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亦不宜于憩息也。其禁之。〃 五月,因旱求言。
其词有云:〃 京师去岁腊雪未能溥遍,而自春徂夏,雨泽愆期。虽屡次设坛祈祷,或雷雨一过,或小雨廉纤,入土不过一二寸,总未得邀霑霈。今芒种已逾,将届夏至,二麦既多失望,秋田尚有未耕,……〃 七月,以八旗大臣子弟应试事将僧保住等革职,伍龄安等交部严议。
谕略云:〃 上年降旨,令八旗三品以上大臣有子弟应试者,自行奏明,方准入闱。……乃今年乡试届期,伊等既不遵旨自奏,礼部又为含糊具请。似此巧为尝试,将使故智益萌,……所有礼部单开不循例自奏、遽任子弟册送考试之尹继善等,著将该部及该旗曾否钞录前奉谕旨……之处……明白回奏。……至僧保住、福延乃系内务府人员,进身岂患无阶,而亦令子弟骛名科举,……著将僧保住、福延革职,并将伊子弟革去生监,在内务府库使笔帖式上效力行走,不准给俸,俟五年无过,该管官奏明另请挑差。其蒙混奏请之礼部堂官伍龄安等,著交部严察议处。〃 十月,禁烧锅躧麴。
十二月,封皇六子永瑢为贝勒,出嗣慎郡王。
按疑《红楼梦》中所写北静郡王水溶,即从永瑢字形变化而借指其所嗣之慎郡王允禧,允禧卒諡靖。
因御史罗典请定市肆米价,史茂请禁花档小唱,以皆不可行,有所宣谕。
其谕后者云:〃 至史茂欲禁止小唱而张皇其说,以为色飞淫苗,关系风俗人心云云,言之尤为太过。此等不过俳优贱技、逐末营生之一类,……然京师地当辇毂,理大物博,为五方归极之区,若纷纷跴缉,徒使胥吏乘机多事,……又查禁不已,必致改业,今日花档,明日弹词说书,以至手技口技,何所不至,亦不能随踪蹑迹,尽举而绳之以法。……〃 按小曲说书等风俗,皆见之于《红楼梦》,乾隆时盛行,诗家亦每咏及之。
一七六〇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曹雪芹三十七岁。秋,脂砚斋写定四评《石头记》。敦敏有诗见怀。旋弃江南幕归京,重阳后与敦敏遇于养石轩,敦敏有诗志感。尝画石,敦敏亦有题句。庚辰本自第五册起册首有〃 庚辰秋月定本〃 等标记。
敦敏《懋斋诗钞》闭门闷坐感怀短檠独对酒频倾,积闷连宵百感生。近砌吟蛩侵夜语,隔邻崩雨堕垣声。
故交一别经年阔,往事重提如梦惊!忆昨西风秋力健,看人鹏翮快云程。
敦敏《懋斋诗钞》芹圃曹君(霑)别来已一载馀矣,偶过明君琳养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因呼酒话旧事,感成长句可知野鹤在鸡群,隔院惊呼意倍殷。雅识我惭褚太傅,高谈君是孟参军。
秦淮旧梦人犹在,燕市悲歌酒易醺。忽漫相逢频把袂,年来聚散感浮云。
按明君琳疑系傅恒之侄,参看第二章。隔院大谈,至比之落帽参军,可与敦诚〃 高谈雄辩虱手扪〃 句对看。〃 呼酒话旧事〃 ,所话者何?即〃 秦淮旧梦〃 是;〃 秦淮旧梦〃 者何?谓雪芹重游〃 老家〃 所在地南京,此正自江南北返时之语意。可证曹家旧事,时亦为雪芹朋辈同所叹述。
同书题芹圃画石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餘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磈礧时。
按此诗谓傲骨嶙峋,其人可见。
以上三诗,作于本年,由集中年份推之,粲若列眉。合看三诗,有一义至显至要:此次雪芹应邀南游,在朋辈殊出意外,至有秋风力健、鹏翮云程之羡。但尤出意外者,更在雪芹于如此美差快游,竟年许即弃如敝屣,翩然告归。此〃 惊喜意外〃 之实情也。再读题画诗,傲骨称奇,支离块垒,可知雪芹之拂袖归来,亦为不肯伏事权贵、难与纷纷俗士同流;其中定有重要情事,惜乎敦氏不肯亦不敢记述,只能以微徽叹咏见意耳。
本年二月,增童生岁科试五言排律诗。
三月,和嘉公主下嫁额驸福隆安。
幸皇八子永璇第。
按此非无故而往,为察其不肖行迹也。疑此等与乾隆得知《红楼梦》小说之事有关。
七月,严生童冒籍例。
