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的赵抗早就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他对辛弃疾的能力还是有数的,再说跑马场也有工作人员在,出不了什么事。至于结果,就辛弃疾那喜欢炫耀的性格,如果驯服成功,他是肯定会主动告诉自己的,而失败的话,看他脸色就明白了。。。。。。
“对了,还没给你起名字呢,叫什么好呢?”,辛弃疾自从驯服那匹小马之后,对其宝贝得不得了,现在他早已下马步行,不敢让它累出毛病来。而那匹小马一等缓过气来,马上又恢复了精神,它既然已经承认辛弃疾是它的主人,态度上自然与当初迥然不同。它甚至低下马头,用那灵活而干净的鼻子对着辛弃疾吹气,一时间男孩和他的爱马玩得乐不可支。但是,辛弃疾不久说出的一句话,道出了他们将来要走的路,那绝不是光用快乐二字可以形容的。。。。。。
辛弃疾不自觉地又看到了爱马腿上醒目的红色,灵感立刻冒了出来,“就是因为这些杂色才使你看起来与众不同,取名自然不能忽视它的影响,叫‘踏焰’怎么样?不喜欢啊?也是,火焰应该是亮红色,而你这却是暗红,就像是血,叫‘踏血’吧!”
似乎是听懂了辛弃疾的话,小马突然兴奋起来,伴随着一阵尖厉的嘶鸣,它的两只前蹄抬到了半空,好像在说它对这名字非常满意,于是“踏血”这个名字就定了下来,只是这时辛弃疾的脸色却有些怪异。
“踏血。。。。。。你腿上的红色是深深的暗红,那不是鲜血的颜色,而是污血的颜色,是敌人的污血啊!”,满脸稚气的辛弃疾喃喃自语道。不过迷惘只维持了一瞬,便被昂扬的战意取代,“快点长大吧,和我一起,消灭所有的敌人,我会用他们的污血将你的蹄子染得更红!”
由于心思全被“踏血”吸引,辛弃疾差点把正事忘掉,不过当他想起来时,突然又有了新的主意,“这么大的金额,如果父王不点头,皇叔十有八九不敢答应。父王现在心情正好,不如现在去找他,也许反而容易呢?”
结果辛弃疾的判断没错,赵抗果然同意赵璩出钱为辛弃疾的“私军”购买相关军械,甚至比辛弃疾要求的还要齐全。可是赵抗却说明这些军械只有在训练时才能给他们用,不准他们带走,除非他们自己出钱买下(赵国对百姓持有兵器是不加约束的,就和汉代一样,只有军队专用的那些定制装备除外。),但以那些家伙的财力,根本就没可能,不过有得训练就算不错了,至于辛弃疾会失信于人的问题,赵抗倒是替他想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自己借钱给儿子,让他买下赏给“部下”,不过这钱以后要还的,而且每年的利息也不能免除。。。。。。
第四百七十二章 有子如虎(五)
要是在几年前,辛弃疾肯定会暗自鄙夷义父的小气,但现在他长大了,看得比以前更深更远,他终于发现赵抗这种看似小气的方法却可以逼人养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对培养独当一面的人才大有裨益。再加上辛弃疾年纪虽小,却超好面子,怎么可以在将来的下属面前失信呢?于是他乖乖地写下了欠条。。。。。。
其实辛弃疾是高看他义父了,赵抗这么做无非就两个原因,一是省钱,二是方便。说起来赵抗两个最主要的缺点,一是贪心,二是怕麻烦(和懒惰有些区别,读者自行体会),在这上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世人多对身居高位或是自己尊敬的人有误解,将其一些并无深意的行为过于拔高,以致于反而无法很好地理解他们,不过人类的历史倒是因此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一千金币的贷款赵抗并没真正放在心上,倒是小辛弃疾无意中的一个想法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启发,那就是允许私人组建规模不大于特定限制的军队,战利品由其自行分配,而官府从中获得抽头。赵抗眼珠一转,这不就是组织初期的发展方式吗?说起来,要不是陆仁本来就别有所图,再加上赵构的暗中纵容,现在最大的得益者必然是南宋朝廷。而如今赵国的军力只在南宋之上,对私军的约束也更有经验,如果用得好的话,完全可以既打仗又赚钱,即使是攻略那些贫穷国家也是一样。但是赵国军队整顿正在进行中,而北伐也为时不远,再加上这一设想仍需完善,赵抗并没有急于推行。何况,在他看来,这种做法要想将收益最大化,弊端最小化,还需要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而现在显然为时尚早。
