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巅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科技巅峰-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萧强同情地看了易远一眼,这些默默耕耘的科技工作者,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没有钱来为女儿买一个稍微好点的随身听,在感叹他们高风亮节的同时,也不能让人扼腕叹息啊!
  他想了想,问道:“老易是……”
  “他啊,国家重点研究部门的顶梁柱,二级保密单位。可又怎么样?没钱就是没钱,不光他没钱,那些做出重大科研成绩的科学家们都没钱,有些科研项目还因为没有资金,不得不被迫撤销。有钱的倒是那些大字不识,在路边卖茶叶蛋的文盲,你说,这搁谁身上也想不通啊!”看得出来,盛秋砚对现状也是有着满腹牢骚。
  萧强倒是有钱,他对像易远这样,埋头奉献的科技专家充满了崇敬之情,也有心送一台随身听给易远,可是他也知道,这些人自尊心极强,是绝对不肯接受他的馈赠的。
  “其实,随身听就是一块功放芯片,再加一个外壳,老易既然是搞这个的,自己做个也不费事吧?”
  盛秋砚和易远看他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个外星人。
  “我说的不对么?”萧强摸摸后脑勺,愣愣地问道。
  他没有见过这个时代的随身听,在他印象中,不管是MP3还是MP4,都是一个塑料外壳加块芯片,别的人可能会觉得高深,易远做的就是精密电子,随便找个技术人员就搞定了。
  林怡见不得他受窘,悄悄拉拉他的手:“随身听哪有这么简单,光只有一个芯片,怎么读磁带,怎么播放?”
  “这么原始!”萧强差点跳了起来。
  还在用磁带!
  我的老天,我到底到了一个多么原始的时代啊!
  林怡不乐意了:“这可是日本最新科技,哪里原始了,不知道不要乱说!”
  易远低头想了一下,说到:“萧强的说法倒也不是不能实现,只是这样一来,就要把播放系统和功率放大器、整波电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同时,还要改变存储方式,不再采用磁带,而是……而是……磁盘!”
  萧强惊讶地看着易远。
  不愧是优秀的科学家,易远能够从他只言片语,想到用磁盘作介质,实在是了不起!
  “那你作一台出来好了,保管好卖,还能出口创汇!”他鼓动道。
  易远笑了:“说来简单,这需要极强的芯片制造生产能力。我们国家根本没有这个科技实力,别说我们国家了,就是世界上,也没有哪个国家,现在能做到。你刚才说的自己动手做随身听,我也不是没有想到过,电路图纸也画好了。可是里面的功放芯片,国内也找不到替代产品,市面上卖的都是整机,没有配件销售,我也只能望而兴叹啊。”
  萧强灵机一动:“芯片我来想办法,听小怡说随身听内部结构很复杂,其余部分你有没有办法解决?”
  易远自信地说道:“只要解决了芯片,那还有什么难的!不就是磁头、走带机构、稳定电机嘛,这都难不倒我!外壳就更简单了,直接塑料倒模,一次成型。对了,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搞到功放芯片,听说日方没有向国内出口啊?”
  萧强面不改色:“我有个朋友,只要国外有的芯片,他都能搞到!”
  “你说什么?”易远风一般冲到他面前,用力抓住他肩膀,用喊叫的声调说道,“你再说一遍,你朋友能搞到国外最新的芯片?”
  第五十二章 科技工作者的春天与地狱
  萧强今天才知道,一个儒雅的知识分子失控起来,比一头发怒的狮子还可怕。
  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更为专注,由此在狂暴的时候,也会因其对关注事务的关心,而忽略现实,发作起来,绝对是什么都不顾。
  他的肩膀,在易远没有丝毫留有余力的抓攥下,骨骼发出咯咯声响,萧强痛得额头都沁出汗水来,呲牙咧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林怡扑上去,用力掰他的手指,最后甚至想用牙齿咬,都不能让他放开萧强。
  易远对外界的一切恍若不觉,眼睛里发散着狂热的光芒,犹自摇晃着萧强的身体,大声吼道:“这是不是真的?他能搞到什么芯片?是不是所有的芯片都能搞到手?有多少,快告诉我,快告诉我呀!”
