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杲的突然拜访,以及对自己表现出来地谦恭有礼,令李鸿章深感意外:要知道,自从《马关条约》签订后,他李鸿章的名字就跟卖国贼划上了等号。不要说他的政敌以及有嫌隙之人纷纷趁机发难,欲制其于死地,就是素与他关系密切的,也大都敬而远之,惟恐沾上卖国贼的名声。更有甚者,一些人还见风使舵趁机参劾于他,以表明自己的立场,真是世态炎凉啊!冯华虽与自己没有什么矛盾,但其明显属于主战派的行列,对自己应该不会有太好的印象,他此次前来拜访自己到底有何用意?
待双方分宾主落座后,冯华这才有机会打量这位权倾朝野、晚清重臣的模样:他头戴一顶颇为普通的瓜皮小帽,身着丝绸上衣和灰色长袍,双手隐蔽在宽阔的衣袖中。饱经苍桑的老脸上棱角分明,表示岁月痕迹的皱纹又宽又深,稀疏而略显灰白的胡须微微上翘,却遮不住那显眼的嘴巴与下颌。他喜怒不形于色,不知道是不是马关的枪伤尚未痊愈的缘故,带着一副深色的大护目镜。透过脸部扭曲紧绷的线条和那略显麻痹的面部肌肉,可以感觉到那颗罪恶子弹给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留下的后果。
“冯将军、李将军,你们行事可真是出人意料啊!听说前日津城各界人士在先登寺码头迎接你们,却扑了个空。如今满城人都在猜测将军是根本就没有出京城,还是已经绕过天津回辽东了?谁想今天将军却自天而降,出现在老夫面前。佩服,佩服啊!”虽然与冯华、李九杲只是第一次见面,但见惯风浪且老于世故的李鸿章,说话的语气却显得极为轻松、熟络。
听着李鸿章有些调侃的话语,冯华微然一笑:“中堂大人说笑了,冯华何德何能敢劳动津门父老迎接。只是因为中途换乘马车改走了陆路,所以才错过了与父老乡亲见面的机会,实在是惶恐之至!”
李鸿章暗暗点了点头:这个年轻人举止从容大方,说话应对亦非常得体,确实不是个简单的人物!捻了捻自己花白的胡须,他忽然把话题一转,开门见山地问道:“老夫自从东洋回国,便闭门谢客,静心养伤,你们可算得上是我的第一拨客人。不知二位将军今日前来,有何见教?”
早就有所准备的冯华脸色一整,再次施了一礼答道:“中堂大人,自《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国人皆认为如此丧权辱国都是大人之过,但冯华知道大人以七十高龄还出使倭国,亦是出自一片爱国之心。尤其是在马关遇刺后,大人还坚持谈判,更是令冯华钦佩不已。此次返回辽东,冯华虽然归心似箭,但到达天津后还是忍不住想要拜访一下大人。”
李鸿章一下子愣住了,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与自己并无任何交情的冯华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强压着心中的激荡之情,李鸿章摆摆手道:“唉,往事不堪回首啊!二位将军对鸿章实在是过于谬赞了,此次中日战争,鸿章罪不容恕。由于判断与指挥有误,不但令老夫倾注极大心血的北洋舰队毁于一旦,而且还让我大清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如果不是二位将军力挽狂澜,在辽东接连给倭贼以重创,结果将更不堪设想。马关之行,鸿章本有心多为大清挽回一些损失,但几经周折还是未能令人满意,真是愧对太后、皇上,愧对天下百姓,更愧对二位将军与前方浴血奋战的将士啊!”
