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这档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皇宫这档事-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法言》……”

在康妃的构想下,皇帝的这本自传又朝向《20世纪大学生必读一百本》靠近

“孩子是很重要的事,皇上当然要写进去,孩子小的时候啊……”

宁妃慢条斯理的细数着培养子女的种种心得,把皇帝的自传再次改编成《亲密育儿百科》

“皇后呢?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没?”

皇帝躺在环坤宫的软塌上,有气无力的问着

“既然是皇上你写的,那就随你的意思好了,臣妾没有什么可补充的”

“哼!还是皇后善解人意”

皇帝爬起来喝了口茶,忿忿的说

“这可是朕的自传啊!自传!她们到底知不知道自传是用来干吗的?”

皇后瞟了眼桌几上的那几张书稿,其实她也不清楚皇帝想把自己的自传写成什么样,不过有一点她是清楚的——自传嘛,那就是用来YY的,既然YY,那自然是随著作者的意最好。

虽然每章推敲起来都很变扭,不过这本自传的大框架皇帝算是搭好了,但是他并没有紧接着就开始编写。一来,皇帝也不是文学青年,没那么多时间来一蹴而就;二来,正式开题前,他总得找业内人士咨询一下。

史官们的工作态度虽然让皇帝不怎么待见,但是工作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因此皇帝找来了国史馆的正总裁帮他校验。这位老学究也曾参加过先帝的实录编纂,算是这行里的泰山北斗,所以皇帝在他面前还是比较谦虚客气,只是把大纲交给他看,然后静静的等着对方的答复。

“……不知皇上是打算以什么形式来出这本书……”

老专家看了半天,冷不丁的就问了皇帝这么个有关于销售渠道的问题

“形式?不就是自传吗?”

“是这样的,官修书中可以加入皇上所撰文字的,无非也就是实录、会要、时政、敕令、御集这几种,并没有‘自传’这种体裁,何况以上种种也是不对外流传的,皇上大概并不想这样吧”

老头语调不紧不慢,脸色也不急不缓,但言下之意就是皇帝的自传不符合公费出版范畴,国史馆可不会为它买单。

“朕本来也没打算要官修,是朕自己写的还不行嘛!”

“那就算作是皇上的私人作品了,臣作为国史馆官员,并没有资格来评论它的好坏”

也就是说不要利用办公时间来问他这种私人问题

皇帝不免来气了,但是作为在尊老爱幼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文明人,皇帝没有发作,只是口气不善的继续问道

“那么以一个纯文士的角度而言,卿觉得朕这个大纲如何?”

“若以目前市面上流传的书籍而言,有家训、志銘、杂史及百家小说等多种体裁,只是……皇上的自传……似乎不太好归类……”

这下皇帝终于忍不住了,这老头的意思就是以文学作品的角度来说,他的自传基本没有卖点啊!

“你到底什么意思啊!说清楚!”

“臣不敢,只是臣身为史官,就有着仗气直书,不避强御的责任”

老学究身虽老,但显然心不老,一副铁骨狰狞的架势面对着皇帝。皇帝一看他这种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史官作风,就头皮发麻直想发飙,可鉴于制度问题一直无可奈何,今天终于忍不住撂了句狠话

“这书出不出、怎么出暂且不论,你今天就把这纲要拿回去给所有史官每人抄一份,以后无论编纂什么官修书目,涉及到朕的就给朕按这个写!”

“娘娘可觉得这上面的内容有点眼熟?”

这天康妃来见皇后,顺便还带了本她从交好的私人书商那拿来的民间小说

“……是有点,但是这书……”

皇后重新打量了下这本作品的封面——《酒色财气传》,这名字看起来和她前段时间看过的皇帝自传大纲实在扯不上任何联系,但内容上怎么就那么像是出自一脉呢?

“这书的作者呢?”

“不知道,写这些奇闻轶事的作者多如牛毛,又多是些无名之辈,谁会考证这个?”

“那你给其它人看过没?”

“当然没有,我觉得不太对劲,就先来给娘娘看了,但是……”

“但是什么?”

“听那书商说,这本书目前在市面上非常受欢迎,传阅度广泛,恐怕……那也是早晚的事……”

听了康妃欲言又止的话,皇后就知道康妃已然是跟她担忧到一起去了的,不免又叹了口气

现在宫里都知道,皇帝正跟史官那闹着变扭。要是被他发现自己放在国史馆里的东西出现了民间盗版,顺带还给他添油加醋的改编成了限制级作品,还不知道他要怎么惊天地泣鬼神呢!

