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宅师- 第3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对对……”沈峥连连点头,笑容却有两分苦涩,知道方元心中不爽,肯定没有那么容易揭过这事。就算不要两人的命,也要两人背上不守信的恶名。

“沈嵘,这个混账家伙,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啊。”

沈峥在心中破口大骂的同时,也觉得十分头痛。因为这事也与沈家脱离不了干系,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了,恐怕不好向侯远、马大师两人身后的势力交待啊。

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方元却是受害者,沈峥也抹不下脸直言让他放弃追究这事……

“头疼,真是头疼!”沈峥忍不住捏了捏额头,感觉糟糕透了。

相比之下,方元却十分轻松,微笑道:“沈先生,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还是回酒店吧。”

“好。”沈峥连忙点头。

当下,一行人离开了赌场,重新返回酒店房间,方元与沈峥相对而坐,宁曼连忙麻利的烧水沏茶。

适时,方元开门见山道:“沈先生,直说了吧,你请我过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

“方师傅稍等。”沈峥定了定神,忽然向随行秘书招手道:“把东西拿来。”

秘书心领神会,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公文包,然后把一件东西奉上。沈峥接了下来,就顺手递给了方元:“方师傅,说事情之前,你先看看这张相片。”

“相片?”方元愣住了,目光就落在相片上。

乍看,只见相片的颜色暗黄,黑白底色,显然是多年以前的老相片了。不过相片保存得很好,可能是经过高手的修复,上面的影像十分清晰。

方元看清楚了,顿时有几分惊疑:“这是……ps?”

也难怪方元有这样的想法,因为相片的影像,那是一个壮观的寺院。在寺院的旁边广场之中,塑立了一尊大佛。大佛跏趺而坐,双手合十,慈眉善目,法相庄严。

当然,这些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在大佛的身后,有一层绚烂的光晕绽现。

太阳在大佛上空悬挂,圣洁的光晕则在佛身后绽放,几十个和尚,以及上百信徒就跪倒在大佛前面顶礼膜拜……

这就是相片的影像,整个场面,不管是色调,还是信徒的虔诚表情,包括气氛的渲染,都捕捉得十分巧妙。如果不是画蛇添足,在大佛背后p了一层光圈,相片绝对很逼真,让人觉得是历史老照片。

沈峥未必懂ps是什么意思,但是却能够听出方元语气中的弦外之音,当下摇头道:“方师傅,这相片没有作假,是真实的场景。”

“这是在八十年前,一位摄影师福至心灵,在佛光一闪而逝的情况下,以惊人的反应力,再加上一点运气,才拍下来的老照片……”(未完待续。。)

第522章 非自然现象

“佛光?”

此时,方元眉头一皱,旋即又舒展点头:“他运气真不错。”

对于佛光,他多少也有点理解。在佛经上说,佛光是释迦牟尼眉宇间放射出来的光芒。不过经过科学的研究,大部分人都清楚,佛光其实是一种光的自然现象。

当阳光照在云雾表面,经过衍射和漫反射作用形成自然奇观。另外还有阳光将人影投射到云彩上,云彩中细小冰晶与水滴形成独特的圆圈形彩虹。

这些现象,都可以称为佛光。

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下,拍摄到特殊的佛光现象,这一点儿也不稀奇。反正只要上网一搜,肯定能够找到许多类似这样的相片。

不过,这佛光恰巧呈现在大佛的身后,这样的几率肯定十分低微。也就是说,这张相片从某种程度上,也称得上是稀罕的东西,有一定的收藏观赏价值。

然而,方元还是不明白:“沈会长,你给我看这相片,到底有什么用意?”

“方师傅你有所不知,相片上的这个寺院在几十年前,由于一些特殊原因被毁弃了。”沈峥解释道:“只剩下断垣残壁,一片遗址。”

“然后呢。”方元问道,不解其意。

沈峥稍微迟疑,就直言不讳道:“这寺院就在某个高官政要的家乡,那个高官政要主管很重要的经济资源,而且是个虔诚的佛教徒……”

“哦。”方元立时恍然大悟。明白了沈峥的言外之意。说白了,就是沈峥想要讨好那个高官,方便谈生意嘛。

想到这里。方元揣测道:“你想修复寺院吗?”

