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读书。你们平时都看些什么书呢?是不是有看过金庸和琼瑶呢?看过最好,没看过可以挑一两本速读一下,琼瑶阿姨的书选《窗外》吧,金爷爷的作品还是《神雕侠侣》最好。看这两个人的书不枯燥,在兴趣之中可以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要知道脱口而出的言语是潜移默化得来的。通俗的作品看过了之后,再看几本名家大作,个人认为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是首选,文字干练,故事幽婉,一定令你收获颇丰。其实提到大家,张爱玲女士的作品可能更适合未来的超级明星们,那些文字间蕴藏着女性特有的柔美,阅读的同时亦是享受的过程。至于外国文学,那要看你的时间了,对付那些“大部头”可不那么容易。如果喜欢,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和莫伯桑的《漂亮朋友》可是不错的选择。
读罢小说,你的求知欲是不是让你感觉意犹未尽呢?接下来看几本散文吧,朱自清、郁达夫、徐志摩、钱钟书都行,喜欢谁的看谁的。当代人里面则推荐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作品,美文之外还多了些许禅意。
再下一步就是历史书籍和人物传记的阅读了,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的话。在一天的身体训练和发声练习之后,洗个热水澡,泡杯红茶,加两片柠檬,然后倒在沙发里,捧起一本金戈铁马的《成吉思汗》或者宫帷争斗的《康熙大帝》,这才不辜负了“享受”二字的真正含义。如果你还有业余时间,那么去找一本《傅雷家书》来,抑或是一本《毛泽东传》,学做人,立大志。
有的女孩子可能会说,没有那么多时间。好了,只好祭出速成杀手锏——杂志。不过,不是什么杂志都要看,需要看的是《读者》、《意林》和《青年文摘》这类的文摘杂志,其中的励志故事全都是小事情大智慧,记住几个经典的,兴许急中生智就能用得着。
如果谁说看书太枯燥,那我也没得说了。看影视剧总还可以吧,尽管效果不如读书好,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可是有个要求,看就要看名著改编的或者艺术大作,所谓的票房大片就免了吧,谁让你要塑造自己呢?《苔丝》、《安娜·卡列尼娜》、《雾都孤儿》、《巴黎圣母院》,看电影就不用看书了。《钢琴家》、《钢琴课》、《走出非洲》、《辛德勒名单》这些佳作也不容错过。
有雅兴的请举手,给你们开个小灶。读诗歌吧,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席慕容和汪国真青春一点,不过有些过气;顾城和海子有些晦涩,不积极向上,除非你喜欢扮酷;泰戈尔和惠特曼倒是非读不可的,不过需要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有本书叫《诗江湖》,收录了当代诗人的不少佳作,值得一看。
成功元素:10强超女谈语言
Q你认为应该如何与评委交流沟通?
朱妍:演唱方面的话题适合和评委交流,评委对于这些方面的意见往往很专业。事实上,交流的最初阶段才是最重要的阶段。因为那时候你和评委并不熟悉,给他们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所以,在评委提问的时候你最需要注意的是简洁明了地回答那个问题,不要拖沓,不要卖弄,总之不要让评委产生歧义、误会甚至厌烦就好。
周笔畅:与评委交流当然是讨论一些音乐的话题比较好了,大家都对音乐感兴趣。当然,语言的运用也很重要,这需要平时的不断积累,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这样,所谓的言谈举止就会比较适度,既不做作,也不会轻浮。换句话说,提高了自身素养,才能够提高表达能力,才能够给评为老师、大众评审升值电视观众一种舒服的感觉。
赵静怡: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语言是最重要的。其实语言不是简单的说话,是一种表达。因为,能够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转化成语言也是个不简单的问题。更何况,别人的理解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所以,和评委老师沟通时,不论什么主题,一定要注意简单明确言之有物。不用花俏的语言,话题涉及的专业性越强越好。
李宇春:我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在刚上大学的时候甚至有些自卑。但是我的声乐老师给了我自信,他告诉我如何做回自己。那只是一次谈话,但是改变了我做人做事的方法,现在我就做回我自己,会有那么多的人喜欢我,我惊讶的同时发现原来语言是那么的重要。因为所有的以前都来自于那次短暂的谈话。谈话可以提高自己,交流至关重要。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紧张激烈的舞台上;无论是面对家人、老师、朋友,还是面对评委、歌迷、大众。都要学会沟通,善于沟通,让别人了解你的想法和心意,优点和优势,那时你离成功就不再遥远了。
Q提高文学修养对选手有怎样的帮助呢?
