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忘了忘记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只是忘了忘记你-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么?提笔给祉明留言的时候,苏扬心中思潮起伏,全然未觉屋里静得只剩时钟在滴答滴答地响。祉明的三个室友正躲在各自的书本、报纸和电脑后悄悄观察她,想看看这个痴傻的姑娘要如何给自己的爱情故事开头。

    苏扬悬在空中的笔终于落下,酝酿过的话一句都没写,仅是留下了手机号码。

    2

    从那天起,苏扬的日子就不正常了。她总是频繁地查手机,看是否有错过的来电,甚至半夜醒来也会这样。那一年手机刚开始普及,苏扬多么希望她的第一部手机接到的第一个电话是来自祉明的,多么希望她存下的第一个号码是祉明的号码。

    她怀着灼热的疼痛在盼望祉明的来电。可他从未与她联系。

    她又去他的宿舍找过一次。他还是不在。他的桌子杂乱无章,书堆了半米高。椅子上一层灰,显示出其主人多日不归。她黯然离开,心头的忧虑日渐加深。

    期中考试过后,同宿舍楼里的一个上海女孩邀请苏扬去参加同乡会,据说同届的上海学生都会参加。怀着一丝希望,苏扬去了,却仍没见到祉明。

    尽管祉明不在场,可苏扬发现,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说起他皆是津津乐道。

    听下来,祉明又成了个张狂的家伙:得了新生奖学金,却经常旷课;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得了一等奖,却不出席颁奖;加入了学生会,做文化部干事;有人在影协、风雷社和轮滑协会见过他,很活跃、很开朗的一个人,跟谁都自来熟。还有人说,追他的女生一打一打的,他跟谁都挺暧昧的。今天和这个吃饭,明天和那个看电影。

    大家对他的评价是:天才、花花公子、骄傲的人……

    有人问:“郑祉明从来没参加过任何此类的聚会吧?”

    “是的,从没见过他。”

    “人家是大忙人呢,状元嘛。”

    “人家忙着泡妞呢。”几个人哈哈大笑起来。

    忽然又有人问:“苏扬是不是跟郑祉明一个高中的?”

    “什么?”苏扬正在走神,又匆忙答道,“哦,是的。”

    “那他高中里也这样吗?”

    “什么样?”

    “逃课,泡妞,神龙见首不见尾。呵呵……”又有好几个人跟着笑起来。所有的眼睛都盯住苏扬,希望从她身上盯出点什么。

    苏扬根本连魂都不在身上。她茫然地看着周围的人,不知他们在乐什么。

    大家很快认定,这个考了榜眼的女生就是个书呆子,想跟她打听郑祉明的事简直没可能。

    3

    想打听郑祉明的人,苏扬身边就有一个——她的下铺,叶子青。

    女生,尤其是大一女生,很多会习惯中学时代的相处方式,结伴上课、吃饭、去澡堂,同一宿舍要好的女同学常常形影不离。

    苏扬身边,叶子青就是这样的朋友。

    叶子青是湖南人,身材高挑,衣着入时,笑容甜美,浑身散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她是音乐特长生,校合唱队成员,热衷于社交及各种校园活动。

    苏扬试图与叶子青保持距离。可在与人交往中,苏扬偏于木讷,时常不知如何拒绝他人。尤其是面对叶子青这样直接火热的友情攻势,她只能顺从。

    十月的某一天,专业课上,叶子青与苏扬一起坐在教室后排。听到乏味处,叶子青忽然凑到苏扬耳边悄悄问:“嘿,轮滑协会的那个郑祉明你认识吗?”

    “谁?”苏扬一怔。

第一部分 第二章 那些风月无边(3)

    “一个叫郑祉明的男生,你们上海的,挺帅的。”

    “哦……知道。”

    “哇!介绍给我认识好吗?”叶子青搂住苏扬的胳膊。

    “你不是已经认识了吗?”

    叶子青扭了一下肩膀,说:“哎哟,今天轮滑协会招新人,好多人啊,我都没能和他说上话。哎,他真帅啊!”

    “还行吧。”

    “你跟他怎么认识的啊?”叶子青眼中闪过一丝嫉妒。

    “高中同学呗。”苏扬保持漠然。

    “哇!”叶子青将苏扬搂得更紧,“那你告诉我,他有没有女朋友?”

