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是实在来不了的理由。
华东电影节,是一个中国向国际宣传中国的一个平台,演员、导演、编剧这些人是向世界传播中国社会情况的一个窗口。
因此帝国对这些艺人有严格要求,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不能做出任何有损于国家名誉的行为。
同样也不能做出任何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
因为他们是公众人物。
成为公众人物的代价就是这样。
华东电影节有严格的举办制度,参加的人员提前一个月试穿礼服,并且定下的出场顺序是如何就是如何,至于能不能拿奖,是不是去坐冷板凳,任何艺人都无权过问。想耍大牌的话,那就在演艺圈除名吧
夏钧要打造的是一个世界最繁荣的电影基地,一个向世界不断狂轰滥炸的一个电影大工厂。
因此艺人不能太有自己的个人意志,艺人不能太过自由。
同时拍摄的任何影片,都必须通过审核才能放映,任何在国际上放映有可能损害中国形象的影片都得砍掉。
中国的电影要拍得大气、梦幻一些,不仅场面要大一些,而且剧情最好是有点娱乐性,同时加入一些正义的元素,并且不断展现中国先进和文明的一面。
此时的好莱坞奥斯卡还未成立,中国先了一步。
——————
第三更到
第一卷 第323章 大场景,大制作
第323章 大场景,大制作
华东电影节,每年举办一次,将评选金像奖等奖项,奖项由华东电影艺术学院主持颁发,奖项颁发要求公正,公平。
来自后世的夏钧,经常会在电视上看到一些才艺比赛,很多时候那些苦练才艺的人往往得不到名次,而是那些长得可爱的小女孩,能骗点眼泪的故事更能让选手获得好名次,每当看到这样的结果,都会感觉很不公。
类似会怎样的不公正现象不能出现在华东电影节上,华东电影节所评选出的奖项,要从两个角度来考虑。
一个从国际角度上来看,若有影片让中国成功的在国际上塑造了更好的形象,那么给奖项自然是需要的。
一个是从国内的角度来看,若有影片给国民带去了很深刻美好的回忆,那么给奖项也是应该的。
中国影视圈,必须是一个高效率的,同时也必须是一个高纪律性的,艺人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因为这关乎到包装整个国家形象的问题。
世界上各国的人民对于其他国家的认识,往往都是通过影视来还获取印象,中国的影视圈就是要塑造一个强大、正义、公正的中国,还要塑造一个文明、仁爱、潮流的中国。
后世的美国那么黑暗,却被很多人认为是世界上最民主正义的国家,其背后就影藏着一个强大的包装策划团体。
就如奥斯卡电影奖,就是一个有强制性的奖项,美国的艺人到名了必须到场,这是一种有组织的对外包装。
中国同样需要一个这样的包装策划团体,这个团体由华夏会内部秘密成立,华东电影节的奖项主要是这个团体来确定主要的奖项颁发给谁。
有声电影是1927年出现,而这个时期的电影,还是没声音的,而且不是彩色的。
中国电影技术的发展,可以说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夏钧从兑换平台中购买了彩色胶片技术,同时还购买了有声电影技术。
在发声技术方面,1906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开创了人类电声技术的先河。1927年贝尔实验室发明了负反馈技术,使音响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威廉逊放大器,较成功地运用了负反馈技术,使放大器的失真度大大降低。
而原定的历史,有声电影正是1927年出现的,而中国在1911年,造出了技术成熟的发声技术。
有声电影的诞生,是在中国辛亥**时期。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的出现,使世界产生轰动。
如果说以前的电影只是戏剧的一种初步上升,还未完全摆脱戏剧,而相比有声电影来说,无声黑白电影就是另外一种戏剧,并不算是成熟的电影。
随着中国出现了有声电影,华人在海外有了一种新的谋生渠道,那就是开设电影院。