  “小易,你疯了!对一个孩子用这么大劲!”盛秋砚冲上去,一掌拍在易远的额头,把他推了个踉跄,萧强趁机挣脱开来。
  “奇怪,我这是怎么了?”他的眼睛恢复了一丝清明,摸了摸额头,“好痛,谁用石块扔我?”
  林怡带着泪水,拉着还说不出话来的萧强,嘤嘤地哭了起来。
  “没事,我没有事,别担心!”萧强从牙齿间发出嘶嘶的声音,安慰着林怡,看着她披头散发的样子,不由涌起一阵感动,在他的眼中,此刻的林怡,是她最美的时候。
  他想要抬手去摸摸林怡的脸颊,关节处却传来钻心地疼痛,象电流一般传递到神经根源,手刚刚抬起来,便垂了下去。
  盛秋砚横在易远和萧强之间,怒斥道:“小易,你在发什么神经?在大街上打一个孩子,太不像话了!”
  “什么?我做什么了?”易远茫然地望着盛秋砚,看到他身后的萧强,忽然身体一震,又想要冲过去,“对了,你……你……你刚才说,你能搞到芯片,什么芯片都有!”
  易远之所以情绪如此失控,实在是他这半年来,所承受的精神压力太大了,大到一个正常人难以承受的地步。
  早期的活塞式战斗机结构简单,发动机功率不够,战斗多是在中低空进行。
  二战后,喷气式发动机技术的成熟,载弹量的增大,使得空战的区域不断上移,各大国所制造的喷气机,都在追求高空高速,实行高空突防,在核战争条件下,采取打了就跑的战略。
  七十年代末期,核战争的威胁逐渐消退,“更高更快”的提法从战机设计被更正,空战区域再次由高空转移到中低空,设计师们挖空心思,提高战斗机在此空域内的机动性,扩大作战半径,着眼于机载电子设备、武器,以及精确地火控系统。
  正是在这种思路下,我国借着同西方缓和,共同防御苏联的利益需求,在巴基斯坦要求提供适应二十一世纪战斗机的机会,以“歼七”为蓝本,大胆地进行了技术攻关,力求突破苏联战机设计的思想束缚,向高、精、尖的世界潮流靠拢。
  可是美英等西方国家,对中国抱着的就是利用态度,他们愿意提供的,都是二三流的过时武器、技术,中方曾经想进口F16战斗机,美国表面上答应,却将原装发动机拆下来,换装低档次的发动机,强行销售给中国,被中方予以拒绝!
  现在好容易从愿意提供最新技术的以色利,得到了全套的航电系统图纸,可是,科技工作者们却无力将图纸转化为实物,这怎能不让他们心忧如焚?
  就在上个星期,所长通告了最新的研究进展,说是超七的发动机已经确定了,最终采用美国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PW1216发动机,同时,各自进口两套该公司的PW1120,以及英国罗伊斯罗尔斯公司(就是劳斯莱斯)的RB19934R,作后续进一步改进型号的验证需要。
  易远当时就傻了。
  他们精密电子研究所负责的是雷达部分,在拿到相关图纸之后,参与技术攻关的人员就知道碰上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当时,他们还在想,不用急,慢慢来。
  毕竟我国的电子工业之落后,是有目共睹的,大家将这份资料吃透,就要花不少的时间,再将图纸转化为合格的产品,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呢。
  反正都是第一次,大家在学习的基础上,尽量加快速度就行了。
  而且,相对于电子工业,军工的航空发动机,仍在蹒跚学步。
  歼七使用的喷涡7技术落后,早就不适用于现代战机,喷涡13(WP13)还没有定型,喷涡14(WP14)的验证机刚刚在年末通过试验,离批量生产,起码还有两三年时间,在这两三年里,足够易远他们消化资料了。
  他也听说了美国普拉特…惠特尼公司和英国罗伊斯罗尔斯公司,在商量发动机进口的问题。
  不过他认为达成条件的可能性太低了。
  普…惠公司大力推销的,是他们的PW1216,这是国际上六十年代的涡喷发动机,我们的WP14性能上实际还稍稍领先一些,只是还没有可应用的成品而已。
  另一款更先进的PW1120也是涡喷发动机,是F100的增强改进型,两者有百分之六的部件可以通用。大名鼎鼎的F15、F16装备的就是F100,区别只在于一个是单发、一个是双发,通过几十年的实战表现,其发动机动力之强劲可见一斑。
  PW1120从其加工工艺,和技术数据来看,几乎可以说是涡喷的顶尖之作!
