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神戒- 第3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放在这个时代,是当之无愧的大片,哪怕是在好莱坞,也是首屈一指的。之前,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全球总票房达2。3亿美元。已经证明了“李晓龙”的实力。

    以林扬的能力,又有林正英与b仔的协助,将这部电影拍完,自然是没有一点问题,接下来。他就过上了拍电影的生活。

    同时,他还肩负着喜当爹与三角恋的责任。

    直到这部电影拍完,召开记者招待会,宣传、首映、上映等等一系列活动过后,已经是年底。

    林扬也就迎来了来到此方世界的第一个春节,进入了1974年。

    这一年,随着电影《死亡的游戏》的上映,“李晓龙”还是港岛影视界首屈一指的巨星,没有之一,因为他同时是国际巨星。

    《死亡的游戏》因为中西方文化的结合,以及全豪华阵容,全球总票房更是突破了《龙争虎斗》,达到2。5亿美元。

    林扬这时候才发现,原来“李晓龙”在这个时代,竟是一个顶级富豪,要知道这可是七十年代,2亿美元代表着什么?

    尽管他拿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这个时候的亿万富翁,放眼整个港岛,也就那么少部分人。

    实际上,李晓龙之前拍摄《猛龙过江》与《龙争虎斗》之后,已经是顶级的富豪了,只是林大圣人对钱没有太大的概念而已。

    进入1974年,林扬并没有着手继续拍电影,在影视界与影响力上,“李晓龙”如今的名气已经够大,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了。

    身为龙迷,李晓龙是林扬少时的偶像,自然知道这个偶像的三大志愿。

    这个让世界认识中华国粹的人,有着强烈的爱国意识与尚武精神。

    一个国家的兴衰,在乎国策是否合乎民意,人民是否爱国。一个民族的强弱,在乎民众是否有信仰,是否发奋。

    李晓龙始终不忘记自己是中华民族,他在任何比赛场合,都不忘记宣称:“我使用的是中国功夫”,“中华民族不是东亚病夫”,“中华民族了不起!”

    所以,他的第一大志愿,就是推广中华武术,让全世界人都知道,这个时候,已经完成了其中一部分。

    第二大志愿,就是把华语电影,彻底打进国际市场,让全世界的观众都能够看到、认可华语电影,这个时候,也是完成了其中一部分。

    三,就是他要走进好莱坞,成为中华功夫的天皇巨星,如今,也是完成了其中一部分。

    如果李晓龙没有暴毙,他就是走在为之奋斗,并且通往成功的路上,林大圣人既然附体重生,自然要把这三条路都走完。

    作为中华民族,李晓龙的第一志愿,林扬自然是万分认可的,如今要做的,就是推广中华武术,让全世界都知道,都学习!

    李晓龙首推的中华武术,就是截拳道。

    而且他已经开创了“振藩国术馆”,得到许多人的认可,“振藩国术馆”颁发的资格证书,也是具有法律效应的。

    林扬要做的,就是让截拳道与“振藩国术馆”,随着“李晓龙”的名字,更为红火,要红遍全世界!

    让世界各国的人,都以学习中华功夫为容,让中华功夫引到世界潮流!

    恩…李晓龙已经迈出第一步,第二步要从哪里开始呢?(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八章 1974年

    林正英与b仔,这两个“李晓龙”的跟班与左右手,发现“阿龙”自《死亡的游戏》后,竟然不再关注影视方面的事情,很是意外。

    要知道影视与功夫,是“阿龙”毕生且狂热的追求。

    当两人发现,“阿龙”连功夫方面,都有些放下的时候,更加震惊,百思不得其解。

    林大圣人还用得着练武吗?

