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巅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科技巅峰- 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脑子又没有病!
  反正这些研究员们,对他的身份也是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就利用这个神秘感,不予解答就行了。有时候,没有答案的回答,就是最好答案,让他们自己去猜测吧!
  萧强在众人的注视中,来到一个大型保险柜前面。
  所有的研究员们,都自觉地背转了身子。在军工研究部门这么多年,保密原则,他们早就倒背如流,要不是萧强特意的指示,让他们留在原地,他们早就主动退出去了。
  身后传来纸张希索的声音,然后是哐地一声巨响,保险柜关上,密码盘被拨乱,在萧强请他们过去的时候,工程师们才慢慢围了上去。
  “我的天,这是……这是……”好几个看到图纸的工程师,脸色刷地一下变了,手一把捂住嘴巴,急忙扭头回看,似乎是在看是否会出现泄密,额头,也冒了毛毛细汗。
  其他不明所以的工程师们,一个个上去看过以后,也是一脸震惊,拼命压低声音,生怕会被敌人听见:“萧总,你这是……”
  萧强笑了笑,很轻松:“这个主机和配套的软件系统,都是我带领搞的。这就是我获得中校军衔的原因。只不过,这套系统,他们是军用,我作民用。两者作用相同,服务的对象不同。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套系统的军用部分,全部剥离,转为民用商业系统。”
  他的话刚一说完,顿时,所有的人,看向他的眼神,都肃然起敬!
  这样一套巨型机系统,萧总一个人,就带领软硬件两套班子,设计并将之实现完成!
  这才了不起!太不可思议了!
  萧强对众人崇敬的眼神不置可否,第一次用严肃地表情说道:“这件事,就到此为止!这事关重大国防机密,凡有泄露者,都会受到严厉惩治!”
  他说的每一句话,总是用模棱两可的方式,给与研究人员多种感觉。就是到现在,他们也不明白,萧强到底是一个私人公司老板呢,还是具有神秘的官方背景?
  对萧强所强调的纪律问题,那他其实很放心。
  这些人本身原来就出自军工部门,保密意识早已根深蒂固。在地下库,他们专心投入工作,但一出地库,他们就会对所有相关的问题,闭口不谈。
  就是和至亲在一起,他们也不会说出只言片语!
  “这套系统,需要的其他常用部件,会陆续到来。你们首先装配一台,有什么困难,需要多久?”萧强问道。
  几个推举出来的工程师围着图纸,研究了半天,然后回答道:“萧总,如果是完全按照图纸进行。我们只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要是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改进,这个时间就没法估量了。关键是改进的零部件,什么时候能够生产出来?”
  “不用改进!照图作业就行!”萧强心中一喜。这些人话里的含义,是他们还有能力对这项系统作进一步的改进,那对比起国防科工委,专门调来的巨型机研发专家,这些人的水平就是差,也差得有限啊!
  这些人,果然一个个都是身怀绝技!
  另一份砖头般厚的源代码程序,被交到了软件组手上。
  这些软件工程师们,一目十行地浏览着源代码,自动在脑中,转化为可以识别的程序,越是看下去,越是心惊!
  “这就是我研制的计算机中心配套软件。而我们以后即将推出的,将是民用版。所以,里面的军用部分,都要全部剔除,”他又递过去一份薄薄的手写文件,“这是我要求达到的民用软件要求。里面的一些商业功能模块,已经分给了清华大学软件系,由他们的学生在搞。不过速度很慢。上一次进行这个软件工程的时候,我们也是六十名软件工程师,在他们的配合下,花了两个多月才完成,比硬件部分还要慢些。现在你们将负担起同样的工作,只是,这次是商用!”
  他指着那边的一排排计算机工作台,又说道:“这里一共是五十台计算机,前面的两排,归硬件组使用;后三排,由软件组作设计平台。当初没料到会有这么多人,准备得少了点,再过十来天,长城公司会再送来八百台电脑,做到我们所有研究人员,人手一台,方便研究!”
  听完了萧强的说明,这些工程师们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
  大手笔啊,完全是大手笔,每个人一台专用电脑,这是何等奢侈的配置!