  罗伊斯罗尔斯公司的RB19934R则是更为先进的涡扇发动机,采用的是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发动机响应速度快,油耗低,作战半径大,在英、德、意共同研制的狂风系列战机中得到了充分证明。
  上述两款都是性能优越的发动机,可惜价格太贵了:PW1216只要一百三十万美元,而PW1120则高达两百万,RB34R也不低于这个价格,不符合巴方物美价廉的要求。
  再说,换装PW1120、RB19934R都要修改进气道、中后机身,这就相当于,要求中方对歼七从气动外形到机身整体进行全面重新设计,这无异于制造一架新飞机了!
  不管是成本核算,还是性价比而言,中巴双方肯定都不会接受以上两种目前最先进,但价格更高昂、更复杂,并且需要重新设计机身的发动机。
  退一万步说,就是我们肯买,美国也未必肯卖。
  从普…惠公司的推销力度上,就可以知道,他们将PW1120拿出来,不过是和英国罗伊斯罗尔斯公司叫板的筹码,如此先进的发动机,他们怎么可能舍得卖给中国?
  以此推断,国家必然会等到喷涡14定型生产之后,才会谈得上超七整体组装的事,至少,也要等到喷涡13正式投入生产。
  所以,当听到上面突然决定采用进口发动机,并且要求他们加快消化以色列提供的航电资料,眷拿出方案,制作实验机,易远当时就懵了。
  怎么会这样,完全不顾性价比的优化考虑,就武断地弃置即将研究成熟的涡喷系列,选择了进口发动机,还要求他们马上拿出定型方案!
  这,这不符合科学嘛!
  他不知道的是,接到这项不合理命令的,不只是易远他们研究所。全国范围内,还有许多的军工部门,先后都接到了类似的指令,除基础学科继续攻关,一大批已经落后于时代的项目纷纷下马,又一批契合世界技术潮流的项目,在紧急立项之后,立刻展开研究。
  这些新上马的科研项目,无一例外地,是从对进口产品的逆向复原开始的。
  由此,从冶金、化学、机械加工、电子等等各个相关产业,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进口、分析、逆推、学习、消化、改进、试生产的,规模庞大的科技大进军。
  而这,正是源于当初萧建军在萧强提示下,所写的那份竞争侦查营长的分析报告。
  这份分析报告是如此之完整,涉及到政、军两方面,先见性地指出了西方与我国之间的关系,不会永远处于蜜月期,随着苏联势力的衰弱,西方与我们的关系必将趋于冷淡,甚至是排斥、敌视,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历史上难得的机遇,有选择性地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少量进口实物,对其逆向反推,再少花钱、办大事的原则下,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
  这份报告先是在西南军区内部展开了大讨论,之后上报至军委,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在经过各部委联合组织的专家小组,进行讨论研究之后,迅速全面铺开。
  国家的经费不多,经济建设正在紧要关头,各行各业都等着资金投入,但由于一号首长高瞻远瞩地、以惊人魄力大刀阔斧裁减兵员,国防预算在总数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反而有了更多的机动资金,这一次,全部都用于了进口重点项目先进技术的资金投入。
  一号首长亲自作出了批示: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抓住时机,有选择、有重点地提升关键行业的科技实力,为国家整体综合实力的提高,做好充分的准备!
  也就是在这样一种大前提下,渴望先进发动机而不可得的军方,在面对主动上门的推销员,当即拍板:先拿来,再试验!
  所有的人心中都有种紧迫感,谁都不知道,西方的大门将在何时再次关闭,送上门的好处,只要资金允许,哪里允许再让它溜出去!
  罗伊斯罗尔斯公司非常积极。
  长期东西方对峙,英国的经济情况十分不景气,他们急于摆脱经济困境,主动运来了两台RB19934R,并提出这首批发动机是免费提供的,并自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