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炮声第十三章兵变(二)
六月的最后一个星期,这颗战乱不休的星球还未彻底消化纵横七海的皇家海军在奥克尼一役中伤筋动骨的消息。
意大利成为欢乐的海洋。亚平宁半岛的战争投机贩子兼嘴炮巨人一边庆幸他们跟对了老大,一边顾头不顾腚的无视其陆军损失惨重和国内经济即将总崩溃的事实,像是一只嗡嗡叫的苍蝇瞪大眼睛注目任何可能获得利益的地方。
奥匈帝国也松了一口气。庞大的双头鹰帝国轰然倒下后,位于欧洲腹地的奥匈帝国再也没了对手维也纳的南侧是奥斯曼帝国,西南侧是意大利,西侧是德国,在攘内必先安外的哈布斯堡家族看来,他们只能止戈为武,享受四海之内皆兄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生活,唯一值得考虑的就是同盟国的轴心、与奥匈帝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德国会不会坚持不住,轰然倒下。
从奥克尼群岛海战来看,同盟国获胜已经指rì可待,于是放下心来的哈布斯堡开始纵情声sè犬马,直到迎来帝国毁灭的那一刻。。。
鲸吞德国在远东利益的大rì本帝国战战兢兢,私下派出特使秘密联络德国,讨论单独媾和的可能xìng。
可惜宣战了就是宣战了,打开了的潘多拉墨盒哪里能够轻易合上。不提王海蒂个人对rì本的怨恨,即便是陆军和外交部也不愿意接受rì本人的惺惺作态,rì本人只能在战后的阿姆斯特丹谈判中被以海蒂西莱姆为首的德国谈判团百般压榨。
美国人强行搁置了派遣第三批援欧陆军的计划,一心一意地与英国和法国打起了口水仗。对于英国人在奥克尼群岛海战中近乎“出卖”的失职,损失四艘主力舰的美国人怨声载道,而在对前两批援欧陆军的使用上,美国人更是与英法两国直接撕破脸皮当美国大兵带着熬红了的双眼跋山涉水来到欧洲,可恶的英国佬和法国佬分配给他们的任务根本就不是夺回巴黎或者守卫交通线。而是以不光彩的侩子手面目帮助英国zhèngfǔ镇压爱尔兰岛暴徒,代替脑袋被门夹了的法军司令部平息巴黎前线的兵变。
“我们不是国民jǐng卫队!”这是美国随军记者和牧师在战争六月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
法国人还在纠结巴黎前线的叛军。法军司令部的那些驴脑袋一根筋地拒绝谈判,要求数十万叛军交出全部武器,否则将会以雷霆手段摧毁兵变部队,绞死叛军首脑,浑然不知兵变了的巴黎前线部队就是法国最后一个可以战略机动的重兵集团,他们能够拿来平叛的就只有三万多装备了一些烧火棍,大炮一门没有,战斗意志全无的美国大兵。
英国人除了抽调他们部署在法国的袖珍陆军,联合第一批美国援军五万人登陆爱尔兰岛反攻叛军。还在百般搜刮他们的海军底子,一会儿宣称经过改装的英系老式战列舰xìng能不亚于一般的无畏舰,一会儿宣称海军部对奥克尼沉船的修理工作顺利,大英帝国主力舰数量立刻就能恢复至二十艘,一会儿有歇斯底里的叫嚣大英帝国将再次重建大舰队。似乎这样就能恫吓风光无限的大洋舰队不趁机做点什么。
大洋舰队的确准备做点什么,大洋舰队返回海军部后。参谋长雷德尔第一时间向海军部递交了一份旨在击沉不列颠岛的海狮计划。这个计划无所不包,既有第一侦查集群配合轻巡洋舰封锁不列颠岛外海,大洋舰队主力扫荡不列颠海岸线,海军陆战队先行占领设德兰群岛甚至奥克尼群岛,航母轰炸大伦敦以及用齐柏林飞艇进行心理战,也有支援爱尔兰dúlì军、煽动苏格兰与英格兰对立情绪等内容。最后则是联合帝国陆军直接跨越英吉利海峡登陆英国本岛。
海军忙着筹备海狮计划,因为战绩不佳而越来越被边缘化的德国西线陆军也在行动。
最高司令部放弃夺回巴黎的计划,选择绕过巴黎打一场扫荡法国大后方的运动战。
这个计划多少令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老实说繁华富饶的巴黎已经被德军被搬空了,如今几成废墟的巴黎除了作为法国首都的那一点象征作用。实际战略价值并不高,再加上盘踞在巴黎的法军重兵集团已经成为一股不受法国zhèngfǔ控制的割据势力,德军不仅没有必要帮助法国人处理家务事,反而还有扶持法国人大打内战的打算,所以绕过巴黎并非什么异想天开的想法,问题是德军的远动战从何而来。