为今之计,也只能是做足准备去面对将来可以预见的火山爆发和安慰皇帝受伤的心灵,不过——皇后抖了抖手里装订考究的这本小说——至少她还可以说“您看,这么受欢迎的作品还不是根据皇上您的构思写出来的嘛”

19…五朵金花

这天下的老百姓们都知道,本朝的皇家里有两种人最多,一是妃子,二便是公主。

对于第一点,皇帝也许会抱怨两句,认为他这只是一般大户人家的标准。至于第二点……虽然事实摆在眼前,但皇帝还是会抱怨两句——“这是遗传!”,谁叫他自己的姐妹就比兄弟多呢!

皇帝还算比较明智,重男轻女的思想没有某些乡下的土鳖父母严重。男娶五姓女,女入世家门,这对他来说都很值得投资,所以皇帝对他五个女儿的爱一点也不比对儿子要少——甚至可以说更加纯粹,更加没有顾虑。

不过,对于子女众多的家庭而言,父母的爱想要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皇帝如果宣称什么“手心手背都是肉”,基本上可以判定为扯淡,只不过他的私心作何盘算,不会拿到台面上说而已……除非有时候得意忘形了。

“哈哈!十年之后,这天下头两名的美女就将都出自朕的女儿!”

筵席上觥酬交错,皇帝在烛光的映射下看着自己两个穿着绛红吉服的女儿,无比自豪的喊了一句。

席上臣子看到主办人兴致如此之高,也便发挥出“君臣一心”的本事,众口一词的附和道

“祁阳公主与淮安公主真是艳冠群芳,不愧为国之牡丹啊!”

“是啊是啊,两位殿下实乃天边嫦娥,华若桃李!”

“正所谓雅若轻云蔽月,飘若流风回雪,皎若日升朝霞,灼若莲出渌波”

臣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昭示着他们不输给康妃的文采与才思,直把两位过生日的公主夸到羞红脸低下插满金凤的小脑袋;直把皇帝夸到心花怒放,混合着酒精和这种极度骄傲的情绪喉出了上述宣言。

皇帝这句话——虽然暂时无法证实——但也可能并不假。他的二女儿和三女儿的基因遗传都非常到位,结合了父母几乎所有可见的优点,而且由于孪生,站在一起的视觉冲击更是达到了1+1大于2的效果,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问鼎全国小姐桂冠。

只是,此时正沉浸在当“天下第一美女父亲“的荣耀中的皇帝,并没有深刻的意识到他做这种即兴言论的严重后果。

“不要啦,皇上!臣妾好累”

公主的生日party过后,皇帝顺势留宿于恭妃的寝宫里,可恭妃面对皇帝伸过来想抱她的手,却狠狠的拍掉它们,脸色不善的缩到床角,只把后背留给了皇帝。

“怎么了?不舒服吗?要不要朕也给你服务服务啊”

皇帝坏笑着扳过恭妃,只当她又在玩欲擒故纵的把戏,可看到的依然是恭妃臭着的一张脸,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回道

“皇上还是留着精神去关心您的‘天下第一美女’吧,何苦在我这黄脸婆身上浪费时间!”

这下,皇帝就算再迟钝,也感觉出味儿来了。只是他大概怎么也没有想到,首先向他发难的居然是他那对姐妹花的亲娘?!看来永远不能小瞧女同志对于美貌的执着,不管是十八岁,还是八十岁。

“哎呀,爱妃这是什么话嘛!敬姿和媛姿那俩丫头还小呢,还只是天下第一美的小姑娘,目前的‘天下第一美女’自然就是将来‘天下第一美女’的娘啦!”

恭妃至此才展眉一笑,柔荑般的素手复又环上皇帝的脖颈,可就在她刚想进行下一个步骤的时候,皇帝却像想到什么似的忽然顿住了,一脸严肃的对恭妃说道

“不过这话就只在这里说,你可别外传啊!”

然而事实证明,当皇帝批评某一位嫔妃的时候,她也许不会说出去,而当皇帝金口玉言的夸奖某一位妃嫔的时候,她有可能不说出去吗?就算有,那个人也不会是恭妃。

“皇上,您那句话真是有欠公允?”

“啊?什么话?”

