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智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怎样提高智力-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形态、色彩、变化一一作了生动而又准确的介绍,既照应了文章的第一句话:“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又说明了这些云与天气的关系。
这些云态的名称都属气象学的专门名词,显然,这种分类观察是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尽管它们类别不同,变化各异,但作为“云”,都有相似的共性。
需要注意的是,分类时必须按自然的次序来区分,不能生硬地分割,分类的标准一般取决于观察对象的自身,但必须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事物分成类别后,应注意各类事物的特征,注意寻找能引起自己重视的该类事物与相关事物的共性方面,也要注意寻找该类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个性的方面。
完成分类之后,要认真观察和研究观察对象,找出同类事物之间的异同,并分析其间的关系。例如对蜜蜂进行观察,必须要注意到蜜蜂那神奇的触角和善于舞蹈的多条脚,由此,引发出观察蚂蚁、蜗牛、蜘蛛、蜻蜓等动物的兴趣。在观察这些昆虫家族的秘密时,自会发现这些昆虫有的有触角,有的短而小,有的没有触角,有的昆虫有翅膀,有的有甲壳(如瓢虫),有的没有。通过这种方法,能迅速抓住事物间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找到事物的本质,获得清晰的印象,对提高观察者的观察分析、思考、概括、归纳能力很有帮助。

第46节:异类观察法
(21)巧妙组合……异类观察法
方纪的《桂林山水》同时写了桂林“丰富多彩”的远近山峰和“出奇的清”的漓江之水。“山”与“水”虽都是景致的组成部分,但它们毕竟属于异类事物,然而,由于作者的巧妙组合,把山水相映的桂林奇景写得格外富有诗意。
这种观察方法就是异类观察法,异类观察法与同类观察法是相对应的,都属于分类观察的范畴。异类观察就是将两种差异较大的事物分头观察,然后加以巧妙地组合。
异类观察法同样要注意分类时的选择,虽然异类观察法观察的事物间的差异较大,但并不是说可以随意搭配,任意选择。选择的事物之间,要能自然巧妙地产生某种联系,而不是胡乱搭配。
(22)无心插柳柳成荫……目标转移法
1928年的一天,本来是在专心致志地研究葡萄球菌的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忽然发现在一只培养葡萄球菌的器皿中,原本生长得很好的葡萄球菌消失了。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是一些偶然落在培养基上的青霉菌在繁殖,而且这些青霉菌的周围没有葡萄球菌了。这显示青霉菌能分泌一种杀灭葡萄球菌或防止其生长的物质。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弗莱明突发奇想,能否将青霉素用于人体杀死致病的葡萄球菌呢?于是他改变研究目标,开始了对青霉素的实验研究并且取得成功。
像这种改变预定目标而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的方法,就叫做目标转移法。
观察作为科学实验和创造发明的手段,一般都是有很强的目的性的,但是,如果在观察过程中发现了意外的与计划目标不一致的异常现象,是不是就让它白白溜走呢?
