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逆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五代逆天- 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郭荣也大致可以猜到,他们未必希望河东强大,但是一定不会希望河东被大周消灭。如果自己包围了太原,契丹人一定会来援救的,到那个时候,自己准备又不太充分,万一失利,对大周又是一种伤害。
  “众位爱卿,最近汴京形势如何啊?”郭荣刚刚回到汴京,就迫不及待的找来了王朴、魏仁浦、王溥等人询问情况。大周生存环境险恶,作为皇帝的郭荣身上担子很重,心里的压力也很大。他没有一时一刻能够放松的。
  王溥瞥了眼,略略有些疲倦的郭荣,说道:“陛下,京中一切安好,只是……难就难在战争结束之后,如何善后的问题了。”
  郭荣久在地方,对朝廷上的事物明镜似地,毫无疑问,王溥这么说显然是在哭穷了,打仗就是破坏。对军队来讲,活着的人要奖赏,死了的人要抚恤,对地方而言,一场大战,流民四起、家园残破,这都要重建,都要钱。更何况现在是冬天,没房子,老百姓如何御寒?没有吃的,野外白茫茫都是雪,老百姓如何过冬?
  郭荣笑道:“国库缺钱了吧。恩,前一阵子,张永德不是送来了一批物资嘛,朕在从内库中拿出来一些,今年就不发粮食了,全部发铜钱,要让军士们过一个好年。恩,对了,今年宋州一带遭了兵灾的地方,就免了他们的赋税。”前一阵子,张永德跑到淮南,可不是逛过旅游去了,他烧杀抢掠了一番,还是颇有收获的,虽然粮食没有抢到多少,可是银子、铜钱却抢了不少。而这银子、铜钱却正是伪周所缺少的。也江南缺粮不同,伪周缺铜钱,缺少货币。
  在唐代的时候,不过是地处中央的河南,还是河北、山西,关中都是产量区,而江南则是相对贫瘠,后世异常发达的江浙、广东、湖北,在五代时候,都属于贫困偏远地区,为什么中国历史自宋代往前数,从来都没有南方统一北方的,南方经济基础薄弱,也是一大原因。打仗,如果双方脑子都不笨,都不发神经的话,从根本上来说,是比人口数量和经济形势。
  所以,伪周占据了产量区,即便他战乱多了一些,可以一旦平静下来,恢复能力就不容小视。而南方就不行。良田也是要靠不断的改良、育肥的,不是说火种刀耕就能弄出来的。所以,马云在荆湘花了十年才初有成效,所以,马云才悍然发动了交州之战。可中原有一样不行,产铜地太少了,这造成铜钱稀少,硬通货有了问题。过去,中原王朝,还有南方藩镇们的进贡,现在南方统一在大楚的旗下,彻底和大周翻了脸。大周少了一个重大的铜钱来源,后来,大楚又控制了沿海,使得大周无法从高丽手中换铜矿,又少了一个来源。逼迫无奈的情况下,大周默认了民间私铸假钱(就是铜钱里面掺入大量的杂质),可是这假钱不经使用,很容易就磨损掉,绝对不是长久之计。
  几个大臣点了点头。郭荣又说道:“你们都是朕的肱骨之臣。明人不说暗话。咱们大周虽然是应运而生,煌煌天朝。可是,现在四海不平,百姓颠沛流离,朕想一统天下,诸位爱卿有什么良策啊?”
  这个问话很普通,估计在五代时候,每一个帝王或者藩镇的老大,都会问类似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臣们对这个命题也不觉得新鲜,当下,王溥几个人都只是泛泛而谈,讲的无非就是“以仁之国、以德治国”这些老生常谈。
  唯有王朴说道:“陛下,诸位大人说的虽然在理,可臣以为却不合时宜。当今乃乱世,当以力争,以仁之国,固然有利于百姓,可也会丧失机会。厉兵秣马、待机而动,才是王者之道。非是臣危言耸听,臣窃以为当今天下只有我大周处境最为危险。北无燕山天然屏障,南无江淮天堑相足,乃是四战之地也。南方的楚国野心勃勃,忘我之心始终不死;北面的契丹贪婪无度,南下掠夺时有发生。处于如此危险之地,诸位大臣尚在夸夸其谈,臣深以为憾。”
  王朴这话一出口,王溥几人脸上就有点不自在了,不过,这王朴是皇帝府邸旧人,说话向来都是直来直去,倒也没什么坏心眼。他们不是不知道“以仁之国”不合时宜,不过,这套东西,从老祖宗那里传来下,代代都有人出来唱上两句,自己这些大臣不说这些话,上来就说些黄金白银的,岂不是太势利了。
  郭荣却连连点头道:“王爱卿之言,甚合朕意。现今我大周在中央,而四边有四大敌国。卿等以为,那个国家应该使我们首先打击的呢?”
