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一战胜国- 第2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帝制了,真是岂有此理,荒唐之极。就是现在进行进行全民公投,我敢保证帝制的民意支持率绝对超过了90。”
  华东政府的高层官员公开发表个人言论,那些民意代表也不乐意了,凭什么要90才能恢复帝制?
  这次真的是乱了,在消息传开的第二天,在杭州街头马上出现了数起暴力冲突事件,一些民主共和派人员在街上喊民主自由时,被愤怒的民众进行围殴。
  而且在其他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事件。
  这种混乱正在快速的蔓延,第三天,杭州出现了一起支持民主共和派的商人商铺被砸事件。
  在这样的混乱之下,对华东政府出面主持大局的声音更加强烈。
  华东政府终于在十月十八日宣布召开民意商讨会议,商议未来中国国体,并调节两派矛盾。
  同时华东政府宣布进入了二级维稳状态,各地警察和防暴警察走上街头,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暴力事件,并提醒民主共和人士外出注意安全。
  这些暴力事件,已经把那些民主共和派搞得人心惶惶。
  如果华东政府放任这些暴力事件的发展,那么他们将在中国失去立足之地,岂能不心生慌乱。
  因而,在民意商讨会议上,民主共合派的声势更弱了。
  这次民意商讨会议中有帝制民意代表和和专制民意代表以及民主共和民意代表三种代表出席。
  其中帝制民意代表占据了大多数。
  帝制民意代表的对那个90的民众同意才能恢复帝制的要求,意见非常强烈,同时也对这五项要求的意见更为强烈。
  在他们看来,直接恢复帝制就好了,还搞什么约定,还要拖延到十二年之后,这是他们所完全无法接受的。
  就在这样的声音下,华东政府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开始积极调解各方矛盾。
  帝制派代表要求,立即成绩中国帝国。
  专制派代表则要求,进行专制路线,但不走帝制路线。
  民主共和派代表则要求在进行专制路线的前提下,尽可能进行更多的民主,这也是民主共和派的妥协,从而有是专制派一方。
  在这三种声音下,华东政府提出了各种求同存异的方案。但在投票之后,效果皆不理想,帝制派根本不接受这些方案。
  帝制派坚决要求成立中华帝国。
  最后华东政府提出了一个方案,即是成立中华帝国,但中华帝国皇帝暂时空缺,夏委员长出任中华帝国元首,并组建内阁,内阁由元首任命,同时向人民负责,在超过五百万人要求重组内阁时,可以进行全民公投,若公投票数超过50,则对内阁进行重组,但依旧由帝国元首任命新内阁。
  而帝国元首是否就任帝国皇帝,则依旧按照五项要求,不过全民公投的90票率下调为已投票数的80,未投选票不计入其内。
  这个方案马上得到了帝制派的同意,在投票前这些民意代表都已经接到通气了,这是委员长提出的方案。
  因此帝制派民意代表都同意了这个方案,这次投票的赞同票数达到了96,专制派也同意了这个方案。
  在那些专制派看来,中华民国解体,成立中华帝国,是对传统的一种恢复,而且暂时是没有皇帝的,有没有皇帝还是看那五项要求,因此他们也是赞同这个方案的。
  在票率达到96的高度,这个建议方案生效,正式递送给华东政府元首夏钧,同时向社会公布方案内容。
  方案是否最终生效,则是看夏钧的意思了。
  这本身就是他提出的方案,因此他自然不会否定,对于夏钧来说,登基帝位只是时间问题了。
  这个方案一旦确定,也就形成与整个社会的约定。
  华东政府毕竟是国家机器,掌控着宣传机构,又控制着舆论,这十二年正是夏钧不断消除分歧,使民族高度团结和思想高度统一和时期。
  十二年后,他登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因此,华东政府对外宣布,将在十月二十正式宣布最终结果。
  社会各界对这份方案做了热烈的讨论,这个方面可以说是像各方都有妥协的方案,首先对于占据绝对优势的帝制派,同意成立中华帝国,承认中国是一个坚持汉室正统的帝制国家,同时下调了十二年后全民公投的票率要求。