当然不是。这个时候,应该主动提出疑问,考虑是否转移目标,如果能够有所发现和创造,即使原来“有心栽花花不开”,也能“无心插柳柳成荫”,说不定,还会因无心而得的“柳荫”激发灵感,使原来不开的花开出片片妖娆呢。
(23)感觉的误差……透过现象看本质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百发百中的神枪手跟朋友一起去钓鱼,钓了半天也没有钓上来一条鱼。神枪手觉得钓鱼太费事了,还不如用枪打,就瞄准水中的鱼扣动了扳机。他连发数枪,却连一条鱼也没有打中。
神枪手之所以大失水准,并不是因为他枪法退步,而是因为他不知道,光线穿过空气进入水中时发生了折射,使得神枪手眼中的鱼偏离了原来的方向,所以打不中了。
人的感觉经常会产生误差。比如,将一只脚放在冷水中,一只脚放在热水中,然后同时再放入热水中,这时候,前一只脚会感觉比另一只脚热得多。这就是因为前后的“对比”造成了感觉的不准确性。
观察时一定要开动脑筋,看看现象背后是否隐藏着自己没有认识到的东西。跟着感觉走,往往会让人们的观察走向歧路。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事物的本质规律,才能掌握可靠的知识,使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认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24)“孤立波”……捕捉时机法
1834年8月的某一天,英国物理学家斯科特·罗素正骑着马在河边散步。骤然间,有两匹马拉着一只小木船,以每小时13公里的速度从他的身旁驰过去。罗素侧目小船,发现一股激浪从那小船的船头上卷起,顷刻间便离开船头向前流去。这种波不像平常见到的波浪那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却有着明显的波峰波谷。为了找到这种特殊波的运动规律,罗素扬鞭催马,一步不舍地紧追这只小船,仔细地观察1尺多高3尺来长的激浪。追了四五公里,直到小船在运河转弯处拐弯,激浪消失时,他才掉转马头停下来。不久,罗素在这次观察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的研究,提出了有名的“孤立波”理论。
捕捉时机,是观察的一种手段。因此说,观察趋势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机会,随着主动地去观察趋势变化,就会善于区别趋势,就可以发现要解决的问题和创造的机会。
在开展具体的观察活动时,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为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观察,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绝不因此而忘记那些急于带给我们的新现象,更不能随便舍去“微不足道”的新现象。某些时候,由于偶然机遇,某一“细小”新现象突然呈现在我们面前,有显露的,有弱暗的,更多的是瞬息即逝,如果一旦抓住了它,很可能成为我们概括事物规律、揭示事物本质的根据。
(25)感觉经验不可靠……理性判断法
人的观察活动常常受到感觉经验的干扰。而感觉经验往往是不可靠的。《荀子·解蔽》中讨论了人的感觉经验的不可靠性:“走夜路的人容易把卧着的石头看成卧着的老虎,把直立的树木看成站着的人,这是因为黑夜蒙蔽了人的眼睛;用手掩住耳朵,会把很大的声音听成很小的声音;人们站在山脚下看山上的牛,会感到牛比羊还要小;站在山下看山上的大树,会感到大树比小草还要小。”而“不集中精力去用心考虑,把黑白摆在面前,眼睛也会分不清;在耳朵边上擂响雷鸣一样的鼓声,耳朵也会听不见。”
在人类的观察和认识活动中,往往还伴随着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比如,蝉的鸣叫声在一般条件下都是相同的,但在情绪感受不同的两个人听来,感受却有天壤之别。
虞世南是唐代初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是初唐书法四大家之一。他出身世家大族,官运亨通,唐太宗十分赏识他。虞世南写过一首咏蝉诗,诗中所描述的蝉声高洁、悠扬,这正形象地反映了虞世南的心态。

第47节:告别成见法
骆宾王也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但是骆宾王经历坎坷,在武则天当政时,曾因上书建言而入狱。他曾经在狱中写下了《在狱咏蝉》一诗,诗中的蝉声是忧郁、消沉的,实际上是他愁苦郁闷心境的投射。与虞世南诗中的蝉声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蝉声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不同的人听来,便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要想知道蝉声的真实状态,必须破除自己心中情感的遮蔽,以理性的思考来加以判断,才能对所观察的事物形成客观认识。
(26)去除“有色眼镜”……告别成见法
《列子·说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乡下老人不慎丢失了一把斧头,怎么找也找不到。他想,一定是被邻居的儿子偷去了。为此他偷偷去察看那个孩子的神情、态度,果然发觉大有可疑:孩子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像是偷过斧头的样子。于是断定:准是那孩子偷的,我早就料到他不怀好心。后来,老人去打柴,却发现自己丢失的斧头就在山谷,他这才想起打柴时忘了把它带回家里。回家后,他又留心观察那孩子,果然,孩子的行动和语言不像偷过斧头的样子。于是老人又说:“是啊,小小的斧头,哪家没有?他决不会干那种事的。”