由于带着深色的养目镜,李鸿章脸上的表情很难让人看得清楚。不过,从他那沙哑而又沉痛无比的语音中,还是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这一瞬间,就连一向对李鸿章没有什么好感的李九杲,也生出了些许的感动。
“中堂大人何必自责过甚,此次战败大人故是难辞其咎,但若完全将责任推给大人,却也不甚公平。而且单纯从条约的内容看,这已经是我大清所能求得的最好结果了,毕竟‘弱国无外交’啊!”看到须发皆白的李鸿章尤自沉浸在深深的痛苦当中,冯华忍不住出言安慰道。
心中禁不住一颤,李鸿章再也忍不住了,满腹的苦涩与心酸终于一下子爆发了出来:“国人都说《马关条约》丧权辱国,可是形势不如人,我大清还能奢求有怎样的和谈结果?就算是目前的这些条款,也是鸿章再三力争才争取下来的。我大清面对的乃是数千年未有的变局与强敌,只有忍辱负重,保持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慢慢积蓄力量,才可将此危局应对过去。可现在,绝大多数国人却根本不明此理,非要拼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就拿台湾来说,《马关条约》已经正式签订,可唐景崧不但未尊旨内渡撤兵,反而横生枝节成立什么‘台湾民主国’,并天真的以为可以通过列强的干涉来挽回台湾的割让。却殊不知各国向例不干预外事,此想法无异于与虎谋皮,除了给洋人多一些寻衅的借口,再也没有丝毫的用处。”由于心情过于激动,李鸿章说话的声音明显比平常高了许多。
应该说与同时代的很多人相比,李鸿章对中外形势的观察与认识,还是很敏锐的,而他提出来的“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方针设想,也相当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当时清王朝由于长时间闭关锁国,以及内忧外患不断,国家的整体实力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在这种形势下,不自量力地与敌人硬碰硬是殊为不智的,这也是为什么李鸿章一生都奉行妥协投降外交政策的主要缘由。不过,虽然他的见识要远远高于当时的绝大多数人,但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却让他不可能对西方列强对外扩张侵略的本质有清楚的认识,也不会想到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去抵御外侵。
李鸿章的外交思想以及在台湾问题上的观点冯华非常清楚。他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想未雨绸缪,去影响和改变李鸿章的一些想法,为不久后就要施行的“渡海援台作战计划”扫清一些障碍和阻力。
并没有直接对李鸿章说出自己的看法,冯华饶了一个圈子委婉地说道:“中堂大人见识高深,‘台湾民主国’想通过租借台湾矿山、土地等权利,换取列强对台湾的保护,想法确实天真了些。先不说列强会不会为了这些利益与日本人撕破脸,就算是成功了也是驱狼引虎、后患无穷。不过;冯华觉得如果他们的反抗能给倭贼增添一些麻烦;也应该没什么坏处。”
冯华对自己的理解,让李鸿章一直郁闷的心情好了许多,情绪也逐渐稳定了下来。摇摇头,他有些不屑地说道:“冯将军,不是鸿章看不起他们,就凭唐景崧和他手下的那帮人,又能给日本人增添多少麻烦?老夫所属的淮军虽然不肖,在日清战争中屡战屡败,让天下人耻笑不已,可是怎么也要比唐景崧匆匆招募的那些未经训练和阵战的广勇、台勇强吧?就算是已经入台的增援部队中还有许多战力较强,装备也较佳的淮、湘、楚等军,可是他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一旦开战就会因指挥权问题发生矛盾。另外,别看‘台湾民主国’成立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其实内部早就开始了钩心斗角。刘永福本来是很能打仗的,可是却因为唐景崧的猜忌,被排挤到台南去了;另一个抗法名将林朝栋也因为与提督张兆连不和被唐景崧调往了台中。试想,在如此情况下,面对着日军海陆两方面的进攻,他们又能坚持得了多长时间?如果我所料不差,最多一、两个月台北就会失陷,而失去了台北在工业与经济上的支持,台中、台南的陷落也只是早晚的事。”
李鸿章的这番分析让冯华感到十分惊讶,他本来因为淮军和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的一败涂地,不大瞧得起李鸿章的军事指挥才能,可是未成想李鸿章对目前台湾局势的把握竟然如此清晰准确。冯华知道,李鸿章说的一点儿也没有错,单凭那些人还真的给小鬼子增添不了多少麻烦。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中堂大人的分析令冯华茅塞顿开,受益匪浅。这个‘台湾民主国’还真是指望不得!”冯华一边由衷地赞叹,一边给李鸿章送上了一顶高帽。不过,紧跟着他话锋一转,却说出了一番令李鸿章感到不甚舒服的话来:“唉!台湾的大好河山从此就要践踏在倭奴的铁蹄之下,真是令人可惜、可叹啊!如不是义勇军还要镇守辽东,冯华还真的不甘心让倭贼如此轻易地就占据了台湾。”
李鸿章不由得微微有些色变,割让台湾永远是他心中最大的痛。不过冯华刚刚在《马关条约》的问题上对他表示出了极大的理解,而且与那些指责他“卖国求荣”、“国之罪人”的激烈言词相比较,冯华的言谈要温和了许多。因此,李鸿章很快就把这点儿不快从心中驱了出去。掩饰性地笑了笑,他故作轻松地说道:“冯将军用兵如神,义勇军英勇善战,如果台湾由义勇军镇守,自是没那么容易让倭贼轻松得手。只是《马关条约》已签,这种不遵守国际法的废约之举,恐怕会受人以柄,让泰西列强有机可乘!”