如今华人在海外开设电影院,中华帝国政府会给与无息贷款,以及提供技术指导、管理指导等多方面的扶持政策。
随着近七年下来的发展,中国的有声电影已经为世界所接受。
虽然依旧有很多顽固派坚持认为有声电影不是真正的电影,这实际和英国人坚持认为军舰不可能被飞机炸沉一样,都是自身优势受到威胁时的一种自然抵触,因为那些人从事了很久的无声黑白电影,对无声黑白电影积累出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而对于有声彩色电影的拍摄则非常陌生。
如果有声彩色电影取得主导地位,将对他们自身的优势造成严重威胁,意味着他们即将退出舞台。
因此这种对先进事物的反对,只是他们在恐惧。
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的有声电影已经开始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国的电影院之中,而彩色电影之前还没有出现。
中国虽然制造出了彩色照相机,但技术还未扩散。
第一部彩色电影,是即将杀青的《一个民族的重生》,这部耗资两百六十万复兴币的电影,不仅是有声的,而且还是彩色的。
同时这部电影集合了中国最顶尖的电影理论手法,这些理论手法,都是夏钧兑换后世的电影理论放到学校给学生们自己研究的成果。
经过近七年的发展,中国的电影业已经有了一个巨大的进步。
而在这七年中,随着华东政府成长为如今的中华帝国,中国的电影市场也快速的走向了繁荣。
由于这个年代的娱乐项目不太多,而电影又是一种新鲜玩意,因此很受热捧,并且让很多国民形成了到电影院里看电影的习惯。
有了这样的习惯,电影产业就有了资金,拍摄电影也就有了回报,这样一来就有更多的电影拍摄出来。
随着帝国的成立,中国的统一,中国各省各城市都开设起了大大小小的电影院,这些电影院是由华东集团开设,有统一、严格的管理,以及系统的宣传团队。
这些电影院的建立,加上中国是一个四亿五千万国民的国家,一个人口如此巨大的国家,而且是一个正在奔向富裕的国家,要想使电影产业走向繁荣是非常简单的。
此时的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走向了繁荣,全国已经培养出了近六千万的电影观众,同时有近一千万人是经常到电影院去看电影的。
这样的比率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就以这样的群众基础来说,拍上一部火上半边天的电影就能收获四五百万元的票房。
这年代的复兴币是很值钱的,币值是非常坚挺的,四五百万的票房绝对是非常高的了,这还是在低票价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利润。
如果票价定高一些,那票房还会更高。
《一个民族的重生》这部电影投入了260万元的拍摄成本,收回这个成本是非常简单的,但远远不是收回成本那么简单,若不大赚就是失败。
华东电影节的开办,是为了进一步的规范中国影视行业,同时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体系与制度,能够更好的包装中国。
随着元旦的到来,《一个民族的重生》终于是完成了最后的制作阶段,夏钧首先对电影的质量进行审查。
当夏钧看完剪辑之后的电影,挑不出什么毛病出来。
剪辑上的手法很纯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这部电影不论是演员还是群众演员,在出演时的神情都显得自然逼真,没有任何做作的痕迹。
整部长达三个小时,但影片却行如流水,没有任何的拖剧情的迹象,而且环环相扣,丝毫都不显得沉闷。
整部影片充满了华东政权的崛起的传奇色彩,以及民族主义思想,并且不断的展露着中国军队的风貌。
中国大兵们,一个个都穿着质感十足的军服,给人的第一个感觉就是酷,同时不断展露出的军事作战场面,给人的感觉就是震撼。
这才是真正的大场景,大制作。
从来没有任何一部电影如此大规模的拍摄真实的战争场景。
同时这部影片对于华东政府并未过度美化,在与各军阀争夺地盘的心理拍摄都是比较真实的。
