告:张老,骆老,王老,怎么会这样?你们看看,怎么成都大学,只有6个理科专业班,如纺织服装、机械工程、丝绸服装、机械动力、交通专业、矿产啊,对其他的,竟然有25多个班的文科生?

张澜一听,摇摇头道:征东,在全国莫不是如此啊。各个大学里面,文科生比理科生比例为1:10啊,这有什么稀奇的。(近日看一本书上,说在民国时期,文科生是理科生的10倍。这或者可以解释民国乱象吧)

看着这份表单,杨兴先是一怔,这就是袁世凯、张之洞搞出的新学,大概虚有其表吧。中国传统教育中,主要是轻自然科学,注重社会科学啊。

这样搞出的新式教育,难怪民国时期**此起彼伏,中国一般大学生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幸运儿,若再接受文科教育,难免大家一个个目空于顶啊,难免做出非常多不理智行为啊。这或者是GMT失去政权的最主要原因啊。

想到这里,杨兴哈哈大笑道:表方先生,我们教育搞错了。西方大学,讲究学以致用,虽然包含对政治的理解,经济的理解,但最重要的是对数理化,对工程机械的理解。

要知道,学好数理化,掌握一身本事,即使走遍天下也不用怕啊。学好文科,我们国内很多人,文化功底很好啊,但是八股文做得很好,又有什么用呢?

就拿西方之经济学,很多也需要理科生念啊,文科,学文科有多大用处?

当即将前世的分科方法告诉大家,告诉大家在初中毕业后,鼓励大家多数人上职业高中,其他人则上普通高中。

在普通高中中,读到高二的时候,采用分科方法,一小部分选择文科,大多数选择理科。

在大学里面,文科与理科专业设置数,以10年为期,从由现在的文科生比理科生10:1改变为1:10。

如此,才有可能为经济发展培训出合格的人才,否则的话,这种大学教育,与过去教育方式,一个样,是背着新学的名,行旧学之实际啊。

在大学里面,只研究文学,研究当官,这叫大学嘛?在前世,一所大学里面,真正文科才几个专业?

管理、会计、国贸,这些都应该是理科吧(虽然也有招文科生,但是文科生搞这些,问题颇大)。

那些文科生,说一千道一万,主要就是马列学生,法律、文秘专业……,等等非常冷的专业。

现在看到在民国时期,大学专业设置,如此本末倒置,杨兴才感到为什么中国人容易走极端啊。

因为那时培养的很多大学高材生,主要是研究文学方面的,如此之下,缺乏最基本的逻辑分析能力,从而走向极端,从而将国家带到万劫不复境地。

看到杨兴如此大加修改,在学校里面,高中理科与文科设置比例在1:5,录取比例在1:10。

在大学里面,理科老师还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研发费用,如此之下,理科老师待遇竟然给人不降反升的味道。

看到这里,应该算文科的张澜、罗纶等人目瞪口呆,但是也感到杨兴说得振振有词。

你们看吧,现在文科成什么样子,就拿这个时候北大来说,几个文科教授,就是一个秀才出生,除了能够翻译点外国资料外,其他的诗词歌赋,与过去举人,进士相比,那就差远了。

若是新式教育,就是培养出这种人,那叫新式教育吗?新式教育,是精通数理化生物的专业人才。

当即,杨兴向大家说自己的新式教育,说现在新式教育,只是背了新式教育的名的旧式教育,是所谓的精英教育。

在那以后,接受西方的物理、化学等科学教育,如此即使毕业后,不能成为一方专家,但也能搞造福一方啊。

而不像现在,培养出一帮所谓的新式教育人才,由于全部是学中文的,国家用他的时候,他就能兼济天下,不用他的时候,只能独善其身。

这些学好数理化的新式人才,由于知识的实用性,那真是走遍天下也不怕啊。

如此之下,决定任命晏阳初为川省教育厅副厅长,以推动平民教育。

听到这个任命,晏阳初连连表示拒绝道:督军,我在回国的时候,确定一辈子只办教育,不做官。

杨兴笑道:晏先生,这大概不好吧。干事业,必须要有相应权利,没有权利什么事情都做不到。就像我现在有的事情是有点独裁,那主要是在大家迷茫的时候,在大家还没有看到效果的时候。