  再看看巨型机的设计图纸、那一排排的元器件,那厚厚的一本软件源程序,这些,都是萧总一个人搞出来的!
  所有的人都感到身子有些飘,有些不知身在何处……
  萧老板,到底是何方神圣!
  就在他们,对萧强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时候,萧强又拿出了一份手册,把他们都震晕了:“这是我搞的一个信息传递的网络,也是军用的。现在我打算把它转为民用。这是技术手册,民用的实施要则,我也分别列出来了,你们讨论一下,该如何着手……”
  第九十九章 历史定格在那一瞬间
  萧强订购的所需元器件、各种必需的设备,还有八百台长城386,在随后几天,次第由国防科工委给送过来。
  周主任完全明白,萧强想要用这些元器件,做什么用。别说没有关键元件,萧强就搞不了巨型机。别人不知道萧强最擅长的能力,他不可能不知道。
  当初让萧强主导这个项目,就没有打算瞒着他。要是真的怕萧强带走了技术,从一开始就不会允许他介入。而如果是那样,恐怕也就不会有战场指挥系统的诞生了。
  就这个事情上,他们之间一直存在着某种默契。
  从萧强订购的这些元件数量上,周主任判断出,他准备制造两台大型计算机,而且是经过专家们重新设计的,功能更加强悍的超级计算机!
  他只是有些奇怪,萧强的公司还正待开张,连公司用地,也才用护栏圈起来。他一口气造两台巨型机干什么?他当然不会认为萧强是钱太多烧手,只是猜测,这个善于创造奇迹的家伙,又在打算干些什么了!
  所以,国防科工委的人,把这些东西卸车以后,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萧强签完接收单,他们立马上车就走,连别墅群的门也没踏进去一步。
  和这些设备物资同时到的,还有建筑工程队。萧强设计的公司蓝图,正式宣布由设想,开始变成现实!
  工地上人喊马嘶的建筑声浪,没有影响到地库里的工作。
  硬件组和软件组的工程师们,也在热火朝天的投入工作进度之中。
  在最开始,周主任还是打了电话去的,询问萧强,是否要调几个参与过系统工程的专家过来,被萧强婉言谢绝了。
  萧强知道,他手下的这帮子科学家,每一个拿出来,都是响当当的高手。
  但光是高手,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取得最佳的成果。
  就目前的情况看,这些研究人员之间,虽然显得比刚见面时,更加亲密了。但是相互之间,还是互不服气的。要他们出来挑大梁,一个个嗷嗷叫地抢任务。但要是他们配合其他同仁,给他们打下手、帮忙,他们就推三阻四起来,什么工作忙啊,什么这个方面我也不精通的啊,个个都有词,反正就一句话:要么就让我当主力,要么我就自己单干,想我堂堂某所的高级工程师,跑去给别人当助手,要是传出去,我可就没脸活了!
  因此,尽管地库里,个顶个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但就现状而言,还是一群游兵散勇,称不得一支工作团队!
  通过这个高难度的系统工程,将这些人捏成一个整体,这也是他发起这个项目,想要达到的收获之一。
  要让工作顺利进行下去,这就需要有人从中充当润滑剂,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
  这个润滑剂谁来当?
  萧强看来看去,还是得自己先扛起来:他是这个系统的原创者,又是公司老板,要讲威信,在这个大家谁也不服气谁的起步阶段,也只有他,最适合充当这个协调人的角色。
  这个工作累啊,比让萧强自己动手都累!