  王溥等人有点跟不上形势了,他们也觉得应该对外扩张,统一全国,可是他们不主张急统,想先发展几年,再慢慢进取。可听郭荣的意思,明年可能就要出兵了。这出兵的话,军粮倒是充足的,可是,这粮草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大周毕竟也算不是富裕,最好是安定几年,积蓄一下力量,再动手。
  更何况,在他们看来,在他们看来,现在这个局势有点糟糕。蜀国、汉国弱小,攻打起来肯定容易,可是,他们旁边的楚国、契丹可是大国,绝对不会坐视不理的。小大有可能会演变成大战。如果去打楚国、或者契丹,两军实力相当,谁胜谁负恕难预料。更怕的是,大周在和一个强国交手的时候,另外一个突然捅上一刀。这……这可就危险了。
  几个人脸色都有些难看,唯有王朴面带微笑,若无其事。
  第112章 只能打楚国
  一般来说,老大一提问,下面的小弟们多多少少应该表个态,除非这事儿非常的扎手。大周朝看起来有100多个州,人口千万,可是还这真应了一句老话“年成不好、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听了郭荣这战斗意味很浓的讲话,宰辅们大都面显难色,有点不知所措。由于汴京之战、高平之战,郭荣在大周的威望已经无人可比,整个环境已经安定了下来。可是,思想认识不统一,宰辅们和皇帝对大周未来的发展有分歧,这些人只能选择了弃权,不表态,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
  郭荣猴精猴精的,一看这架势就明白小弟们对自己说的话,不认同。凭着他的威望,这事情当然可以强行通过,可是,出兵作战这要发动整个国家机器,调兵遣将、攻击粮草、安抚百姓,交通各国。即便皇帝本事再大,也不可能事事躬亲,毕竟人家是一个国家的NO。1,而不是什么小村长。如果下面的人做事带着脾气做事,带着不满办差,那不仅形象了工作效率,也会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
  这么一来,适当的说服,那就显得必不可少了。可这是,不能郭荣亲自来说服。上位者,居中调停那是正常的,可是上位者要是苦口婆心的游说下面的小弟们,这不是影响自己的权威吗?
  于是,郭荣一双眼睛就在群臣的脸上少来少去,李谷、王溥、魏仁浦……只有王朴神情自若的站在那里。
  往好了说,王朴是智计多端,往坏了说,王朴那就是一肚子花花肠子。大殿里一沉默下来,这家伙立刻就嗅到了其中异样的味道。他虽然和郭荣关系极好,深受信任,算得上是心腹之人,可是,朝堂上除了关系、能力之外,也是一个论资排辈的地方。从古至今,除了少数昏君之外,就算是手眼通天的关系、胜过管乐的才能,这升迁之路也是需要一步一步走的,当然区别在于,这一步到底有多大。想从一个小官吏,变成宰辅至少要担任三四个职务过渡一下。不然的话,就是有碍物议,就是上位者擅开幸进之门。更可况,要升迁,是一定要有过硬的功绩的,或者要有别人都佩服的学识。
  所以,这王朴到了朝廷上,虽然自己领头大哥当了皇帝,他还是一个小小的翰林学士,负责起草一些诏令、公文。说白了他就类似于后世的会议记录员。要把皇帝和大臣们商量的重要时间,以圣旨的形式写下来。王朴肚子里有货,他想让群臣佩服自己,想在群臣面前展示自己,他最需要的是机会。
  现在机会来了。他肯定是要卖力的表现一把,刚才他的表现只能算作是中规中矩,现在他就要大放异彩。他要给皇帝陛下找到一条必胜之路。
  “臣以为若要真的作战,应当和南下楚国争夺淮南之地。”王朴一本正经的说道。
  “哦?这是为何啊?四国之中,楚国的实力不弱啊!”郭荣说道。
