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乱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活在乱世-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无奈,只的重新再来,在浸泡的阶段就加了一道清洗程序,把已经腐烂的黑色表皮和泥沙洗掉,只留下树皮的白色嫩肉部分,在晒干后进行了剪切粉碎,并加大了用石灰蒸煮的时间。

为了掌握蒸煮的时间,他一溜摆开了6口大锅,每锅蒸煮的时间都不同,从两天的到7天的都有,每批原料他都进行了称重,并且还按照比例,加入了不同数量的石灰,进行实验。

蒸煮完了以后,为了避免造出来的纸里面再次夹杂石灰,他又增加了一遍淘洗程序。

然后就把这些熟料放到一个粉碎机里面进行反复搅拌粉碎,幸亏他有水轮机组,要不然这也不知道的费多少工夫。当然粉碎的时间,也各不相同,一直到粉碎机里面的东西已经分辨不出来纤维的形状以后,他才开始打浆。

在打浆的同时他在水里也加入了不同分量的糯米浆,用来增加纸的强度。然后他再次把稀释过的纸浆放到池子里面,用细纱布抄纸。

这次纸到是基本上可以了。然而他却无法把这纸从纱布上弄下来,“靠,靠,非地用细竹子弄么?我去哪里找那东西。”他以前在电视里面看过手工抄纸,知道手工抄纸用的是一种细竹帘,可是他却不知道在晋朝,那细竹帘从哪里能搞到。

既然没有办法找到细竹帘,就用细钢丝编吧。他用钢丝编成的钢丝帘效果还很不错。

经过了无数次失败以后。终于有种工艺配方做出来的纸达到了要求,抄出来了一张颜色发黄厚薄均匀的纸。

几个他找来帮忙的同学再次重复这种配方和工艺流程,得到的东西依然可以,张金亮高兴坏了,几个同学也七手八脚也就开始抄纸,这么多天无数次的失败。也让他们学会了什么是抄纸。

虽然抄出来地纸有的厚有的薄,不过产量可是不算低,随即张金亮对抄出来的纸进行压榨,晒干,压平处理。再次用铅笔做实验,写东西,这纸终于没有烂。这是因为纸浆里面加了糯米浆的缘故,糯米浆作为施胶剂,加到纸浆中可以增加纸的强度,并让纸浆中地纤维不那么容易沉淀。

这种纸的强度相当可以。一般强度的拉扯也不容易撕烂,唯一不好的就是颜色略微发黄。不过这不是什么大问题。这种纸已经可以适应印刷时候那种强度的拉扯了。

张金亮迅速让木匠雕刻各种公约,条例。法规,而后印刷装订,开始向全山寨每个家庭分发,学校的课本也开始丰富起来。包括王晏之带上来的那些书,也被他安排逐渐印刷出来,发给学生们学习使用。当然那些书已经被王晏之断句分开,并进行了批注,以方便学生阅读。

刻板和印刷非常简单。只需要把写好东西的纸反着贴到木板上,用刻刀刻出来即可。印刷也全靠人力。拿沾满墨汁的布团向木版上一抹,而后把纸望上一贴,再用干刷子,背后一刷,就可以揭下来,放到一边晾干准备装订。

而这个时候,西晋王朝还有部分奏折还在使用书简,不要说印刷术了,就连纸的使用还没有普及,一直到东晋,奏折才开始全部使用纸淘汰了书简。

当时地书主要也是书简制作的,那是华族和豪门大户才能使用地奢侈品。晋朝某某搬家的时候,仅仅为了5000卷书,就动用了三十辆车子。这些书要是用纸来做地话,恐怕一车也装不满。

就是当时已经开始普及的纸书也都是靠手抄相传,一至于大部分学问都掌握具有家学传统的上古大姓手中。印刷术一直到造纸业非常发达的唐朝才逐渐开始流传起来。

张金亮也把几个月以来的造纸的经验以及程序总结了一下,他看看那些可以用机械的来代替人工。山寨的人力资源可不是那么丰富,并且技术工人更是极端缺乏,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劳动效率。

造纸主要程序1:对树皮浸泡,去除表皮,洗去杂质,保留白色纤维。这个可以通过建造水池来解决。2:晒干切碎,这个可干,和水力粉碎机来解决,3时间蒸煮这个没有办法偷懒,现在还不具备机械化地条件4粉碎,和打浆,这两个程序现在已经是机械化了。最后的手工抄纸,地想办法,把他变成机械循环的。

