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士日常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修士日常生活-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这……这什么东西!”

    王祖武跳脚,“就这玩意儿?别说我的文章了,他连阿玉不如。”阿玉姓程,在书院里年纪最小,为人腼腆,读书方面天分一般,写文章总让人捉急,胜在踏实努力。杨蕴秋到也觉得他值得培养,一直很关照他。

    再接着看下去,王祖武一拍桌子,脸上怒红:“我要去敲登闻鼓……”

    杨蕴秋一巴掌把他拍回去,失笑道:“别急,别急,肯定是哪里出了错儿,等我想想法子。”

    他反而松了口气,要是自己的学生真那么差,那他不教了。干脆书院关门,省得误人子弟。但现在,不是他的学生糟糕,而是可能出了别的什么问题,那到无所谓,一次考试而已,再重要,也仅仅是一次考试。

    杨蕴秋觉得,就算自己阅卷的眼光,和那些阅卷的考官大有不同,也不可能所有学生的眼光都出现问题。

    而且,只要不是瞎子,全能分得出,到底是谁的文章更好。

    想了想,杨蕴秋直接去找了小皇帝吴宓。

    有关系不用,他也不是白痴,小皇帝吴宓也正为书院这可怕的成绩浑身冒黑气,气得都忘了掉试卷过来看一看。

    杨蕴秋到了,气定神闲的这般一说,小皇帝才缓过劲儿,想起他完全能调阅一下考卷。

    结果下了旨意,翰林院那边半天没有行动,又等了一阵子,一直到小皇帝不耐烦派人去催促,翰林院的几个大学士,才联袂而来,一进书房便跪下请罪。

    “陛下恕罪,是翰林院保管不当,竟毁损了一批学子的考卷,杨家书院的考卷,全部都在毁损之列。”书院虽然只叫书院,但在正规场合,还是要叫杨家书院。

    小皇帝:“…………”

    杨蕴秋:“…………”原来卷子还能毁掉,而且更奇怪的是,卷子毁了,竟然也没有人来通知一声?就算过了时候,哪怕有原版的在书院里,也不能再行誊抄,可总要有一个说法才是。

    别说那些比较大的考试,在二十一世纪,哪怕是学校的小测试,也不能说毁了一个班的卷子,就毁了一个班的卷子,事后还没有人理会?

    吴宓大怒。

    翰林院那帮人,个个满头冷汗,心里发虚,却也无奈。

    其实,毁卷子这种事儿,发生的次数并不多,以前却也不是没有过。

    每次通考完,四大书院,还有那些大书院的卷子都是有专人小心保存,至于其它书院的,就没那么费事儿了。

    天下书院何其多,尤其是还有不少得从异地辛辛苦苦地运送过来,运送途中可能发生的事情多得很,有那么几个书院赶不上通考的排名,也不是新鲜事儿。

    那些小书院,也不会为了这点儿事找翰林院的麻烦。反正就算排名,他们又能高到哪里去,还不是给那些大树眼当陪衬。

    这次,因为翰林院里不小心走了水,情况并不严重,也就没通知陛下,省得闹出事端,翰林院这边自己悄没声地给抹了去。

    毁损的一部分箱子,几十份儿考卷,却没有一个是涉及到大书院的,想来也不会有什么达官贵人盯着这一桩,他们干脆就松松手放了过去,也没大在乎。

    没想到,此事居然累得皇帝亲自过问,他们现在简直恨不得把那些小吏都给剁碎了吃肉!

    吴宓气了一通,直接在朝堂上大发雷霆之怒,把国内的学子们千金万苦读书,却得到他们这等官员如此轻忽对待,全给说了出来,着实感人至深。

    四大书院也就罢了,好些小书院纷纷响应。

    一下子,各地都在讨论通考的时候考卷莫名其妙没了的事儿,还有人担心选官考核的时候,会不会也发生类似的情况。

    一次通考无所谓,可要次次如此,选官的时候还是如此,人们岂能受的了?一时间,群情激奋。

    这种事儿,本就是那类不能拿到明面上说的。

    整个翰林院的那些小吏们,全被削了一遍,好在吴宓很理智,知道这里面的事儿,其实和人家大学士什么的无关,他连书院那边的名字都没特意提,就是担心书院里的学生让别人记恨上。