    他只是将截拳道研习了一遍,就了解了其中的门道,说起来,李晓龙不愧是世界级的武术家,宗师级别的人物。

    截拳道,竟然与独孤九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截拳道是李晓龙创立的一类现代武术体系,可惜由于他的过早逝去,以至于后来,很多人并不了解截拳道。

    截拳道融合了世界各国拳术,以咏春拳、拳击与击剑作为技术骨干,以中华道家思想为主,创立出实战格斗体系构想,也是一种全新的思想体系。

    截拳道与多数武术不同,它是融合世界各种武术精华的,全方位自由搏击术。

    同时,它也是一种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如同马克思主义一样,与时俱进,和社会一道向前发展。

    截拳道,指的是不拘于形式,思想上成熟的觉悟,以水为本质而攻击,反击将一切化解于无形。

    说白了,就是狙击对手来拳之法,或截击对手来拳之道,本性是“抛弃传统形式,忠诚的表达自我。”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与独孤九剑的最高境界,无剑胜有剑,极为相似。

    林扬将截拳道加以改革后,就创作了一本《中华国粹之截拳道》。配合“镇藩国术馆”开始宣传。

    同时,他以“李晓龙”的形象为商标,开创了“李晓龙体育用品”,开始商业化宣传中华功夫,也使得“李晓龙”更为红火。

    “李晓龙体育用品”,顾名思义。卖得都是体育用品,健身、训练器材,其中以双节棍,因为“李晓龙”在走红而出名,最为畅销。

    中华功夫的宣传,以及林扬编写的《中华国粹之截拳道》,开始从港岛,辐射整个世界。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一口气吃不成个胖子,林大圣人相信,中华功夫引领世界潮流,那是必须的。

    觉得宣传力度有些不够,同时,林大圣人又开创了“李晓龙餐厅”,同样以“李晓龙”的形象为商标,模仿肯德基的老头。开始运行。

    一时间,风靡港岛。“李晓龙”的粉丝流连不绝,以到“李晓龙餐厅”就餐为荣。一些脑残粉为了桌位,甚至大打出手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李晓龙餐厅”同样以港岛,辐射整个世界,林扬相信。渐渐地,它也会成为世界潮流。

    说来简单,当林大圣人将所有事情忙完,已经来到1974年的年底,进入了1975年。期间。选合作商,谈合同,选店面,具体运营等等,林大圣人也是忙了个够呛。

    这一年,“李晓龙”三个字,在港岛人口中是传得最多的,当之无愧的风云偶像人物之首。

    也有人说,“李晓龙体育用品”与“李晓龙餐厅”是“李晓龙”在借名气圈钱,但很快,这些人就被龙哥的脑残粉淹没。

    这几个看似寻常的举动,在1974年,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毫无疑问,“李晓龙”更红了,整个港岛,几乎没有人不认识他,基本上港岛的大部分人,都崇拜他,是他的粉丝。

    他的影响力,在国外也越来越大。

    1975年,林扬回过头来,准备继续拍电影了,一切已经走上轨道,如今,就是让“李晓龙”三个字更红,同时,也是“李晓龙”的第二个与第三个志愿。

    让华语电影得到世界认可,成为好莱坞的中国功夫的天皇巨星。

    尽管“李晓龙”如今已经够哄,所拍摄的华语电影,也成为首部进入好莱坞的华语大片,但只是一个开端而已,远远不够。

    林扬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叶问》,而是《李晓龙传奇》。

    这两部电影,无论拍哪一部,都可以大红大紫,甚至更进一步。

    一代宗师叶问,本就是李晓龙的师傅,再辅以他的名气,以及拍摄手法、剧情、打斗等等,毫无疑问是一部可以敲开好莱坞大门的大片。

    李晓龙传奇,以他今时今日的名气与地位,拍摄出来,肯定也是大红大紫,受无数粉丝追捧,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思考了一会儿,林扬决定先拍《叶问》,毕竟是“先师”,代表着向先师致敬的意思,先后有序。

    要拍《叶问》,林扬又开始自编、自导、自演,首先,就是剧本问题。

    这对林扬来说,本来就不是问题,因为他曾经看过这部电影,剧情与画面在脑海里闪现。

    里面的打斗,通俗易懂,又吸引眼球,也符合“李晓龙”的风格,所采用的特技很少。

    说到《叶问》这部电影,就不得不说一说,叶问这个一代宗师。

    叶问,生于1893年,本名叶继问,祖籍广。东省南。海县,是当地大少爷,在港岛圣士提反学院念书,学识渊博。

    他的咏春,师承陈华顺、梁赞,为咏春拳体系的开宗立派人,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港岛教授广。东人咏春拳。