    苏扬犹豫了一下,说:“我不知道。”

    “你肯定知道!”

    “高中时有一个,现在不清楚。”苏扬只好这样说。

    “高中的那个分手了吧?”叶子青笑嘻嘻地盯着苏扬。

    “不知道啊。”这是谎话。

    叶子青诡秘一笑,又把苏扬搂紧了一点,说:“高中里那个女朋友,不是你吧?”

    “不是。”这是实话。

    “我就知道不是你。”叶子青乐了,又补充道:“一看你就是那种好好读书的乖乖女,肯定不会早恋的了。”

    苏扬笑笑,心想你知道什么。

    正在讲课的老教授察觉出她们在低声交谈,轻轻敲击讲桌提醒课堂纪律。两个女孩相视一笑,立即收敛,低头默不作声。

    过了片刻,叶子青还是忍不住转向苏扬,压低嗓音宣布:“我决定了,我要把郑祉明追到手!”她微笑着,在课桌下做了个志在必得的手势。

    4

    上课、听讲座、旁听其他院系的课程,是苏扬初入大学时做得最多的事情。

    高考前填写志愿,苏扬的第一志愿填的是数学系。从小苏扬就擅长理科,尤为喜欢数学。她喜欢这门学科朴素、清洁、本原,同时充满趣味与奥秘的属性。它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不含有欲望、利益、虚伪、矫饰、夸大、暧昧的因素,亦不模棱两可。探寻自然及宇宙万物本身的规律和法则,在苏扬看来,远比了解由人构筑的世界有趣得多。

    志愿是母亲替苏扬改过来的。从小到大,苏扬很少拂逆母亲的意思,在读书这件事上,自然也由母亲做主。如今的时代,很多父母希望孩子读实用性强、就业前途广泛的专业,如医学、法学、经济等等。母亲倒不看重这些。她始终认为,一个女人做什么好工作都不如嫁一个好男人。所以她让苏扬去念新闻传播学院——一个需要时时与人打交道,深入了解社会的行业。媒体行业,是一张大渔网。母亲的想法很简单:与其成为医生、律师或者金融机构高管,辛苦工作,营营役役积累财富,不如在一个平台上,去认识并结交更多高于这些行业精英的真正成功者。毕竟,要靠文凭吃饭,女人是要累死的,不如只拿文凭当嫁妆。

    至于苏扬感兴趣的学科诸如数学、天文、考古、艺术,在母亲听来犹如天方夜谭。

    苏扬并未争执,接受了母亲的意见。做媒体?苏扬暗自发笑,恐怕她不是这块料。从来都难以做到世故和圆滑,也很少成功地撒谎。不过无所谓,大学反正是个自由的地方。应付一门课业并不困难,她会有大把时间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然而,直到这一刻,入学后第三个月,当苏扬终于等来了祉明的电话,她才认清自己。

    她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并不是什么听课、听讲座、学科学或者搞艺术。

    她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是:与他恋爱。

    看看吧,这一刻,窗外是一个落叶纷飞的美好秋日,窗内是中世纪艺术史课堂——讲早期的基督教与拜占庭艺术,是苏扬最感兴趣的课程。她专注地听讲,做详细的笔记。此时,读书学习于她还是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事情。

第一部分 第二章 那些风月无边(4)

    而下一刻,当她的手机突然响起,当她低下头,看到这个陌生的号码,周围的世界瞬间就定格了,安静了,一切都不存在、不重要了。这一刻,整个世界只剩下她,还有她手中的电话。

    第六感告诉她:是他。

    苏扬躲到桌子后面,按了接听键。

    “嗨。”电话里是一副深沉而充满磁性的男性嗓音,“苏扬,好久不见。可有空见面?”祉明的语气平淡自如。

    苏扬的心跳全乱了。犹豫了一下,她说:“我在上课。”

    祉明的声音爽朗而霸道:“上什么课啊,出来吃饭。我在东门麦当劳等你。”

