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新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梦新证-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年,即康熙四十九年庚寅秋天,曹寅又有一首诗,题作〃 渔湾夜归,忆子猷弟句,凄然有作〃 ,起首就说:水动渔舟出(子猷句)题诗人已无。

才引了子猷一句诗,接着就说〃 人已无〃 ,不是我们咒曹子猷,他不是死了又是怎么了,再次一年,〃 辛卯三月二十六日闻珍儿殇,书此忍恸,兼示四侄,寄西轩诸友三首〃 ,第二首说:予仲多遗息,成材在四三。

曹寅是老大(尤侗《曹太夫人六十寿序》里说:〃 逮公(按指曹玺)即世,仍命长子寅继之。〃 是其明证),〃 予仲〃 指老二子猷,毫无疑义。〃 遗息〃 是什么?不是没了爹娘的孩子么?假使这些字眼我们还不至于懂错的话,那么曹子猷至晚此时就已死去,这总该是千真万确的罢。

可是怪事就在这里。〃 曹宜字子猷号筠石〃 的这位先生分明是死了,不该到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乙卯还在作〃 护军参领兼佐领〃 的官,并且受诰追封他的祖父曹振彦为资政大夫,妣氏欧阳、袁氏二祖母为夫人(参看第二章第一节,第七章雍正十三年)!曹子猷算起来到那年该七十八岁高龄了,居然还能做护军,而且,他这个死过的人,不知何时竟又还魂,在三十年后做起参领来,这可不是天大的怪事么?

有了这样的硬证据,我们才敢判定:曹子猷万万不就是曹宜。曹子猷官做到二等侍卫,曹宜没做过侍卫,全衔只是〃 护军参领兼佐领加一级〃。曹子猷能画,曹寅常提,是个风雅之士,却还未听说曹宜工于什么才艺。曹子猷康熙三十六年奉使到过真州一带,曹宜是康熙四十七年奉使到过普陀,路过扬州。曹子猷与长兄曹寅孪生同岁,死得最早:曹宜活到那么晚,可见生得较晚,题《楝亭图》的年代,他还是小孩子。这样两个人,怎么一向扭作了一个人呢?可见《八旗画录》等书,全是捕风掠影,任意牵合的。

现在我们该清楚,曹寅辈一共弟兄三个,曹宜最幼,他大概比曹寅的子侄颙、畹热耍晔即蟛欢嗌伲圆茴绝不可能是曹宜的儿子,乃是曹子猷的〃 遗息〃 ,当年为曹寅锺爱过的侄儿,因此曹子猷才是雪芹的血统嫡亲祖父,和曹宜却是一清二白,万难〃 同体〃 的。

重要的事情既明,剩下的小问题有限了;读者可能致疑的不外:一、《八旗画录》等晚近著录,依人作说,靠不住情有可原,但《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是官书,乾隆元至九年奉旨所刊,所根据的是正经档案,此书明载曹寅、曹宜,只弟兄两个,现在忽然又出来个子猷,这怎么解释呢?二、曹子猷不是曹宜,但二人是如何就被淆混了呢?

回答这两个问题,确不容易。我们只能说,《氏族谱》虽是官书,却不就是毫无错误的,曹子猷这个人,是它漏刊了罢了。

我忽然想起可以根据子猷的〃 猷〃 ,逆推出曹二先生的名字来。我们有三个条件:第一,曹家上世都是双名,自从康熙把尔玉误写成〃 玺〃 改了单名,他这一支就沿下来,都是单名,直到雪芹还是单名一个〃 霑〃 字,曹二先生定不例外。第二,从〃 寅〃 、〃 宜〃 看,这一辈排的是宝盖部首。第三,这个〃 宀〃 部的字必然和〃 猷〃 字有经典字句上的关合。我于是和家兄祜昌讨论这个问题。不想几分钟以后,他就找着了曹子猷的迷失已久的名字:〃 宣〃。这种逆推的办法,虽然听来新奇,立论未免大胆,却是十分可靠的,因为我们有无可动摇的根据:《诗经?u22823X雅?u33633X之什》第三篇《桑柔》,第八章里说:秉心宣猶。 。,考慎其相。这里〃 宣猶〃 二字,正如第一节所引《书经?u33308X典》〃 夙夜惟寅,直哉惟清〃 两句是曹荔轩名字所由来一样,就正是曹筠石名字的真出处。〃猶〃 和〃 猷〃 相同,在篆文里偏旁在左在右不分,譬如〃 獨〃〃〃 就是一个字,又譬如《尔雅?u37322X诂》说:〃 猷,谋也〃 ,《疏》文就引《诗经?u22823X雅?u25991X王》:〃 厥猶。 翼翼〃 ,说明〃 猷〃〃猶〃 音义全同。到后来,〃 宣猶〃 就也写作〃 宣猷〃 了,如《晋书》里就有好例(卷三《帝纪》第三武帝泰始元年诏。kanshuba。org:看书吧):伯考景王,履道宣猷。。,缉熙诸夏。