    其封门弟子梁挺,将咏春拳传扬国际,更通过其子弟,在全球的广泛传扬,形成出一套最权威的中华传统武术实战修习课程《梁挺咏春》,载誉全球。

    叶问是咏春拳,乃至中华武术一致推崇的一代宗师,1972年在家与世长,比猝死的李晓龙早一年,同时,也是李晓龙的师父。

    叶问在原传统武术,言传身教的授业方式上,将原博大精深,包含武术套路与心法的传授方式,拆改成一个个简单通俗的动作名称,如摊、掌、膀、伏、抌、捶等,让咏春拳以最显浅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在港岛开宗立派,将原本秘而不传的咏春拳传扬开来。

    及至其后子弟门人孜孜努力,将咏春拳传遍全球,成为一系名拳。

    这个一代宗师,李晓龙的师傅,毫无疑问,很有人格魅力,所以,所拍摄的电影,自然可以吸引眼球。

    同时,李晓龙的师傅,本身就是一个噱头,“李晓龙”三个字,在港岛已经家喻户晓,哪怕是在国外,估计很多外国人也会好奇,李晓龙的师傅,会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

    林扬开始写起剧本。

    一九三零年代,中华武术之都的佛。山,武风顶盛,各门各派为广纳门徒,经常集体比斗以显实力。

    叶问习得一身武艺,但为人低调,故未有设馆授徒,只待在家中与友人闭门切磋、钻研武术。

    以金山找为首的北方武师,为了在佛。山扬名立万,遂狠狠挫下各派馆主。

    金山找为搏得佛。山市民的认同,决意挑战不问世事的叶问,且闯进叶宅逼叶问出手。

    叶问在妻子张永成的鼓励下出手,以熟练的咏春拳大胜金山找。

    经此一役,佛。山掀起了炽盛的咏春热潮。

    好景不常,中日战争爆发,佛。山沦陷,叶家大宅被日军强占,叶问被迫带着妻儿移居废屋。

    叶问一家生活艰苦,但叶问仍积极面对,一改阔少的态度,到煤炭厂当苦力,自力更生。

    众中华人默默耕耘之际,一批日军却前来生事,陪伴在日军主任佐腾旁边的翻译官,竟是昔日的佛。山巡警李钊。

    日国将军三蒲是一名武痴,故以白米作奖赏,邀请中国人到打斗场与日军切磋,藉以观摩中国武术。

    叶问的好友武痴林,于打斗场内侮辱三蒲,被生生打死。

    叶问为寻找武痴林,到打斗场,即见廖师傅,被佐腾无理射杀。

    叶问遂把心中悲愤于打斗场上发泄出来,以一敌十,痛击日本人。

    三蒲对叶问的身手大为欣赏,并表示期待与叶问一战。

    叶问的挚友周清泉,被沦为山贼的金山找勒索。

    周清泉为养活一众工人,未有弃厂撤离,令叶问明白到每人都有其使命,遂留在棉花厂教众工人以咏春自卫。

    金山找再次来袭,一众工友在叶问带领下齐起以咏春反抗,金山找被打致耳聋。

    三蒲带兵至棉花厂捉拿叶问,要叶问向日军传授中国武术。

    叶问拒绝,只愿与三蒲作战。

    佐藤为保三蒲胜出竟暗设埋伏,叶问虽已知已身陷危机,但仍以咏春力战三蒲的空手道,二人在擂台上展开激烈决战。

    最后叶问打败了三浦;却被佐藤从开枪,幸而李钊扑上去,只是打伤了叶问的肩膀。

    人群涌上去,叶问在好友周清泉的帮助下,逃离佛。山,去了港岛。

    再加上场景的描写,以及对话,打斗等等,零零总总的,林扬将《叶问》这部电影的剧本写了出来。

    不同于接手的半部电影《死亡的游戏》,林大圣人对于自己自编、自导、自演的第一部正式电影《叶问》,还是很上心的。

    首先要做的,就是挑选演员,将剧中每一个人物都塑造好,主角当然是他自己,林大圣人,也就是“李晓龙。”(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九章 两个未出名的名人

    “怎么样?”林扬将林正英与b仔找来,将《叶问》的剧本拿给两人过了目。

    林正英与b仔一年来也没闲着,林扬虽然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