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李卜成闻听,高兴极了,忍不住流下喜悦的泪水。对于饥寒交迫,终日寻觅党组织未果的他们来说,这个消息真是天大的喜事!黄克诚、李卜成马上给党中央写了一份报告,请求接上组织关系,并委托曾希圣的哥哥转交党中央。
党中央很快派人来看望他们,接纳了他们的组织关系。看到他俩天寒地冻还穿着单衣,党组织立即给了他俩六十块钱,以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法租界的一间亭子间里,黄克诚与李卜成终于有了个安居之所。
他们十分珍惜这个难得的平静间隙,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党中央派人送来的六大会议文件以及共产国际的有关文件、各种革命刊物等。
黄克诚读得十分认真,边阅读边思考,这使他对革命问题的理论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这期间,他才知道什么是右倾机会主义,什么是左倾盲动主义。在此之前,虽然他被多次指责为右倾,但是,对于什么是右倾,黄克诚并不很了解。
经过一段平静的学习生活之后,中央军委派人来与他俩谈话,要他们自找职业,以此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于是,黄克诚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前往河北唐山原唐生智的部队,开展地下革命工作。
武汉。国民党陆军第二师政训处图书室。
黄克诚身穿国民党少尉军服,清查整理图书。
黄克诚怎么从河北唐山一下子来到千里之外的湖北武汉?原来,黄克诚从上海抵达唐山后,一直呆在国民党第五十三师一五八旅。这支部队原是唐生智的嫡系,也就是黄克诚北伐时期所在的部队。因而,黄克诚的故旧相识很多,包括旅长凌兆尧。
黄克诚来到这里后,一边接触一些中下级军官,他们多是黄克诚在教导队教过的学生,一边抽空接触附近煤矿的工人,主要为今后开展革命工作作些调查、准备。
然而,几个月过去了,旅长凌兆尧一直不给他安排工作。原来,凌兆尧对他起了戒心,怀疑他是共产党员。无奈,黄克诚辗转南下武汉,通过故旧,进入了国民党陆二师政训处。陆二师是蒋介石的嫡系,耳目众多,政训处主任康泽又是蒋介石的亲信学生,所以,黄克诚在陆二师十分谨慎,小心翼翼地开展革命工作。
尽管如此,也难免有危险。
一天,黄克诚与一个同乡军官在闹市区闲逛,突然与一个人迎面而遇。
此人叫刘雄,永兴一个大地主的儿子,曾与黄克诚在衡阳三师同窗。湘南暴动时,刘雄家被暴动农民搜抄,他的一个兄弟也被杀。于是,刘雄与家人疯狂报复,将一大批暴动农民和共产党员捕杀。
黄克诚与刘雄相识,这只疯狗一向以搜捕共产党人为己任,如果让他认出、他岂能放过?
不过,回避为时已晚!黄克诚灵机一动,主动迎上前去,来了个先发制人,“啊!老朋友,多年不见,一向可好?”黄克诚一边故作亲热,一边紧紧攥住了刘雄的手。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让刘雄有点瞠目结舌,一时反应不过来。接着他想抽出手,说点什么。
黄克诚岂容他开口,他更加用力地握着刘雄的手,自己则继续说些无关痛痒的亲热之词。
刘雄有些发急,极力想开口说话。
黄克诚哪里管他,一口气说完,不等刘雄反应,猛地一松手,钻进了拥挤的人流中。
与黄克诚同行的老乡见状,心下已然明白,赶紧又抓住刘雄的手,继续与刘雄搭茬说话,使他难以脱身。
黄克诚藉此从容地跑脱。虚惊一场之后,他再也不轻易上街了。
不久,那个刘雄发现并告发了黄克诚的患难之交李卜成,将李卜成残忍地杀害了。
