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巅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科技巅峰-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视频监视系统,在夜色和对方的灯火管制下,拍摄不到图像,只有一片漆黑。
  雷达在没有视频帮助识别的时候,效果,也不再明显,无法分辨哪里是自然地貌,哪里是人工修建而成,什么地方是红军屯兵点,什么地方是防线稀薄处。
  但,当红外线信号识别系统打开的时候,一切都变了。
  雷达与红外线,两种识别系统,互相补充,地面的图像又开始变得可以辨认。虽然还有些模糊,远比不上白天清晰,但至少可以判断敌人的战线。
  而远红外热感应,更是为蓝军指挥部,鲜明地点明了,敌人聚集的主要地段。
  果然,红军趁着夜色的掩护,希望发动一次夜间攻击,将展现进行调整,变得更加有利于他们防守。一片片的红色光点,在向前沿集结!
  郑亦亭只是在屏幕上,指示了几个点,十分钟之后,沉寂了好一阵子的大炮,再次发出了轰鸣,连天的炮火,覆盖了红军的集结地。
  这样的战争,就像是一场游戏,这样的感觉,就是在萧强多次说明,早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仍然让郑亦亭感慨万千。
  以后的指挥官,再也不用从千头万绪中,想办法寻找到有价值的信息。现在不是信息太少的问题,而是信息多到你看都看不完!
  战斗主官,真正地成为了战斗的主要决策者,可以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排兵布阵上去,而不再为琐事分心!
  战争的模式,已经完全变了!
  透过中介卫星的信息传递,特种渗透部队各主官,都携带了一个液晶信息接收机。通过信息接收机,他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什么地方有大块的红斑,什么地方红点很少,适宜渗透。
  趁着红军集结兵力的空隙,蓝军特种渗透部队,成功地对方防线薄弱处,穿过战线,进入到对方的区域。
  天空的预警机,传来信息,一些对空信号强烈的地方,都被指挥中心标注出来,猜测是对方的地面雷达站,或者指挥部,要求他们前去这些地点。
  经过一夜的奔波、侦查,他们确认了六个真实阵地、四个假阵地,还有两部游动对空搜索雷达车辆。
  指挥部传来命令,要求他们提供准确坐标照射指示。
  分布在各个雷达站附近的特种战士,都接到了这个命令。
  他们掏出一支如同枪械一般的仪器,对准雷达的具体位置,打开了开关。
  一道红色的光线,划破黑暗,照射在雷达站上面。
  这是激光指示器,是为巡航导弹提供最准确坐标的有效方式,可以引导巡航导弹,在误差不超过十米的情况下,精确攻击目标!
  可是,红光也提醒对方,有敌方的特种部队渗透到了雷达站附近!
  顿时,前半夜被打得火冒三丈、心中憋满了怒火的红军士兵,向着红光的方向涌来,空包弹发出红火焰,四面八方都是。
  一个又一个特种战士,打着打着,身上突然一振,随后从头顶钢盔冒出一股红烟,手上的枪械也被系统闭锁——他们,“阵亡”了。
  但是没有人退却,即便手持红外线激光照射仪的人,需要暴露在更加空旷的地方,中弹的可能性也更大,但每当一个人倒下,都有更多的特种士兵扑过去,捡起掉落在地上的激光照射仪,为导弹提供攻击坐标!
  特种兵,包括带队的萧建军在内,全员阵亡!
  雷达站,只有一个地方,由于临近红军兵站,被大批的红军士兵涌上来,消灭了所有渗透的特种战士,而使得导弹偏离攻击目标,落在了百米外的空地上,得以保存下来。其余的,全部被巡航导弹,予以彻底摧毁!
  到了这个地步,红军的防空网,也陷入了瘫痪的地步,只能依靠古老的目视作战,操纵高射炮火,做有限庇护。
  也就在这个时候,蓝军的前线机场,大批的飞机从起飞,足有一百多架!
  这些不是战斗机,也不是轰炸机,而是无人侦察机!
  没有人,飞机上没有一个人,搭载的,全部是电子侦听、侦察设备!
  这就是萧强准备的另外一件,高科技装备。
  但这种无人机,是紧急赶制出来的,非常粗糙。它们航程短,只能做两个小时的巡航侦查;侦察设备还不够先进,容易遭到敌方电子干扰;合金骨架配以木质蒙皮,战场生存率低……
  等等等等,诸多的毛病。
  可是,它还是一架无人机,国内第一种无人机!