1914年最初的速战速决计划破产后,德军陷入艰苦的阵地战中,始终无法打出高效的运动战,最终被耗尽所有锐气。如今是1917年,法军虽然虚弱,但是德军也同样残缺,无论是西线兵力还是后勤都无法保障德军进行一场大范围的运动战。
“让那些家伙去绞尽脑汁,猜测西线陆军远动战会有那些内容吧,谁也不知道我已经趁机把陆军调回本土……”柏林陆军总部某一间昏暗的办公室,兼任柏林戍卫司令的帝需总监鲁登道夫眯着眼睛,冷笑着将手里的飞镖投向钉着帝国摄政王马克斯和首相弗里德里希冯黑德林照片的墙壁上。
军需总监鲁登道夫、帝国摄政王马克斯和首相弗里德里希冯黑德林,这就是柏林人在皇帝威廉退位后戏称的“帝国三巨头”,帝国海军战神海蒂西莱姆原本也可以归入政坛巨头行列,可是柏林人习惯将西莱姆当成是军人而不是肮脏的政客。
“将军,您真的不考虑联合海军?”威廉格勒内尔少将忧虑道:“奥克尼大捷之后,海蒂西莱姆的个人威望已经超过了您和兴登堡将军,在海军态度不明的前提下选择单干似乎有些鲁莽了。”
“让西莱姆参与进来的确可以轻易瓦解马克斯亲王和黑德林首相的政治联盟,甚至有机会干掉躲在这两个人身后的那个沽名钓誉的老家伙,可是,我拒绝!”伴着鲁登道夫冷冰冰的腔调,飞镖噗地没入黑德林首相的照片。“格勒内尔,这句话你可以理解成我没有信心跟海蒂西莱姆抢夺领导权。西莱姆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而这一点恰恰是我最害怕的!”
鲁登道夫丢下一句不明所以的话头就离开了,西线陆军正向本土边境秘密运动,柏林戍卫司令部秘密清除属于兴登堡的势力,所以帝需总监很忙很忙。
鲁登道夫离开后,昏暗的办公室沉寂下来,威廉格勒内尔少将摸着墙壁上那些钉着飞镖的照片,摇着头轻声呢喃道:“究竟是因为海蒂西莱姆不是合格的政治家,所以无法进行政治交换,还是你感受到了海军的威胁,将西莱姆看做争夺大权的有力对手,亦或是你根本就没有什么利益可以打动一个纯粹的军人?”
第二部炮声第十三章兵变(三)
(私货很多,许多都是我自己推演的东西,不能当历史。)
六七月的柏林政局动荡不安,德皇威廉迫于内外交困的局面,不得不黯然宣布退位。帝国陆军总参谋长兴登堡、摄政王马克斯和首相弗里德里希冯黑德林瓜分了皇帝退位后留下的权力真空,绕开帝国百战海军实际掌控柏林。
6月11rì,马克斯亲王就任帝国摄政王,标志着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帝国进入短暂的三巨头时代。
三驾马车驾驭帝国并不意味着帝国就此安定下来,所谓的三巨头只不过是帝国某些政治势力基于自己的利益强行勾结在一起的,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极度排斥海军主义和社会mínzhǔ党的松散政治联盟。在失去虽然饱受诟病但彼此都能认同的皇帝之后,帝国内部的权利斗争变得更加激烈。
被驱除出国会的社会mínzhǔ党要求彻底铲除帝制,重启国会,对于帝国某些军人的军事专政却不置一词;海军、中小工商业者和大学教授从未有过卷入柏林纷扰的决心,仅仅只是由提尔皮茨出面组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党派,争取海军应有的权利,至于海军主义责无旁贷的政治领袖海蒂西莱姆,他更加在乎海上争雄。。。
赶走皇帝后,三巨头小心翼翼地等待来自海军和社会mínzhǔ党势力的反扑,却没想到海军对柏林的野望仅仅只是在海陆军在奥克尼群岛海战计划上达成有限的共识,更没想到发起声势浩大的石勒苏益格叛乱的社会mínzhǔ党居然会在关键时刻昏了头,放过军事dúcái而将矛头对准马克斯亲王。
失去外部压力后,三巨头很快就陷入内部分裂的状态。支持三巨头的政治势力暗地里重新洗牌,政治资源开始分化重组和集中,渐渐集中在最高司令部手上德意志自古就有军国主义的传统。军人在多数时候都要比黑德林式的文官更加值得信赖。
