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篡唐-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说郑仁基和言庆有别扭,但终究是安远堂捧起的脸面。
  王通打郑言庆的脸,说白了就是打安远堂的脸,打他郑仁基的脸。
  这对郑仁基而言,如何能够接受?
  表面上,他对言庆的事情是不闻不问,但私下里,还是很关心。否则他也不会同意徐世绩和郑宏毅天天跑去竹园。不管他怎么看郑世安,但对言庆的才情,颇为看重。
  徐世绩想了想,“言庆也没做什么。昨天午后,还和我们一起戏耍。后来吴县张家的张仲坚来了,还送给言庆一匹马……呵呵,那匹马真是不错,言庆还是咬了马耳朵,才驯服了那匹马。今天嘛,我和宏毅午后去时,听他家里的丫鬟说,他和杜如晦大哥一大早过河去香山寺了。我和宏毅等了一会儿,见他没有回来,也就回来了……”
  “那他可有紧张?”
  徐世绩摇摇头,“没吧,看上去挺正常的,还说等过段时间,和杜大哥进山探书碑。”
  颜师古和郑仁基相视一眼,让徐世绩走了。
  “此子有大将之风啊。”
  颜师古笑道:“如若换做是我,说不定紧张的不得了……呵呵,大兄啊,你也莫要担心。你看言庆不是挺轻松的嘛,说不定就如他所说,早已经成竹在胸了吧。”
  郑仁基长出一口气,苦涩一笑。
  “他当然不紧张,如果他输了的话,丢脸的就是我郑家上下。”
  “诶,话不能这么说。那王通好歹和我年纪相仿,不顾长幼的去欺负一个幼童,这举措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若我是他,现在就背着行囊离开洛阳。说实话,就算王通赢了,与郑家也无害处。他自己不顾身份,这失礼在先呢。”
  郑仁基点点头,犹豫一下,却突然问道:“贤弟,郑言庆胜算几何?”
  颜师古一怔,片刻后露出苦笑。
  “若我说,不到两成!”
  “两成?”
  郑仁基揉了揉面颊,“照你这么说,我看我今晚,怕是别想睡着了。”
  “呵呵,不止是你睡不着,想必此刻,这洛阳城里,会有很多人和你一样,彻夜难寐吧。”
  颜师古说完,走到了窗前。
  他伸出手,推开了窗子,看着屋外的漆黑,自言自语道:虽说只有两成,但也并非没有希望……
  第一卷 麒麟阁上春还早 第087章 命题:释道(上)
  丑时过后,电闪雷鸣。
  一场通透的大雨,断断续续,持续了一个多时辰。至黎明时,雨势减弱,淅淅沥沥。
  郑言庆睡的很舒服,清晨起床,推开竹窗,一股清新的风涌入楼中。
  活动了一下身子,感觉精神很振奋。
  这时候毛丫端着一盆清水走上楼,放在言庆的面前。郑言庆洗漱完毕,吃了一点东西。然后穿好了一副,手持竹伞走出竹楼。白龙马在竹林间奔行,细细的雨丝,如雾一般,马蹄声清脆,若隐若现。站在门廊上,恍若置身于仙境中一样。
  毛旺媳妇牵着那头青驴过来,搀扶着言庆坐好。
  郑世安早已经上了马,见言庆坐稳之后,轻声道:“准备好了吗?”
  言庆笑了笑,“爷爷,我们动身吧。”
  叮铃,叮铃!
  青驴脖颈中的铃铛响起,祖孙二人在如丝细雨中渐渐远去,只有那铃铛声似在园中回荡。
  一大一小两个脑袋瓜子,从另一座竹楼窗户内探出。
  “杜大哥,咱们不去观战吗?”
  窦奉节昨夜没有回家,就住在竹园精舍中。
  不过担心他影响到言庆的备战,所以杜如晦早早的就把他抓到自己的住处休息。
  杜如晦张大嘴巴,打了个哈欠。
  “有什么好看的?言庆赢了,也是赢了;输了,还是赢了。这一场比试从他发出战书的那一天,他就站在上风处。今天迎战,只不过看如何收场。赢了,收的漂亮些;输了,收的难看些……与其跑去凑热闹,还不如留在家中,等候消息。好了,我要再睡一会儿,莫要再吵我。你这家伙,昨夜吵得我难寐。”
  “明明是你翻来覆去的折腾,与我何干?”
