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全景纪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战全景纪实-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氨鹣蚪埂�
  墨索里尼也大喊:“谁都不要开枪,不要流一滴血!
  “果然,警卫们都放下了武器,德国人也未开枪。
  墨索里尼欣喜若狂。
  几分钟后就挤进一架德国怪鸟式小型飞机。
  飞机从尽是石头的草坪上摇摇晃晃地吃力地爬向空中,飞到罗马。
  当晚墨索里尼就到了维也纳,两天后到了东普鲁士腊斯登堡元首大本营,见救命恩人希特勒。
  墨索里尼热烈拥抱希特勒,对希特勒的救命之恩感激涕零。
  希特勒见到这位故友后却很失望。
  当年风华正茂、像一团火似的墨索里尼,现在已成为意志颓唐、老态龙钟的糟老头了,他并不想在德国的帮助下重建法西斯政权。
  更使希特勒恼怒的是,墨索里尼不久就同被骗到德国的女婿齐亚诺伯爵和好如初;而齐亚诺在希特勒眼里是十恶不赦的叛徒。
  希特勒把墨索里尼从“政治上勾销了”,把他视为傀儡,逼使墨索里尼把的里雅斯特等地割给德国,迫使他逮捕女婿齐亚诺,并于1944年1月11日将齐亚诺处死了。
  墨索里尼的女儿埃达化装成农妇,把齐亚诺的日记藏在裙子里,从意大利逃到瑞士。
  在希特勒飞兵救故友时,美将克拉克指挥的美国第5集团军正在萨勒诺海滩与德军苦战,伤亡累累。
  德军在西西里中计失算,这次准确地算出盟军的登陆时间和地点。
  驻意大利南部的德军司令是阿尔伯特·凯塞林元帅,他指挥两个军,一个在意大利南端,一个在罗马附近。
  蒙哥马利渡过墨西拿海岸,他就知道盟军肯定要登陆,同蒙哥马利会合,消灭南端的那个军。
  凯塞林是飞行员出身,指挥过航空队,知道盟军登陆部队决不敢离开战斗机的保护,只能在萨勒诺登陆。
  凯塞林下令抢筑工事,准备迎敌,掩护南端的那个军撤退。
  克拉克的美国第5集团军,辖有英国第10军和美国第6军,计划英军在左翼,美军在右翼抢滩登陆。
  克拉克以为盟军未被德军发现,决定不进行炮火准备,偷袭上去。
  9月8日午夜,运输船在距萨勒诺10公里的地方放下登陆艇。
  登陆艇向海岸驶去。
  3时30分,德军海岸炮突然向左翼的英军开火,盟军驱逐舰立刻还击,把德军大炮打哑了。
  英军指挥官见偷袭不成,下令所有的军舰开炮,进行炮火准备。
  曳光弹和火箭弹划破夜空,向德军飞去。
  在右翼,美军指挥官明知偷袭告吹,却固执地遵守克拉克将军的命令,还想奇袭。
  登陆艇离海岸不远时,德军大炮齐射,美军登陆艇被打得碎片横飞。
  美军步兵好不客易上了岸,又遭轻武器的屠杀。
  美国驱逐舰见状,不顾触雷,冒险驶入雷区,向德军开炮。
  一发发5吋炮弹在德国炮兵中爆炸,火光冲天。
  美军终于登上海滩。
  登陆计划被打乱了,英军和美军都未完成任务。
  两军被分割在两个滩头,英军推进了2英里。
  天一放亮,德国飞机就开始轰炸,一股股装甲部队开始反击。
  盟军靠着海军的支援,勉强守住了阵地。
  凯塞林见盟军已经登陆,极其担心意大利南端那个军的安全,急忙下令在罗马的德军驰援萨勒诺,用装甲部队把盟军赶回大海。
  9月12日,德军装甲部队从萨勒诺海滩外的高地上直冲而下,想在英美军之间打个楔子,之后奋击威胁最大的英军。
  德军势头极猛,英军抵挡不住,被杀得人仰马翻,被俘者极多。
  9。血浸意大利(3)
  13日,德军又向美军扑去,夺占了佩萨诺。
  美军被迫向海岸撤退,一片混乱。
  德军趁乱又向前冲,到了离海岸仅800米的地方,美国第5军的军部处在德军大炮的直射距离内,盟军商船被迫停止卸货。
  美国第5集团军司令克拉克被这次登陆弄得心力交瘁,精疲力竭。
  他准备命令美军上船,在英军滩头登陆,并要求伞兵增援。
  克拉克将军的英美两国部将闻之骇然。
  在这种情况下,调整部署只会增加混乱。
