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穷对话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图穷对话录-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年到一年之间,用自己挣来的钱出去读一下就回来。这个时候,Bingo!(游戏用语:得!)国外大的药店连锁店正好在中国搜寻既有中国药剂师资格,又有西方药房管理证书的人,你说不定就会做他们中国地区的首席代表呢。年薪不多,至少也有个十万八万美元!
  “这个时候,你会有多少女朋友啊!好几个加盟药房老板的女儿,都对你含情脉脉,虎视眈眈。恭喜恭喜!”
  三十岁并且禁欲的单身汉何乃悟,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好像刚刚被Kiss过的样子。他的初吻,即将发生!而不再需要等待八年了。
  “瞧!这就是你的前途和人生。达到这一步,你其实只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而且在这个奋斗过程中,你过的是何乃悟的幸福生活。你的前途操纵在你自己的手里,你自己控制着自己的命脉,你自己制造着自己的欢乐,而不用在留学长征路上,做一个牺牲品。”
  高大魁梧的新人
  何乃悟高兴地站起身来向我告别。短短一个小时的谈话,他完全变了。他从一个绝望的奋斗者,一个把生命放在八年后作世纪豪赌而很可能输光、把所有的幸福生活寄托在幻想世界里的失败者,变成一个气宇轩昂的高级白领阶级,高级中产阶级,高级专业阶级。
  而我给他的药方,其实根本不是什么秘方,只是一个核心成分是人才价值新思维的一个解药。这个解药,解除的,是留学拜物教对他的麻痹;这个解药,解放的,是他捕捉人才市场机会的欲念。社会上有那么多新的行业在滚滚而来,而我们的青年却为自己无用的教育在默默哭泣。擦干眼泪,他们决心豁出去奋斗的计划,往往还是建筑在过去那无用的教育给予他们的无用的价值观之上。他们奋斗到尽头获得的,还是那种无用的价值和空洞的目标。以无用追无用,得到的永远是无用。而无用的奋斗和奋斗的无用之中,多少火热的生命被窒息,有多少美好的青春被废弃。多少何乃悟,只能无奈何。
  他走出了我的办公室。我看见,他去迎接WTO的曙光,他去拥抱爆发的商机冲击波,他卷起了袖子,要去和未来的火热的生活疯狂做爱。
  我欣慰地看着他一米六零的身躯慢慢离我远去,每走一步,都显得高大魁伟一分。驱除了他心中奋斗的迷雾,何乃悟瞬间变成了新人!
  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俞敏洪点评
  我看了何乃悟的故事,开始挺压抑,但是到后来就感到欢快。因为按照他原来的设计,他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而徐小平给他的设计,轻快明亮,迅速有效,可以把他迅速救出所谓“奋斗”的火坑。
  我最担心的是何乃悟这样人,他们往往把绝望当成了希望。新东方提倡“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但是绝望不能产生希望,只有希望才能带来希望。而这个希望的核心,就是奋斗的目的性、奋斗的方向性、奋斗的价值性。徐小平给他带来的,实际就是这个正确的价值观。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我觉得这个说法在现在,特别是针对中国人心态应该有一个新的发展:是否应该提出“知识就是就业,就业就是力量”,或者“知识就是财富,财富就是力量”?其实,我甚至想说:知识不是力量,就业才是力量!
  中国学生最大的问题,不是知识不够,而是运用知识去为自己谋幸福的能力不够,甚至完全没有。何乃悟就是这么一个典型。很多人拥有了非常多的知识,但是在现实中完全不知道怎么去运用,怎么去把它变成幸福人生所需要的就业机会、创业机会和生存机会,以至于有的人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能力。与现实生活脱节,与人生目的脱节,是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之一,也是中国学生最可悲的问题之一。
  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可悲:第一种人从来没有能力,连最基本的劳动能力都没有,只是行尸走肉;第二种人通常拥有这种能力,但完全不知道自己有这种能力,他们是同样可悲的。
  何乃悟是第二种人。他有知识,有经验,但他找不到自己,他的知识和经验他不会用。他缺少的是把知识和经验“变现”的意识和能力。
  出国的或不出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你能够富足、自由、幸福、快乐地生活。从这个目的看,有多少留学生在国外不快乐,有多少不留学的学生在国内十分快乐,道理很简单,关键是看你自己想要什么。也就是说,你的价值观和幸福观是什么?幸福的人生包含这么几个东西,好的教育,好的职业,好的家庭。但是何乃悟在得到了好的教育之后,恰恰没有顺着这个道路去追求:追求好的职业,追求爱情与爱情的果实——家庭,却要把自己的未来投入新的知识和新学位。这实际上是整个留学集体无意识的集中体现,造成了对现实生命的践踏,否决了奋斗的真正价值和留学的真正目的。更不可原谅的是,他还沉迷于其中,居然还为之骄傲!