辛弃疾年少轻狂,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骑上了“踏血”出去显摆,结果他不该昏了头骑马进了学校,结果触犯校规,被罚扫一个月厕所。不过,想起校内学姐(赵国现在的学制是小学、中学、大学三级,每级分六个年级,鼓励跳级,辛弃疾因为有义父特别教授,连续跳级,再加上他入学也非常早,又是从小三起念,才十二岁就进入了赵国最好的大学轩辕学院学习军事,大概是学院里年纪最小的学生了。)们眼冒星星的样子,小辛弃疾就算洗拖把时也是喜滋滋的。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所以当几天后辛弃疾骑着“踏血”出现在死党们面前时,大家反而显得没那么激动,令辛弃疾略感失望。
很快就轮到辛弃疾进行例行的骑射教学,结果因为他从来没骑过像“踏血”这样快的骏马,在计算提前量时出了不小的误差,结果前三箭居然有两下脱靶,引来嘘声一片。好在辛弃疾逐渐适应了爱马的节奏,在后来的骑马对射中表现神勇,十箭全中红心,总算挽回了他在死党中差点崩溃的威望。而在这段不长的时间里,“踏血”已经完全展示出了它绝对称得上千里马的实力,很多孩子直接就看傻了。对这些大部分都审美能力不咋地的男孩来说,“踏血”漂亮的外表对他们的吸引力有限,可来去如飞的速度却真的将他们深深吸引。于是很快就有人鼓噪说,每天都看辛弃疾玩骑射,早就看腻了,今天最好玩点新花样。至于玩什么新花样,大家众口难调,其中马上搏杀表演的呼声最高。
“这样啊,其实我也对骑射有些腻了,那就玩策马突进吧,不过我一个人是练不了的,谁跟我对练?”,辛弃疾嘴角不经意地翘了一下,笑着问道。
本来还兴奋异常的男孩们一下子全哑巴了,某人嘀咕道,“我们哪儿打得过你啊?”
“你愿意试试吗?太好了,那就你了!”,辛弃疾一脸认真地对那个嘴里嘀咕的少年说道。
那家伙立刻懵了,等到辛弃疾提着马槊向他冲来时,这家伙才反应过来,立刻惊恐地抱头鼠窜,嘴里不住讨饶,可辛弃疾显然打算藉此立威,可不会轻易放过他。这人跑得再快,短距离内又怎么比得上奔马呢?何况“踏血”还是一匹千里马啊!才一会的工夫,辛弃疾就策马从那个少年身后超越三次,也没见他手中的马槊怎么动,那个少年的裤子就被划破了几个大口子,连裤带也被切断了。而那个少年直到辛弃疾翻身下马,都没完全从惊恐中恢复过来,而一路上的尿渍则引来了同伴们的一片哄笑。
“怕什么?我若连这点把握都没有,怎么会冒险玩这个?”,辛弃疾不屑地一努嘴。大家这时才注意到虽然那个少年被吓得小便失禁,但身上却没留下半点伤痕,可见辛弃疾小小年纪,技艺已经精湛到何等地步!辛弃疾当初在选择兵器时之所以挑了现在已经很少人用的马槊,自然不是为了向现在的天下马槊第一人完颜亮学习,他有着自己的理由,“隋唐时期猛将如云,既然那时的名将多用马槊,这种兵器自然有着独到之处。”
而使用了几年之后,辛弃疾便彻底爱上了这种古朴的兵器,马槊结构非常简单,但是若使用者水平够高,却可以玩出很多的花样,刺、劈、扫、砸。无一不可。而且因为马槊是大部分长兵器的原型,只要善使马槊,那么其他兵器用起来自然也得心应手。这样一来,即使在战场上自己的马槊损坏,辛弃疾也大可以抢过敌人的兵器使用。毕竟他的马槊是木柄的,可没有完颜亮的那根结实。辛弃疾七岁开始学习使用这种冷门兵器,如今在赵国已经很少有人比得上他了,唯一的遗憾就是因为缺乏名师指点,路子显得野了点,破绽就不可避免地多了一点。