  “陛下,臣以为不可。”还没等王朴回话呢,门下侍郎王溥就站出来反对道。他一边说,还忍不住瞪了一眼王朴,不带这样的,你想发表点有影响力的讲话,想给皇帝创造给你升官的机会,这个王溥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你不能拿国家的事情开玩笑啊。汴京城下楚国是战败了,而且败得还有点惨,好在大周是最后的胜利者,而且还跑到淮南放了把火,给楚国一点教训。可就凭这一点,你就断言楚国是好欺负的,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你别忘了,咱们大周在砀山一战也挺惨的,这一进一出,事实上两国实力上还是半斤八两。你要是去打打蜀国、打打太原这些阿猫阿狗,考虑到皇帝陛下刚刚登基想多赚一点威望值,这事儿还是可以商量的。可你不能去摸老虎屁股啊。更何况,现在楚国似乎有点像消停的意思,马云不是说了“楚周长期对峙”吗?这不是说短期之内无战争吗,这个空档期对脆弱的大周来说是一个极佳的发展机会啊。别的都不想打了,你还去扰别人干嘛。
  最重要的是,王朴的话茬儿不对。这丫不说去争夺徐州、争夺海州,不说去争夺邓州、唐州,偏偏说争夺淮南。淮南是什么地方,鱼米之乡啊,应该是楚国最繁华的地方了。楚国本就有点缺粮,你还去抢别人的心头人,这不是虎口夺食吗?你忘了前阵子,张永德跑到淮南,整个楚国立刻就行动了起来,把闲置已久在江南的战神都搬了出来了。而且包围申州的丁思瑾立刻就掉头南下了,如果不是张永德跑得快,说不定就陷在里面了。淮南那块,可不利于骑兵作战啊。
  和王溥的忧心重重截然相反,翰林学士王朴反倒笑呵呵的说道:“王大人,楚国消息你应该是清楚的,他们的邸报上明明白白的写出来了,他们和我们的大周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他们现阶段的任务就是要消灭我们大周。他们明目张胆的诏告天下,如果我们在不反抗一下,岂不是被人轻视了吗?更何况,这大楚还真的是我们的心腹大患。和偏安一隅的蜀国不同,楚国志在天下,和我们矛盾是不可能化解的;势单力孤的太原不同,楚国地跨淮南江表,任期发展下去,对我们大周来说,极有可能错失了最佳的征服江南的机会。再有,四国两强两弱,咱们攻击弱攻,强国必然是干预的,可是,咱们要是主动攻击强国,弱国他未必会帮助强国,就算是帮了,他们也没有多大能力。就像在凤翔,仅仅一万白衣军就将5万蜀军彻底给挡着了。咱们要统一天下,就一定要先打强国。这两强之中,契丹人南下的兴趣不大,也没有入主中原的意愿,可是楚国却是念念不忘统一的。咱们打楚国,契丹人未必会帮,可是咱们打契丹的话,楚国人必然要背后捅我们一刀。因此,我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楚国。”
  第113章 老虎不是病猫
  虽然是乱世,皇帝对官员提拔速度快了些,可是能做到宰辅的位置,没几个是糊涂人。王朴本来一个记录员,居然在军国重要会议上发言,这代表什么意思,大家伙儿心里都有数的很。还不是借机提高一下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能说话的翰林学士和沉默的会议记录员,那完全不能相比的。这家伙出身郭荣的府邸,毫无疑问是皇帝的心腹;四十多岁的年纪,也曾经在汴京混过,多多少少也算有点小名气;他缺什么,缺的无非是政绩啊,或者是能表明他出类拔萃的能力或者言行。怎么样才算得上拔尖呢?怎么样才算得上政绩呢?还不是紧跟最高领袖,按着郭荣的意思办事。
  且郭荣又允许王朴在这里瞎咧咧,那这个信号就非常明显了,皇帝陛下是真的有心南下了。不过的话,作为心腹的王朴怎么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大唱战争赞歌。王溥、李谷等人算得上是郭威一手提拔的,对大周王朝忠心耿耿,皇上要重用王朴,他们自然是看出来了,他们也不反对,当然也反对不了。更何况,王朴虽然在汴京不太显眼,可是这家伙也算是个能臣了,在关中做的事情也是井井有条的。可是,这王朴说的话,让他们觉得别扭,太霸气、太不给面子了。我们反对打仗也算是为国为民吧,你直接就来了一句“不合时宜”,把几个人宰辅一网打尽,这话也太冲了。
  除了态度不说,王朴的主意也太毛躁了。张嘴就冲着最强的楚国去了。这……这不是误国嘛。而刚才王溥也只说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