那就是华东政府对地盘有着强烈的欲望。
同时使用各种手段不断蚕食各省,最终达到统一中国。
但还是有一些美化部分的,那就是华东政府的扩张,是为了让更多的同胞过上好日子。
同时还表现出了华东政府长期以来的对中央政权的尊重,这是以民族利益为出发点的尊重。
华东政府的实力不管是什么时候,都是超越北洋政府的,但却甘心做了五年的地方政权,就是为了不使中国的社会出现太剧烈的动荡。
这就是整部影片要表现出的一个思想——民族利益至上
同时整部影片表现出了一个农业发达而导致物质十分丰富的中国,重点展现了中国每个人都能吃饱饭的情节。
同时还有各种百姓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镜头。
以及一个文化深厚的中国,影片中华东政府的决策,以及军事行动,很经常引出一些历史典故,以及勾勒出一个无比辉煌强大的古中国。
华东政府根据这些典故的启发,做出正确的决定,并走向成功,这些东西很多都是现实中没有发生的,宣传是一回事,现实又是一回事。
整部影片的拍摄以夏钧这个穿越者看来都是非常成功,非常震撼的。
因为这部电影的战争场面是调部队去拍的,加上中日战争期间拍摄的影像材料的剪辑加入,不会造成很多军事片的那种碍手碍脚的封闭感。
因为那些影片在拍摄战争场面时就那么点人,不可能用鸟瞰拍摄的方法,只能一个劲的拍近距离镜头,所以给人感觉很局限,很封闭。
而在这部《一个民族的重生》中,大场景让观众看个够,行进的大兵团,成群的战车,遮天蔽日的轰炸机群,这些庞大的场景,给人带来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也展现了中国军事的强大。
夏钧看完电影之后,便直接通过了审查。
《一个民族的重生》可以在中国贺岁档期间上映,贺岁档也就是元旦到春节期间。
今年春节是2月5日。
《一个民族的重生》将在1月5日在杭州进行首映,然后向全国放映,还有南洋共和国、缅甸共和国,拉希德阿拉伯王国,以及新俄国,这些国家都是可以畅通无阻的进行上映的。
至于其他国家,大部分都也都是可以上映的,这部影片最不可能上映的国家就是日本。
——————
第一更到
第一卷 第324章 一个民族的重生
第324章 一个民族的重生
“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重生,首先必须做到觉醒,再则必须有共同的理想,这样才能减少内斗,才能使整个民族团结一致,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奋斗。”
“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强大,是因为有一个为人民利益思考的政府。政府之所以能为人民利益思考,是因为有了一个主体的民族,一个团结的民族。”
这两句话印在一张巨大的海报上,这是一张彩色海报。
海报上是一个面迎风招展的雷霆战旗,同时几个酷到没边的中国士兵迎风而望,其中最显目的那个中国士兵凝视四十五度角,眼中充满了坚毅。
“一个民族的重生,1月10日即将正式上映”
这是一部制作了两年的电影,也是一部中国电影史以来最长的一部电影,全片长达三个小时。
这也是一部极受关注的电影,可以说中国很多国民都在等着这部大制作电影上映。
海报一打出,顿时让中国的国民充满了期待,电影还没开始上映,各电影院的门票就已经提前卖出了半个月。
这部电影的门票很贵,高达一元复兴币,一般的电影最多半元。
不过中国国民的消费能力却是很高了,沿海地区最低工资都涨到十元了,大部分工人都是拿十三四元的工资,那些技工的工资就更高了。
当然,各地的门票价格是不一样的,沿海省份一张门票卖一元,内陆省份只卖半元复兴币。
沿海省份的居民不可能为了看这部电影花前买车票到其他地区去看,那样更不划算。
《一个民族的重生》于1月5日在杭州举行了首映,首映上请来了各著名的电影评论员,这些评论员都是受政府控制的,政府想捧哪部电影就捧哪部电影,在没有任务时,则自由发挥。
同时还邀请了一些世界知名报纸周刊的记者参加首映礼,中国记者也是一大堆进了电影院。
主要人员还是剧组人员。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