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上空的乌鸦 作者:勤倦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京上空的乌鸦 作者:勤倦斋-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锊徽嫉胤健H⑽宄扇旱闹醒蚩绰蛟谑只匣シ⑿畔ⅲ醒既咀呕仆贩ⅲ┳哦痰貌荒茉俣痰男7棺樱辈皇蹦贸鲆幻嫘【底樱塾埃杳杳济庑┲醒S凶灰膊蛔松俚氖焙蚓妥诘绯档匕迳希牡娇拇ε匀粑奕说睾逍Γ鹬芪С赡耆说牟嗄俊EO芟勰秸庑┤毡就淙耍遣唤鑫抻俏蘼牵恍枰蚬ぃ颐刻煜挛缍⑷阒泳头叛Я恕R豢迹O不洞蛄康绯道锏娜耍萌艘谎劬涂闯鍪峭夤耍衷冢O惭Щ崮坎恍笔恿耍赐巴饪矗炊⒆判以诔迪岫ヅ锷系墓愀媾疲趺炊季醯米约河胫芪Щ肪掣窀癫蝗搿�
  日本也有穷人,牛晓东住的地方是一座二层木质小楼,这种木质简易住宅叫做“阿帕投”,楼上楼下一共住了八户人家,都是租房住的。“阿帕投”最大的缺点是不保温,冬天冷,夏天热,外面多少度,屋里多少度。牛晓东沿着黑色铁楼梯上到二楼,二楼有一条公共走廊,自打搬来,牛晓东总觉得有无数双眼睛在窥视着自己,也难怪,这座小楼只有他一个外国人,又是个中国人。天黑了,胡乱吃一点早上的剩饭,牛晓东躺在榻榻米上,想家是每个留学生的必修课,四周一点声音也没有,真不知道这些日本人在干什么,一家家都静悄悄的,一阵风吹过,玻璃窗“哗啦、哗啦”地响,窗户是单层的,外面安有两扇铁板,晚上可以锁上,牛晓东从来不锁窗。一只乌鸦飞过去,发出几声响亮的“啊啊”叫声,除了乌鸦叫,晚上几乎听不到一点声音。日本乌鸦个头儿很大,叫声也十分响亮。
  李梦华住的地方可不是牛晓东的“阿帕投”,而是东京都内的“满勋”,一种钢筋混凝土的高级住宅。这里是一栋公司宿舍,共有十层,进入大楼要用电子门卡刷卡,门厅宽敞明亮,门口设有雨伞架,上面放着十几把黑色公用雨伞,一位身穿蓝制服的老头在前台负责日常收发管理工作。大理石墙上挂有石英钟,墙下并排立着两块告示板,上面贴着各种通知,宿舍管理委员会定期组织活动。李梦华的宿舍在八楼,每层楼都有一条公共走廊、一间活动室、一间接待室,走廊一侧一字排开一间间宿舍,另一侧紧临着街道,夜晚时常有大马力跑车急驰而过,这也是东京和千叶县市川市的区别。
  怕李梦华住不惯日式榻榻米,爸爸特意找人联系了西式住宅,最主要是要保证安全,就这么一个独生女,爹妈恨不得也一起跟来,至于钱,那不成问题。洗完澡,李梦华一边用电吹风吹头一边看电视,镜子里的李梦华,一头栗色长发披散在胸前,两道细长的眉毛下,一双眼睛如同两潭秋水,她五官清秀,皮肤光滑白皙,眉目间有种古典美女的优雅气质,这里既有天生的成分,优越的家庭环境,无忧无虑的生活也造就了这种气质。电视里关于樱花的报道越来越多,日本是一个南北狭长的岛国,每年三、四月份,先后开放的樱花就像一条粉红色的线从南向北推移,整个日本列岛沉浸在一种躁动不安的喜悦之中。可这一切似乎和李梦华一点儿关系也没有,从众人呵护的大小姐到连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落差实在是太大了!平时上课还好办,一到周末就一个人,实在是很寂寞,日本又经常地震,三天一小震,五天一大震,前天晚上,李梦华都被震醒了,吓得她穿着睡衣跑到走廊上,结果发现走廊空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出来,回到房间,李梦华拥着被一直坐到天亮,真怀疑自己还能不能坚持下去了。
  

☆、赏樱会