“这事简单,有寺院的详细资料吗?没有也不要紧,带我去原址看看,再找当年寺院的和尚给我讲述一些细节,我肯定能够把寺院还原如初,一模一样。”

设计建筑呀,这是他的专业。方元自然是信心十足,没有半点为难。

没有想到,沈峥却连忙摇头道:“不不不。方师傅误会了。其实寺院我们已经重新修建起来了,请以前的和尚验证过,与原寺没有什么差别。”

“嗯?”方元一怔:“还你请我来做什么?”

“寺院不是问题,关键却是这尊大佛像。”沈峥苦笑道:“特别是这个佛光。无论我们怎么研究。却没有丝毫的头绪……”

“佛光?”方元懵了,旋即皱眉道:“沈会长,你该不会是连这个自然光现象,也想一同复制还原吧?”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沈峥连忙点头。

“这样呀。”方元一听,不假思索转头道:“小曼,帮我订张回程的机票,越快越好。”

“啊!”宁曼错愕。茫然不知所措。

“方师傅,你这是?”沈峥急了。惊声道:“怎么要走?”

“这事我搞不定,不走留下来做什么?”方元没好气道:“我又不是光学研究专家,你让我解决这事,简直就是强人所难嘛。早知道你让我帮这个忙,根本不用你弟来赶,我自己就直接滚回去了。”

“方师傅误会了,你听我解释……”沈峥连忙安抚道:“如果是普通的佛光,属于自然的现象,那么我肯定不敢烦劳方师傅。”

“你的意思是,这不属于正常现象?”方元有些惊诧。

“绝对不正常。”沈峥誓言旦旦道:“我找当地人仔细探问过了,在寺院毁弃之后,当地再也没有出现过佛光现象。而且有一个幸存的老和尚告诉我,寺院佛光虽然是偶然性的出现,但是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所以寺院当年,每到特定的时期,就会举行盛大的法会,广邀各阶层的信徒参与其中。以便弘扬佛法,让他们亲眼目睹奇迹。”

说话之间,沈峥轻声道:“经过严密的分析之后,我的人得出了一个结论。在寺院之中,应该隐藏了一个风水布局,一个可以凝聚佛光的风水布局。”

“什么?”方元又是一怔,惊疑道:“有证据吗?”

“有,自然有证据。”沈峥郑重点头道:“这绝对不是凭空猜测,这个结论是建立在以事实为依据的线索分析上的。在寺院的遗址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风水布局的残痕……”

“……去看看。”

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方元也不可能单凭沈峥的一面之词,就相信这是事实。不过他也觉得,沈峥应该没有撒谎。当然,也不能排除沈峥判断错误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方元需要亲自出马研究一番,才能确定下来。如果是假的,不必多说,直接打道回府,也省得麻烦。如果是真的,那就……量力而行。

显然,沈峥请他过来的目的,就是想让他帮忙修复那个风水布局。

对此,方元多少有些兴趣。毕竟听起来,这个风水布局十分神奇,在修复的过程之中,肯定能够学到一些东西。

当然,也不排除修复风水局不成,只得灰溜溜羞遁回去的可能性。反正一切皆有可能,充满了无数的未知性。

与此同时,沈峥迟疑道:“方师傅,那地方比较偏僻,要不先吃了饭再说?昨天怠慢了,现在怎么也要补上一个接风洗尘宴……”

“没事,带上干粮就行。”方元无所谓道:“我是来做事的,不用讲究繁文缛节。”

“……那也行,晚上再补上。”方元雷厉风行,沈峥也十分高兴,当下连忙引路,带着他离开酒店,前往寺院。

他们才离开不久,又有一帮人涌进酒店,指名要拜访方元。不过得知方元等人已经离开之后,这些人顿时皱起眉头,颇为气愤。

“肯定是知道我们要来,所以才避开了。”

“如此嚣张、霸道,不给面子,是欺我们南洋无人吗?”