  在红军地面雷达站还存在的时候,郑亦亭不敢放出这些生命力脆弱的宝贝,但等到预警机传来信号,导弹都准确命中标注的雷达信号源,他立刻不失时机地下令,所有无人侦察机起飞!
  卫星的监测毕竟距离远,光学仪器作用有所限制,只能分辨一平方米大小的事物,但无人机的临空,弥补了这个空缺!
  它们入一架架辛勤的蜜蜂,在指挥部遥控下,飞翔在蓝军所感兴趣的每一个地点,察看对方的每一个具体防御措施,然后,根据更加准确的战场分析,制定出作战计划……
  红军的防空网瘫痪了,空中力量也十不存一,蓝军的飞机,开始大摇大摆地出现在红军头顶。
  至第二天,上午十一时,蓝军采用定点清除的方式,一一炸毁了红军前沿指挥部、军械库、前敌物资储存中心,并将红军在河流上搭建的浮桥,全部摧毁!
  红军演习官兵,所剩余的五千多士兵,全部被隔阻在河的这边,陷于蓝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全军覆没,只是个时间问题!
  “哔!”
  一个图框弹了出来,是演习指挥部的决策命令,上面,一个个字在屏幕上显现,组成一段话:“鉴于红军以全面失去制空权,鉴于红军的地面防空能力,已降低到不足百分之二十四,鉴于红军的退路已经被完全切断,本次演习,也无必要继续下去。演习指挥部判定:蓝军获胜!”
  屏幕上,鼠标移动,移向“确认”按钮,正准备点击下去,一个惶急的声音传来了:“先别按!”
  画外音,可能是操作人员的声音,他问道:“怎么了?红军已经必败无疑了,再打下去,也没什么意思,总不能看着红军全员阵亡吧!”
  “不是!”先前那声音嗓音颤动,叫道,“红军指挥部,以明码,向全军发布电令!”
  “什么?用明码?他发了什么电报?”操作员惊叫起来。
  “红六师,曾经两次全员牺牲,又两次重建番号!我们,随时准备着第三次重建番号!红六师的几十年战史上,从来没有过俘虏投降的先例,以前没有,现在也没有,将来,也不会有!现在,我命令,红六师全体指战员,向敌发起全面攻击,直到最后一人!”
  “简直是荒唐!这是演习,演习,不是战斗!王疯子他想要干什么!”那个声音气急败坏地叫了起来,“马上切换画面,切换到航拍影像!”
  会议室里,在座的将领们没有一个人说话,连呼吸声,似乎也听不到了。
  屏幕上,画面一闪,出现了高空航拍影像:
  发起最后冲击的战斗命令,像一道狂飙吹过整个战场,在不到十秒钟的时间里,突然之间,响起了一片震天呐喊,这个声音渐渐汇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声浪:“冲锋!冲锋M是死,也要头朝前!”
  无数的人头,从战壕里、从藏兵洞里、从指挥所里涌了出来!
  战士、指挥员、连营文职人员、炊事班战士,所有的人,都冲向了蓝军阵地,发出潮水一般的呐喊……
  坦克、装甲车冲出隐蔽所,滚滚向前,炮口的火焰,一直没有停歇……
  仅存的飞机,也全部起飞,向着蓝军的阵地,舍生忘死而来……
  炮兵的火炮,也不再隐藏,无休止地倾泻着炮火,直到判定被对方的炮弹命中……
  战场上,一架架红军飞机、坦克冒出了被击中的红色烟雾,依然扞死缠斗!
  一个个红军士兵,在冲锋的过程中,头顶就升起代表阵亡的红色烟雾,他们依旧呐喊着,和战友们一起,冲向蓝军的防线!
  镜头放大,画面上,出现了一个年轻战士的身影,他的脸庞非常稚嫩,端着一把突击步枪,一面冲锋,一面开枪射击。
  猛然,他的身体一震,站立在当场,红烟,从他头顶的钢盔上冒出来,将他的脸都遮掩住了。
  镜头一直对着他,这个士兵,一动不动,就站在原地。
  突然间,他将枪一抛,跪倒在地上,发出了撕心裂肺的恸哭,泪水,糊满了他稚嫩的面颊……
  屏幕上,画面一闪,向内集中,缩成了一个亮点。
  所有的图像都消失了,声音也消失了,漆黑的会议室里,只有幕布上,那一个小小的光点!