“技巧你们已经看到了,现在就让你们看看力量!”,辛弃疾横槊立马,高声喝道。只见他松开缰绳,纯靠自己双腿的力量控制战马,而“踏血”虽然跟随辛弃疾还没几天,但比起刚开始的时候人马配合已经默契了很多。此时“踏血”对主人的暗示心领神会,撒腿跑向了力量训练场。说起来,让义子辛弃疾和他的死党们使用空闲时间段的军队训练场地,大概是赵抗少有的“假公济私”之举。而这些少年刚撒腿狂奔到力量训练场,就齐刷刷地发出了一声惊呼。。。。。。
第四百七十三章 有子如虎(六)
赵军力量训练以石锁为主要训练器材,按规格从三十斤到三石不等,辛弃疾虽然现在身体已经相当强壮,但是最大号的石锁他也只能勉强提起,可是现在骑在马上的他竟然很轻易地用马槊将三石重的石锁给挑到了半空中。。。。。。
“老大真是神力。。。。。。”,一时间马屁不绝于耳。
“其实并不是我力量大,你们要仔细看。”,辛弃疾显然已经对马屁麻木了,只是微微地笑了笑。他随即一勒缰绳,让马后退了数十步远,然后猛地发力一冲,再次将那个石锁挑起。
“我明白了!原来老大是借助战马的冲力,我就说了,怎么你的力气一下子那么大了?”,一个始终眯缝着眼睛的男孩叫道。
“小管,真聪明!”,辛弃疾赞许地夸了一句,便翻身下马,此时的他面不红、气不喘,向大家说明道,“这就是突阵的诀窍之一,骑手的力量固然重要,但利用好马力才是关键!你们今后必须做好相应的训练,得再加把劲才行。”
“老大,你是说。。。。。。我们有马骑了?”,小管率先明白过来,大家立刻一片欢腾。
“是啊,父王赐给我一些马匹,可是肯定做不到一人一匹,所以我打算对你们进行筛选。毕竟我们很快就要长大了,我现在又没有爵位,是不能拥有私军的,而家丁护院之类,二三十人就是极限了。”,说到这里辛弃疾注意观察了一下大家的反应。
这群少年有的激动,有的不安,有的茫然。他们虽然年纪不大,但也看出跟着辛弃疾日后肯定大有前途,所以其中的大部分都表示了希望留下的意思。而其中一些武艺较差的男孩自觉没有希望,主动提出离开,辛弃疾也没有阻拦。
等到那十几个自行离开的都走远之后,辛弃疾环顾大家,冷声道,“我让他们走,不是因为他们武艺不济,因为武艺不好可以练。他们竟然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怎么有资格成为我们将来的战友呢?”
留下的百十人无不窃喜,可听到辛弃疾说出的测试方法之后,又不禁面面相觑起来。原来辛弃疾说,要想跟着他做大事,没胆子是不行的,所以每个人都必须亲手杀一个人。辛弃疾自然不会带头违犯赵国的法律,对此他早有准备:赵国的死刑犯分为公开执行和秘密执行两种,而后者的数量要多得多,辛弃疾花设法弄来了处死那些人的执行权,以测试死党们的胆量。
不试不知道,辛弃疾暗自庆幸自己想出这个办法,要不然那些家伙万一在战场上掉链子,搞不到连他的小命也会受到连累而断送。在留下的一百一十九人之中,仅仅是那牢内用刑的血腥场面就刷掉了十五人,其后在动手时犹豫过久而被刷的又有二十二人,通过的八十二人中有七个人连片刻的犹豫都没有便出手了,辛弃疾都看在眼里,以后对他们暗自警惕,十五岁不到的少年,如果第一次杀人居然连半点负罪感都没有,至少说明他们的道德感相当淡泊,那么他们为恶的可能性便相当大,这种人不是不能用,但得多留个心眼。
死刑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尤其是现在赵国已经步入了正轨,民众由于逐渐适应的关系,律法虽然严苛,触犯的人数却日益减少。所以在等待期间,辛弃疾也没有停止对未来部属的训练。武技与战术训练固然也有,但份量最大的还是胆量和纪律训练,若要说具体形式,则是突阵(与被突阵)训练占了大头。在这一过程中,大家在武技与骑术上进步很大,也更加熟悉骑兵与步兵的作战特点,已经渐渐显出精锐的影子了。辛弃疾还让大家练习了骑兵突阵遭遇枪阵时的破法,这种方法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与当初完颜亮所用的如出一辙,令人不得不感叹“英雄所见略同”了。当然,老问题还是存在,那就是路子太野,不够可靠,这一切还得等辛弃疾遇到那个人才能得到解决。
辛弃疾在之后的杀人练习中,特地挑选那些整天喊冤的死刑犯,这是为了磨砺出大家的狠辣和果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