不过这些事情都的慢慢来,在动力水渠没有造好之前说什么都是白说。现在只能找一些人进行手工抄纸了,张金亮在动力水渠靠近河道的那面,画出了一片地方,准备在那里建设造纸厂。但是他把前三道工序都放到了河的下游,毕竟蒸煮树皮的味道也太厉害了点,再说沤制漂洗树皮也需要大量的水源,他可不想把这条河给污染了。毕竟后几道工序污染还不是太厉害。

就是这样,他还是想把整个造纸厂全部弄到下游去,但是下游不好解决动力问题,村里面的是不是应该再修条水坝,就是他马上要考虑的问题了。

这几个月他除了捣鼓造纸,就是捣鼓笔,写毛笔字要求太高,他不希望他的学生每天耗费大量的时间,用来练习毛笔字,当然他不是说练习毛笔字不好,练习毛笔字能陶冶情操,当然是好事,不过浪费那么多时间去陶冶情操不如多让孩子们练习应用题。写的字只要别人能看懂就可以了,以前他使用的是木棍沾墨汁,后来使用鹅毛,还用过铁皮做的吸水笔,效果都是不很好。自来水笔他没有橡胶也不可能做出来。

第一个弄的就是现在用的这种铅笔,他没有找到石墨,只好用松木炭粉试试,结果用碾

木炭粉混合黏土烧制出来的碳条,脆不说,写到纸上轻轻一抖都能掉了。根本无法在纸上记录东西。这哪能用来当笔。

他也想用松木烧墨,用纯度比较高的碳黑来做笔,可惜他烧出来的碳黑滓结到了一起,粉碎磨细后,制作的铅笔,并不比松木炭粉强多少。(一般松木作墨必须先去松香,可惜猪脚不知道,也不会。)

后来他把注意力转到了煤身上,干吗?干馏,把煤低温干馏,制取精焦油来制作碳黑。食用油和大麻油虽然也可以制作碳黑,不过他还不舍得这么浪费。

煤焦油也分分高温煤焦油(1000度。=)000)。低温和中温煤焦油(680…800)低温煤焦油(450…650度》+分出来的成分并不一样。

低温煤焦油主要由和环组成,所以低温煤焦油分馏出来的轻油——…精焦油对人基本无害。低温煤焦油甚至可以直接作为燃料进行燃烧。

张金亮用一个大铁锅装上煤,上面用一个铁皮罩罩住,用来收集焦油。罩上面通了一根铁皮烟,铁皮烟很长,用来自然冷却收集到的气体焦油。

然后在铁锅下面用火慢慢烤,煤焦油就逐渐的从那根管子里面流出来,聚集在盆子里面。形成深褐色地液体,冷却后变成了黑褐色固体(低温蒸馏煤焦油凝固点21度)。

他知道这是因为煤焦油里面含有水分的缘故,不过煤焦油里面有大量的对人身体有害的物质,根本不能使用,他必须从里面提炼出来精练油,也就是轻油。

当然首先是先脱去水分,他采用的是隔水蒸馏,让煤焦油的温度保持在40到70度之间。逐渐的把水分蒸干,锅里面的煤焦油从深褐色变了黑色,他知道基本上已经成功了。

而后他用铁皮做了一个3多高地蒸塔,开始对制取的煤焦油进行分,依旧是小火,保证锅内温度不高于300。蒸塔顶部和下部各引出一根铁皮管。上部的铁皮管出来的轻油蒸汽,经过自然冷凝以后形成了米黄色清澈透亮的液体,这就是精焦油。在现代精焦油是制作人造柴油的主要原料。

他制取精焦油地目的只有一个,用来制取高纯度的碳黑,不过他点燃精焦油,燃烧制取碳黑的过程中。他忽然想到,这个不是能够用来点灯么?

后来他想了想,还是算了,这东西,他并没有经过脱盐处理。也不知道对身体有害的盐分是不是能够自然去除。如果家家户户用这种东西照明,人的死亡率会非常的高。不过这个东西作为公共设施照明的能源可是不错。不过公共照明的用到玻璃。这个玻璃去那里找呢?他可是不会弄那个东西。

精焦油燃烧后形成高纯度的碳黑,再和黏土混合后。压铸成型,在加热炉里面高温烧结,就制成了铅笔条,而后用木棍包扎,进行书写,效果还可以,虽然还达不到石墨铅笔地水平,不过再也不会那么容易就掉色了。

这个东西制作出来以后。他也要想着工业化的问题,还要考虑污染。提炼精焦油剩余地东西,可是具有很强的毒性,如何处理它呢?

