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这一切,罗晋人也拿来了配好的药丸,右手还端着一碗半温的水,伺候着林氏服下了药,也就这个时候,林氏才能感觉到丈夫的体贴和关怀。
服下了药,一屋子的人都安顿着林氏躺下休息,这场生子风波才算告一段落。
转眼已经过去三天了,百姓家总是有个讲究,诞生三日的孩子,必要受洗三礼,“洗三”者,一来也就是要洗去孩子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污秽,二来也不过是为了讨个好口彩,替孩子祈福消灾罢了。
罗家也自是不能免俗,尤其这个孩子还是他家的第一个儿子,自是要大操大办一回。
大清早的,嫣儿和锦儿便穿戴整齐的来到了林氏屋里‘
林氏正和一个打扮的十分精神的老太太说着话,锦儿一看见老太太,马上笑着扑了过去,嘴里还甜甜的喊着。
“姥姥,锦儿可想您了。”
此人便是林氏的母亲林老太太,今儿洗三朝,自是少不了她。
见外孙女扑了过来,林老太太马上笑呵呵的一把搂在了怀里,心肝肉的叫了起来,嫣儿也快步走过去依偎在了林老太太的怀里。
这林老太太也就五十左右,长的慈眉善目,为人十分的和善,平日里对嫣儿和锦儿也十分的好,嫣儿和锦儿自是和她亲昵,尤其是嫣儿,上一世她被卖入侯府当丫鬟的时候,最后都没能见上一眼年迈的姥姥,这期间的各种滋味她自是清清楚楚,现在再次重逢,心里多多少少有了许多感慨。
林老太太搂着两个外孙女,喜的嘴都合不拢了:“还是孙女乖巧啊!贴心。”
林氏听母亲一说,马上笑了起来,今天她的气色看上去比那日生产的时候好了许多,脸颊也有了血色,她正倚着半旧的宝蓝色缎子靠背半躺在炕上,左侧是熟睡的孩子,那便是嫣儿的弟弟。
“娘亲说的是,尤其是我的嫣儿,这次生孩子可是多亏了她,若是没有她,恐怕……”。
说到这里,林氏马上停了下来,小心的看了一眼林老太太,那日的事情她还没和母亲提起,尤其是难产一事,更是不敢说半分,就怕母亲担心,可刚才偏偏说漏了嘴。
听见林氏住了嘴,林老太太心下狐疑,一面和锦儿玩耍,一面问起了林氏:“恐怕什么?怎么又不说了。”
嫣儿自是知道母亲的担忧,她马上嬉笑着拉住了姥姥的手:“母亲的意思是,若不是有我在,恐怕她早就疼的哭起鼻子了。”
林老太太一听这话,扑哧一声笑出了声,指着嫣儿的鼻子就点了下去:“你个小人精,竟会逗姥姥,那里就哭起鼻子了。”
见嫣儿解了围,林氏总算是松了口气。
院门外又响起了脚步声和说话声,看来都是来参加仪式道贺的亲戚。
正文 第十章 洗三朝(下)
果然,也就一会功夫,暖阁的外屋里已经挤满了宾客,这一次罗家的宗亲几乎都倾巢出动了,还有林氏的娘家姐妹兄弟,也都前来庆贺。
罗晋人春光满面的招呼着大家,初次得子的喜悦不言而喻。
嫣儿和锦儿随着姥姥去了外屋,一一和长辈们行了礼,就等着仪式的开始。
屋里的男宾们都在闲聊着国家大事和平日里的所见所闻,笑声不绝于耳,女宾们大多都拿着看月的礼物,前去林氏内阁探望。
嫣儿细看了一下,这个屋子的正面已经设上了香案,上面整齐的供奉着“痘疹娘娘”“眼光娘娘”“送子娘娘”“云霄娘娘”“碧霞元君”等十三位神像,神像下面是一个紫檀做的小香炉,香炉里盛着小米和几个散碎的银锭子,香炉的两侧点着两根红烛,烛台下面压着纸钱和元宝,案子上还摆上了几碟干果和猪油膏。
看来一切祭祀用品已经是一应俱全了,现在就等那日的收生婆前来主持大局。
也就不大会功夫,罗母引着那日的接生婆进了屋里,刚一进屋,宾客们又开始新一轮的道喜。
罗母听到道贺声,喜的眼睛都快要睁不开了,回过了礼,仪式便正式的开始了。
但见罗母带头去香案边上香叩首,接生婆也紧随其后的跟着上了三炷香,叩完首,将香插在了紫檀香炉里。
做完这一切,罗母便引着收生婆来到了暖阁,进了暖阁,罗母将事先准备好的汤盆递给了一旁的接生婆,接生婆笑着将汤盆放在了地上。
接生婆又从林氏怀里接过了嫣儿的弟弟,高声的喊了一句:“添盆了。”
话毕,罗家的宗亲们便依着长幼,依次的在盆里添水,每添一勺,接生婆就会高喊一句:“水长流,多福多寿。”
若是有人在盆里添了桂圆,接生婆又会喊:“连生贵子,状元及第。”
总之,不管你添什么东西进去,接生婆都会喊出一些吉利的话,为的就是给孩子讨个好口彩,祈个平安。
添好了盆,这才给孩子正式的洗澡,产婆边洗边喊:“洗了头,封王侯,洗了脚,做知府,洗了屁股早生儿。”
这句话一喊,听的嫣儿心里一阵好笑,洗了屁股还能早生儿,还真是会喊。
洗的时候,孩子大哭了起来,见孩子哭了起来,众人都满意的点了点头,嫣儿有些糊涂了,怎么孩子哭成那样,他们还不住的点头。
嫣儿轻轻的推了一把身旁的姥姥,轻声的问了一句:“姥姥,弟弟哭的时候,你们为什么要点头呢?”