在国民党军队里的日子是很难熬的,当然也促使黄克诚去思考很多问题。他在后来回忆道:这期间,我思想上反复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看到从大革命的失败,到目前白区党组织到处遭受敌人的破坏,许多共产党员和革命者血流成河的现实,认识到我们在军队中只抓政治工作,而不注重抓军权,以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这个教训太深刻了。我深深感到,革命必须依靠武装斗争。没有革命武装作后盾,迟早会成为敌人的俎上肉,任人宰割。于是,我逐渐形成了一个坚定的信念:到游击区去,重回红军搞军事斗争。①第三章打长沙渡赣江肃反憾终生“重回红军搞军事斗争”,这个信念一旦确立,黄克诚即刻开始付诸行动。他先是设法将自己辗转唐山、天津、武汉、河南、南京等地,最后来到陆二师政训处的情形,向中央军委作了详细汇报,接着提出了到游击区去参加军事斗争的请求。然后,他离开陆二师,经南京赶赴上海。
临别武汉时,恰逢唐生智起兵反蒋失败(1930年1 月),黄克诚原来所在的部队中,有不少下级军官被俘遣散至武汉。黄克诚闻讯,赶去看望。其实,他的真正用意是动员他们参加红军,跟他一块去游击区。黄克诚深谋远虑,这些下级军官此时兵败被俘,已无多少出路,如果动员他们参加红军,他们有实战经验,一定能够成为红军的骨干,壮大革命力量。
黄克诚进行了耐心的说服动员,结果有三个连长欣然应允。
于是,黄克诚带领这三个人来到上海。
十里洋场,奢靡繁华。黄克诚视若无睹,他按照预先约定的方式,给中央军委写了一封联系信,便开始了焦急的等待。
不久,中央军委派人来与黄克诚取得了联系。黄克诚再次向中央军委提出了到苏区的请求。
过了几天,中央军委派人来通知黄克诚,他的请求已经得到批准,军委决定派他们四人立即启程去鄂南游击区,到在阳新、大冶一带活动的红五军去工作。
黄克诚等四人,带着中央给鄂南特委的密写指示信,登程上路了。
黄克诚心情格外舒畅,自从湘南暴动失败以后,这一年多来,千里奔波,颠沛流离,终于可以拿起刀枪,与敌人展开面对面的战斗了。
长江边。一个小村庄。
这个小村庄属湖北阳新县,紧靠鄂南苏区,黄克诚一行将在这里与鄂南特委接头。
黄克诚一行四人身着国民党军装,一路上大摇大摆,十分顺利地抵达这里。
几个人心境也格外愉快,满怀欣喜地来到鄂南特委的秘密交通站。
一个年纪四五十岁左右、农民打扮的人蹲坐在屋里,用敌意的目光盯着走迸门来的黄克诚等人。
黄克诚走上前去,按事先约定的暗语与那人打了个招呼。奇怪的是,那人不理不睬,依旧蹲坐不动。
黄克诚又将暗语反复说了好几遍,毫无所获。
屋里一阵难堪与沉默。
很明显,那人见黄克诚等身穿“黄皮”,起了疑心。有不少好奇的村民围拢了过来,上下打量着这几个国民党大官,不时地叽叽喳喳,交头接耳。
黄克诚等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期望着出现意外惊喜,顺利接上头。
时间嘀嗒嘀嗒,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好奇的村民们顿觉索然无味,渐渐散开而去,只剩下了几个年纪较大的,仍旧站着围观。黄克诚一脸无可奈何,而那三个一同前来的人面露厌烦之色。
黄克诚抱着一线期望,走近那几个围观的村民,悄悄地问:“你们知道鲁连在什么地方吗?”
鲁连是中共鄂南特委负责人之一,黄克诚与他在上海见过面,所以才有此问。
但是,他们除了摇头,一言不发。
天色已经黑了下来。暮霭笼罩着长江两岸,江水愈发地黑了。
同来的三个人垂头丧气,彻底失去了耐心,一再催促黄克诚返回武汉,再作计较。
黄克诚只好同意了。
四个人又乘船返回武汉,小住下来。
这时,那三个接受策反的国民党军队连长经此小小挫折,情绪出现了波动。其中一人执意返乡,不愿去苏区参加红军了。黄克诚反复劝说也无济干事,只好送他走了。
黄克诚暗暗焦急,不知何时才能接上关系,前往苏区。他十分担心时日一长,另外两个人也失去耐心,返回家乡。两天之后,情况忽有转机。有人主动来找他们,通过暗语,迅速接上了头!
第二天,鄂南特委来人带领他们经黄冈,去苏区。黄冈渡口。
通往鄂南苏区的要道。只要乘船过江,就是苏区了。一行人抵达黄冈渡口,准备雇个小船过江。
渡口驻有国民党军队,盘查很严。
黄克诚等刚走到渡口哨所附近,一个哨兵“哗啦”一声猛拉枪栓,一声喝斥:“站住!”
然后,他气势汹汹地走过来。哨兵一看有三个人身穿国民党军官服,态度立刻缓和下来,满脸堆笑:“长官,你们到哪里去?”
