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夫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夫斩-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赞颂之声犹如潮涌,没人敢说不好,首先,这首诗虽然语言平实直白了一些,但是诵读起来之后,确实能让人感受到那种沙场惨烈的气息,还将军得胜凯旋的昂然。
  再者,这位一品官袍的老者站出来之后,就连听到了这首吹捧自己快上了天,不禁显得有些眉飞色舞的福康安脸上的表情都要露出一丝礼让之态,其他人还有谁敢说不好?
  潘有度连连砸着嘴巴子,摸了摸自己的衣襟,后背都快被汗水浸透了,今天这些福大将军的寿宴,他可还真是一日三惊。“这小子,太能折腾人了。”潘有度不由得苦笑着摆了摆脑袋。
  “这位乃是广州将军善德老将军。鹏飞,还不见过老将军?”福康安哈哈一笑,伸手指向了这位走上前来的广州将军善德,向梁鹏飞温言道,这一声鹏飞,让那粤海关监督额尔登生生憋的差点吐血三升。
  “草民梁鹏飞见过老将军大人。”梁鹏飞恭恭敬敬地深施了一礼。
  “起来罢,呵呵,难得,难得有如此人物啊。”广州将军善德抚着颔下长须向梁鹏飞微微颔首笑道。
  福康安也笑了起来:“善大人怕还不知道吧?此子于前些日子,托请我一位友人,想实捐武职,为国效命,本来嘛,我还犹豫,想见一见此人,考较一番,不过今日这一见嘛,呵呵……”
  “可惜了,是汉人,若是旗人,或者是汉军旗人,老夫非否福大人你争上一争不可。”广州将军善德抚掌大笑起来,梁鹏飞一脸谦虚的表情,心里边直骂娘。“旗人如果等同于鬼子,那汉军旗也就相当于二鬼子,老子才没那闲情雅趣地改自己的民族,背叛自己的祖宗。”
  不过,听到了福康安当众说出这话之后,梁鹏飞知道,这位福大帅,已然认可了自己有这个能力来担任满清的军职。心里也亦是长出了一口气,要知道,为了这个结果,梁大少爷可是谋算了好久,又让在给自己在福大将军耳边吹风,还在广州城里边散布清国海商力擒西夷海酋的言论,一切的一切,就只为了今日的成败,而现在,福康安当着在场这么多人的面把话敞开来说,自然,是觉得自己可以成为他这位两广总督麾下的将校。
  “草民多谢善老将军对草民的厚受,更谢过福大将军再造之恩。”梁鹏飞自然是打杆子随棍上。
  福康安笑了起来:“好了好了,鹏飞,待本督上奏朝庭,把你的功勋与你实捐武职之事一并奏上,想必皇上,听闻我大清靖南洋之夷寇,必会悦然应允……在这之前,唔,明日,你先到本督府中一趟。”福康安向梁鹏飞嘱咐了一番之后,又开始接受起了那些官吏士绅的贺寿,而梁鹏飞,终于心满意足地退到了一旁。
  看样子,这位福大帅已经让自己的马屁给拍得舒爽到了极点,似乎还有想跟自己深入交流的意思,这对梁鹏飞而言,当然是好事,要知道,这位福大帅直到死后,都一直甚得那位乾隆皇帝的爱宠,追封爵位至郡王。
  反正,梁鹏飞早就打好了算盘,在乾隆这个老家伙没死之前,在那场轰轰烈烈地,持续了整整九年的嘉庆元年年五省白莲教大起义暴发之前,他决定隐忍,在暗中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