自己可没有各种催化剂,要想让他们分解,那恐怕是妄想了。不过现在这些东西还都不多,装到瓦罐里面密封保存,运到山口,到也是守城地利器,甚至都不用加热,直接倒到人身上,都可能引起大面积的过敏症状。况且这种油不但粘稠还能燃烧,燃烧时候发出的毒气,也是相当强烈的。

把这些东西运到山寨口,自己也的好好对守卫山口的那些猎户进行培训,要不然,使用不当害着自己人可不好了。

至于精焦油的工业化,还是等钢管出来以后再解决把,这东西的腐蚀性可是强地很。薄铁皮用不了几次就不行了。

而他设想中的无缝钢管生产线,需要N多地水轮驱动,动力水渠不修好,压根就不要想那么复杂的事情。而动力水渠,让他看那修建的进度,就是到了今年年底,也完成不了多少。想使用上等明年把。

还没有等他搞造纸厂的生产线4村子先后有8家住户。》。册要求开造纸作坊,把张金亮都吓了一跳,不但这个,还有要求开印刷作坊的,和铅笔作坊的。这东西原本又不复杂,还要不了多少技术,那些学生回家和家人一说,那些家长立马就同意了。就是向张金亮交纳20%的专利费他们也再所不惜。

既然这样,张金亮也就不用考虑给造纸厂选择地址的事情了。直接把这些人撵到了河下游开作坊。至于树皮,张金亮根本不用考虑,从去年开始,张金亮的一举一动人家都看着呢,见张金亮收树皮浸泡,早有人跟风了,浸泡好的树皮都在那里放着,就等着有人来收购了。只要作坊一建好马上就能大量生产纸张。到时候山寨用不完,还可以向外销售,毕竟造纸可是高利润的行业。至于生产线和社会分工,可以让他们在生产中慢慢摸索,慢慢整合,自己还是不要参与太多了。

不过精焦油的提炼,张金亮可没有交出去,一个是这种工艺流程太复杂,另外这东西危险性太大了,弄不好要出人命的。他还是自己在村子的下游,找了一个山沟,开始炼焦厂的前期筹备工作,毕竟那里距离煤炭比较近,而副产品低温焦碳,他可以供应铁工厂的炉使用,毕竟这东西火力要比煤炭要猛点的。

不过这种低温干馏的焦碳根本不适合高炉使用,冶金上使用的是沥青煤经过高温蒸馏后所制得的焦碳,。再说高炉想用焦碳炼钢,还有很多的限制,远不是有了焦碳就可以用焦碳炼钢了。

第三卷 前夜 第五十三节:标准

兰康用手举着粮票对着太阳照着,粮票里面一连串的五角星图案让他感到非常的新奇,“老师你这是怎么做出来的?”

“保密”张金亮笑着说道,这是他制作出来的第一批粮票,里面采用了水印技术,制作这批粮票他是为了5份大粮仓第一次晌开收粮食做准备。

水印的制作也来自一次偶然,在一次对湿漉漉的新纸进行压榨的时候,从压榨用的木板上掉下来一个小铁钉,并整个的压到了纸里。

这叠纸压完水,工人也没有在意,看了看纸没有烂,直接就把铁钉扔掉了,不过在纸晒干以后问题出来了,这批纸里面有好多张都有一个明显的痕迹,尤其对着光线照的时候,非常明显,众人不知道怎么回事。

正好张金亮过来查看这个纸作坊的工作进度,他也拿起来了那些纸看了看,不禁大喜,这就是水印啊,他仔细地询问了工人。这个现象的成因,而后就制作了几个模具,经过几次简单的实验,这个印刷厂就把水印工艺用在了这次粮票的印制上。

不过粮票上还只是简单的单层水印,还没有到双层立体水印的地步。制作水印的模版在完成这次造纸任务后,存放到大粮仓的地下仓库里面,并有专人看守。

“这字也真够难看地了,谁写的。”兰康对粮票上的字也非常的不满意。

“凑合点把,这是狗蛋刻的,咱们就那几个认识字的木工,第一次吗,难免,他们几个刻地书。已经让王晏之给扔出来了。”张金亮笑着说,本来想快来着,谁知道反而慢了,这次王晏之真急了,让井雍到木工厂盯着狗蛋他们刻字,一个字不好就重新返工。

井雍就在那里现场写,把狗蛋他们折腾的不轻,几天也弄不好一块雕版。经常快刻完了,一不小心,手一哆嗦。一个字就缺了那么一点,没办法只的返工。

不过作为粮票。要求不是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