黄克诚早有准备,干咳了一声,不紧不慢他说:“到阳新县城,找七十四师罗霖师长。不行吗?”
那个哨兵立刻接上了茬,客气他说:“不敢,不敢。不过,对岸是共产党活动的地盘,从这里过江,长官是到不了阳新县城的。”
“噢?”黄克诚面容严肃,反问道,“你认为该怎么走啊?”哨兵不敢怠慢,赶紧说:“长官,你们可以坐船往下游划,到了一个叫富池口的地方,再打听……”
黄克诚装作已经明白,不耐烦他说:“知道了。那我们就坐船,去富池口!”
哨兵点头哈腰,予以放行。
黄克诚他们从容地坐上小船,向下游划去。待到江心,趁岸上哨兵看不清楚时,黄克诚叫船工直接向对岸划去,很快在江边靠岸了。
一行人十分顺利地踏上了共产党活动的区域,一颗绷得很紧的心,终于松弛了下来。
接着,他们与鄂南特委负责同志见了面,递交了中央来信。苏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黄克诚极力吸吮着这里的新鲜空气,那种兴奋之情,无法用笔墨形容!
至此,他终于结束了自湘南暴动失败以后一年多的白区生活。
平江县长寿街。
一座简易的主席台已经搭起,正中央悬挂着一幅马克思的巨幅画像,会场周围红旗迎风招展,飒飒作响。
主席台下,红五军全体将士席地而坐,有说有笑,气氛活跃。
有不少当地群众闻讯而来,驻足观看。
黄克诚就坐在队伍中间。此时,他不再是国民党军官装束,而是身着灰布红军军装,脚穿草鞋,正目不转晴地注视着主席来到鄂南苏区不久,黄克诚便被派到红五军,担任第五纵队第八大队政治委员。
今天,红五军主力会合长寿街,召开纪念马克思诞辰(5 月5 日)的大会。
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红五军领导人鱼贯登上主席台。
黄克诚扶了扶眼镜,仔细观看。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红五军的领导人。以前,他只听说红五军是在著名的平江起义中诞生的,军长彭德怀是个行伍出身,有勇有谋,深得战士们的爱戴。五军的其他领导人也久已闻名,政委膝代远沉稳持重;参谋长邓萍多才多艺,眼前这幅马克思的画像就是出自他手;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参加过广州起义,久经沙场。在这样一支部队里工作,黄克诚十分高兴。
军长彭德怀站起来讲话了。他三十岁出头的样子,身材魁梧,一双浓眉大眼,炯炯有神。一身破旧但是十分整洁的灰布军装,穿在他身上,显得格外威武。
彭德怀的讲话朴实明了,不时赢得台下热烈的掌声。
他在作完纪念马克思诞辰的演讲后,又在会上作了第二次攻打平江县城的战前动员。
彭德怀充满革命豪情、振奋人心的战前动员,深深震动了黄克诚的心。
第一次见到彭德怀,他就给黄克诚一个豪爽、正直、朴实的好印象。
大会结束之后,经过几天短暂的休整,红五军挥师直逼平江县城。
平江县城,是红五军高举起义大旗的地方,对于许多红五军指战员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因此,红五军不费吹灰之力,一举攻克平江县城,歼敌正规军一个团及一个地方民团。
红五军广大指战员,特别是指挥员,冲锋在前,敢打敢冲,给黄克诚留下深刻印象。
平江战斗结束后,被黄克诚策反而来的一个国民党连长刘瑜(此时已任五纵队四大队长)悄悄告诉黄克诚:“看来,我们来到这里就别想活着回去啦。”
黄克诚一愣,问道:“你这是何出此言?”
刘瑜感慨他说:“红军打仗那么勇敢,干部又要带头冲锋,我们准把命丢在这里。”
黄克诚笑了。他知道,刘瑜刚刚从国民党旧军队里脱离而来,对于共产党、红军的战斗生活还不适应,所以才有此语。黄克诚就针对他的这种缺乏革命献身的畏缩情绪,进行了耐心的帮助、教育。一番深入浅出的话语,逐步打消了刘瑜的畏缩情绪。
在以后的战斗中,刘瑜一直表现不错。后来,在阳新战斗中,英勇杀敌,壮烈牺牲。
五月中旬,天气开始热起来。
江西修水县城。夜幕下,黑默默的城廓显得分外森然。城墙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