这还不够明白么?〃 宣〃 是宣布表现,〃 猷〃 是政谟或政策,梁朝有〃 宣猷堂〃 ,后来〃 宣猷中外〃〃宣猷布政〃 都是常用的字眼了。与〃 猷〃 字有现成关系而又是〃 宀〃 部首的,只有这个〃 宣〃 字。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地,但很安心地下结论道:曹宣,字子猷,号筠石。

这才是曹楝亭的爱弟二先生,雪芹的真正亲爷爷。这是个重要纠正。因为现在若回想〃 曹宜,字子猷〃 就好笑了,〃 宜〃 和〃 猷〃 可有什么交涉、硬牵在一处?从今以后,曹宜这个名字,才专归本主,不再混裹着两个冤枉不清的魂灵了。说到这里,让我们再回到《氏族谱》的漏刊问题去,也不禁恍然大悟。一部官书之所以这样荒唐,也有它的原故:原来〃 宣〃〃宜〃 两个字太相似了!木版书的〃宣〃 字,因为两个小竖划上下出头,稍稍一连,尤其容易看成〃 宜〃 字,(甲戌本、戚本里的宜都作〃 〃 ,三横划。)钞胥或刻工的工作都很单调无味,而继续无休,时间一久,容易遗误。偏偏又遇〃 曹宣〃〃曹宜〃 两条易混的项目紧挨着,眼睛一眩,便钞掉了一行或刻丢了一项,这确是曹宣迷失的根本原由罢(《武林旧事》卷六记小说人有〃 乔宣〃 而一本正作〃 乔宜〃 ,可参看)。

「附记」

这一节除了略略修饰文字,未作大删改。所以让它基本上保持原貌,出于下面所要交待的一点理由。

读者看完上文,不难明鉴:它主要用意是辨正了旧日一向沿讹的〃 曹子猷即曹宜〃 说,——换一句话讲,初次澄清了〃 曹宜是曹玺的次子〃 、同时〃 也就是钪浮⒀┣壑妗ā〉拇砦蟆U飧龅览肀炯飨浴?墒怯幸欢谎д咚挡蝗唬菟堑囊槁郏业谋嬲坏薰Γ矣泄�

那么〃 过〃 在何处呢?原来这些位学者指责我不明白曹子猷就是。。曹荃,反而〃 编造〃 出一个曹宣来,以代替曹荃云云。

但是,他们却是怎么独得其秘的呢?是由于有新资料的出现。那么,在出现之先(资料出现是很晚的事了),我不知道,他们也不知道。大家都没有〃 前知五百年〃 的本领,不独是谁一个人。再者,分辨了曹宜、曹宣绝非一人,这必要不必要呢?分辨得毕竟对不对呢?如不分辨,他们是否也早就清楚呢?这个,就不蒙一字齿及了。还有,既然反对另立〃 曹宣〃 一名,那么照他们的高见,〃 子猷〃 的字和〃 荃〃 的名,之间又是怎样一个意义联系呢?这个,也更是绝口未见解释。论辩不足异,因为论辩目的在于讲清道理;道理不清的论辩,岂不就有点故意齮龁人之嫌了?(这样的事情曾数见不鲜。)

有朱南铣先生,在很多场合,以不同方式,表示他反对拙说。今不必备引了,只举一例:……应该承认曹寅的亲兄弟就是。。曹荃,似无否定。。荃为寅的亲兄弟而另行假。。。设。有一〃 曹宣〃 为其亲兄弟之必要。……(一九六三年文稿铅印本)

请看,朱先生的逻辑就是硬说我本节文章的目的不是分辨宜、宣,而是无理〃 否定〃 荃与寅的关系!

有赵冈、陈锺毅,他们说:……这种关系在《宗谱》(汝昌按指《五庆堂谱》)中一目了然。。。。,寅及荃为亲兄弟。而且在康熙朝以后也没有再恢复。。。〃 宣〃 字一名。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再追究曹宣一名,直接了当用曹荃一名算了。(《红楼梦新探》上篇页十七)

这是又一种逻辑,《宗谱》本来〃 一目了然〃 ,这仿佛也早该〃 前知五百年〃 ,拙文不过庸人自扰。必须找着〃 康熙朝以后……再恢复' 宣' 字一名〃 的证件才算有实际意义,否则不行。(但赵陈二氏没有说明,曹荃就死在康熙朝,那〃 以后〃 谁有资格来恢复,应由谁来恢复?他也没有列举一二个这种恢复的实例)。〃 不必再追究曹宣一名〃 完全可以,——但是不究〃 宣〃 名,那〃 曹宜字子猷〃的老问题呢,应如何处置?所有这些,这些位学者就都不再负责,没有他们的事了。