八月,南巡应办差务暂停,改期于壬午春。
一七六一乾隆二十六年辛巳曹雪芹三十八岁。敦敏、敦诚来访,留饮,敏、诚各有赠诗。冬,敦敏再见访,不值,敦敏有诗纪事。
敦诚《四松堂集》卷上叶十五赠曹芹圃(即雪芹)(前三首《忆松亭》题下注〃 辛巳〃 )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衡门僻巷愁今雨,废馆颓楼梦旧家。
司业青钱留客醉,步兵白眼向人斜;阿谁买与猪肝食,日望西山餐暮霞。
按第二句,用颜真卿帖中语。一结用闵仲叔贫居日买猪肝一斤之故事,今则并慷慨好义之〃 安邑令〃 亦无有,唯有对岭餐霞,雪芹之贫况可见。
敦敏《懋斋诗钞》赠芹圃(《熙朝雅颂集》首集卷廿六叶五作《赠曹雪芹》)碧水青山曲径遐,薜萝门巷足烟霞,寻诗人去留僧舍,卖画钱来付酒家。
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风月忆繁华。新愁旧恨知多少,一醉酕幔О籽坌薄�
按此诗与上敦诚诗合看,可注意者有三:一,题同体同;二,韵同;三,内容同,互为注解。乃同时所作无疑。看其皆说〃 门巷〃 ,义云〃 留客醉〃 ,可知是敦诚等兄弟二人同访雪芹于其家,同饮留赠之作。特二人皆未明著于题中耳。曰〃 愁今雨〃 ,曰〃 悲遇合〃 ,当中不知有多少曲折情事,故下文方谓〃 新愁旧恨〃 ,皆不可以熟烂语读之。友人杨霁云先生尝见语:所云遇合,当包有丧偶续弦一类情事在。至〃 秦淮风月忆繁华〃〃废馆颓楼梦旧家〃 等语,正因雪芹南游归来,其在南京闻见种种,多足引起对于曹寅时代往事之追怀以及身世经历而感慨系之。如不了解雪芹曾游幕南京一事,而误敦氏诗句纯指雪芹幼年曾在南京而言,则去原意远矣。
访曹雪芹不值野浦冻云深,柴扉晚烟薄。山村不见人,夕阳寒欲落。
其时,复有张宜泉,过从唱和。
张宜泉《春柳堂诗稿》叶四十六以次和曹雪芹西郊信步憩废寺原韵君诗曾未等闲吟,破刹今游寄兴深。碑暗定知含雨色,墙隤可见补云阴。
蝉鸣荒径遥相唤,蛩唱空厨近自寻。寂寞西郊人到罕,有谁曳杖过烟林。
为过友家陪饮诸宗室,阻雪城西,借宿恩三张秀书馆作踏雪移筵地别寻,留连非只为知音。朝游北海朋盈座,暮宿南州玉满林。
风起难停帘际响,云寒不散砌前阴。酕幔Ь∽聿虚拙疲酪兴纱暗魉厍佟�
题芹溪居士(姓曹名)霑,(字梦阮,号芹溪居士。其人工诗、善画。)爱将笔墨逞风流,庐结西郊别样幽。门外山川供绘画,堂前花鸟入吟讴。
羹调未羡青莲宠,苑召难忘立本羞。借问古来谁得似?野心应被白云留。
按《诗稿》系分体而编,然右三首相次,中间一篇又适为陪宗室饮而阻雪城西,盖友即雪芹,宗室即敦敏等。不尔,宜泉为一贫馆师,安得有许多友人皆与宗室来往乎。〃 立本〃 ,谓唐画家阎立本,刊本作〃 本立〃 ,误倒。末句,用宋魏野被征不出之事,亦可注意。当时皇室王家,往往招琴师画客以为〃 清客相公〃 ,殆有人以画艺荐雪芹,而雪芹拒不往焉。此亦其傲骨之一端也。其谓〃 字梦阮〃 ,则误说耳,梦阮为雪芹偶拈之别署,断非〃 表德〃 之字。参看拙著《曹雪芹》卷末〃 附注〃。同书叶二十以次春夜止友人宿即席分赋高斋欣友过,留赏夜清华。破灶添寒火,春灯剪细花。裁诗分笔砚,对酒捡鱼虾。未肯安眠早,长空月影斜。
晴溪访友欲寻高士去,一径隔溪幽。岸阔浮鸥水,沙平落雁秋。携琴情得得,载酒兴悠悠。不便张皇过,轻移访戴舟。
怀曹芹溪以历三秋阔,同君一别时。怀人空有梦,见面尚无期。扫径张筵久,封书畀雁迟。何当常聚会,促膝话新诗。
按准《诗稿》以类相次之例,疑右三诗亦属雪芹。盖通观宜泉集,亦别无高士诗朋能如诗句所写者。又其《散馆后晚窗客过未遇戏题有寄》末云:〃 底事致君清兴减,海棠空好不留诗?〃 《僧寺访友》云:〃 云深居寺尘经少,人跻高踪访独难。〃 不知与雪芹亦有关否?附按,张宜泉有《九日戏寄郑恒斋被人约饮天香楼》一诗,说者遂谓此与《红楼梦》有关。非也。此天香楼,酒楼名,在什刹海边,当时酒人以其地盛多往焉。张惠言《茗柯词》有《摸鱼儿》,题曰〃 过天香楼忆同崔格卿旧游感而赋此〃 ,词有云:〃 问花无语,但倚尽危阑,斜阳漠漠,独自下楼去。〃 得硕亭《草珠一串》〃 名胜〃 门倒第二首云〃 地安门外赏荷时,数里红莲映碧池。好是天香楼上坐,酒阑人醉雨丝丝。〃 原注云:〃 酒楼。在莲池北岸。〃 当时南至皇城,西至德胜门,一望数里皆莲花。张宜泉所指即此,与《红楼梦》毫无干涉。又周寿昌《思益堂日札》又记有西天香楼,皆酒肆也。