叶一茜:文学修养是表演类学生的必修课,原因何在?就是因为文学修养是提高人们生活质素的重要软件。而对于一个演员来讲,有生活才会有表演空间和真实感,歌手同样不例外。
易慧:舞台上的言谈举止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想拥有不俗的谈吐,那么文学修养的提高是必然途径。舞台上的交流不同于生活中的交流,在生活中你可以重复、倒装、吞字、省略甚至病句连片地说话交谈,沟通不会出现问题。而在舞台上,你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最准确的答案,并且以最为恰当的单词组合把句子说出来,再加上电视直播和紧张心理的干扰,出色的语言能力水平不是轻易就可以达到的。所以平时的学习最为重要,你需要积累,让厚道需要的时候才会临场发挥,厚积勃发,游刃有余。
纪敏佳:我的父母虽然都是普通工人,但他们都非常热爱艺术,也许正是他们的这种非常原始的热爱影响了我。于是从小他们就培养我各方面的修养,包括文学方面的。妈妈为了培养我的兴趣,只要电视上有人唱歌,就一定拉着我看。小学时候老师让写一篇作文叫《我的梦想》,回家和妈妈一商量,我激动地写道:“我的梦想是当毛阿敏一样的歌手”,结果这篇不肯“脚踏实地”的作文只得了30分,但是那并不说明我的语文成绩不好。其实我一直在注意这方面的修养提高,因为我懂得,良好的沟通是顺利的开始。
致胜关键:“超级”评委语言忠告
评委老师并不能称其为苛刻,但是也不能说谁都和他们沟通起来畅通无阻,那么,什么样的话题和他们交流起来最适当呢?
科尔沁夫:在比赛中,选手好像不太可能主动跟评委聊起一个话题,一般是评委问选手问题。我觉得选手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应该能够主动展示自己的特色或者幽默感,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也是比较难得的。如果能够展示自己的幽默感,应该会给评委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对于我来说,说些其他话题或者一味跟评委套近乎是没有意义的。
张璐:这个无所谓,最主要是唱得好,其他说什么都是虚的。我不会说这个选手特别会来事,特别有公关能力,我就对他印象特别好,最主要还是要唱。
胡吗个:个人来讲,比较喜欢挑衅的语言。我希望听到自然一点,表里如一一点的声音,不喜欢讨好的说话。因为有些选手表面上看起来很尊重评委什么什么的,但心里把评委骂的一塌糊涂。我希望如果说,你觉得评委还不如你,你可以直接说出来。
王东:我在跟选手交流的时候喜欢跟她们聊一些她们周边的东西,一开始我总是跟她们聊音乐,后来聊久了我发现总是聊音乐也没什么意思,反而聊聊她们周边的事情,或者开个玩笑,我觉得既可以活跃气氛,也可以帮助选手放松心情。至于选手方面,我希望她们可以真实地说出她们的一些感受,就是比较大胆的那种选手,有时候会觉得很可爱。
黑楠:我觉得任何话题都可视为是适当的,就是当时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就可以了。
常宽:我认为首先得看评委的素质,不是每个评委都适合和选手交流的。如果碰到喜欢和选手交流,懂得和选手交流的评委,我觉得选手不管谈论什么话题都是适当的。比如,唱歌好的你可以问唱歌,音乐好的可以问音乐,如果唱不好,你就可以问生活,问心情,问时尚,这些都是合适的。总之,你在这一刻最想了解什么,最想问什么就可以去问。
窦鹏:我觉得一般选手在比赛的时候都是听评委点评,然后说一声“谢谢”就下去了,能够与评委主动交流的好像不多。我觉得他们可能想问,不过没有机会或者没有时间吧。话题方面,我觉得想问就问吧,像“想唱就唱”一样,呵呵。不过就我个人来说,我还是觉得问一些歌唱方面的,以及怎样提高自己唱功方面的问题,我可能比较愿意回答。
夏青:关于音乐、关于歌唱的话题,都是适当的。
让阳光铺洒心房——超级心理篇
专家支招:张大龙
张大龙
中国催眠师协会天津分会负责人
天津禾沐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咨询师
中国高级心理保健师
美国认证催眠治疗师
每一年的“超级女声”大赛,我们总能见到那些因为心理状态不好而被淘汰的选手,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些被淘汰的选手有些恰恰是唱功相当了得。这就应验了那句话:不是输给了对手,而是输给了自己。
如何避免在比赛中输给自己呢?