  像参加婚礼的客人翘首等待盛装的新娘,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东京的樱花开放了,一夜之间千万朵樱花乍开,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神田大同国际语学校每年都组织赏樱会,今年也不例外,一大早,牛晓东就和几名男同学来到学校附近的公园占地方,公园虽小,里面的樱花可很好。日本城市里公园很多,别说东京这样的大城市,就连牛晓东住的市川市也是这样,这些公园一般都不大,有的只有足球场般大小。在日本,观赏樱花是一项重大的全民运动,不提前占上地方,就只能看人了。牛晓东他们一口气占了四棵树,用塑料布铺在树下的草地上,今天天气不错,牛晓东穿了件灰格T恤衫,人显得比往常精神了许多。快到中午,游人越来越多,坐办公室的公司职员也出来了,偶尔还有一、两个穿着和服的日本女孩,打着花纸伞,穿着木屐,迈着碎步,色彩明艳的和服穿在身材娇小的日本女孩身上,别有一番韵味,女孩在阳光下回眸一笑,看得牛晓东眼睛都花了。
  中午,人终于到齐了,师生们围坐在樱花树下,摆好吃的东西,有寿司、饭团和各种便当,打开清酒、啤酒,大家一边赏花一边野餐。和煦的阳光透过树枝照在身上,一簇簇粉红色的樱花娇艳欲滴,细嫩的花瓣在阳光下尽情舒展,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花香。樱花不是一个个开放,而是不经意间“哗”地一下全开,整个公园笼罩在一片粉红色的微光中,公园里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动人,河两岸长有高大的樱花树,树枝环抱覆盖了整个小河,绚烂的樱花倒映在河水中,构成了一道水上花廊,游人争相在河边照相留念。
  “酒井老师,日本人为什么这么喜欢樱花?”一个学生问。
  “是啊,樱花和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你看现在樱花刚刚开放,多么美丽,多么漂亮!可过不了几天就会枯萎凋谢,那时候雪片般的樱花从树上飘落,就好像在演奏一首最后的绝唱,人活着就要像樱花一样灿烂,死了也应该果断离去!”酒井老师说。
  平时十分严肃的酒井老师,微醉的脸上泛着红润,此刻也露出了笑容。
  那一边,美智子老师和李梦华她们聊得正欢,美智子老师曾经在台湾留过学,汉语水平还算可以。
  “你们在日本生活习不习惯?”美智子老师问。
  “还没有完全习惯,比如说日本总是地震。”李梦华回答。
  “没关系,不用害怕地震,我们日本人从小都习惯了,家里准备些水、饼干,重要的东西放在容易找到的地方,还要知道附近哪里有避难所,方便的话,地震发生后马上打开电视、收音机,看看有没有海啸,绝对不能轻易往外跑。”
  海啸在日语中写作津波,日本沿海地区地势低洼,很多地方也就海拔一、二米,怕这几个中国学生听不懂,美智子老师还拿出笔写下“避难所”几个汉字。
  “可我现在还听不懂广播呀?”牛晓东说。
  “那就更应该努力学习日语了,一定要加油啊!”
  “加油”是美智子老师经常说的话,美智子老师四十多岁,个子不高,衣着得体,说话和蔼可亲。在美智子老师眼里,这些学生很可怜,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求学,很多人还要打工,对于在课堂上睡觉的学生,她总是不忍心叫醒。老王今天就没来,像这样的活动老王很少参加,一是舍不得拿两千块钱,再就是打工觉都不够睡呐! 
  “樱花真漂亮啊!没想到日本樱花树这么大、这么多,连成一片真好看啊!”李梦华轻声说。
  “我家那儿也有樱花树,听说还是日本人种的呐,只是没这里的大。”牛晓东说。
  “是啊!日本人走到哪儿都种樱花树,可能会有家的感觉吧?”李梦华说。
  “你喜欢日本吗?”牛晓东问。
  “我不知道,听说女孩子在日本呆时间长了就会喜欢日本。”
  “我可不怎么喜欢。”
  “不喜欢也得呆下去呀?”
  “你们两个在说什么悄悄话呐?”张慧娟走了过来。
  “没说什么。”李梦华说。
  “没说什么,怎么脸有点儿红呐?我们大小姐真是面如桃花,哎!不对,是面如樱花!”张慧娟斜靠着李梦华坐下。
  “让你净胡说!我看你是喝多了。”李梦华举手在张慧娟身上轻轻拍了一下。
  “哈哈!我是有点儿喝多了。”张慧娟笑着说。
  能和李梦华坐在一起,牛晓东十分高兴,在牛晓东眼里,李梦华岂止面如樱花?简直就是一个神仙姐姐!
