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二房难道还有钱银不称手的时候?
诸老夫人有意不认账,但胡老夫人是步步紧逼。
总之薛家人今日的态度是非常强硬,这事情你们是认也好。不认也好,都要认下薛倩。而且这事情还要办得早。
毕竟薛倩的肚子再早产也总不能六个月就出来。
而婚事也不能再一个月内就成了。
纵是可以,也断然不能如此做。不然也就让人说了闲话去。
这是双方达成一致的意思。
诸老夫人原本还是有些不肯。
等诸宜被请了过来之后,这事情并是定了下来。
……
等赵氏回来后。
四房的人才听了全部。
薛宁暗暗点头,虽说这诸宜实在不是一个合适的丈夫,但至少吃了嘴会认账,而不是抹了不认。
只是到底不觉得薛倩的选择是对的。
今日薛家人的态度虽强硬。后来两家都达成了共识。
但这只在薛倩还是薛家未出阁姑娘的时候,日后嫁入诸府,那就不是薛家人能真正插手去管了。
至少除了三房的人,别人是不会想去管的。
可三房的人大概也是无法长久留在陶安。
薛倩的肚子瞒不了人。
婚期就定在七月初二,而嫁衣因着时间紧急只在外面的铺子里购买过来。为此刘氏一直抹泪,觉得委屈了自己的女儿。
倒是薛倩整日满天欢喜的样子。
薛宁去见过她一次。
当时薛倩昂着头看着薛宁道:“看吧。他终究是我的了。谁也夺不走,你知道吗?”
原本对她还有一些歉疚和心疼的薛宁,立时垂下眼睑。
这是她自己的选择日后好坏。薛宁也不去管。
薛倩的婚事最不满意地便是王家人。
做姐姐的先定下婚事,却是要让妹妹先。
王家的人不是没有上门打探,牛犄角胡同那边对外的话同诸家人一样。原先在曲阳的时候,两家关系就很好。
当时的四房老太太和诸家的老太太是旧识。
这才有了两家孩子的联姻。
原本并不急切,只是诸老夫人最近偶感身子不适。想早一些抱曾孙子。诸家小少爷是个孝顺的,薛家人更是念其孝心同意提前了婚事。
幸而两家之前就有了准备。虽时间仓促,但好在并不是手忙脚乱地。
而曾经和诸宜定下婚事的那一家子,则是被转移到了诸家另一个少爷那里去。女方家虽不满,但也庆幸当时没有大肆张扬,顾而别人只知道诸家有少爷和那一家的姑娘定亲了。具体是谁,到了现在也就有诸家人来说了。
当然……为此给那一家人的聘礼也是厚了好几层。
相对的送到牛犄角胡同的聘礼也就少了几分。若说不在意是假的,但想想也是自己女儿造的孽,一看就是老了好几岁的三房夫妇只能打落牙往肚子里咽下去。
第二百二十一章 传出
朱春来从翰林院里出来,直接上了马车准备回府。
马车经过一个转口的时候,被拦了下来。
朱春来方皱起眉头,就听到为自己驾驭马车的车夫隔着帘子说道:“大人,前头有一马车停着,说是和大人是认识的,想一块说说话。”
认识的人。
朱春来撩开帘子果然看见一座不打眼的马车停在拐角处,只是看那下人似乎有些眼熟,约莫是在哪里见过的。
这时那辆马车的帘子也掀了开来。
是他。
朱春来不及多想,忙从马车上下来,往那边走去。
“薛大人。”朱春来抱拳。
这马车上的人正是薛文广。
朱春来虽有些奇怪,按理自己和薛家唯一有些联系的也就那薛九姑娘的事情。但不是听说已经和诸家定下亲事了。如今又是为何寻了自己?况且这种事情难道不应该是薛文平过来比较合适一些。
薛文广是朱春来的长辈,薛倩是三房的女儿,他又是二房的,且官阶比朱春来高,若只是三房的事情,完全不需要他来出头。
“朱世侄。”薛文广笑着掀开帘子,示意他上马车说话。
长辈邀请,朱春来略一沉吟就说了一声打扰后,提着下摆踩上脚蹬。也是这个时候,朱春来注意到似乎薛文广是特意等的自己。
这脚踏一早就放好了。
也就是说他是一定要请了自己上马车说话的。
帘子放了下来,隔绝了外头。
马车里面,两人相对而坐。
朱春来虽是疑惑,但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薛文广一直在打量着他,越看越满意。
不说皮相是不错的,斯文书生类型,更有一股别人没有的气质。而方才的表现。也令他满意。
许是薛文广的目光有些灼热。
朱春来抿了抿嘴唇。
薛文广笑着说道:“听说贤侄曾经去了曲阳是吗?”