  往往是他刚刚安抚完硬件组的工程师,那边软件组的就吵起来了,一个个还喜欢把过去的成绩拿出来显摆,指责对方的设计有误。
  就这样,初步成立的软硬件攻关小组,在一天一大吵,随时会小吵的情况下,磕磕绊绊地向前行进着。
  不多长时间,萧强注意到一个人。
  这个人叫做江胜海,很有个性的名字,听名字,应该是个很豪爽的大汉。可实际情况是,他是一个有些白胖的中年人,长得很和气。江胜海是浙江人,最擅长的是读程序。一个程序段拿在手中,很快看过去,他就能发现这段程序是否存在问题,什么地方有BUG,非常强悍的能力。
  江胜海讲一口江浙口音的普通话,软绵绵的,似乎没有多少威慑力。他所在的主控程序组,本是任务最重的一个,但在最起初吵了几架以后,很快就进入了角色。一旦出现内部争执,都会有江胜海的影子,三言两语,就将争论平息下去,重新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
  萧强对此深为欣赏。
  在征求了他们小组成员的意见以后,萧强立刻行使权力,把江胜海提升为软件组的临时组长,如果项目结束以后,大家都认可他,再将之扶正。
  确实,有了江胜海的帮助,工作渐渐走上了轨道。萧强还是忙,还要处理很多只有他,才能评定的问题。但至少,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可以放开手了。
  再后来,萧强看江胜海,似乎还行有余力,干脆把硬件组也交给了他。
  不过为了照顾硬件组的情绪,也从本组提拔了一人,担任了硬件组的副组长,协助江胜海开展工作。江胜海也很会团结同事,他主要还是处理软件组这边的事务,硬件组,基本由那位副组长来负责。
  研制工作刚刚开始,就到了新年。
  公司才成立,大家也才进入正规,所有人都不乐意参加新年聚会。只有萧强,考虑到这是让所有才加入公司的同仁,相互熟悉的机会,硬性规定所有人都必须参加,才把巨型机研究组的成员们,从地库里拉了出来。
  吃饭的时候,这些人还很正常,谈论过去的单位情况、谈论一些生活上的琐事。但很快的,这些对他们而言,显得有些“无聊”的日常事务都谈完了,就像是自然而然的,他们的话题,转向了目前正在从事的工作中。
  不到半个小时,新年聚会就演变成工作会议,一个个的小组围在一起,对工作中的技术问题,谈得兴致勃勃。
  萧强捏了捏鼻子,还是放弃了把话题引回来的打算。
  让这些科学家们谈论风花雪月,也确实难为他们了,或许他们还觉得那是种折磨。既然他们爱谈论技术,那也由得他们去吧。
  他望着窗外开始飘落的雪花,微微有些惆怅。
  小怡,现在过得怎么样呢?从温暖的南方,来到冰天雪地的北方,她会习惯吗?会感到冷吗?
  一直以来,他都太忙了,忙到他好些时候,都不知道是几月几号了。要不是今天在视察工地的时候,偶然听到工人们谈起来,他都忘了,今天是元旦。这才有了一场,临时起意的元旦聚会。
  元旦,并没有在新生的寰宇电子研究员们心中,留下多少波澜。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重新投入了工作中,全然对昨天的聚餐,是为了什么,失去了印象。
  紧张的工作一天接着一天,外面的土地已经平整,该改建的地形地貌,也照着萧强的预计,而加以整理。一切,在平静中进行着,工作的进度,也越来越快。
  在这段时间,最值得一提的,也证明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就是萧强所组织的那场,与清华大学学子们的交流会。
  站在清华的讲坛上,这些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研究员们,轻松地应付着同学们的一个个问题。不管同学们想出,自认为多么困难的问题,在他们眼中,都好像是在问他,一加一等于几,随口就能给出准确的答案,让学生们钦佩之至。
  而研究员们,所作的报告,更是让学子们大开眼界。对于现在世界上,科技的发展潮流、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我们的应对方法,这些研究员们都讲得十分透彻。
  在学生们狂记笔记的时候,那些学校的教授老师们,也是连连点头,欣慰不已。
  这次交流会非常成功!
  成功到,一个月以后,清华没有让萧强有再次贿赂的机会,就主动打电话过来。说上次的交流会,同学们反响极为强烈,成效非常显着,请研究员们,能抽出一点时间,前去讲课。
  萧强一贯就是擅长见缝插针。他趁机和校方达成了,在寰宇电子全面建设完成以后,让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到寰宇电子去进行“社会实践”的要求。
  于是,在此以后,双方的联系越加紧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