    一瞬间,苏扬几乎要哭出来。她在他面前一点办法都没有,除了爱他、信他、听从他、跟随他,她不知道还可以做什么。

    这是她进大学后第一次翘课,就是为了他。

    5

    走在路上,苏扬感到喉咙哽咽。他从她的生活里消失了三个月。给他发邮件,毫无音讯。为他写诗,也无只言片语的回复。他对她如此冷酷。

    她回想起这些日子是如何地煎熬与难耐,委屈得心酸。

    她一次次告诉自己,不能再这样爱他。可现在,他一来找她,她马上彻底原谅他了。

    无论他消失多久,只要他回来,只要他发出召唤,她立刻抛下一切奔向她。

    北京的深秋已经很冷。苏扬走进东门外的麦当劳餐厅,看到祉明坐在靠窗的座位,身边放着一个巨大的运动包。他穿了一件烟灰色的连帽呢大衣,前襟的一排木扣子留了两颗没系,露出里面的格子衬衫。帅气是帅气,却有些过于招摇。

    她盯着他看。他笑起来,说:“看什么?不认识我了?”

    她微微一笑,指指他身旁的运动包,问:“这是什么?”

    他把运动包的拉链拉开一点,露出里面的头盔、护具和球杆。他说:“我加入了冰球队。”

    “冰球?”她很吃惊,“我以为你会加入足球队。”

    他笑笑,不作解释。“吃点什么?”他问。

    她看着食物单,什么都没看进去。没有想象中的热泪盈眶或者热烈拥抱,一切都太平常了,他连一句“好久不见,最近好吗?”都没有,就好像他们昨天才见过面。

    她对吃没什么讲究。他一人去点餐,做主要了两份套餐。其中一份是儿童餐,附送一只大头狗绒毛玩具。这天的款式是一只黑色的拉布拉多,大头大眼,眼皮耷拉着,看人的眼神可怜兮兮的。

    他把玩具狗放在她面前,笑着说:“送给你。”像在逗一个孩子开心。

    她心事重重,苦笑了一下,说:“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她并不希望他只是把她当成个小女孩来宠着、哄着。

    “你这几个月在忙什么呢?”她问。

    “你是问我怎么一直没联系你吧?这几个月我到处演讲呢。”他一边大口嚼汉堡,一边说道:“快吃啊,一会儿凉了。”他的普通话完全变成了北京味道。她扑哧一下笑了出来。

    “您成北京人了?”她也模仿着京腔跟他打趣。

    “上海人讲北京话,多酷。”

    “怎么未名上海同学聚会从来看不到你?”

    “无聊的聚会,有什么好参加的?”他还是那么狂。

    “考了状元就目中无人了?”

    “跟这没关系。我不喜欢那帮人,整天嚷嚷北京这不好那不好,太狭隘了。他们才叫目中无人呢。所以未名的上海版我也懒得上。”

    她“哦”了一声,又问:“我发给你的诗,你看过吗?”

    “看过啊,写得不错。”

    “你怎么老也不给我回邮件啊?”

第一部分 第二章 那些风月无边(5)

    “你写那么多,打算当个诗人?”

    “如此个人化的写作,没什么商业价值的。”

    “那不一定,好好写。”

    她叹了口气,说:“什么好不好的,我只是写给你一个人看而已。”

    他看着她,眼中透出复杂的情绪,但很快又换了话题,说:“其实我找你是想跟你商量点事情。”

    “什么事情?”

    “我进了学生会文化部你知道吗?”

    “不知道啊。”其实她知道。

    “下学期我想组织一点活动。轮滑赛和街舞赛,现在大三大四那帮人都忙着找工作,忙着出国,我想早点把担子接过来。”

    她看着他,不知这和她有什么关系。

    “你能在未名的轮滑版和街舞版申请成为版主吗?这两个社团现在都在壮大,我想接管。网络上得有我信得过的人,以后做事会比较方便。”

    “怎么还有这样的争斗?社团不就是玩玩吗?”

    “你不懂。”

    她笑起来,“我是不懂,所以你找错人了。”

    “管管论坛总会的吧?”

    “会是会。”她说,“但我就只会删删帖子,加点精华什么的。”

    他笑道:“会删帖子就够了。”

    “你不会是看上文化部部长的位子了吧?”她问。

    虽然她也不大懂这些,但觉得祉明为了学生会啊社团啊之类的事大费脑筋实在可笑。他以前就这样,要当班长什么的。当了有什么用?

    他说:“我要当学生会主席。”

    她浅浅一笑,既无惊讶也无兴趣。她只觉得他遥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