这本身就是事实。
况且上一次也是说过这个事情,虽不明把眼前的人为何又问了一遍。朱春来还是恭敬地回道:“是的,那个时候在曲阳暂住过一段时日,多亏了薛家人的帮助。祖母在时,曾说过日后见到薛家人能帮手的,也要聊表心意。虽有些遗憾,但薛九姑娘的事,到底也让我心安了一些。”
“如今朱家只贤侄一人了?”
朱春来有些落寞地点了点头。
薛文广叹了一口气:“我看贤侄年岁也是不小了,这人生三大喜事,勉强你也是得了二喜。只是不知道这成家立业中的成家,你有何感想?”
朱春来目光一闪,笑着说道:“祖母在时原本是应下了同高家的婚事。只是那个时候我身患重病,许多大夫看了均是束手无策,只能是活一天便是一天了。因而回去之后,祖母还是认了那高姑娘为干孙女,又替她寻了一家富户嫁了过去。原以为这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哪知道这身子突然不知道怎么了似地一日好过一日,只是可惜的是等能够顶起门户的时候。祖母反而撒手人寰,只是病床前,祖母要我保证日后必须要寻一个合心合意的人做夫妻,二人携手振兴朱家。”
说到这,朱春来突然腼腆地笑了笑:“是我糊涂了。在世伯面前一下子就说多了。”
薛文广勉强笑了笑。
“这有什么,我这个年纪做你的父亲也是使得的。”薛文广意有所指地说道。
朱春来只是含笑。
没有回应他的话,反而一副听不懂他真正意思的模样。
沉默了片刻。薛文广叹气:“方才准备回去,下人说是看到了你的马车,这才找你说了一会子的话。”
“是。”朱春来点头。
薛文广摆了摆手:“在翰林院里面可是习惯?”
朱春来笑着应是:“同僚都是和善的人。”
等到朱春来从马车下来,目送薛文广的马车里去后,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事到如今。他哪里不知道薛文广打得是什么主意。
只是……
朱春来抿了抿嘴唇,眼神有些倔强。
“大人?”
朱春来上了马车。
“回去吧。”
既然对方没有明提。朱春来也不会主动去说什么。若真从他口里说了那些化,反而容易让人抓了话柄,到时候他不愿意也要被迫接受了。
希望薛文广能放弃吧。
朱春来想着自己方才的话明里暗里都有不想结亲的意思。
只希望那薛家二房不要不死心。
朱春来自觉自己应该不值得对方去谋算。
他不过是一个孤家寡人,没有任何门路,朝中也没有恩师,更是没有亲戚姻亲帮忙,除了自己这么一个人。
……
而同一日,一直烦着今上的事情终于从宫中传了出去。
一时间大家都知道了,不只公主看上了赵元朗,那肖郡主也是同样看上了他。
若是一班人,只会觉得,这天下是皇帝的,郡主怎么可能抢得过公主。但若是那郡主的目前长公主走的是太后的门路,而那公主走的只是宫中一般妃嫔的路子。
这里面就有得让人推敲琢磨了。
赵府对此的态度只是谢绝了访客,而赵元朗面上表情一直淡淡地,有心人故意试探,却是什么也从他口里撬不出来。
枣子胡同里,赵氏也正和丁老夫人说这个事情。
丁老夫人摇头叹气:“若是真要选的话,还是郡主的好。”公主的排场到底是比郡主大,只听说过公主出嫁后住在公主府,很少听说过出嫁后郡主只会住在郡主府。况且若是做了公主驸马,那赵元朗一身才学本事就是白费了。可没有听说过驸马会位极人臣,一般只是当成皇亲养着。
若只是做个黄带子,那也就不是赵元朗。
赵家三代人怕都是会因此感到失望。
毕竟赵元朗可是壮志凌云想要你大干一场的。
赵氏苦笑一声:“嫂子大概也是这个意思,为此还特意问过了元朗。可惜竟是个闷着葫芦,什么也问不出来。”
“……合该早一些定下婚事才是。”这样也就不会面对这种问题。丁老夫人也没有一个好主意,只能这样劝慰去赵氏:“那元朗我看着是个心中有主意的,你啊……还是多多劝劝你娘家嫂子那边放宽心一些。”
赵氏点头说是。
丁老夫人又道:“你可见你父亲和你哥哥为此紧张过?”