  何乃悟应该按照你的去做!
  留学新婚别
  案例提示:
  古莜芬和吴乃仁新婚仅二十天就分别,丈夫获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攻读电子工程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两年中丈夫奖学金被取消被迫转学,妻子七次拒签。小夫妻天各一方苦等苦熬精神几近崩溃。
  回国是拯救这个家庭的惟一出路。然而,女人的丈夫仍然千呼万唤始不回。虽然妻子已经奋斗到月薪一万五千元,但她的表情已然麻木,面孔已然枯萎。
  当我写下这个古莜芬这个名字之时,我正在加拿大温哥华的海边。外面景色无比美丽,但我却无心欣赏,我的眼泪脱眶而出,我想起了古莜芬这个痛苦的灵魂。
  海那边的古莜芬,你今天过得怎么样?我至今不敢想象,仅仅10个小时航程的太平洋,竟能够把你们夫妻分隔开几万个小时以上!时钟滴答行走,我知道,它对于你们曾经像夫妻情感的尖刀,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对于你们生命渴望的切割,都是对于你们爱情梦想的凌迟。
  我多想知道,你和你丈夫的留学悲歌是否已经唱完?你们是否还在继续演奏,那曲令人悲伤、但是无人喝彩的留学新婚别?
  一个神情木然的姑娘
  1999年夏天,我在新东方大楼三层做签证讲座,遇到了古莜芬。讲座结束的时候,许多学生围到我身边问这问那。古莜芬在人群中被挤来挤去,好像水中的一根稻草,即将被冲往不知何方的地方。
  我心里一动,尽管旁边有许多人,还是主动把手伸给她。拉住她之后,我问她:“你有什么问题吗?”
  古莜芬眼睛一下子就红了一圈。她说:“我的事情比较复杂,在这里说不清楚。你能给我哪怕十分钟的时间单独谈谈吗?”
  我点点头。经验告诉我,她的问题,一定非常严重。
  在处理完学生们各种各样的问题之后,我把她请到了我的办公室,和她仔细交谈。她是一个申请探亲签证被拒签的学生。我总是说,没有拿不到的签证,今天我要帮古莜芬拿到她的签证!
  古莜芬和她丈夫于1997年6月20日结婚。20天之后,她的丈夫吴乃仁,一个在华北电力设计院的工程师,就在全家老小的护送下去了机场,拿着美国的全奖,到美国中部一个大学攻读电子工程学博士。
  这个最辉煌的时刻,恰恰是这对夫妻最悲惨生活的开始。
  当年9月,古莜芬拿着丈夫的材料去使馆申请探亲签证被拒签。第一次被拒,她倒没有太紧张,于是等到年底圣诞节前夕再次去申请,没想到圣诞老人并没有掉进古莜芬家的烟囱,她的申请还是被拒了。被拒的原因我这里不分析。反正他们夫妻计划中最迟半年之后相约美利坚、二度蜜月的幻想再次被摧毁。他们感到有点紧张不安。
  春节期间,她的丈夫回来了十几天,陪同她去美国使馆签证,没想到还是被拒。吴乃仁,这个只懂技术不懂社会更不懂女人的男人,愤怒而绝望,哭着闹着离开了中国。留给古莜芬的,是无穷无尽的眼泪和思念,加上对这个脆弱男人的担忧。
  1998年全年,古莜芬三进美国签证处,累计被拒签五次。
  我恨恨地说:“为什么当时不来找我咨询呢!我肯定可以帮你拿到签证的。”
  古莜芬目无表情地说:“当时不知道你和新东方啊……”
  1999年初,古莜芬的丈夫在美国的学习出了大问题。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吴乃仁和他的导师的关系突然恶化到了无法继续下去的地步。导师切断了他的奖学金,终止了他的博士课程。吴乃仁被迫离开这个学校。