其实,一切症结归根于心理问题。因为心理问题,有些选手在比赛时甚至忘记了曾经背的滚瓜烂熟的歌词;因为心理问题,有些选手在演唱歌曲时甚至都不敢看评委一眼;因为心理问题,有些选手都忘记了在现场应该说些什么。
这个章节,你将从中学到一些调试心理的简单方法。方法虽然简单,但却有效。
抛弃不合理想法
在准备阶段,每位想成为“超女”的选手心情都是非常复杂的,会在等待比赛的同时联想到许多与比赛结果有关的事情。比如“我一定要夺取本赛区的冠军。”、“我必须取得好成绩。”或者“我一定要取得第x名!”等等。这些想法会加重选手对比赛的紧张与焦虑,是一种不合理的想法。
怎么定义“不合理想法”呢?
“不合理想法”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以偏概全,走极端。它通常伴随有“一定”、“必须”等绝对化的字眼。在逻辑上,它陷入非此即彼,要么好要么坏,缺少思维的灵活性与变通性。这样一来就把自己的愿望完全的绝对化了,并将之与自己人生的成功与失败联系起来,给自己的心理增加了额外负担。
为什么诸如“必须夺冠”之类是不合理想法呢?这样难道不是给自己鼓劲吗?真理与荒谬只有一步之遥。
首先,参赛选手面对的比赛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在比赛之前,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万无一失”。如果认为自己一定能取得理想中的成绩,就是无视比赛的不确定性,就会对自己有过高要求,并主观地认为个人是能控制比赛结果的,由此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事实上是,你无法控制比赛,你也无法预测到比赛的最终结果。
其次,比赛是否取得理想中的成绩并不是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取得了理想成绩并不意味着人生已经成功了,从此不用再奋斗了。人生的路还长,真正的努力在后面,事业成功更取决于在这之后的努力与奋斗。如果认为无法取得理想中的成绩就意味着人生失败,就是将不对立的东西对立起来,而这种对立必然加重参赛者的焦虑。其实,无论成功与否,你的人生道路只是刚刚开始,这个“超级女声”也许只是你踏入社会的第一个脚印,未来,将会有更多更长的道路需要你去踏行。
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想法,变志在“必得”为志在“尽量得”,我们就会轻松许多。我们会对自己说:“如果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最好,只是参与一下也不错。” “我能做的是把准备做的更充足,争取好的成绩。”“如果夺冠最好,没有夺冠,仅仅是参与也让我学到了很多。”这样我们就把给自己一条路改变成给自己多条路。就不会失去进步的动力,只能减少过度的紧张与焦虑。不过一定要注意的是,这些话人人都会说,而我要大家做到的是这些话必须出自于你们的心灵。
抛弃临阵磨枪
很多人都认为“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是个真理,于是比赛前不分日夜地苦练,分秒必争,不让自己一刻闲着,忙忙碌碌。这种想法和做法当然都无可厚非,但若问其成效,恐怕只能是事倍功半。古人曰:“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弦绷得太紧,易断,因此在井然有序地准备的同时,也要学会放松自己。
“超级女声”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