  窦奉节也打了个哈欠,小脑袋缩回了竹楼。
  两人都没有去将军堂观战,不过原因却不相同。窦奉节对言庆有着一种近乎于迷信的崇拜,所以坚信言庆能够战胜王通;而杜如晦则不太看好,毕竟王通的实力摆在那里,他真不认为言庆能在经辨之中,战胜王通,更不忍见言庆失落之状。
  细雨靡靡,原野中漂浮着一抹抹,一道道,一层层丝缕般的水雾。
  天气有些凉意,郑世安下意识地裹紧了衣衫。
  朝一边看去,见郑言庆恍若无事一样,悠悠然坐在青驴背上,看两遍田园景色。
  “言庆,你有把握吗?”
  郑言庆笑了笑,“哪有什么把握,只不过去应景罢了。赢了固然好,输了也不差。反正已经和张三哥说好,这文书都已经立下,爷爷何必惊慌?”
  郑世安说:“我不是担心商铺的事情,我是担心你……”
  “我?”郑言庆说,“我更不会有事儿。我和那王通相差十四岁,他赢了不会光彩,我输了也不丢人。再者说了,老师临行之前说过,我近来风头太盛。借王通之手压一压,也不是没有好处。反正我也想静一静,等此事结束,我准备和杜大哥进山一段日子,权作调整心情。爷爷,你莫要担心我,孙儿不会有大碍。”
  郑世安细一想,觉得这话确有些道理。
  没错,这一次经辨,经过言庆之前的那一番折腾,王通即便是胜了,也得不到好处。
  相反,言庆若真的输了,也不是没有好处。
  他近来声名太盛,正需要一次失利,来掩饰一下。反正雄记商铺已成功的转入张家人的手里,郑世安从台前进入到了幕后,从此可以逍遥惬意的做一个富家翁。
  总之,对大家都有好处。
  当然了,郑言庆若能胜了,当然最好。
  但私心里,言庆并无把握能胜过王通……这十几年的差距在那里不说,最重要的,还是在于这根基。言庆哪怕是拥有一个四十年的灵魂,但对于这个时代而言,他前世所学的那些东西,并无太多用处。至少,他不似王通那样,熟读五经。
  经试定于将军堂,是窦家的堂号。
  窦家在汉朝时,出现了好几位大将军,故而雅号将军堂,也表明了以武勋为主的传统。
  不管是窦家三祖,还是窦毅等人,全都是以武勋起家。
  堂前陈列一排石雕,有立马横刀者,有拄枪伏地者,全都是窦家先祖所留的功绩。
  进将军堂,铺面而来的是一股肃杀气。
  正堂上,坐着十几个人,堂前则摆放着两张书案,上置笔墨纸砚。
  雨水顺着屋檐流落,将台阶下的地面,冲刷的呈现出灰白色彩,透着一股凝重气息。
  郑世安没有进去,而是目送郑言庆走进将军堂大门。
  门外聚集了不少人,有书生士子,也有达官贵族。不过更多的,则是来看热闹的普通百姓。
  “郑……世安!”
  突然有人叫了一声郑世安。
  郑世安循声看去,就见靠近大门的台阶下,有一辆马车。
  车上竖着一张竹罗伞,青缎子伞面低垂,将雨水都滑落到了车外。伞下,郑仁基和颜师古正坐着,朝郑世安招手。车旁边,还有徐世绩和郑宏毅肃手恭敬的站立。
  郑世安心里奇怪:怎地这位公子哥,今天这么主动的和自己招呼?
  不过脚下却没有停留,连忙走到了车前。
  哪怕分立一房,但多少年对郑家的侍候,让郑世安心里,对郑仁基还是有几分恭敬。
  郑为善也在一旁站立,朝郑世安微微一笑。
  “那个……言庆准备的如何?”
  论辈分,郑仁基应该叫郑世安一声族叔。
  可让他这么叫,还真是为难了郑仁基。刚才就差一点脱口叫出郑管家来,如今和郑世安面对面相视,他只好舍去了称呼,轻声询问。
  郑世安也能理解郑仁基,更不会奢望郑仁基真正认可他这个族叔。
  事实上,整个安远堂,恐怕没有一个人会认可他的身份吧。即便是郑大士也如此。
  让你归宗,已经是天大的宠幸了!
  “大公子,言庆的事情,我从来不过问。您也知道,我这本事,也过问不得啊。”
  郑仁基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对了,雄大锤那边的生意如何?我听人说,可是火爆的紧呢。”
  “托列祖列宗的保佑,还算过得去吧……大锤子的手艺好,做事情也认真。再有一干老街坊们的帮衬,总算是站稳了脚跟。不过,这件事和我,已没有关系了。”
  郑仁基一怔,“为什么?你不是投了许多钱帛吗?”
