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好迁移到柏林东面的佐森。同一天,海军方面报告,袖珍战斗舰“斯比伯爵”号和“德意志”号及21艘潜水艇已准备好开赴大西洋防区。
8 月17日,哈尔德将军在日记里记下了一段奇怪的活:“卡纳里斯同第一局' 作战局' 查对过。希姆莱、海德里希,上萨尔斯堡:给上西里西亚送150 套附件齐全的波兰军服。”
这是什么意思?直到战后才弄清楚。这牵涉到纳粹党人所制造的最离奇的一个事件。我们还记得,为了能使侵略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有所借口,希特勒和他的将领们曾打算制造过像谋杀德国公使这样的“事件”,这一次也正如过去一样,他们因为看到时间越来越少,就又想制造一个事件,至少照他们的想法,这样就可以使他们在全世界面前有了侵略波兰的理由。这一事件的代号叫“希姆莱计划”,做法十分简单——也十分露骨。党卫队的秘密警察将利用集中营里的死囚穿着波兰陆军的制服向靠近波兰边境格莱维茨地方的德国广播电台发动假进攻。这个地方靠近波兰边境,这样就可以指责波兰进攻了德国。8 月初,最高统帅部谍报局局长卡纳里斯海军上将,接到了希特勒的手令,要他发给希姆莱和海德里希150 套波军制服和若干波军小型武器。这使他大为奇怪,8 月17日,他问最高统帅部长官这是怎么回事。那位没有骨气的凯特尔说,他也不怎么看得起“这种行为”,不过他告诉卡纳里斯说,既然是元首亲自下的命令,也就“没有什么法子”了。卡纳里斯虽然十分反感,但还是服从了希特勒的命令,把制服交给了海德里希。
这位党卫队保安处处长选定了一个叫做阿尔弗雷德·赫尔莫特·瑙约克斯的年轻的党卫队老特务来执行这项计划。对这个奇'519' 怪的人物来说,接受这样的任务既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早在1939年3 月,在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以前不久,瑙约克斯就曾受海德里希指使把炸药运入斯洛伐克,据他后来供认,这批炸药就是用来“制造事件”的。
阿尔弗雷德·瑙约克斯是党卫队秘密警察的典型产物,是一种有文化的匪徒。他曾在基尔大学学过工程,在那里第一次尝到了同反纳粹分子殴斗的滋味,有一次他的鼻子给共产党人打瘪了。他是在1931年参加党卫队的,在1934年保安处成立时就到了那里。像海德里希周围许多别的年轻人一样,他喜欢从事党卫队内被认为是一种花脑筋的研究——特别是“历史”和“哲学”。同时他也很快地成了一个被认为是难对付的年轻人' 另一个斯科尔兹内也是这样一个人' ,可以被委托去执行希姆莱和海德里希所设想出来的那种不大光彩的任务。1944年10月19日,瑙约克斯投奔了美国人,一年以后在纽伦堡作了一批画押口供,其中之一就是希特勒为了使进攻波兰能有所借口而制造的“事件”的经过,这样就为历史保存了一段实录。
1939年8 月10日或者这一天前后,保安处处长海德里希亲自下令,让我伪装进攻波兰边境附近的格莱维茨电台,' 瑙约克斯在1945年11月20日在纽伦堡的一份画押口供中说' 而且要装作这支进攻部队像是波兰人组成的那样。海德里希说:“对外国报界和德国宣传来说,都需要有足以证明是波兰人进行这次进攻的真凭实据……”
给我的命令是攻占广播电台,占领时间要长到足以让一名归我指挥的能说波兰活的德国人广播完一篇波兰语的演说。海德里希告诉我说,这篇演说应当讲到德国人同波兰人之间开战的时间已经到了……海德里希还告诉我说,他预料德国在几天之内即将进攻波兰。我到格莱维茨去,在那里等候了14天……8 月25日至31日之间,我去见了秘密警察头子海因里希·缪勒,他当时正在附近的奥普林。缪勒当着我'520'的面同一个叫做梅尔霍恩的人讨论了制造另一个边境事件的计划,要把事情做得看起来是波兰士兵进攻德国军队那样……缪勒说他有12名到13名的死囚,要让他们穿上波军制服,把他们弄死后放在出事地点,以此表明他们是在进攻时被打死的。为了这个目的,海德里希部下的医生要给他们打毒药针,然后再用枪打,在他们身上造成伤口。事件发生之后,要把报界人士和其他人士带到现场去……