  梁鹏飞自认不是神仙,屁股一摆就能挤出一只训练有素,能够荡平满清数十万大军的铁杆部队,而且还需要获得一定的群众基础,后世历史的评价和结论已经让梁鹏飞明白,想要起义成功,首先就要有群众基础,第一是要有群众基础,第二还是要有枪杆子,可不光光是指军队,而要有更强、更猛的武装力量,这就需要时间来发展科技,第三就是要有钱袋子,第四就是要懂得隐忍,等待时机。
  “看样子造反还跟玩战略游戏一个道理。”梁鹏飞一面笑着恭送福康安,一面在心里边一个劲地嘀咕。
  这个时候,梁鹏飞听到了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一回看,却看到了潘有度与一位身着二品官袍的中年人正朝着这边走来,梁鹏飞不敢怠慢,赶紧迎上了前去。
  不需要潘有度介绍,梁鹏飞也能知道,这位二品官袍的中年人就是那位广东巡抚郭世勋。
  “草民梁鹏飞,见过巡抚大人。”梁鹏飞恭敬地道,他觉得今天几乎把上辈子弯腰的次数都给挪够了。梁鹏飞只能当自己是在弯腰提水壶。
  “呵呵,贤侄不必如此,老夫还真没想到,有度老弟在老夫耳边念叨了许久的你居然是此等人物,第一次见面,就着实让老夫吃了一惊啊,不愧是我们广州的少年英材,要知道,福大帅可是很少夸奖人的。”郭世勋抚着长须,摆出了一副长辈的架势亲切地道。
  梁鹏飞脸上带着笑容,应付了一会,这位广东巡抚似乎也知道梁鹏飞与那潘有度之间有话要说,找个由头去寻同僚去了。这个时候,潘有度这长出了一口气:“贤侄啊贤侄,你可知道,今太阳你可差点把你世叔我给吓出毛病来。你可知道方才的凶险,一个应对不好,可就是有大问题了。”
  “小侄多谢世叔关爱,小侄虽然脸上没有表现出来,可其实这心里边也是战战兢兢得狠。”梁鹏飞顺着潘有度的语气道,不管潘有度是出于真心,又或者是因为两家的利益,但是,他总归是希望自己好。
  “呵呵,方才你那首贺福大将军六言诗一出,我就知道,福大帅这一坎,你肯定能跨过去。”潘有度拍了拍梁鹏飞的肩头笑道。
  梁鹏飞又把那位福大帅让自己明日过府一述的事给潘有度一说,潘有度看梁鹏飞的目光中又多了点什么,不过却没有开口,只是冲梁鹏飞使了个眼色,梁鹏飞会意地点了点头,随着潘有度离开了人潮涌动的大堂,往那大堂外右侧那僻静的走廊行去。
  第112章 惊雷
  “福大帅性情向来据傲,向来对人不假颜色,如今对你另眼相看,这可是你的机会,也是你的幸运。”潘有度迈着散慢的步子,小声地跟梁鹏飞交谈。
  梁鹏飞点了点头,扫了一眼周围,远处约约绰绰有几个人也在闲聊,看样子也是那种不喜热闹的,还好这总督府也实在是够大,不然,连个清静谈话的地方都没有。
  “……照福大帅的性格来看,让你明日来,不外乎是有意纳你为他的门下,要知道,从上奏朝庭到圣旨下来,怕是得有好几个月,他既然有心要提拔你,自然会提前弄一些手段,不过,这其中,就得看你怎么去做了。”潘有度虽然不在官场,但却照样能看得透这官场上这些勾当,这一席话,让梁鹏飞心里边多了点底。
  “多谢世叔提点。”梁鹏飞向着潘有度深施一礼,这一声道谢,很是诚恳。
  “不需如此,日后你我潘梁两家,可算得上是戚休与共,帮得到你,同样也是在帮我自己,何谢之有?”潘有度跟梁鹏飞谈话的态度,已经完全是以一种同等份量的盟友的心态来应对了。
  梁鹏飞呵呵一笑,顺势挺直了腰:“世叔今日之言,小侄铭记于心,日后,定当厚报。”
  潘有度点了点头,抚须淡笑:“你有这份心,我这个当世叔的就心满意足了。不过,你昨日向我提出,要向那些西夷购买那染料苦味酸的配方和专利之事,我已经给你打听了,应该还是有些把握的。你家有个染坊,这我知道,不过用量也没多大,何必花那么大的价钱去购买?”