皇帝愣愣的看向宁妃,后者抱着小女儿,眼睛瞅瞅女儿,又怯怯的瞟了皇帝一眼

“……您说祁阳公主与淮安公主将来会是天下第一的美女……”

“那又怎么了?”

宁妃的眼睛又回到了女儿身上。这个小丫头才出了两颗牙,此时与她的母亲大眼瞪小眼,不由的发出“哈哈”的傻笑声,而宁妃似乎是被这傻笑鼓励了,终于吐出一口气说道

“但是还有臣妾的陵容呢,难道皇上觉得陵儿不好看,将来一点长成美人的希望都没有?或者是……皇上还对臣妾有什么不满?”

“你想到哪去了,怎么可能有这种事呢!”

皇帝坚决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对着宁妃好言好语一番。好在宁妃为人一向温和,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下去,但显然对皇帝的回答也不是很满意,只是径自皱着眉头,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贞风是陛下你的嫡长女,你在大庭广众之下这样抬高她妹妹们的地位,将来贞风何以自处呢?”

皇后此话一出,皇帝就欲哭无泪了。好嘛,这已经是向他兴师问罪的第三个人了。至于吗?他不就是称赞下自己女儿漂亮嘛……顺便使用了点夸张的修辞手法。

“你们也太对号入座了吧,那是敬姿和媛姿的生日,朕夸夸她们也有错吗?”

“是你想的太简单了!现在宫里人人都在比较公主们的优劣,你这不是挑拨她们姐妹们的关系嘛!”

皇帝的口气硬,皇后的口气也不软,何况她所说的“长幼尊卑”也一直就是皇家里根深蒂固的原则。所以皇帝虽然觉得她有假公济私的嫌疑,但对皇后的借口确实也无话可说。

“……有这么严重吗?”

皇帝不甘心的问了最后一句,然后得到皇后极其郑重的、毫无水分的、起伏明显的一个点头。

“评选!评选啦!”

皇帝问皇后该怎么办,皇后说可以先听听太后的意见,然后皇帝就得到了这么一个答案

“这……是不是太复杂了?”

“不复杂!一点也不复杂!皇上可以让宫里所有的侍从都不属名的选出心中最喜欢的一位公主,当然各宫妃子不得参与;此外,为了保证评选的公证性,可以规定各宫中的奴才不得选举本宫的公主,还有……”

太后洋洋洒洒的说了若干细则,让皇帝都奇怪她怎么会这么驾轻就熟的

“但是……这最后还不是会排出个高低来,问题依然没解决啊?”

“皇上,你怎么这么死脑筋啊!”

太后一脸“孺子不可教”的表情,又附在皇帝耳边小声嘀咕起来,而皇帝则一边听嘴角一边往上弯,最后呈现出一个狡黠的笑容。

“母后,朕最佩服你的一次就是今天了,您老也能想出这么好的主意啊!”

皇帝明白太后想要小事化大的私心,但这次的计策也着实出乎皇帝意料之外,该算是太后智商的超常发挥了。

太后颇为享受的接受了儿子的仰慕,同时也对出这个主意给她的皇后默念了声“孝顺啊”。

本朝“最佳公主”选秀活动就这样如火如荼的展开了。皇帝为了显示他对妃嫔与女儿们的重视,把这个活动倒腾的够热闹、够火爆、够气派!一时之间,连皇朝外的老百姓们都知道皇宫大内在开展这个评选,即使没有选举权也很踊跃的私下讨论了起来。

不过,这一切只是明面上的准备。背地里,皇帝还有着另一番统筹安排。

“你都明白了吗?贤安”

“奴才清楚了”

“务必让他们做的找不到一点痕迹!”

“遵旨”

望着孟公公领命而去的背影,皇帝又回想起了太后教他的那个主意,不由自主的坏笑了起来。

“这么多奖!朕也不过五个女儿而已啊?”

“你怎么还没开窍啊!五个奖五个人,不是刚刚好嘛!”

太后忍不住弹了下皇帝的脑门。没错!太后给他出的主意就是“重在参与、人人有奖”

“最佳”嘛……自然不是某一个方面就能涵盖的,可以品行、可以外貌、可以智慧……总之是个想要多少就能编出多少噱头来的东西。于是皇帝聆听了太后的教诲后,就回来依次给他的五个女儿设了五个奖项:

长女“最佳气质奖”,次女和三女“最佳印象奖”,四女“最佳才艺奖”,幺女“最佳潜力奖”

一切准备就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