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上梁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逼上梁山- 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国事危机,盼折可存以大局为重,助他李民,速速平定天下,安内御外。

折可存当即看地感怀不已。

要知道折家军就在陕北甘肃一带,世代与西夏军作战,自也是如那种家军一般,早就通过历代无数的血仇,与那西夏成了死敌。抵御西夏,捍卫边陲,几乎成了家传的使命。在此他折家军即将覆灭之刻,得到了李民肯定与招安。折可存若说不动心,那真是圣人了。

而折可存看罢李民这封信,打开慕容博这封信一看,却是苦笑不得。原本以为自家两个妹妹与李民和慕容博结亲,那就已经够糟的了。可折可存万万没有想到,他老婆慕容海棠,竟然也是敌军慕容家的旁枝,跟那慕容博还算是堂兄妹。这下,若是这些关系传出去,就算他折可存誓死不降,那也是摘不干净了。

折可求在一旁看的心痒,扒头问道:“哥,信上写的什么?”

折可存长叹一声,随手把这两封信,递给了折可求。折可求一看,当即嘿嘿笑道:“哥,没想到嫂子也是人家的人,这下咱们算是解释不清楚了。干脆咱们就跟了李民得了,咱要是在此时跟了李民,等李民平等了天下,那咱们可就都是开国元勋了。可比那老赵家立国之后,这才被逼投降效命强多了。而且,如今咱妹妹也算是李民的枕边人了。你看那老曹家,不就是跟皇家攀了姻亲,这才成了大宋第一将门了。咱们要是跟了李民,那可就是中华第一将门了。”

折可存被折可求说的也有些遐思。可折可存毕竟是折家军当代掌门人,却是不能光考虑自身,还要考虑老家的族人。当下训斥道:“胡说!莫要忘了我等的老家族人,尚在大宋疆域之内,莫要累了折家全族。”

此时这折可存的想法,倒是与那折可大有些类似。只不过,折可求却不是那折可复一般只擅武勇。对此,折可求深刻了解兄长折可存,却是早有考虑过了,当即不慌不忙的说道:“哥,这你就不用多操心了。莫要忘了,那西北,可不光是咱们一家折家军以及朝廷的军队。可是尚有种家军与姚家军等等豪族。如今,种家军已经投了李民,且现今坐镇西北的,也正是种师道的弟弟种师远。有他们在前,西北还有什么军马能威胁到咱们折家。只需哥哥遣人快马通报,咱们折家有了提防,联合那种家,姚家。一举占了西北,也是易如反掌。”

折可存闻听顿时心动。不过,还是有些不靠谱。当即带了弟弟,把种师道请入内室。有这折可求事先垫底,这折可存与种师道沟通地相当愉快。毕竟双方原本也都有交情,种师道更是折可求的老上司。而且,种师道更是率先投降的榜样。

折可存心动之后,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抹不开得了。再次敲定了一下李民如今的真实实力之后,随即也就把话题进入了家族防备宋军讨伐的上面。

说实在的,此时种师道派去老家的人,也是还没回来,毕竟从东南到西北,那也是不近了。就是八百里的急报,那也得跑上几天。何况种师道派去的人,还不能明着赶路,更不能二十里一座驿站,换一匹马地昼夜兼程赶路,再加上如今的路面不太平,这么些日子恐怕却是还没到地头。种师道对老家如何,也是很担心。

不过,种师道当然不能把这种对老家的担心摆着明面上给折可存看,当即安然笑道:“此事无需担心。西北边军,本就是你我几家组成。受童贯节制罢了。如今你我都在这里,童贯更是身死。西北有我兄弟在,足以震慑宵小。若是再得你家相帮,西北各地,尽入我等之手,正可献给圣主,立此大功一件。”

折可存闻言,当即安心。随即命人开开城门,全军外出投降。

李民得报,亲自迎接出大营,把折可存接入营中,折可存也是小小的自得了一把。

而随着折可存代表折家军的正式投效,原本左右为难的折可大,以及誓死守义的折可适,也是转变了态度,全都跟随折可存,跟随了李民。

李民随后传令还在怀玉山脉磨蹭的方腊军,快速赶来。

这方腊军领军赶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方腊手下的亲信,李民的内应娄敏中。

李民随即毫不客气的就收编了方腊军的这十万人。并把这十万人,与折可存残留的三万来人,混编一起,打散了,从中挑了三万精壮,补给折可存,组建了第十步兵军团。而其余十万人,则组成了十个辅军师,用以镇守地方。