    不过,不说那些小书院同仇敌忾,觉得哪怕自家的成绩差点儿,也不能随随便便把卷子毁了完事,就连四大书院的考生们,心里也不舒服,弄得好像他们不能凭真本事取得好成绩,还得靠这等龌龊手段打压别人似的。

    小皇帝要求严惩,所有人都支持。

    毁损试卷的事情,虽然惩罚了责任人,相信以后那些小吏不会如此离谱,但真正的麻烦还摆在那儿,书院学生的分数出不来,那书院就还得再等三年,才真正可以获得名声。

    时间太慢,他有些等不及。

    吴宓干脆道:“考官们且不要走,再留一留,便给所有试卷被毁掉的考生一个机会,当殿考试,当殿评分,我想看看,我大洪朝的才子们真正的水平。”

    皇帝要当殿考试,那就得当殿考试。

    考题是现成的,哪怕不是选官考核,也不会存在只有一套考题的情况。

    好在这次毁坏的都是京城一些小书院的卷子,距离都很近,没有什么远方小地方的书院,要不然,还不知道要拖延多久。(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章 思想

    总共被毁去的考卷也并不算很多,不过六十余份儿罢了。

    六十几个人被集中到大殿上。好些考生都特别激动。

    这里毕竟是金銮殿,他们中即便发展的好的,也许一辈子也没有机会走上来,如今,却莫名其妙地因为一次考试,而亲眼目睹了这个地方,心里的激动可想而知。

    就连杨蕴秋那帮学生,心里多多少少也是有点儿紧张。

    一大早天还没亮,就穿戴整齐,别的书院都有统一的儒生装,他们书院也有,不过比较普通,从用料到做工,都很简单。

    主要是杨蕴秋觉得学生是来学习,完全没必要惯着他们。

    他才是山长,连小皇帝吴宓也没在这种小事儿上提什么反对意见。

    不过,所有学生都是一身青色的素色长袍,看起来清清爽爽,毫无粉饰,到也别有一种不同的气质,连领着他们进宫,顺便教导礼仪的太监,也没觉得这些学生的装扮有什么不妥之处。

    当然,和其他小书院出来的学生们相比,他们书院的学生,只是因为这个地方实在值得敬畏,至于金銮殿上的皇帝……

    别人低着头,不敢直视龙颜,且在皇帝面前紧张的说话都变音,他们却不同。

    同吃同住了这么长时间,有几个还在大校场上和小皇帝较量到眼睛发红,心里发狠,各种应该没礼仪官员称为冒犯龙体的动作也没少做,现在换个地方,小皇帝衣着打扮稍微正式一点儿。他们最多也就觉得——呀。原来真是皇帝。不是假冒的!

    紧张当然有,可想要自己变得特别惧怕,恐怕不大可能。

    吴宓简简单单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就让考官发了试卷和笔墨纸砚。

    一群人开始答题。

    他们一落笔,就能看出不同来。

    周围立着的几个考官,全是当世大儒,年轻的也有四十多岁,年老的已经到了七十古稀之年。一眼看过去,便发现坐在后面的那些身穿不显眼青袍的年轻学子,一个个神态从容,落笔也轻松自在,目光专注,脸上丝毫没有纠结苦闷之色,和其他人大不相同。

    有句话说得好,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他们这些人也算见多识广,一个人有没有才华,就算不能单纯从外表看。可当人们执笔书文的时候,就不可能看不出来了。

    曾经当了三次选官考核考官的前任御史中丞。方继明方大人,抚须而笑,轻声和他老搭档们咬耳朵:“怪不得咱们陛下这次着急,看来,他是很看好眼下这些学生。”

    在场的有好几个人心里都有了打算——眼下这些小年轻出身可能不怎么样,但都显见会前途远大,要是家里有什么女儿侄女之类,赶紧下手,这年头,给姑娘找个好婆家,一点都不容易呢。

    只用了半日,殿试结束。

    等到阅卷的时候,他们的成绩,果然没令人失望,不只是不失望,而且举世瞩目。

    书院所有人的考评都是优等。

    而且是优中之优,力压群雄,这等成绩,即使是和其他人一起公布,恐怕也容易造成轰动,如今事情闹大,全国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他们的成绩,顿时变得更加显眼。