  对于专制派来说,重点也就在于五项要求,也就是十二年后的全民公投,十二年后正好是像西方国家那样四年一任,连任三届的总统期限。如果夏钧正能做到五项要求,他们也愿意接受这个中国皇帝。
  对民主共和派的妥协最少,但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民主政策,即是在农村坚决施行民主制度,同时允许社会上成立民主团体以监督专政体制下的官僚。相当于是把民主编入反腐领域,但却可以避免资本商人染指政权,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专政体制容易催生官僚腐败的缺陷。
  有的人则认为华东政府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直接进行帝制不就完了,那些叫着不帝制的只是少数群体,没必要为了少数群体而牺牲多数群体的意志。
  不过这样的脱裤子放屁的事夏钧还是干了,而且很熟练的干了,不脱裤子放屁,那估计得把裤子弄臭了。
  夏钧也不急着贪图什么帝位,他要登基不过是想让民族凝聚力更上一层楼。现在国内尚且有少数群体不服王化,当拿些时间来消除分歧,再做些文治武功出来,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接受帝位。否则内部生乱,事与愿违。
  ……
  十月二十日, 华东政府宣布接受民意商讨会议提出的方案,由华东政府元首夏钧就职帝国元首。
  这一天,中华民国正式解体,取而代之的,是中华帝国
  第一卷 第四百五十一章 定都会议
  第四百五十一章 定都会议
  “中华帝国,是由中华民国转变而成的一个帝制国家,国土面积113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排名第三的国家……”
  这句话在这一天写入了教科书,此时中国的国土面积在收复了蒙古了唐努乌梁海,以及库页岛、琉球群岛,以及占领了太平洋三个群岛后,国土就暴增到了1130万。
  这还不算印尼的那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如果算上印尼,将增长到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
  占据世界国土面积第二的是美国,如果美国算上菲律宾等殖民地的话,确实比中国要大了,不过中国不算入印尼殖民地,加拿大则有99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被中国挤下去了。
  不过中国此时相比全盛时期拥有2500万平方公里的沙俄来说,还不到沙俄领土面积的一半。
  大国往往意味着拥有众多资源,此时的中国确实拥有众多的资源。
  蒙古是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其矿产蕴藏量居世界前二十位。发现和确定了80多种矿产。主要有煤、石油、铜、锰、钨、钼、铝、铅、锌、汞、锡、金、 萤石、岩松石、磷、石棉、石墨、云母等矿产资源。 铜:蒙古铜的储藏量居亚洲第一,储量为7。5亿吨以上,黄金:蒙古的黄金总储量为3100吨。分为脉金矿、散金矿和沙金矿。煤;据估计,蒙古煤储藏量有500亿吨,萤石:蒙古萤石储量墨西哥,有42个萤石矿床。石油:蒙古石油资源也很丰富,总储量未知,不过起码有25亿吨以上。
  亚洲大陆北部区域,是一个矿产资源无比丰富的地区,此时中国收复了外蒙,自然也就随着得到了大量的资源。
  同时库页岛南部也被中国收复,库页岛有石油、煤炭、天然气资源以及森林资源、水资源等等。
  不过北部库页岛还在沙俄的控制之下,之前日本与沙俄是分治库页岛,中国收复的不过是南库页岛。
  此时中国的矿产资源已经很丰富了,基本上需要的矿产都能找到。
  不过在能源方面,中国的石油储量依旧不多,就算是加上收复的外蒙、南部库页岛,以及华人控制的印尼,石油储量依旧很少。
  对于这些资源的开采方面,除了那些挖不完的矿产,其他的则很少大规模开采。
  中华帝国的成立,使得华东政府走上了前台,正式成为中央政府。
  建国大典将在十一月一日举行,期间有近十天的准备时间。
  建国大典也无需太隆重,因此没有给太长的准备时间。
  在行政上,新成立的中国政府就行政省份重新进行了划分,总体是按照后世的省份进行划分。