听到问话,林老太太笑着摸了摸嫣儿的头发,小声的说道:“孩子哭了就是好彩头,说明你弟弟以后有大出息啊,要是不哭就要糟了。”
嫣儿半懂不懂的点了点头,心里还是特别的疑问。
洗好了孩子,仪式也就快要结束了,产婆麻利的替孩子穿上了新衣服,然后拿过了艾草,替孩子灸了艾,然后又接过了罗母手里的一金一银的小锭子掖在了孩子的身上:“金也来,银也来,不愁吃来不愁穿,大富大贵一辈子。”
念完了这句话,整个仪式才算真正的完结了。
完了仪式,宗亲和罗母依次的给了接生婆谢礼,罗晋人这才引着宗亲宾客们去了雾柳镇上最好的酒楼“醉不归”吃酒席。
自此,家里便只剩下嫣儿的姥姥和嫣儿两人守着林氏,锦儿也不知在什么时候随着人群去吃酒席了,只要是有吃的,从来都是少不了她。
待人群散去,林氏这才躺了下来,月子里其实最是怕吵,刚才已经闹的林氏心烦意乱了,若不是为了祈福,林氏心里还真是不想这么大操大办的。
“你快躺着好好休息吧,我先带着嫣儿出去收拾一下。”林老头太自是心疼女儿,知道月子里最怕吵,若是休息不好,怕是要落下一辈子的毛病。
嫣儿也赶着拉住了母亲的手,笑着说了几句:“对呀,我和姥姥去收拾了,您就好好休息吧,要是想要什么就叫我。”
林氏拍了拍嫣儿的手背,点了点头,算是应允了。
松开林氏的手,嫣儿便和姥姥去收拾外屋,刚才宾客离开的时候,外面已经乱作了一团,桌上的茶盅茶壶,果盘里的瓜子皮什么的,都需要打扫。
嫣儿曾经做过侯府的丫鬟,打扫这些自是不在话下,撸起袖子便要上阵,抹布还没拿热呢,就听见暖阁里传来了孩子的哭声和林氏的喊叫声。
“娘……娘……你快来看看,孩子怎么发起烧来了。”这声音听上去十分的惊慌。
听到喊叫声,林老头太和嫣儿立刻吓得丢下了手里的抹布,直直的冲进了林氏的暖阁。
林氏正抱着孩子坐在炕上,孩子不听的大哭着,看见自己的母亲走了进来,林氏双眼马上含满了泪水,神色十分忧伤:“娘亲,你快看看孩子,他好像发烧了,你快摸摸。”
林老太太快步的走到炕沿边上,摸了摸孩子的额头,这一摸林老头太也发出了一声惊慌的喊叫:“呀!怎么这么烫,坏了坏了。”
林老太太回过身来对一旁的嫣儿喊道:“嫣丫头,快去喊你爹爹,叫你爹给瞧瞧,快去。”
嫣儿看到母亲和姥姥的神色,心里立刻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马上撒开了丫子向“醉不归”跑去,这一路嫣儿都不敢多喘一下气,生怕泄了气力,耽误了弟弟的病情,就连额头上的汗珠都不敢擦一下。
再说林氏和林老太太,看着孩子嗷嗷大哭,两人也乱了手脚,林老太太一边忙着给绞帕子,一面又要劝解女儿,几乎都要分身乏术了。
林老太太绞好了帕子,放在了孩子的额头处,只能宽慰女儿道:“先敷着吧,多换几个帕子看看,兴许就好了,晋人一会子也就来了,放心吧,这孩子一看就是福相,没事的。”
事已至此,林氏心里虽急的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但是母亲已经劝慰,也就不好再哭哭啼啼,只好静等着罗晋人回来。
正文 第十一章 心殇
罗嫣儿一路狂奔的前往“醉不归”,心里七上八下的,总觉得事情不妙,脚底下的雪被她踩得咯吱作响,鼻尖也冻得有些通红,寒风吹过脸颊,就像小刀割了一般。