  艾森豪威尔将军和亚历山大将军没有批准,但决定空投美国第82空降师。
  当晚,美国伞兵到了萨勒诺的美军滩头。
  英国第7装甲师第二天在英军滩头上岸。
  第二天,德国近两个军又向盟军发动冲击。
  盟军拚死抵抗,出动了所有的飞机助战,海军用舰炮猛轰德军。
  此时在萨勒诺港口停泊着18艘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
  战列舰15英寸大炮发出雷鸣般的巨吼,地动山摇,在德军中掀起冲天的烟尘。
  德军的坦克像玩具一样被气浪掀得履带朝天,德军的残肢被抛到高空。
  幸存者被震得两眼发直,两耳出血,魂不附体。
  德军在进攻一开始,就被盟国海军毁灭性炮火炸得七零八落,锐气顿挫。
  面对盟军的舰炮,凯塞林知道他无力把克拉克赶回大海,只好下令德军且战且退;南端的那个军加快了北撤速度。
  9月3日,蒙哥马利未遇抵抗顺利登陆。
  德军早就走了。
  但蒙哥马利天性难改,小心翼翼,生怕挨了德军的回马枪。
  加之山高路险,德军处处设雷。
  蒙哥马利缓缓地向克拉克靠拢。
  等两只钳子在9月20日合拢时,德国人已远走高飞,撤到那不勒斯以北。
  10月1日,盟军攻占那不勒斯。
  盟军伤亡12万人,几乎一无所获。
  老谋深算的凯塞林把要陷入重围的8个师救了出来,部署在沿利里河谷修筑的“古斯塔夫”防线,养精蓄锐,等待盟军。
  盟军原以为可以轻易占领罗马,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占领那不勒斯。
  盟军占领那不勒斯后,就以克拉克将军的第5集团军为左翼,蒙哥马利的英国第8集团军为右翼,并肩向北推进,准备攻占罗马。
  7天后,盟军又在沃尔土诺河受阻。
  盟军经苦战终于渡过沃尔土诺河;德军且战且退,退到“古斯塔夫”防线。
  这条由密集的钢筋混凝土工事和雷区构成的防线贯穿意大利,其核心枢纽是卡西诺峰。
  卡西诺峰高耸入云,地势陡峭,峰顶有一座建于中世纪的修道院,山下是湍急的利里河和通往罗马的必经之路6号公路。
  德军占据着卡西诺峰,居高临下,监视着盟军一举一动,并控制着6号公路和拉皮多河。
  1943年年底,盟军试着进攻了一次,德军防线坚不可摧。
  此时,盟军正向英国调兵遣将,屯积物资,准备发动“霸王”作战,在法国北部登陆。
  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坎宁安、特德等沙场老将和久经战火考验的部队,都被从意大利调到英国。
  在意大利的盟军交给了亚历山大将军。
  美国军方,特别是马歇尔将军主张在意大利只进行有限行动,担心盟军会在意大利越陷越深。
  但丘吉尔在想着名城罗马,主张把一只“野猫”投入到“古斯塔夫”以北,去“抓碎德国丘八的心脏”。
  接着他就动手干了起来,制定了名为“鹅卵石”的计划。
  把美国第5集团军的第6军选为“野猫”,在古斯塔夫防线以北60英里的安齐奥登陆。
  安齐奥是个渔港小镇,战前是周末休假地。
  这儿沙滩平坦,松林掩映。
  10公里外是阿尔班山,通往罗马的6号、7号公路从山的两侧通过。
  盟军的计划是1944年1月21日从安齐奥登陆后切断2条公路,切断坚守古斯塔夫防线的德军后路;同时正面盟军强攻卡西诺峰,围歼德军。
  盟军的“野猫”是美国第5集团军的第6军,军长是卢卡斯少将,指挥美国第3师和英国第11师。
  由于“霸王”行动准备工作正在英国南部如火如荼地进行,登陆舰艇极为紧张。
  海军把卢卡斯送上岸后的第3天就必须撤走,开往英国。
  这使克拉克将军和卢卡斯极为沮丧、悲观。
  54岁的卢卡斯4个多月前率美军在萨勒诺登陆,目睹了美军惨遭杀戮的情景。
  之后又与德军在崇山峻岭中苦斗4个月,已精疲力竭。
  一听说要在安齐奥登陆,就忧心忡忡地道:“这回比加利波里那仗更惨!”克拉克将军也忠告道:“可别像我在萨勒诺那样自讨苦吃。”
  亚历山大将军想让卢卡斯登陆后立即攻占阿尔班山,但克拉克和卢卡斯在萨勒诺吃尽苦头,况且海军在两天后就要撤走,担心孤军深入会遭灭顶之灾,打定主意上岸后先占稳脚跟。