怅然一叹,冯华“颇为愤慨”地说道:“违反国际法的事当然是不能干的,冯华只是心有不甘说说罢了。‘日清战争’,我大清虽然败了,但倭贼的损失同样不小。日本全国的总兵力也不过只有六万常备军和二十三万预备军,而仅我义勇军就在辽东歼敌一万余人,再算上其他战场所杀伤的一万八千余人,倭贼的主力部队已损失近一半儿。而且倭国资源贫瘠,如今已是入不敷出,长期作战它必然消耗不起。虽然对‘台湾民主国’不可期望过多,但其实如果能借用它的名义,再利用台湾山高地险、炎热多瘴、民风强悍的优势,也还是很有可能将倭贼长期拖在台湾这个泥潭中的。这样即使不能让台湾重回中国,也会对我大清今后的发展极为有利。”
冯华这番半真半假但见解却极为独到的话语,令一直对割让台湾耿耿于怀的李鸿章怦然有些心动:倭国的困难之处,他也是极为清楚,如果真能如冯华所说,此事确实尚有可为。这个冯华,还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马关条约》如果没有他在辽东的几场大胜,还不定会是个什么模样。前些时日,冯华在京师提出的那些变法改革方案,更是于自己心有戚戚焉,心中竟产生了知音的感觉。如不是他早已为自己的死对头刘坤一所笼络,自己无论如何也要把他招揽过来……
看到李鸿章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当中;冯华轻轻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已经达成了大半,李鸿章已经开始接受自己的那些观点。不过,未来的路还很艰难,自己也一定会遇到更多、更大的困难。
第二部怒海潮生第十九章风口浪尖行
冯华、李九杲刚刚从李鸿章的宅邸回到旅馆,商德全就兴冲冲地带着八、九个行色各异的中外人士来到了“大生字号”旅馆。
自1860年天津开埠以来,黄头发、蓝眼睛、高鼻子的洋人日益增多,而津城百姓对这些举止怪诞的番夷洋毛子也从开始的看“西洋景”,逐渐变得习以为常。这宫北大街上洋人的往来十分频仍,不但有英商高林洋行、法商亨达利洋行、俄商萨宝石洋行等多家外国商行,而且北洋水师学堂总办严又陵先生的府上也经常有洋人出入。因此,虽然一下子拥进来这么多外国人,但见怪不怪的“大生字号”旅馆的伙计却并未对此感到很诧异。
通过介绍,冯华了解到那两个紧跟在商德全身后的英武青年,就是曾经与他一同留洋德国的孔庆塘和腾毓藻。而站在边上一言不发、沉静稳重的年轻人叫黄钟瑛,早年曾在福州船政学堂学习,后充任北洋水师济远舰船员。黄钟瑛勇猛善战,不善言谈,直到冯华问起他来,才简洁的作了自我介绍。不过,在所有的人中,黄钟瑛给冯华留下的印象却是最深的。
六个洋人中有一人是商德全在武备学堂炮科学习时的德国教官艾德,另外几个人依次是曾在北洋水师定远舰、镇远舰和济远舰上都担任过教习的德国人依弗兰脱、威海鱼雷营德国教习哈孙、威海卫基地的德国工程师亚博烈希脱,以及威海海军医院的英国籍医生科尔克和鲍德均。
这几个外国人有的原来就认识商德全,有的则是通过艾德的关系才与商德全结识。他们当初远离故国,飘洋过海来到中国,虽然有服务于各国政府扩张政策的因素,但就个人而言无非是来中国淘金。随着威海陷落以及北洋舰队的覆灭,很多和他们一样效力于北洋水师的外国人以及一部分北洋水师的官兵都流落到了天津。由于实际上已经处于失业状态,因此他们非常急于找到一个新雇主,得到一份新的工作合同。
虽然每一个来访者都对冯华的大名如雷贯耳,也对他的出身有所了解,但看到冯华热情洋溢地与他们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