可就在李民整军不久。才一个多月,李民按照高俅提供的消息,四下派出的密探,就已火速传来消息。

吐番出兵十五万,大理出兵十万,安南等国出联军十万,共计三十五万的大军,兵分三路,直奔李民的东南杀来。

李民帐下将领闻听,也全都是各自倒吸了一口冷气。

虽说李民如今的军马总数已经是不少。总兵力与那番国联军的总数也是相差无几,甚至还要多上几许。可这东南的地方太大。几处要地一分,腹内各地还要留点兵马剿灭盗贼、草寇,震慑流民,安抚灾民。李民如今可以机动调用的兵丁,真的是不多。

而且,如今折可存的第十步兵军刚刚组建,战斗力也根本不成一个样子。那十个辅军师,更是样子货。以这十几不到二十万的兵力,应对三十五万的番国联军精锐,即使是种师道和折可存这等的老将,那都是有些犯难。

朱武更是急速的推算不已。

反倒是李民仔细观看军情,却是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吐番兵发十五万,从天水进入宋境,取道四川成都,直奔东南而来。所过之处,奸淫摞掠,无恶不作。而大宋的地方官军,却因为朝廷的旨意,全都敢怒不敢言,百姓怨声载道。

不过,却也因此,吐番兵马行军缓慢。明显其意不在帮着大宋平叛,而是打着借兵大宋,帮着大宋平定内乱,合理进入大宋发财来的。

故此,比造这速度,吐番军兵待通过大宋占领区,正式抵达李民疆界,却是还需要三个月。

而除了这吐番,安南等国也是一样。他们的军事目地,自然也是不为了帮着大宋平叛,也是为了发财来的。

为此,这些小国,虽然各自兵力都不多,可为了能在中原发大财,能与吐番等国取得同样的好处,却是组建了联军。其中以安南国出的兵力最多,足有三万之众,其余的如万象国等,有出兵一万的,有出兵五千地,却也是凑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从河内起兵,直奔大宋邕州。

只不过,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不怎么好。除了山就是水很少看见人烟不说,如今东南之地皆都反叛。他们这些大宋朝廷请来的援兵,却是不被那些地方势力待见,却是没办法如那吐番一般,安安全全的掠夺中原百姓。

好在他们也不是真心帮着大宋来的,老百姓不安分的给他们抢,他们就硬抢,杀人掠物。简直就是趁着大宋内乱之际,借着大宋朝廷的口谕,强行入侵大宋。估计,就算没有大宋的请求,他们八成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而随着他们这种灭绝性的杀戮掠夺,东南邕州百姓,也皆是揭竿而起。或百十人,或千余人,尽皆组成了保卫家园的义军。

中原百姓,虽然面对朝廷正统,多是逆来顺受,可面对外侮之时,却是多有豪杰之士奋起,其百姓更是一呼百应。

故此,这安南等国的十万联军,却也是进程缓慢。没有两三月,光是那些邕州的义军,他们就灭不干净。那些当地人,若是钻进山沟,大宋的官军尚且奈何不得,何况那些不识当地地理的番国了。

而平定不了邕州,那些番国再是胡来,却也是不能不管后路的安危,就径直杀到李民的疆界来。

而最后的大理段誉的军兵,却是与吐番和安南等国联军相反,一路上与民无犯,共买共卖,快速行军。不仅行军的速度远在吐番,安南小国联军之上。素质更是强多了。

显然这段誉却是真心来帮大宋赵佶的。

而且,段誉此次为了帮赵佶,倾举国之兵,聚齐了十万兵马,出秀山郡,石城郡,直奔矩州而来,最多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抵达。

可如此一来,却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吐番、大理、安南小国联军这三路军马,虽说是联军,可并没有人居中调遣,统控全局。以至,李民虽然是面对三路军马的包围夹击,可实际上,李民却是用不着同时面对三路军马。

尤其是李民现今手下的主力,无论是慕容博的藤甲军,还是种师道的第九骑兵军,那都是高速移动部队,而且还是那种高攻击的主力部队。

李民完全可以主动截击他们,一路路的打。以优势兵力击溃一路之后,而后派辅军收尾,驻守,随即再调动主力攻打另一路。而且,这三路军兵,除了段誉那一路的军兵之外,其余两路,更是极端的祸害百姓,其民心可用,更是让李民占据人和。