最初,失斧者为什么一口断定“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像是偷过斧头的样子”呢?主要是因为他对邻居孩子进行暗地观察之前,就在头脑中形成了不应有的看法。这种看法在头脑中占有主要地位,使失斧者的观察力受到很大的影响,以致产生错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对事物未进行观察之前,不得在思想上产生先入之见,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观察中的错觉。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接受新信息、研究新问题、认识新事物。
观察者无论何时、何地和在任何情况下,观察事物不能预先带有成见。因为,凡是怀有预先成见的人遇事往往固执己见,其结果是符合自己“口味”的就吸收,反之就不吸收了。
(27)《医林改错》……摒弃偏见法
我国清代杰出的医学家王清任,曾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冒着风险对人体进行了观察。1797年,河北滦县(今唐山一带)流行小儿传染病,死亡率极高,贫穷人家多用草席包着尸体埋在乱坟岗上。尸体每日被野狗扒出、撕吃、破腹露脏。王清任充分利用了这个机会,不畏艰苦,不避腥臭,一连10多天仔细观察了100多个小儿尸体,获得了对人体内脏的实际知识。此外,他又到刑场观察尸体,还进行动物解剖。经过40多年的观察研究,王清任写成了《医林改错》一书,纠正了过去医书上的许多错误。他还根据自己的观察,明确指出人的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等。
由此可见,观察不能受偏见的影响,只有摒弃偏见,才能获得准确的观察。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的自由落体实验,用铁的事实推翻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可是由于当时的人们过分崇拜亚里士多德,对伽利略的勇敢挑战带有很大的偏见,即使有的人亲眼看了伽利略的实验,仍然对他的新结论表示怀疑。
观察的主体是人,人的思想情感必然会影响观察的对象、过程和结果。头脑中固有的偏见,常常使人们局限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做出偏颇甚至错误的判断。摒弃偏见,需要用谦虚、诚实的美德来净化我们的双眼和心灵,在观察活动中保持客观、清醒的态度,尊重事实,才能得到深入本质的认识。
(28)九方皋相马……去粗取精法
《列子·说符》篇中讲了一个伯乐推荐九方皋的故事:
有一次,秦穆公请伯乐推荐相马的人才,伯乐极力推荐九方皋,说他的相马水平不在自己之下。九方皋拜见秦穆公后,就开始奉命寻找千里马。过了三个月,九方皋向秦穆公报告说:“千里马已经找到了,在遥远的沙丘地方。”秦穆公问道:“你找到的是一匹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说:“是一匹黄色的母马。”
秦穆公派使者去取千里马,使者报告说九方皋相中的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听了很不高兴,马上把伯乐召来,责备他说:“你推荐的九方皋根本不是相马的高手,他连马的颜色和公母都分不清,怎么会找到千里马呢?”伯乐听了感慨地说:“真没想到九方皋相马达到了这样专精的程度。他相马的时候,已经经历了一番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观察过程,他注意的是千里马应该具备的那些条件,而没有浪费自己的精力去注意马的毛色、公母这样无关紧要的细节。九方皋真正是相马的天才,远远超过了我。”
秦穆公听了伯乐的话,将信将疑,把九方皋相中的马取回来一试,果然是天下无双的千里马。
世界上的事物丰富多彩,又以各自不同的面目纷繁呈现在世人面前。人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该分清主次,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比如在相马的过程中,相马者最关心的应该是马的奔跑速度、耐力是否突出,而其毛色、公母这些表面的现象,虽然往往最先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却属于次要的因素,并不是千里马的决定因素。九方皋正是抓住了千里马的本质特征忽视次要因素,确实是相马的高手。
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去粗取精,抓住表现事物本质特征的主要矛盾来认识事物。若只停留在表面,往往容易拘泥于形式,无法发现事物的本质。这是认识事物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我们在观察活动中要注意的。

第48节:拨开假象法
(29)周公、王莽的忠与奸……拨开假象法
周公是西周的开国功臣,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病危时,周公曾向天祈祷,请求代替周武王去死。事后,史官将周公所写的祈祷书装进了金属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