  事实上,这种事情在美国经常发生,由于各种各样的理由,在留学生中间不是什么太罕见的事情。这里有学生本人的问题,有时候也有导师的毛病。有时候确实有种族的问题,有文化冲突的问题,也有生理心理的问题,有学生或导师各自学术能力的问题。万一你碰上一个患有严重男性更年期综合症而且时刻面临学校解聘危机的导师,可不是要比别人麻烦嘛。
  和导师关系搞僵,换导师或者换学校,这在美国是常事。但是吴乃仁的问题是,他自我生存的能力特别弱,独立奋斗的本事也很差。大多数学生往往利用转学机会转到一个更好的学校获得一个更高的奖学金,因为你人在美国,已经知道了美国导师们选择学生的种种秘诀和习惯了。你获得的Offer(入学条件),只应更好,不可更坏。
  不幸的是,古莜芬的丈夫吴乃仁,就得到了一个更坏的结果:他被迫自费去了一个毫无名气的学校去继续读一个电子工程硕士。这时候,离他出国已经快两年,无数中国留学生,已经获得了硕士学位进入了博士阶段;或者,大量相同领域的同事,早就和老板说一声再见,进了硅谷做起年薪8万美金的工作,当时正是新经济风起云涌,DOTCOM如日中天,电脑人才疯狂涨价的时刻。研究电子工程、职业市场非常吃香的吴乃仁博士,如果当机立断申请一份工作,拿个工作签证,他的太太古莜芬,早就成为硅谷的贵夫人了。
  但是吴乃仁在所有可能的选择里面,选择了最坏的一个道路。继续读硕士。他是这么一种人,根本不顾世界上到底有什么更好的机会,也根本不去思考读学位的根本目的,他脑子里面就一根筋:读书。他的无能,不仅决定了他自己的悲哀,也制造了妻子最痛苦的未来。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另外一对夫妻截然不同的命运。1999年,纳斯达克股市上响起了惊天动地的比任何交响乐都动听的美元之声。就是在这个时期,在美金叮当之声的伴奏下,我认识的一个学生在美国读了一年数学硕士之后,改学电脑。有数学基础的他,只花了一年时间就获得了电脑硕士文凭。在他工作一年之后,年薪达到了二十万美元。他的妻子,我在新东方的一个秘书,只有大专文凭,去美国探亲后,学英语的她只花了一年时间补读了一个电脑本科,毕业后立即找到了一份五万三千美元的工作。
  留学的目的是什么?学知识吗?提高个人境界吗?都没错。但是,如果留学的结果是沿街乞讨,如果留学的过程如此痛不欲生,人们为什么要留学?反过来说,如果不留学就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功,如果不留学也能比留学的人更加幸福,为什么要在留学的小道上一路走到灭亡?
  在这里,我要提醒我的学生和读者思考的,并非吴乃仁个人和他的家庭的命运。我要提醒读者思考的,是整个中国社会对于教育目的的关注。教育到底为什么?留学到底为什么?人生奋斗到底为什么?
  对于知识和文凭执着到愚昧的追求,决定了吴乃仁的命运,也决定了他和古莜芬作为夫妻的命运,也决定了吴乃仁母亲的命运。我不禁为这个本来可以非常幸福和杰出的家庭扼腕叹息:如果这个儿子、这个丈夫稍微有一点奋斗的头脑,他的母亲和他的妻子,就不会有后来那种非人的精神折磨了!
  瞧!吴乃仁已经成功地赴美留学了。但是,由于他价值追求的落后,他的命运依然令人担忧。
  丈夫换了学校,把新的I…2O寄回来让古莜芬再次去申请签证。我看看这个又被拒签过一次的新的申请资料,心里不禁替这个姑娘叫苦。因为当初古莜芬拿着吴乃仁有全奖、读博士、比较知名的学校材料去申请签证还被拒签五次的话,那么现在的情况显然更加没有希望。
  古莜芬平静地说:“老师,我这次真的非要拿到签证不可了。吴乃仁在那里已经坚持不下去了。我们现在已经不敢打电话联络,因为一打电话就要说几个小时放不下来。他在那里已经信了教,每个星期天都要去教堂。这样下去,我怕他精神要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