    方继明方大儒都开口说:“看来,这次参加通考的前百学生名次,有不少都该向后推四十五名。”

    这意思,便是他们全部都能排在百名之内。

    一开始,还有些书院传出来一些酸言酸语,等到文章一公布,所有人都没了话儿,毕竟一个人究竟能力如何,那只要看看文章,自然就能看得出来。

    眼下这四十五人,绝对可排在前百名以内。

    这时节,书生们都骄傲,倾轧也有,当然,文人相轻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不过,睁着眼说瞎话的本事,还是没几个人具备的。

    一时间,杨家书院的名声大盛。

    杨蕴秋不为所动,回头就让学生们收心,继续认认真真地读书,有人想要进入书院,他也只说招生的时间不到,每年九月份才招,让他们到时候自去参加考核云云,就给推却掉。

    所有预科班的学生通过考核,成为正式的弟子。

    学生们的学习步入正轨。

    杨蕴秋把各种知识,把他认为,古典儒家学生,还有其他各家流派学说中好的东西,都整合在一起,教授给学生们。

    这个时空的文化,虽说被摧残的不像样,但也有好处,并非儒家一家尊大,各个流派的学说都没有完善,儒家虽说暂时占据优势,却也一样式微。

    一片空白的白纸,才更好挥洒,也许,过不了多久,就会有百家争鸣的情形发生。

    这是一个完全崭新的时空,和地球上古代的发展,也许会有很多不同。

    虽然打定主意是要休息游玩,可杨蕴秋干活还是很认真的,他打定主意努力培养自家这帮学生,看看这个时空会如何发展。

    当然,他可不是那等野心家老师,并没有禁锢并且束缚学生们思想的意思在。

    他会把他知道的东西,都教给学生们,在他的门下,寒门子弟和世家大族的子弟,都会接受同样的,平等的教育。

    也许用不了几年,就会出现奇妙的变化。

    耳边传来一阵朗朗读书声。

    杨蕴秋坐在桌边喝了一杯茶水。

    不多时,就有三三两两的学生结伴在大校场上开始比剑,寒门子弟,世家子弟,这时候居然开始有些分不清了,远不像刚刚入学时,那种泾渭分明的感觉,眼下大校场上热热闹闹,气氛异常和睦。

    有时候,他也会好奇,不知道等他门下的这些学生,真正进入朝堂,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世家子回到世家之后,会不会给日渐腐朽老化的世家,注入新鲜的活力,寒门子弟呢?他们读了书,是会成为新的世家,还是会想要做出改变?

    他对这个位面未来的发展真是越来越感兴趣,虽说自己不打算加入这等风云变幻之中,却不反对学生们去试水。

    时间一日日过去。

    书院的学生们,经过了足足一年打根基的,近似二十一世纪应试教育之后,居然没有二十一世纪学生的那种刻板。

    学生们的想法,也越来越多起来。

    说到底,这种类似填鸭式的教学,并不是真正的填鸭式,学生们的思想,其实是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知识面的广博,杨蕴秋时常讲述的故事,还有寒门子弟本身就知道的这个社会的残酷和真实,各种思想,在这座小小的书院中碰撞。

    寒门子弟和世家子弟,渐渐能够互相理解,也开始了解对方的世界。

    等他们真正入朝为官,或许有人支持皇帝,进行改革,推翻世家对朝堂的控制,给寒门子弟更多的机会,也许会有人想要世家的统治能够长长久久,限制住皇权,限制住寒门的兴盛,也许会有寒门子弟,既不想做皇帝手中斩断世家大族的刀,也不想做世家的匕首,只想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想让这个世界更平等,更公正一些,让更多的寒门子弟得到更多的机会。

    无论是什么,一定很有趣。

    小皇帝吴宓还是隔三差五地就跑到书院,和这些学生们一起上课,也越发地相信起他心目中的大能人杨蕴秋来。

    吴宓身在局中,他可看不到书院里那些学生们,不同于常人的思想,他只能看到,这些人都会很有能力,而且和他很亲近,会在将来入朝后,成为他的助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