晏阳初还是拒绝,且声言,若是强令自己为官,自己将马上离开川省。

看到这里,杨兴当即大惊,只得任命其为川省教育厅顾问,川省平民教育基金会总干事,当然基金会董事长,则由杨兴自己兼任。

由其主导在川省推行平民教育。

如此,在张澜、骆成襄等人支持下,平民教育在川省迅速的推广开来。

第二百五十章推动发展实业

更新时间2012…2…523:00:51字数:4367

在这之后,杨兴决定大力发展四川工业,提出要求,每县在每年支持建立1个现代企业运动。

为了保证工业的发展,除了大修公路外,杨兴知道电力是现代工业企业的血液,正如前世所见,若是停电的话,各地损失必然颇大。

带着200多个议员、商人,豪绅,刚刚参观完四川民生商场揭幕仪式,看到4层高的民生大厦屹立在成都东大街中间,看着宽20余米的水泥马路,众人吃惊不少。

曾经到过成都的商人、豪绅都知道,过去这里虽然叫东大街,但在东大街中间是巡按使衙门,如此让两旁道路变得非常狭窄。

特别是在民国后,一些商人在道路两旁住下,搭建很多临时房子,如此让道路更加狭窄,在一些路段,甚至三个胖子都同行。

自去年开始,派了两个工程兵团拆除两旁的木棚,拆除巡按使等衙门,在上面修建宽20余米的水泥大马路,在过去巡按使衙门的旧址上面,修建了2座高4层的大厦。

现在,沿着东大街宽敞的马路,通过成渝公路,汽车能直达内江、重庆。

如此,东大街成为真正的黄金大街,民生商业大厦现在灯火通明,可以说寸土寸金。

4层大楼按照银行、老字号绸缎、布匹,衣服、瓷器、药材、茶叶、日用品等不同类别分类布局,店铺里面的物件在白炽灯下,显得更加优雍华贵。

杨兴带着这200多个议员、乡绅经过一个个店铺,看见这些穿着长衫,有的带着老花镜的商绅一个个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似地。

有的凑近白炽灯,惊叹道:刘兄,你看,这白炽灯灯光太亮了,房间里面点5盏油灯,就没有这种白炽灯亮啊。

另一个笑道:王兄,不错不错。我们县城什么时候能够建一座水电站,能够发一点电,如此就好了。

另一个商人模样的说道:王先生,你想想,这个民生商业大厦有20多家老字号绸缎店铺,如此进货可方便多了。

另一个商人模样的人说道:那是当然,现在成渝公路已经修通了,在三年后,到各个地区都有公路了,如此干什么事情都方便多了。

杨兴不时看着货架上物品,看到中意的,常常掏腰包购买一两个。

就是在当今大陆,几时看到省部级领导到商场自掏腰包购买东西的,何况在这个时代,那更是如此了。

看到杨兴准备购买这匹布,看到杨兴准备买这个手工艺品,店主先是一怔,继而欣喜万分,督军在本店铺购买了东西的,这可是一个好䦆头啊。

有的坚决不要钱,有的连声表示感谢,大家看到杨兴童叟无欺,不但买卖公道,而且有时还多付一点钱后,身后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在参观完民生商业大厦后,杨兴将大家召集在一起,再次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发展蓝图。

在5年时间,实现全省各地区通公路的目标,在10年实现全省各县通公路的目标。

在重庆建立4座现代水电站的基础上,成立政府直辖的西南电力公司,经过规划,在10年内,在川境需建立80座中小型水利发电站,保证每个地区都能通电,确保主要区域都能够提供提供充足电力保证。

为了保证经济顺利发展,减少尽可能少走冤路,在这之前,要求各县县长、各县民政局长、工业局长与各地富豪,到南充、重庆参观一番后,随后再到成都与政府各部门进行座谈。

每周,杨兴专门留下两天时间接见这些富豪,向大家普及经济常识,普及办厂需要注意事项。

专门组织工业厅,对各个企业进行评估,告诉大家如何判定一家公司真正做到因地适宜,比如你要建一家纺织厂,那么在你区域,必须有相应的棉花生产基地,你必须要有相应的设备加工,你的棉花必须要能够卖给相应织布厂织布,织完布后,必然建立相应的服装厂。

所以,我们在建工厂的时候,要考虑当地经济环境,以及现在将来可能的经济发展,从而保证一条整体利益链贯通。

一个人问道:督军,这样说办企业不是很累啊,比收地租更累?

众人大笑,杨兴说道:这位老哥,你想,买地收地租,是比较简单,但政府实行土地改革,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后,就是避免大家再走回买地收地租,贷高利贷的老路,就是不能让大家通过土地,高利贷过份剥削普通乡亲。

另一个人笑道:督军,这减租减息,就是不让我们这些乡绅活命吧。你也知道,我们这些人就是靠土地活命的,现在竟然鼓励我们办厂,这办厂,是这么好办的啊?

杨兴面色冷重道:这位先生,我知道你们地主过去是靠土地活命的,但是要想想,佃农贫农被剥削得如何?有的地方地租已经高达50%以上,如此这些佃农贫农如何活?在年景好的,每年7月8月还可以应付。如果年景不好,就像前几年在广元、绵阳、德阳、巴中等地,出现大面积吃大户,出现饿死人现象,对这个你怎么看?

这位穿着长衫,留着长长胡须的人说道:哎,说句实话,年年吃大户,可将我吃怕了。找官府呢,一些人又说自己为富不仁,不找官府呢?家中主要粮食都被这些人吃了,真正能够余下的,不是很多?

督军,现在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后,只要不再像过去那样,每年吃大户,这就是万幸了。

杨兴笑道:这位老先生,对吃大户,你也是万分无奈的。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