李民当下盘算已定,随即说出与公孙胜、朱武商议。

要说李民平时不怎么下令,经常是假借朱武、公孙胜等参谋部拟定作战计划,那不过是李民牢记:人主者,不与臣下争功。

故此才不怎么表现,可如今大势在前,李民自也是当仁不让。

而李民一番谋略,也让朱武,和公孙胜等尽皆愕然。尤其是那朱武,原本也已经推算到了这些。只不过,却还是没有想的这般清楚,没敢空城而出的主动出击,只想怎么防守呢,这才没有如李民一般及时。

第十六卷 第十五回 变故

矩州。

地处大宋黔南路,也就如今的广西贵阳一带。自西汉时,就有当地大姓谢氏依附朝廷,成了华夏的一份子。唐高祖武德四年设置矩州。据说,因为该地区的南面有水呈方形,其状如矩,所以取了矩州这个名字。

不过,矩州虽然自古流传,可实际上,大宋彻底统制矩州,时间却也不久。甚至有部分的地方,还尚未完全被大宋掌控。

无他,天高皇帝远也。

这矩州,原本在大唐武德时还算正州。可自唐玄宗天宝三年,就因为距离中央政府距离太远不好管制,降为羁縻州。把整个矩州分为了五十个羁縻州小区域,让当地人自治。

在五代十国时,更有乌蛮人入侵矩州,立号称石人部落。直到,乌蛮人退回黔西北,其子若藏继续管理矩州事务,曾于宋太祖乾德五年向朝廷纳贡。得到宋太祖的嘉奖,与一批土著首领同时被授予归德司戈职。自此,这矩州也才算是明面上归了大宋统制。

没错,仅仅是明面上。归德司戈,职位虽不高,仅仅属于从八品下职官,可却掌有一定军权。

正所谓:天高皇帝远,有兵就是草头王。

故此,当地头人的进贡纳降,也不过就是明面罢了。实际上还是当地的豪族,氏族的首领自治矩州。

故而,直到李民来到这个时代的前几年。大宋皇上赵佶好大喜功,眼看北扩疆土无望,奈何不得人家大辽与西夏,这才诏当地的番部长田佑恭入朝,设黔南路,正式以武力一统黔南的五十个羁縻州。历经十几年,这才基本上统制了整个矩州。

结果,却又赶上天下大旱,四方尽反。

好在,矩州久战,民皆思安。其本地吏治在田佑恭的安抚和镇压下,也算是不错,更为主要的是矩州湖泊众多,也没被旱情严重破坏,百姓有吃的,却也是没个乐意造反。

只不过,随着段誉领着大理军兵的到来,一切却又不同了。

段誉所率的大理兵马,虽然在段誉的约束下,并不怎么祸害当地的百姓。可段誉的大理兵马,毕竟以苗人居多。那白苗的军兵还好些,那黑苗的军兵,却是大理的特色军种,上阵多驱赶蛇虫蜘蛛等五毒作战。如此,即使段誉约束军兵不祸害百姓,那矩州的百姓看见大批的蛇虫过境,那也是慌啊。

何况,大理本不是什么特别富裕的国家。此次来地匆忙,军粮准备更是不足。若不是大宋特使为了大理能够急速出兵,许了大理军兵的粮饷,尽由大宋当地府城提供,段誉光是准备那些出兵的军粮,那就不可能那么快的动身。

当然,这也是段誉仁慈,根本没想过掠夺大宋当地百姓,就地就食的想法。像其他吐番、安南等国,就从来没有过段誉这般的烦恼。尤其是安南等小国联军当中,有些尚未完全开化,甚至还保留了生吃活人的习惯。自然在进入大宋时,不会想那军粮问题。

可问题是,赵佶皇上不知民情,漫天许愿。那大宋的特使,更是管不着地方百姓的死活。可由地方承担大理十万军兵的军粮,对于富庶的地方来说不算什么。可对于刚刚经历大旱的地方来说,那可就是一个大麻烦了。

何况这矩州,本是久战之地,五十个羁縻州刚刚彻底归顺了大宋。刚刚稳定不久,朝廷不仅没有及时安抚,反倒又加重税收,征粮供给苗人。这些壮族,彝族等的氏族,洞主,自然更是不满。

段誉兵行到矩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