如今在三巨头中,马克斯亲王的地位最尴尬。作为巴伐利亚亲王,马克斯理所当然地得到部分保守军官团和容克地主的支持,军官团和容克地主都认为霍亨索伦家族的血脉有助于帝国保持纯洁,不顾一切地想要扶持巴伐利亚人成为德意志的皇帝,但偏偏帝国民众对于帝制异常反感,保守军官团和容克地主的力量也稍显不足,是以在后三巨头时代,军队和zhèngfǔ已经有了抛弃摄政王的趋势。
经历最初的风光无限后,首相弗里德里希冯黑德林稍显后继无力。虽然帝国拥有一套完整的体制来保证黑德林作为帝国首相的权利。可现在是战争状态,包括许多zhèngfǔ内部官员在内的德意志普遍认为有限的军事专政十分必要,所以在咄咄逼人的最高司令部面前,首相黑德林不得不与最高司令部分享本应该属于zhèngfǔ的权力。同样是后三巨头时代,黑德林首相已经被边缘化了。
三巨头的重心仍旧是最高司令部。它名义上由陆军总参谋长兼陆军大臣兴登堡统治,可实际上。柏林人更习惯于将最高司令部的太上皇鲁登道夫将军当成是三巨头之首。在三巨头中,兴登堡的势力既可以说是最雄厚的,也可以说是最弱的。
德国人总是习惯用“在错误的时间选择错误的人去做应该做的事情”来评价皇帝威廉的看人眼光,但是兴登堡却是不多的例外“元帅(兴登堡)是天生的统帅”,威廉这句嘲讽多过褒扬的话可以理解为兴登堡元帅更适合做jīng神层面的领袖而不是一位拥有极高政策执行力的实干家,多数时候都是鲁登道夫将军在背后勤勉的、夜以继rì的工作。然而兴登堡元帅面不改sè地站在光鲜亮丽的台前公然窃取下属的功劳。
鲁登道夫也是一位有着野心的军事家,不公平的组合自然无法保持长久。战争爆发初期,没有容克贵族身份而无法获得快速晋升的鲁登道夫不得不“依附于好大喜功、令人厌恶的老家伙”兴登堡以实现自己的抱负理想。就任帝需总监后,鲁登道夫终于获得他梦寐以求的权利。总体战让整个帝国都对他刮目相看,这时候,兴登堡这面大旗已经不再重要。再到1917年6月,鲁登道夫不再满足于幕后控制一切,他已经厌倦了所谓的政治对军事的一再干扰,纵横捭阖长袖善舞的军需总监一举赶走帝国皇帝,竭力想要将帝国纳入高效率的军国主义道路上。
于是后三巨头时代,取代夏洛腾堡宫成为帝国心脏的最高司令部内部也是矛盾重重,陆军名义上的一号人物和实际上的一号人物已经是水火不容的状态。
结束皇帝退位前后有限的合作后,鲁登道夫已经打算撇开马克斯亲王以及首相黑德林,将兴登堡送上高处不胜寒的权利宝座并且架空。兴登堡元帅虽然在绝大部分时候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平庸的老头子,表现得与世无争,但谁都知道这只是老狐狸的伪装。
在军官团眼里,兴登堡是一个无能的、值得可怜的老头子,时常在咄咄逼人的军需总监面前黯淡无光,可实际上,兴登堡之所以忍气吞声无非是鲁登道夫还能为他获得荣誉,军事强人还未触及他的底线。帝国陆军总参谋长决不能接受没有制约的政治生态。没有制约既意味着缺乏能力的他会彻底被边缘化。
这时候,皇帝已经不在了,唯一能够制约鲁登道夫使用蛮力的就只剩下有限的几个人:
社会mínzhǔ党领袖艾伯特在帝国经营多年,他的势力已经渗透至帝国政治的方方面面,从石勒苏益格叛乱前所未有的烈度就能看出来,可惜的是兴登堡与艾伯特的价值观念存在巨大的鸿沟,两者没有理由走到一起。
海军领袖海蒂西莱姆支持者众多,他刚刚率领帝国百战海军再次获得伟大的海上胜利,一口气击沉英国二十余艘主力舰,击沉俘虏美国四艘主力舰,帝国民众对他的爱戴已经达到顶峰,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加起来也不及西莱姆一个人的威望,可惜这个人兴登堡指望不上。
在三次海军政治风暴中,陆军和海军已经结下了不少的仇怨,在西莱姆看来,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根本就是一丘之貉,如果硬是要西莱姆在两个人中间做出抉择,这位纯粹的职业军人选择站在鲁登道夫这边的可能xìng还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