  “大公子,我那是做生意的料啊。早先帮帮忙,打打下手而已……再者说了,我年纪也大了,这精气神也跟不上了。平日里还好说,忙起来可就不成。这一段时间,我经常算错账目……前日吴县张家的人过来,和雄大锤他们商量好了,决定由他们出钱经营。那天小少爷也在,张家的人找过去,就是商量这件事。我现在不过是占着半成的利益,每年下来,也能有个千八百贯的收益,就已满足了。”
  郑仁基愣住了!
  “张家接手雄记了?出了多少钱?”
  “除了退还我之前借给大锤子他们的一千贯外,又投入了一万贯,以扩大门面。”
  郑仁基对这生意上的事情,还真不太清楚。
  闻听张家出手就是一万贯钱,只能感叹这张家财大气粗,出手不凡。至于剪刀这等生意,他倒不看在眼中。安远堂名下生意不少,一年数万贯的收益,还真看不上郑世安的几百贯。他只是可惜了一下,就不再过问此事。倒是一旁的徐世绩,似乎多了几分关注……
  第一卷 麒麟阁上春还早 第088章 命题:释道(下)
  将近辰时,雨停了。
  王通一系白衣,飘飘然在一群士子的簇拥下,来到了将军堂门前。
  周围百姓看见了王通,顿时发出了一阵嘘声……
  很明显,他们对王通以大欺小的行为,颇有些看不过去。在车上的颜师古,轻轻叹了口气。
  这王通确有才华,但这一次所为,却显得气度小了些。
  他最不高兴的事情,莫过于王通把他和言庆之间的赌约说出去。颜师古当时和言庆立下赌约,也是被气急了。事后虽有些后悔,但木已成舟,也不可能去悔改。
  王通倒好,把这件事说出去后,使得他颜师古,也站在了风口浪尖。
  他王通以大欺小,现在连颜师古也背上了恶名。
  一想到这些,颜师古的脸色就阴郁万分。看王通要过来和他说话,冷冷哼了一声,一扭头,做出没有看见的样子。那意思是说:你别过来,过来了我也不会理你。
  王通立刻面呈尴尬之色。
  他也是聪明人,知道颜师古这样做,是对他有所不满了!
  “王兄,进去吧,时辰不早了。”
  在他身边的青年,名叫崔思敬,是郑州崔氏族人,崔珉的堂兄,崔千里的长兄。
  这件事起因在崔珉,崔家自然不好旁观。
  崔千里的学问,尚不足以出门,所以崔家又拍了崔思敬出来,为的是帮衬一下。崔思敬年过三旬,道德文章也不差,在河洛地区小有名望。他虽然也看不过这种事,可事情起自他崔家,他也只能站出来。当然了,内心中对言庆的目无尊长,崔思敬也是有些看不过去。
  王通整了整衣冠,在一片嘘声中,迈步走进将军堂大门。
  同来的士子,则在大门另一侧站立,倾听将军堂里传来的消息。
  王通倒是彬彬有礼,先向在堂上端坐的拿下耆老名士行礼,还向着言庆拱了拱手。
  他不是傻子,言庆咏竹诗出来以后,他虽下不来台,但也颇为敬服。
  双手将一卷文章呈上,王通说:“半缘君咏竹,已近竹之韵,学生实无法超脱。故而学生以‘荷’为题,赋诗十首,崔思敬王绩抄录。”
  反正窦威说过,他可以另行命题。此值夏季,荷花盛开,倒也正和了时节景致。
  将军堂外,传来一阵嘘声。
  很显然,王通取了巧,占了便宜,颇令人有些不齿。
  王通心中则苦笑,早就知道会是这种情况,他落了后招,就有些难以令人信服。可问题是,这十首诗,真的是他临时所做,绝无半点作弊行为。但旁人就是不信……
  郑言庆心里咯噔一下。
  杜如晦说的不错,王通果然是有才学。
  若非自己先下手为强,抢到了先机,恐怕会输得很惨吧!
  他忍不住向王通看了过去,就见此人身高大约在175左右,不算高,但颇有气度。
  一袭白衣,落落大方。
  长的也是齿白唇红,颌下短须,有儒雅之气。
  窦威请来做评判的人,都是当今名士。
  有洛阳易学大家于仲华,还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