缪勒告诉我,他从海德里希处得到一个命令,要给我这样一些死囚来布置格莱维茨的事件。他在提到这批死囚时所用的代号是“罐头货”。
当希姆莱、海德里希和缨勒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准备利用这批“罐头货”为德国侵略波兰制造借口的时候,元首在部署三军方面也作出了第一个决定性的行动,准备应付可能会打大的战争。在8 月19日——这是又一个关键性的日子——给德国海军下达了出发的命令。
21艘潜水艇奉命进入不列颠群岛以北和西北的阵地,“斯比伯爵”号启碇开赴巴西沿岸海面,它的姊妹舰“德意志”号也进驻能切断北大西洋中英国海上航路的阵地。
向各战舰下达出发令以准备可能对英国采取行动的这一天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正是在8 月19日这一天,在柏林进行了一个星期的疯狂的呼吁以后,苏联政府终于给了希待勒以他所要求的答复。
纳粹一苏联谈判:1939年8月15—21日
冯·德·舒伦堡大使在8 月15日晚上8 时见了莫洛托夫,而且,按照柏林的指示,向他宣读了德国外交部长表示准备到莫斯科来解决苏德关系的急电。据那天深夜德国大使发往柏林的“特急绝密”电报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以最大的兴趣”听取了他的陈述,并且“热烈欢迎德国想改善对苏关系的愿望”。虽然如此,莫洛托夫毕竟是要外交的老手,仍然不露一丝着急的迹象。他说,像里宾特洛甫所建议的那种访问,“要求有充分的准备,才能使双'521' 方的意见交换得到结果”。
什么结果?这位诡计多端的俄国人是给了一点暗示的。他问道,德国政府是否有兴趣在两国之间签订一项互不侵犯条约呢?它是否准备发挥它对日本的影响来改善苏日关系并且“消除边境冲突”呢?' 指的是在满洲一蒙古边境上已经打了整整一夏天的没有宣战的战争。' 最后,莫洛托夫问道,如果苏德联合担保波罗的海国家的话,德国以为如何呢?
他最后说,所有这一类问题“都必须具体讨论,那样,在德国外交部长来到了这里以后,就不会仅仅是交换交换意见,而是能作出具体决定”。他再一次强调“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这样看来,缔结纳粹一苏联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还是俄国人第一个倡议的——而且是在他们同法国和英国谈判必要时协同作战来制止德国侵略的时候倡议的。希特勒对“具体讨论”这样一个条约当然大喜过望,因为这个条约将使俄国置身于战争之外,从而能使他放胆进攻波兰而无需害怕苏联干涉。而如果苏联置身于外的话,他深信英国和法国是会不寒而栗的。莫洛托夫的这些建议正好就是希特勒所希望的东西;而且,它们比他所敢于提出的更具体,更痛快。只有一个困难:8 月份快完了,而莫洛托夫还在那里坚持在德国外交部长访问莫斯科以前要有“充分准备”,希特勒可等不及苏联人这种慢吞吞的步子。威廉街在8 月16日清晨6 点40分就把舒伦堡关于他同莫洛托夫的谈话的报告用电话传给了在富许尔的里宾特洛甫,里宾特洛甫又急急忙忙翻过山到上萨尔斯堡去向元首请示。到了午后,他们就拟好了给莫洛托夫的答复,从电传打字机上传给在柏林的威兹萨克,指示他立即以“特急”电报发往莫斯科。
纳粹独裁者无条件地接受了苏联的建议。舒伦堡奉里宾特洛甫之命再次进见莫洛托夫并且通知他:德国准备同苏联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而且,如果苏联政府也有同样愿望的话,这项条约的期限可定为25年,期满以前不得废除。除此而外,德国还准备同苏联一起对波罗的海各国作出担保。最后,德国也愿意发挥影'522' 响来改进并巩固俄—日关系。
德国政府一切装作不急于同莫斯科做交易的伪装都抛掉了。
元首的意见是' 里宾特洛南的电报接着说' ,鉴于目前时局的变化,并且鉴于不论哪一天都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事变' 在这一点上请向莫洛托夫先生说明,德国决不能无限期地容忍波兰的挑衅' ,亟需从根本上迅速澄清德俄关系,并澄清各自对当前问题的态度。为此,我己准备在星期五'8月18日' 以后的任何时候飞赴莫斯科,由元首授以全权,来谈判德俄关系的全部问题,而且,如果时机成熟的话,签订相应的条约。里宾特洛甫再次在这封电报后面加上了一段“附言”——他个人给大使的指示。