  像什么康西、热河这些省份则一律取消,至于那些少数民族自治区则没有这个说法,内蒙则换成了‘漠南省’,外蒙的名字则换成了‘漠北省’。
  就库页岛叫什么名字的问题上,会议上进行了讨论。
  游正斌的意见是:“唐代库页岛叫窟说,不如就叫窟说省。”
  “不好听,不好听,名字太胡化了,还不如叫波罗省,明代在岛上设立过波罗河卫。”
  “那是河流的名字,而且明代在库页岛上设立了三个卫,波罗河卫不具备代表性。”
  “不如叫永宁省吧明代在库页岛建造过永宁塔。”
  “这个名字好,坚决赞成……”
  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库页岛的行政范围被命名为‘永宁省’,未来将包括整个库页岛。
  明朝政府为了更有效的管理黑龙江下游地区及库页岛,曾先后10次派太监亦失哈出巡奴儿干地方,并建立了永宁寺,树立《敕修永宁寺碑记》和《重建永宁寺碑记》两块石碑,以记载管理当地之事。
  康西省则并入四川省,取消省份资格。
  康西那么一个小地方,还是山区,专门成立一个省确实有点太夸张。
  东北三省方面,辽宁则更名为辽东省、辽西省,辽东省大部分是辽宁省,不过从辽宁省中分出了一部分,再结合热河地区(内蒙东部),成立辽西省,这是明代的叫法。
  吉林、黑龙江名称则不变。
  西藏的名字也不变,新疆的名字早就变成了‘西域省’。
  海南省也从广东省分出来,单独成立了一个省。
  就这样,整个中国的行政省份确定下来,分为永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东省、辽西省、漠南省、漠北省、西域省、甘肃省、青海省、西藏省、陕西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北省、河南省、江苏省、安徽省、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省、广东省、福建省、江西省、浙江省、台湾省、海南省、琉球省。
  总的也就是三十一个省,不存在特区、自治区,宁夏地区则是归陕西、甘肃两省分治,琉球省管辖着太平洋三个群岛。
  国土面积也达到1130平方公里的程度,但还不算在缅甸北部的实际控制区域,那片控制区域在国际上属于英国人的地盘,但却被中国给实际控制了。
  行政区域划分清楚了,行政上也就不会乱了套。
  但在定都问题上,华东政府内部却产生了分歧,而且分歧比较大。
  杭州已经不适合当行政中心了,因为这里是经济中心,混杂在一起就显得很拥挤,而且杭州是沿海城市,不利于战争。
  虽然说在沿海有严密的防守,还有华东海军充当屏障,但总得考虑万一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而且此时夏钧在发展内陆经济,把都城定在中部地区,则可以促进内陆经济发展。
  同时改变一个沿海歧视内陆的风气,这种经济上的歧视在后世是普遍存在的,不过还来得好些,相比香港歧视整个中国大陆好许多许多了。
  此时整个中国也就是剩下一个香港一个澳门没有回归,同时还有沙俄占据的领土,不过沙俄是吞并,不是租界。租界是中国依旧没有失去这片领土的主权,只是暂时借出去。
  后世的香港人有一种很自我良好的优越性,甚至不把自己当成是中国人,孔庆东骂得并没有错,错就错在后世的中国思想并非是统一的,民族思想是遭压制的,否则会很有市场,从民族角度出发,香港已经是不把香港和中国看成一个整体的。
  此时中华帝国的成立,自然是要选择一个都城。
  在选择内陆的城市的情况下,南京就首先被排除掉了,南京首先也比较靠海,而且这个六朝金粉之地的风水好像不是很好,每次定都南京的王朝都是短命的。
  除去南京,其他的都城选择就变成了西安、洛阳、开封、武汉这几个地区。
  西安首先被排除掉了,虽然那里是最初几个王朝的中心,但生态环境已经没有古代好了,而且那群原先华东政府请来的风水顾问们的话来说,龙脉出关了,已经不再关内(潼关)了。
  西京洛阳,东京开封,支持迁移到这两个城市的官员很多,但支持迁移到汉口的人则更多。
  西京洛阳和东京开封,这两个城市是老牌都城,不过从历史的演变上来看,都城是在不断向西移动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