  “你看日本女孩儿的和服多漂亮啊!”张慧娟说。
  “是很漂亮!”李梦华说。
  “穿起来挺麻烦吧?我听说要二、三个人帮忙才能穿上呐!”张慧娟说。
  “你们俩快吃点儿东西吧,一会儿都让男同学吃光了,张桑说得对,过去大户人家的夫人、小姐穿和服,要很多佣人伺候才穿得上,现在的和服穿起来简单多了,有机会你们也试一试,一定很漂亮!”美智子老师说。
  “李梦华穿一定漂亮,我穿就不一定了。”张慧娟说。
  “你穿也一定漂亮。”美智子老师说。
  “在中国,这么大个儿的草莓,我一次能吃一小盆。”张慧娟从盘子里拿起一颗草莓。
  “那可真好啊!我们日本人都是每人才吃几个,草莓实在太贵了,我刚到台湾的时候,忽然一个人吃那么多水果,还真有点儿不习惯呐!”美智子老师笑着说。
  美智子老师和张慧娟妈妈的年龄差不多,人家美智子老师多年轻啊!妈妈来信说春天新抓了三只猪崽,妈妈又养猪又喂鸡,还要忙地里的活儿,不到五十岁的人,看起来像六十岁。弟弟还那么淘气吗?妹妹该上初中了,学习该忙了。也许是喝了几杯清酒,张慧娟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一阵微风吹来,枝头上沉甸甸的樱花轻轻颤动,明媚的阳光,绿油油的草地,粉红色的花海,一时众人无语,都沉浸在这美好的瞬间了。
  

☆、打工生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钱在哪儿也不行。在东京这样寸土寸金、生活费用高昂的城市,即使日本人也得急匆匆、几乎小跑着走在上班路上,为生活奔波忙碌,更何况是穷留学生了。牛晓东带来的钱一天比一天少,早晚会坐吃山空,语言学校下午两点就放学,看到别人打工,牛晓东也想去,高年级同学给他介绍两个工作,课都没上赶去应聘,结果都没被老板相中,牛晓东嘴角起泡了,从小到大没上过这么大的火,高考落榜也没见他咋样。万般无奈只好又找林雨豪帮忙,没想到林雨豪很爽快地答应了,约好今天晚上六点在日暮里车站见面。
  林雨豪比牛晓东大几岁,个头儿跟牛晓东差不多,他身穿黑色高领衬衫,米黄色裤子,和许多日本年轻人一样,头发染成黄色,不过看上去比较成熟稳重。
  “晓东,你日语怎么样了?老板可能要你说几句。”林雨豪说。
  “听还凑合,说不行”牛晓东回答。
  “不行也得说几句,我以前在这家料理店打过工,和老板关系不错,现在正好店里缺人,我一说店长就基本同意了,你运气不错!”
  “不是我运气好,店长是看你面子吧?”
  “不是,店里确实缺人。”
  料理店在日暮里车站附近,在东京,每个电车站附近都形成一个商业区,商店、银行、料理店、书店一应俱全,一到晚上更加热闹。迎面走过来几个女学生,看上去像高中生,她们上身穿长校服,下身清一色超短裙,露出一片白花花的大腿,脖子上还围着与季节极不相称的毛围脖。
  “豪哥,怎么日本女生的裙子都那么短呐?”牛晓东说。
  “其实根本没有那么短的校服,你注意看,是她们故意往上窝的,一到学校就放下来了。”林雨豪一边说一边点着一支香烟。
  “我说呐,原来是这样啊,可真够臭美的!”
  “你抽烟吗?”
  “我不抽烟。”
  “晓东,你记着,在日本打工一定要勤快,眼里要有活儿,现在不比几年前了,那时候打工好找,在车站前面一站,就有老板拉着你走,如今日本经济不景气,过去没人干的活儿,现在也抢着干了。”
  “我在国内听说日本打工好找啊?”
  “那都是中介骗人的鬼话。”
  牛晓东这一代人是看日本动画片长大的,什么“聪明的一休”、“花仙子”、“机器猫”、“圣斗士星矢”等等,但是他也看过“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等抗日电影,同日本人打交道,还真有点儿打怵,更何况是在人家那里打工了。
  “庄伢”料理店离电车站很近,街道两侧都是小餐馆,“庄伢”门脸不大,黑色拉门上方挂着店牌,屋檐下倒挂一溜蓝色三角旗。日本人不喜欢鲜艳的颜色,偏爱白色、黑色、蓝色等素色,婚丧嫁娶、典礼仪式等重要场合,无论男女都穿深色衣服,结婚典礼上,新郎要穿黑色西服。蒙古人以白色为美,蒙古袍都是白色的,这一点和日本人比较相像。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