赵氏皱眉,回想起去赵府的事情,除了岳氏和府里的人为此感到紧张,甚至赵玉敏也回去了一趟,赵老爷子和赵成思却是同往常差不多。
唯一不一样的,就是避而不谈这个话题。
莫非是真有了主意?
赵氏暗忖道,看来少不得还要去府里问一问。她心里也是清楚明白,比起薛家长房二房那边,真正能给自己女儿和安哥儿依靠的反而是自己的娘家那头。而娘家那边岳氏不一定会真心和甘愿,但看那赵元朗却是个真的好的。
赵氏自然也希望自己这个侄子日后好好的。
“也别急。”丁老夫人笑着说道:“赵玉敏那孩子是有了身子了?”
赵氏抿嘴笑道:“母亲是看出来了?”
“我可是过来人啊。”丁老夫人笑道:“小姑娘家面嫩,虽不讲,但言行举止还是能看出一二的。
赵玉敏是跟着赵氏从赵府过来的,请安之后就去了缀锦阁。
“有了啊?”薛宁神奇地去摸赵玉敏的肚子。
其实对于生孩子这件事情,薛宁一直感到新奇。
那个时候陈姨娘有了,薛宁一来年小,二来就算她想去摸一下,只怕陈姨娘要惶恐不安了。为了让安哥儿能健康出生,薛宁可是见都很少去见她。
而唐心竹虽然也是有了,但到底同她和赵玉敏的关系不一样。
赵玉敏红着脸点头:“快两个月了。”
“舅母知道了吧?还有乔夫人怎么说,你去信了吗?”其实薛宁更想问的是信安侯府那边知不知道。
毕竟在薛宁看来,那边的人肯定是不希望赵玉敏这么快慰乔之信生下孩子。若是一个女儿还罢了,若是一个儿子的话。
她们感到的威胁会更大。
“知道了的,母亲让我三个月后再送信去信安侯府,之信和婆婆都是这个意思。乔悦还想过来一趟呢。”
“乔悦是不是也要回来了?”薛宁问道。
赵玉敏点头:“悦姐儿的生辰和你差不多,婆婆的意思也时候回来看看情况了。公公那边这一次到任之后,也是要直接回来陶安的。”
薛宁笑了笑。
这些日子,丁老夫人和赵氏也没少嘀咕着她的婚事。
说起这个话题,她并觉得有些尴尬。
亦或是惶恐吧。
等赵玉敏要走的时候,乔之信亲自过来接人。
在薛宁促狭的目光中,赵玉敏脸红了又红。
真好。
薛宁有些羡慕地看着二人上了马车。
……
郑宏正好有事经过了枣子胡同,看到了乔家的马车离开。
“哥。”郑雪一听到郑宏回来了,立刻飞奔出来。
郑宏皱眉:“你这样像什么话?”又看向身后跟着的丫鬟婆子:“不是让你们看好姑娘的嘛,怎么还能这么莽莽撞撞。”
“哥,哥,你听我说。”郑雪焦急地拉着郑宏往屋子里走。
第二百一十二章 指婚
郑宏被拽着袖子,不得不跟着郑雪进了屋。
只是郑宏还是回头看了下人们一眼,随后屋子里就只剩下了兄妹二人。
郑家只有郑宏和郑雪二人。
对于这个唯一的胞妹,虽然明知道她有些刁蛮,陶安城中不少人还说了她一些不好的话。可郑宏也真下不手去打骂,渐渐地郑雪越发肆无忌惮。
这个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