  1月17日,古斯塔夫防线正面盟军发起凌厉攻势,想在48小时内达成突破。
  德军据险固守,巍然不动。
  盟军在卡西诺峰和拉皮多河旁尸横遍野,却寸步未前。
  9。血浸意大利(4)
  当盟军在卡西诺苦斗时,卢卡斯的36万名官兵和装备,登上253艘舰艇、商船组成的舰队,拔锚启航,在22日凌晨登上安齐奥海滩。
  德将凯塞林元帅这次没有料到盟军会在安齐奥登陆,还以为会在罗马以北;在安齐奥只派了一个营。
  盟军未遇抵抗就顺利上岸,德国守军在睡梦中当了俘虏。
  英军在左、美军在右,立刻占领了预定目标,推进到墨索里尼运河。
  此时阿尔班山上只有几个德军观察哨。
  亚历山大将军指示卢卡斯迅速占领阿尔班山,但卢卡斯却不敢越雷池一步。
  他打定主意,只要正面盟军没有突破古斯塔夫防线,就不前进,便下令盟军沿运河掘壕固守。
  宝贵的一天白白过去了。
  凯塞林元帅得知盟军在安齐奥登陆,惊得目瞪口呆,急令德军火速占领阿尔班山。
  德国第14军前往安齐奥,另调5个师日夜兼程增援安齐奥。
  不到48小时,德军就在阿尔班山建立起防线,封锁了所有通往6号、7号公路的路口。
  卢卡斯的英美两个师长见军长坐失良机,简直怒不可遏。
  在部下和亚历山大将军的催促下,卢卡斯才下令进攻,但为时已晚。
  德军已云集安齐奥。
  英军美军精锐的别动队组成突击队,分别向阿尔班山北南两侧进攻。
  德军逐房逐渠与盟军争夺。
  双方用手榴弹、刺刀短兵相接,展开恶战。
  英军以惨重的代价,向阿尔班山打入一个细长的楔子,占领了一火车站,再也无力前进了。
  美军以767名别动队员组成突击队,悄悄爬过水渠,想偷袭奇斯泰尔镇。
  德军故作不知,待美军进入毫无遮掩的开阔地后,所有武器一齐开火。
  美军官兵血肉横飞,只有6人生还。
  盟军劳而无功,死伤累累,凯塞林抓住时机,下令反攻。
  盟军利用沟渠、路基为掩体,寸步不退,殊死抗击。
  德军不顾盟军军舰发射的猛烈炮火,锲而不舍,攻势如潮。
  以后的20多天里,滩头上12万盟军和14万德军厮杀在一起。
  2月的安齐奥正逢雨季,天降大雨。
  炮声、枪声、喊杀声、惨叫声同雨水、泥水和血水组合成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
  丘吉尔对安齐奥的局势十分沮丧。
  他的“野猫”变成沙滩上搁浅的“鲸鱼”。
  盟军在卡西诺峰正面发动猛攻,想支援安齐奥方向的盟军,但都被德军击败。
  美军两个团竟全部丧生在拉皮多河的急流中。
  安齐奥和卡西诺的激烈战斗引起希特勒的注意。
  一年来,德军在各地连连败北,需要用胜利来鼓舞士气。
  希特勒还觉得盟军如果在安齐奥遭到惨败,就得推迟甚至取消在法国北部登陆,德国就可以获得喘息时间,集中力量对付苏联。
  希特勒下令不惜代价,把盟军赶下海。
  为了配合德军反扑,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拿出了全部看家本领,通过无线电广播和传单,让盟军士兵相信他们已穷途末路了。
  戈培尔还竭尽挑拨离间之能事。
  他向英国士兵宣传说,美国有钱的好色之徒正大批涌入英国,并在勾引他们的娘儿们;对美国士兵则说,他们将成为又一次敦刻尔克撤退的牺牲品。
  为了吓唬盟军,德军还故意在夜里把坦克开来开去,让盟军士兵听履带铿铿作响。
  德军计划以坦克和步兵沿阿尔巴诺——安齐奥的公路两侧,轮番攻击,冲到安齐奥。
  原驻守这一地区的英第1师因伤亡惨重而被调到后方,由新到的英第56师和美第45师防守。
  1944年2月15日清晨6时,德军在震天动地的炮击之后开始进攻。
  盟军大炮还击了,炮战的喧嚣声震耳欲聋。
  不久,德军步兵呈密集队形向美军冲去。
  美军利用断垣残壁掩护,狠狠还击,将第一批德军扫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