“太可恶了,一定要给马师傅、侯师傅讨回一个公道……”

一时之间,这些人义愤填膺,纷纷扰扰。

就在这时,一个白发苍苍,相貌清奇,鹤发童颜的老人开口道:“大家不要埋怨了,找人打听一下,问清楚他们哪去了,我们跟上。”

老人一开口,旁人纷纷称是,然后经过一番咨询,就确定了方向。

“老爷子,直接给沈峥打电话算了。”期间,也有人提议道:“您老招呼一声,不怕他不把人带回来。”

“有求于人,不得失礼。”老人摇头道:“备车吧。”

“哦。”旁人惟命是从,一番召唤之后,酒店外面立即开来十几辆豪车。一帮人上了车,在老人的示意下,又浩浩荡荡而去。

方元等人自然不知道,身后有人在追赶他们。此时此刻,他们的车队离开了热闹繁体的城市,然后沿着乡间小路不断驰骋。

一路上,方元兴致勃勃的打量沿途风光,只见道路两旁的植物、动物,甚至村落建筑,无一不是迥异于国内,充满了新鲜感。

也难怪许多人热衷于旅游,在一个地方待久了,肯定觉得枯燥乏味,单调无聊,再美丽的景致估计也提不起什么观赏的兴致。但是换了个地方就不同了,哪怕是最普通的花草树木,也具备了迥然不同的魅力……

见此情形,沈峥趁机卖好道:“等解决了这事,我陪方师傅畅游南洋诸国,把诸国美景观赏一遍。”

“算了,没那个时间精力。”方元耸肩道:“旅游,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放松自己,调节心情。问题在于现在的许多人,却是为了旅游而旅游,视旅游为人生必完成的目标什么的,那就没意思了。”

“方师傅所言甚是,很有哲理。”沈峥没节操的奉承。

方元无奈一笑,也懒得观赏沿途风景了,与沈峥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起来。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车队的速度一缓,在一个山寨似的村落旁边停了下来。

“到了?”方元好奇张望。

“就在附近的山上。”沈峥歉意道:“山上的小路不能通车,只能步行。”

“那就走吧。”方元干脆下车,他又不是什么娇贵的富家大少,平时没少跋山涉水,不至于在这个时候矫情。

说起来,或许就是从当年释迦牟尼在山上建立精舍弘扬佛法开始,所以在佛法传播的过程之中,和尚们相对来说比较喜欢在山上修筑寺庙。因为在山中立寺,不仅有斩断红尘,与世隔绝的意味,更容易规避世俗法律的统治。

在古代的时候,几乎每个寺院,都有属于自己的寺产田产,拥有独立的庄园经济,自成一佛国净土,半脱离了王朝的掌控。

至于现在,随便时代的进步,一些田产寺产,肯定保不住了。寺院的日常维护,基本上是依赖信徒的供养。

当然,在宗教氛围浓厚的地方,佛教还是保留了崇高的社会地位。沈峥重建佛寺的举动,也得到了附近村落百姓的顶力支持。

在前往山上的途中,方元就看到了村中的男女老少,纷纷露出真心的笑容,特意跑过来向沈峥打招呼,鞠身问候。对此,沈峥自然是笑容满面的回礼,不断的挥手向山寨村落中的人致意,颇有几分领导人的架势。

与此同时,方元却专注的观察四周的山形地势,开始的寻龙堪舆的第一步……(未完待续。。)

ps:  存稿回家过中秋,只有两更了,大家见谅。

第523章 空门

风水之道,未看山而先看水,这是最基本的套路了。

水是万物之源,更是龙脉的精华。风水书云,山朝不如水朝,水朝不如水绕,水绕不如水聚。水朝则堂逆,堂逆则财遭,水绕则气全,气全则福绵。水聚则龙会,龙会则地大。

总而言之,水是关键。方元一边爬山,一边举目四望,很快就在附近发现了一条宽敞的水流。潺潺水流绕着村落而过,呈之字形飘去远方。

乍看之下,方元心中就有数了,这是典型的村落布局。毕竟就算是游牧民族,也知道逐水草而居,更何况这里是农耕文明的国度,基本上是在水边聚落定居。

从丰沛宽敞的水流来看,方元就可以断定,附近应该有吉地。这是最简单的堪舆之法,但凡大河直流或数十里,或数里,忽然大环大转,此中必有大地。

当然,具体问题也要具体分析,如果大江大河的水流湍急,是湍流激水,自然难以聚气,也谈不上什么吉地福址了。

不过方元目测,附近的水流平缓,而且水质比较明澈,而且村落较大,人口不少,说明这里有生气凝聚。一番推算下来,他也可以得出结论,附近存在风水福址的可能性很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