再说这“醉不归”,它坐落在雾柳镇的镇中心,周围十分的繁华,各种商铺酒肆比比皆是,尤其是到了晚上,附近都是莺歌燕舞的花街柳巷,那些穿红戴绿的胭脂姑娘们,个个拿着帕子搔首弄姿的招揽着客人,风流倜傥的公子哥们自是趋之若鹜。
待嫣儿跑到“醉不归”的时候,酒宴已经开始了,酒楼里高朋满座,那些年长的宗亲们几乎都喝的面红耳赤,划拳碰杯声不绝于耳,女客们自是低低的拉着家常,时而掩口嬉笑着。
嫣儿站在门口仔细搜寻了一下,就是不见父亲和祖母的影子,看不见父亲。嫣儿心里就像着了火一样,百般煎熬着。
还是锦儿眼尖,一眼就看到了门口的姐姐,看见嫣儿,她先是一惊,然后又嬉笑着招呼了起来。
“姐姐,你怎么来了,快坐我这里来,要不一会就要吃完了。”
嫣儿此时哪里还能顾得上吃,心里眼里全都记挂着弟弟的安慰,她有些气喘嘘嘘的问道:“父亲呢?快告诉我父亲在哪里?”
锦儿见嫣儿神色有异常,也不敢多耽搁,用手指了指一旁的楼梯:“父亲和祖母在楼上待客呢。”
嫣儿一听在楼上,马上疾步的向楼上跑去,原来这“醉不归”一共有两层,平日里自是生意火爆异常。
锦儿见姐姐神色慌张,心里虽有了不好的感觉,但是她毕竟才六岁,到底还是天真些,依然自顾自的吃起了桌上的菜肴。
嫣儿急匆匆的上了楼,刚一上去便一头撞在了一个人的身上,嫣儿还没看清楚是谁,后背上就重重的挨了一拳头。
“你赶着投胎去啊,急什么急,把我的老骨头都快撞散架了。”
原来嫣儿刚刚撞上的正是罗母,罗母刚刚陪着宗亲吃了几口酒,便有些内急,刚想下楼入厕,没想到就被嫣儿重重的撞了一下,撞得她差点尿了裤子,这才有了刚才的一拳。
看见是祖母,嫣儿就像看见救星一样,一把拉过了祖母的手,低低的说了起来:“祖母,弟弟发起烧了,娘亲让我来找爹爹,让他快去给弟弟瞧瞧。”
一听这句话,罗母的脸色马上变了,双眼直愣愣的盯着嫣儿,就连刚才的尿意都憋了回去:“那还不快叫你爹爹,孩子发烧可是不能耽搁的。”
嫣儿应了一声,就要往前跑,罗母又一把拉住了嫣儿的胳膊,低低的嘱咐了几句:“你就悄悄的告诉你爹爹就行,可别让亲戚们听见,今儿本来是添喜的日子,别叫大家伙扫了兴。”
话毕,罗母便夹着腿快步的向楼下的茅厕跑去。
嫣儿苦笑了一下,便向左边角落里的一张桌子走去,罗晋人正端着酒和桌上的人说笑着,样子十分开心。
看着父亲眼里的喜悦,嫣儿心里一阵难过,若是弟弟真有什么不测,恐怕父亲以后再也没有了笑容。
乱想间,嫣儿已经来到了罗晋人的桌旁,这一桌坐着嫣儿的姥爷和舅老爷,嫣儿的姥爷林老伯看见嫣儿过来,马上笑着喊了起来。
“嫣丫头,快到姥爷这里来,这一早上都没顾得上和你好好说说话。”
嫣儿看见姥爷自是心里喜欢,但是此时她实在没有心情和时间去闲聊家常,只好笑着敷衍了一句。
“姥爷,刚刚姥姥托我来寻父亲,说是家里有个东西需要父亲去找找,等完了事,我在跟您好好说说话,这会子还是先紧着姥姥吧,要不然姥姥又该怪您了。”
此话一出,马上惹得众人大笑了起来。
原来这嫣儿的姥爷是个私塾先生,早年间曾做过秀才,本来要去考状元的,奈何家贫,没有足够的银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