由于上述原因,我保存了拙文的原貌不作大改,连误论《氏族谱》〃 宣〃〃宜〃 二字字相似易混的那一段也不删,就是为了让它证明我在当时条件下思虑所能及的限度,以及当时我的理路的本貌,绝谈不上什么编造一个曹宣并为了否定曹荃的这等等罪名。

〃 荃〃 名见载于《氏族谱》,同辈之中,〃 寅〃〃宜〃 倒并列于〃 玺〃 后,而〃 荃〃 却独列于〃 尔正〃 之后。至于现在大家常常引用的有关〃 曹荃〃 的资料,实际都是内务府满文档的汉译本,只是寻照字音才译成〃 荃〃 字的。这一点申说清楚,恐怕也很必要。

朱南铣先生在驳议拙说的各文章中,有一点却是我十分感荷的,这就是他指出了曹寅、曹宣并非如我所推的是孪生兄弟。其理由是,《楝亭诗钞》卷三有〃支俸金铸酒枪一枚寄二弟生辰〃 一诗,腹联云:〃 三品全家增旧禄,百花同日著新绯。〃 下注云:〃 生辰同花生日。〃 既然曹宣生日是花朝(花朝有很多异说,最通常的是二月十二日),这就彻底否定了〃 孪生〃 说。我认为朱先生此说是对的。谁说的是真理事实,就要信从谁的论点。

我旧年何以致此误说。大约是因为,曹寅对自家人,对丰润的同族人,对辽东的同族人,以至对安徽贵池的同宗人,在诗题中都不作分别,通称某某几兄,某某几弟和某某侄。称二弟的有〃 筠石二弟〃〃峙乃二弟〃 ,后者却是曹秉桢。那么单称〃 二弟生辰〃 ,究不知指谁。况且我始终以为〃 与子堕地同胚胎,与子四十犹婴孩〃 的话,如非用之于双生兄弟,何必非要用这种〃 掰瓜露子〃 的措词?觉得难有另外的解释。

现在看来,不挂字号的二弟,还应是二胞弟,不像是疏宗同族弟。至于那两句难解的诗,恐怕是为了着重指明同母所生(又年龄接肩相近)。封建社会的富贵人,除了正妻,倒有几位侧室姬妾。曹寅为了特别表明一母所生的兄弟关系和感情,故此说了那种话,当时人读了必不奇怪,而到我这里,只会以一种普通人家仅仅见过一夫一妻的这种〃 观念〃 来读它,自然觉得出奇,不免大惊小怪起来。(这让富贵人听了,必然要嗤笑其〃 寒伧〃 了。)

今为存其旧貌,亦不加改动,兼志朱先生嘉惠。

第三节过继关系《红楼梦》里有许多问题,写得很奇特,一下子很难理解。例如,我总觉得贾政不像是贾母的亲生子。这个母子关系表现得十分复杂,而曹雪芹的笔在这一方面又颇为隐晦,也确实是不易看得出的。这也罢了。但《红楼梦》明明叙着贾母有两个儿子,那么贾赦又如何呢?难道也是过继来的么?

怎么交待他呢?贾赦位置的更加难懂,确是问题的核心。

其实,如果贾政是过继的话,贾赦的位置固然似乎难懂,若贾政非过继,贾赦的位置才是真正难懂了。我们且看《红楼梦》所叙:第一,他的住处不好懂。

第三回,黛玉初次去拜见他,邢夫人答应了一声〃 是〃 字,遂带了黛玉与王夫人作辞,大家送至穿堂前。出了垂花门,早有众小厮们拉过一辆翠幄青紬车。邢夫人携了黛玉坐上,众婆娘放下车帘,方命小厮们抬起,拉至宽处,方驾上驯骡,亦出了西角门,往东过荣府正门,便入一黑油大门中,至仪门前方下来。众小厮退出,方打起车帘,邢夫人搀了黛玉的手,进入院中。黛玉度其房屋院宇,必是荣府中花园隔断过来的。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

第四十六回,凤姐去见邢夫人,因见邢夫人叫他,不知何事,忙另穿戴了一番,坐车过来。因笑道……我才进大门时,见小子们抬车,说太太的车拔了缝,拿去收拾去了,不如这会子坐了我的车,一齐过去到好。邢夫人听了,便命人来换衣服,凤姐忙着伏侍了一回,娘儿两个坐车过来。

又如第七十六回,中秋赏月,贾母遣邢夫人与蓉儿媳妇先归,你叫蓉儿媳妇进去就顺便回去罢;尤氏说了,蓉妻答应着,送出邢夫人,一同至大门,各自上车回去。

试问,同是亲儿子,同住在一所大宅院里,独独贾赦的居处非要隔断开不可,来去要出进大门,坐车动轿,竟似荣府与宁府的关系一样,名虽一家,实分门户,这是什么意思呢?有不少人都闹不太清,总以为贾赦也是〃 东府〃 的人。比如,陈锺麟《红楼梦传奇?u21098X发》折,写邢夫人:〃 传外面套车,到西府里去〃。鸳鸯说到邢夫人,云〃 这是东府太太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