  一两秒钟以后,这个光点也消失了。
  会议室陷入一片死寂之中,长达十多分钟,没有一个人说话,没有一个人提议打开灯光,所有的高级将领们,都把自己的情绪,隐藏在这片黑暗之中。
  “王大元……这个疯子……”黑暗中,不知道是哪个将领,用浓重的鼻音,说了这么一句,“……是条汉子!”
  第九十五章 人才
  萧强是十二月十八号回京的。
  演习结束,演习指挥部立即召开了战场检讨会。在会上,郑亦亭大校对萧强赞不绝口,对他所提的那些建议,以及提供的各种装备,表示了诚挚的谢意。
  他太兴奋了,这一次演习,他郑亦亭是大大的出了一把风头,将鼎鼎大名的红六师,打得全军覆没,这样的战绩,就是在全军,也没有哪支部队,敢于夸下这样的海口!
  相对于春风得意的郑亦亭,情绪还沉浸在悲愤之中的王师长,在得知这一切都是萧强捣的鬼之后,在会上掏出了枪来。口口声声要给他“屈死”的一万四千弟兄报仇,吓得萧强扭头就跑。
  虽然情绪激动的王师长被人给劝住了,可萧强在提心吊胆住了一晚上之后,还是在第二天一早,就搭乘返京的一位首长的车,离开了演习场。
  回到北京,他并没有直接回校,而是马不停蹄地赶往了国防科工委。
  一号首长承诺帮他解决研究人员和技术工人,这个工作落在国防科工委,由周主任具体负责。
  打铁要趁热,趁着现在他在国内军界还小有名气,又有一号首长的指示,他当然要赶快把生米做成熟饭。
  否则要是再拖一段时间,到时候对方来个翻脸不认账,那他的科研中心,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建得起来!
  萧强有些感慨,他自从进入清华以来,好像就没怎么在学校里待过。
  他这个大学生,居然除了报道前的一小段时光,然后参与了半天的军训准备,就在军训开始以前,投入到紧张的演习准备中。
  像他这样,没有正式上一天课,却参与到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并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恐怕他也是独此一人了吧?
  从紧张准备高科技装备,到现在,他的后面似乎是被什么猛兽追赶,就没有停歇下来的时候。就像现在,他第一个想到的,是如何把人找齐,把公司的架子搭起来。而不是赶快回到学校上课。
  有的时候,他都有些迷惑,自己这样,还算是一个大学生吗?
  面对萧强上门催债,或许是因为首长的允诺,周主任非常爽快地拿出了厚厚一本花名册,摆放在他面前:“这是我们国防科工委,下属各研究单位研究员的名册,你看中了谁,我们就会跟对方打招呼,征求他的意见。但对方是否同意到你公司工作,这个我可不敢打保票!毕竟,我们还是要尊重对方的个人选择,你说是吧?”
  萧强翻开花名册,这么厚一本,里面至少有不下十万名科研工作者!
  他翻了两页,终于把花名册合上,问道:“只有研究员?我可是从事高科技研究,他们能够胜任这样的工作吗?就不能给我几个科学院的院士之类的?要不,给我几个国内的学科带头人也好啊!”
  “你在开玩笑?”周主任的眼珠都瞪了出来,“你说得可轻巧啊,给你几个学科带头人,还‘也好啊’!我现在才发觉,你这人实在是有点恬不知耻啊,这样不要脸的话,也只有你,才说得出口!你自己扳着手指头数数,像这样的专家,我们国内一共有多少?那一个都是国宝级的,你一个私人公司,搞点商业研究,也好意思张口要他们到你那破公司里去?你让他们帮你研究什么?飞机、导弹、潜艇,这里面,你只要能开一个课题,你要的人,我都能给你找齐了,可是你有这能力么?”
  “我现在没实力,不表示以后没实力啊!说不定以后你们军队购买装备,还要来找我呢!”萧强鼻孔朝天,大大咧咧地说道。
  周主任拿这小子没办法,苦笑道:“行行行,你能耐强,以后我们的军备,可全看你了。可那也是以后的事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