我要求你再一次把这一指示逐字读给莫洛托夫听,并且要求立即知道俄国政府和斯大林先生的意见。为让你心中有数起见,再告诉你一句绝对要保密的话,如果我能在本周未或者下周初到莫斯科的话,对我们将特别有利。
第二天,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在高山顶上十分着急地等待着莫斯科的回答。莫斯科和柏林之间电讯来往当然不可能说来就来——然而那两位高居在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顶上的人却似乎忘记了这一事实。到8 月17日中午,里宾特洛甫又给舒伦堡发了一封“特急”电,要求对方“用电报报告:你是什么时候求见莫洛托夫的,会谈安排在什么时候”。到吃晚饭的时候,那位被逼得很紧的大使的复电来了,也是“特急”,说的是他在前一天深夜11点钟才接到外交部长的电报,要进行任何外交活动都太晚了。今天'8月17日' 早上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同莫洛托夫约好在晚上8 点见面。对于现在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的纳粹领导人来说,这次会谈的结果是失望的。俄国外交人民委员不但知道希特勒在着急,而且无疑也完全知道是为了什么理由,因此他就想种种办法耍弄他们。在舒伦堡向他读里宾特洛甫的电报的时候,莫洛托夫并不怎么关心它的内容,听完了以后,他就拿出了苏联政府对德国外交部长8 月15日第一次来信的书面答复。'523' 这份复照一开头就尖刻地回溯了纳粹政府以前对苏俄的敌视行为,并且说,“直到最近以前,苏联政府行事都一直假定德国政府是在找机会同苏联发生冲突……更不用提德国政府利用所谓反共公约努力建立而且已经建立了一批国家反对苏联的统一战线这件事实了”。复照解释说,正是由于这个理由,俄国“才参与组织一个反对' 德国' 侵略的联合防御阵线”。
虽然如此' 照会继续说' ,如果德国政府现在要对过去的政策实行改变,准备认真改善同苏联的政治关系的话,苏联政府尸能对这样一种改变表示欢迎,并且准备在自己这方面修改政策,以便认真改善对德关系。
但是,俄国照会坚持,这一定要通过“认真而实际的步骤”来做到——而不是像里宾特洛甫所建议的那样跨一大步。
到底是什么样的步骤?
第一步:缔结一项贸易与贷款协定。
第二步:“可在不久以后”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
在采取第二个步骤的同时,苏联人要求“签订一项特别议定书,明确规定缔约双方在这个或那个外交政策问题上的利益”。这显然是暗示,至少是在瓜分东欧问题上,莫斯科已经同意德国人的意见,认为可以作一笔交易了。至于德国方面所建议的里宾特洛甫访苏之举,莫洛托夫宣称,苏联政府对此“甚为满意”,“因为派遣这么一位显要的政治家前来,突出地表明了德国政府的态度是十分认真的,与英国适成显著的对比,后者只派了像斯特兰那么一个二流角色到莫斯科来。虽然如此,对德国外交部长的来访,仍然需要作充分准备。这种访问必然会大事张扬,苏联政府却并不喜欢招摇,而宁愿不声不响地做些实际工作”。
莫洛托夫提都没有提到里宾特洛甫所说的他要在周未到莫斯科来的那项迫切的具体的建议,而舒伦堡则也许因为谈话的结果有点出乎他意料之外,也没有多提这件事。
第二天,里宾特洛甫在接到大使的报告以后,就催起这件事来了。十分明显,希特勒现在是不顾一切了。8 月18日晚间,从他在上萨尔斯堡的夏令总部又给舒伦堡发出了一封由里宾特洛甫署名的“特急”电报。这封电报是在8 月19日清晨5 点45分到达莫斯科德国大使馆的,它指示大使“立即安排再次晋见莫洛托夫先生,并且尽可能争取马上同他会谈”。再也没有时间可以坐失'524' 了。“我要求你,”里宾特洛甫在电报里说,“告诉莫洛托夫以下的话”:……我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