《春柳堂诗稿》,中多令人骇愕之触忌语,亦当时文字狱之漏网者。即〃 闲兴〃 之作中亦时有〃 往事既成秦鹿失,浮名应付楚弓遗〃 等可异之句。其人身世与诗作,略参拙著《曹雪芹》第二十三章。凡此,影印此集及撰文介绍者,皆视而不见,亦可异耳。
本年正月,紫光阁落成,赐大学士公傅恒以下画像诸功臣等宴。
四月,阅健锐营兵。
九月,江西学政谢溶生因泰和县逆犯李雍和〃 潜递逆词,狂悖不法〃 一案销去加级并降级调用。
胡宝瑔奏原任刑部主事余腾蛟诗辞狂悖请旨即行正法。谕云:〃 若摭拾诗句,吹毛求疵,置之重辟,不独无以服其心,即凡为诗者,势必至不敢措一语矣。〃余腾蛟另以居乡恃符争田等本罪研审定拟。
十一月,沈德潜以进所选《国朝诗别裁集》获谴。
其谕云:〃 沈德潜来京进所选《国朝诗别裁集》,求为题辞,披阅卷首,即冠以钱谦益。伊在前明曾任大僚,复仕国朝,人品尚何足论。即以诗言,任其还之明末可耳,何得引为开代诗人之首?又如慎郡王,以亲藩贵介,乃直书其名,至为非体。更有钱名世,在雍正年间,获罪名教,亦行入选。甚至所选诗人中其名两字俱与朕名同音者,虽另易他字,岂臣子之谊所安?且其间小传评注,俱多纰缪。沈德潜身既老愦,而其子弟及依草附木之人,怂恿为此,断不可为学诗者训。朕顾可轻弁一辞乎?已命内廷翰林,逐一检删,为之别白正定矣。至朕自来加恩于沈德潜者,特因其暮年晚遇,人亦谨愿无他,是以令其在家食俸,加晋头衔,以示优恤。然庄有恭前任苏抚时,曾奏及伊子不知安分,时为规戒,俾不至多事,累及伊父。此正庄有恭存心公正,所以保全沈德潜者不少。现诗选刻已数年,陈宏谋则近属同城,尹继善虽驻江宁,亦断无不行送阅者。使能留心,如庄有恭据理规正,不但此事早知检点,即其子弟等群知约束,安静居乡,其所裨于沈德潜者岂浅鲜耶。陈宏谋无足论;而尹继善佯为不知之锢习,虽朕屡经谆谕,尚执而不化耳。著将此传谕尹继善、陈宏谋,令其知所省改。〃 按沈德潜不久前在籍接驾,尚誉之为〃 蓬瀛人瑞〃 ,至是遂因选诗得此谴辱。
其别裁集今通名《清诗别裁》,余所见悉为已经〃 正定〃 之本,尝见其中所选曹寅赠洪昉思七律,文字大有歧异,迥非楝亭原本矣,其他可知。其未遭删改之原刊本,不详尚有存否。
一七六二乾隆二十七年壬午曹雪片三十九岁。脂砚斋五评《石头记》。
庚辰本内脂批著明〃 壬午〃 者四十二条,量最多,此即己卯四阅后之评,雪芹在时最后次批也。
三月,绘小照(?)。
陶心如先生于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九日午见访于北京东四牌楼七条胡同借寓,谈次偶及《红楼梦》,乃语余云:〃 民国二十二年春,在上海蒋君家目击壁上悬一条幅,画心长约二尺馀,所绘乃曹雪芹行乐图。画面结构情形尚历历在目中,如下图(图不附,大致为右下角一石,右侧一木,石后一案,雪芹倚案微侧面坐),画心外,上方有李葆恂氏题字,全文已不复记忆,但其中有曰:曾在匋斋(按端方号)案头见《红楼梦》原稿本八册,今不知何往云云;当时亦未措意。及二十三年间见徐藏本《石头记》八册(按即庚辰本),因复忆及雪芹小照,始向往之。至二十四年夏四月夏至沪,乃向蒋索看此画,而蒋愕然,谓从来并未收藏此画,君何由见之?余因明明见此画在其壁间,今本主云无,事极可怪,因自忖或本系在他处所见,误忆为蒋壁耶?反复寻绎,不可解,亦不能去怀,见人辄时时道此异事不去口。忽有李君者,闻此而诧异曰:此图实藏我家,但本系一手卷,并非条幅,且此轴向未持出门外,君又何以能于蒋壁见之?余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