  梁鹏飞嘿嘿一笑,伸手拍了拍那走廊的栏杆:“世叔,小侄觉得做染布这一行当,也还有些发展的前途,所以那苦味酸的配方和专利,若是小侄拿到了手上,自己能生产这样的染料,就不需要再向那些洋夷购进此物,虽然看起来似乎花了大钱,可是以后,我们自己能生产这些染料,而不需要再向那些西夷高价购进,这时间越长,那小侄就越不会亏。”梁鹏飞总不能直接告诉潘有度自己想要拿苦味酸来做炸药,所以,只能瞎扯一通。
  潘有度听了梁鹏飞这番话,解释起来也算得合情合理,也就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下去。聊起了方才蔡世文等人的窘态,两人不由得一阵快意地低笑。
  “这事,成了!”梁鹏飞到了家中之后,一句话便让原本也显得有些紧张的梁元夏与叶氏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叶氏连念了好几声佛祖保佑之后,给梁鹏飞端来了醒酒汤,看着梁鹏飞一边喝着醒酒汤,一面讲述着今天自己在两广总督府中的际遇,听着自己的儿子在那么多的人跟前露了脸,而且那位福大帅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夸奖了自己儿子的功绩。嘴角也不由得露出了骄傲的笑意:“想不到,咱们的儿子还真是够出息的,一转眼,就要当官了。”
  “也不看看是谁家的种。”梁元夏这话差点让梁鹏飞把醒酒汤给喷出来,转念一想,梁大官人这么说也还真没错,只能翻着白眼认了。
  “好,就你梁家的种子好。”叶氏喜滋滋地拿手轻捶了丈夫一拳,眉宇之间尽是难言的得意。“你们父子多坐坐,我得去拜拜佛祖,求他保佑咱们家鹏飞仕途顺畅才是。”
  “去吧去吧,省得一会你坐也坐不安身。”梁元夏亲昵地拍了拍叶氏的手背,看着她出门之后,转过了头来望向梁鹏飞。“既然福大帅明日让你过去,那你就过去,想来只会是好事,肯定不是坏事。”
  “潘世叔也是如此说的,对了老爹,咱们老梁家现如今缺人手可是缺得厉害啊。”梁鹏飞把那醒酒汤碗撂在了桌上,看到老爹叨起了一根烟,赶紧殷勤地给老爹点上了火,然后皱起了眉头说道。
  听到了梁鹏飞这话,梁元夏那张原本眉飞色舞的脸庞也不由得有些发愁,就像是一个捧着一把摇钱树的种子正准备栽种,却发现原本的田地都变成了混泥土地面的老农。“你说的也是,咱们老梁家也算得上是几代经营了,底子也算不得薄,可现在一下子多出了那么多艘战舰快船。”
  “不过我听你说过,你从那吕宋征召了两千名水手,这倒是个好办法。”梁元夏砸了两口烟之后又续道。不过这一次轮到梁鹏飞摇起了脑袋:“爹,我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一想到空有那么多的战船,却没办法用,简直就跟乞丐捧着金饭碗似的。”不知道梁大官人到底有多郁闷,至少梁鹏飞都快憋出内伤了。
  “这倒也是不能解决的问题。唔,反正现如今福大帅既然已经应允了捐官之事,十有八九,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老爹我就回老家一趟,怎么的,也能拉上一两千号梁氏子弟,来给你撑脸面。”梁元夏把烟头掐熄了在了烟灰缸中展颜笑道。
  梁鹏飞不由得眼前一亮,梁元夏不如此说,他还差点忘记这一茬,梁姓在广东是大姓,而且又以珠江三角洲一带最为集中,他老梁家也恰好是出自顺德梁氏,在顺德老家,老爹的叔伯堂兄弟都还有不少时不时来广州走下亲戚。
  如果回去,就像老爹说的,多的不敢说,一两千号梁氏子弟,肯定能拿得出手。不过,梁鹏飞的脸上刚刚露出了一丝喜色,旋及又变马了沮丧。“老爹,谁也不愿意自家的儿女去干海盗吧?”
  “你这小子,平时一肚子的坏水,这会子怎么愣头愣脑的,谁让他们去干海盗了!”梁元夏气的直咧嘴,要不是手上边还端着茶碗,指不定就想给梁鹏飞一鞋底来个当头棒喝。
  梁鹏飞呆头呆脑地瞅着一脸没好气的老爹,实在是有些不太明白梁大官人心里边到底转啥子心思。
  “你可别忘记了,咱们老梁家是海商,而你小子,日后更是要当官的人。”梁元夏看到儿子的表情,翻了个大大的白眼,耐起心思解释了起来。
  清代,参与缉私的力量除了官方外,还有私人缉私力量。私人缉私力量包括巡商、卡商和商人雇用的巡役、店伙等。官私两种力量都有抓捕贩私者的权力。清代这种缉私体制有它存在的意义。
  因为除了专门缉私人员以外,大多数官兵和官差还承担着其他治安任务,其缉捕私盐的效率和责任心都比较差,而盐商与盐的销售息息相关,必然不愿受到私盐活动的侵扰,自会尽心尽力抓捕盐贩。
  于是统治者就采取谁受益谁负责的办法,将缉捕私盐的责任下放到盐商身上。商人所雇用的缉私人员叫做巡商和巡役。商人需承担商巡经费,此外,官府力量参与缉私任务的额外经费也由该盐区的商人通纲摊派。
  “老爹您这么一说,孩儿明白了,您的意思是,招募那些梁氏子弟来咱们老梁家干巡役。”梁鹏飞是越来越佩服老爹的头脑实在是灵活得可以。
  反正这是官府允许的,而且现如今梁家的产业是越发地膨胀,多招募一些巡役,就算是官府也不会管。而这些人,相当于是得到政府承认,但同时又是由梁家发工资的武装缉私人员。
  梁元夏很享受自己儿子投来的仰慕目光,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