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劲一般,索性在手臂上割了十几下,写了个大大的“义”字,对弘昼狞笑道:“江湖规矩,您先生也这么着刻个字儿,咱们便算扯平,兄弟认您做大哥,以后俯首帖耳;若不然,银子兄弟就愧领了,还请先生您磕三个响头叫咱们声‘大哥’,就是两清。怎么样?”
弘昼哪儿敢!银子他是不在乎,可叫他堂堂天子御弟、和硕亲王给这下三滥跑江湖的下跪磕头,他也拉不下那个脸面。此刻只想脚底抹油快溜,但这阵势怎么溜得掉?!小个子何等精明之人,倒拿着匕首递向弘昼,弘昼不及发话,冰儿一伸手上前接过匕首:“好来好走,各管自己的屯子。兜搭我们什么事?”
小个子正色拱拱手道:“兄弟,是你们那位先砸我们的场子!大家吃饭都不容易不是?”
“是也是,但你玩得也过了,在我面前班门弄斧!”冰儿犹豫了一犹豫,好言劝道,“咱们各自退一步,否则,砸了场子你们以后还怎么在这地界上混哪?”
“等等!这也是门道?”弘昼好奇上前,突然一手捏住小个子的胳膊,一手在上面一抹,那手臂上一片殷红的血迹擦去,皮肤上只几道红印子,连皮都没破,弘昼转头征询地望着冰儿,冰儿道:“想学泼皮你也得有点硬骨头!姜黄水涂手臂,再拿蘸碱水磨的刀儿一砍,血红的东西就是这么来的,对么?!”弘昼大爷脾气发作,不由大怒:“好啊!又骗你爷!来啊,拿这些骗子们到顺天府去!”
小个子急了,猛地把手一缩,一把把弘昼推得退了好几步。好在弘昼也是打小打布库练骑射练出来的,踉跄了几步没有摔倒。几个亲王府的跟班赶紧上来护住主子。冰儿见欺到弘昼头上来了,她是胆子大又讲江湖气的人,不由恶向胆边生,低了身子把小个子一条腿一绊,他人就横摔下去,冷不防黑大汉拎着钝刀就冲冰儿砍过来。弘昼吓得一抱头,嘴里喊:“别光顾着我!那边公……公子也要紧!”
冰儿插身过来,灵巧地拨开刀,斜手一拧,黑大汉一身蛮劲,哪敌得过冰儿的巧劲,人一个稳不住,打旋儿栽了一跤。冰儿回头笑道:“放心,我不要人伺候。这些个二把杈,我一个人就能收拾干净!”此时,看热闹的一般游客都已跑光,只剩些没事干帮衬凑热闹的闲汉街棍,有剔牙叫好的,有不分对手上去打太平拳的,也有干脆跑到卖艺人的摊头翻找值钱物件的。有几个站在外围,本就和卖艺人一伙当托儿的,此时黑了脸上去帮打。弘昼怕吃亏,抱了脑袋猫了腰钻在一边,又担心冰儿,却见她越战越勇,七八个人围着都被打得落花流水,看戏般看呆了。
正在这时,顺天府的人来了,一个八品小武弁带着二十来个衙役把冰儿、弘昼的跟班及几个卖艺人团团围住。冰儿停了手,掸掸衣服,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那小武弁大喝道:“你们这是要造反了?——不看看是什么地方!给老子拿下!”
弘昼见那班衙役如狼似虎扑过去连冰儿和自己的跟班长随们也要一并捆拿,忙跳过去,冲那武弁照脸一啐:“瞎了你的狗眼!这些是我的人,给我放开!”
那武弁看来不认识弘昼,也火了,一抹脸大骂道:“你妈球的是什么东西!你的人又怎么样?敢啐爷?来人,给我一并绑上!”
弘昼急了:“你血姥姥的!……你不认识你五爷?叫你们堂官来和爷说话!我不信他不跪着来!”
“你是个什么东西!想见我们府尹?”
“你们府尹?……哈哈哈,那姓唐的小叭儿狗前天还上我府上磕头献媚,我看他乖巧,许他蹲我家二门的门洞里吃了碗茶,你知道你们堂官狗颠屁股的小样儿?……我是什么东西?你看看我腰间的明黄带子!”弘昼把褂子撩起老高,露出只有宗室才能服用的明黄带子。
那武弁愣住了,正做没理会处,又一队人马过来,为首的见到弘昼的跟班,马上换了笑脸滚鞍下马上前打个千:“哟,这不是和亲王府里的王二爷么?——你们怎么捆上王二爷了?饭碗不想要了?——王二爷,弄疼了您没?这些个狗才是吃_屎长大的,您别一般见识!怎么,您今儿得闲,不伺候王爷了?难得有这个空,倒要劳驾您老和小的喝碗水酒去。”然后压低声音道:“上次托您跟王爷说的那事儿……”
那跟班哭笑不得,在主子面前他可不敢放肆。弘昼见居然是自家奴才为自己解了围,也怕把事情再弄大,说起来“王爷公主当街打架”名声不好,趁这机会大大咧咧和那跟班道:“别他妈废话了,带上咱们的人走路,回府和亲王爷还等你伺候呢!”能做弘昼的贴身跟班,也是个精灵透顶的,那跟班怔了一下笑道:“好嘞!——这个这个,你是个晓事的,这几个骗子送顺天府好好拷问,和亲王会亲自过问。”说罢,和弘昼一起大摇大摆、自说自话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很无聊,显摆一下以前在某书看到的江湖骗术,其实也就这样了。
————————————————————————————————
现在虽然不完全透明了,不过还是个半透明(囧),前来的各位客官,留个人气吧,戳个收藏吧,再不然打个分吧。
惨淡经营的日子不好过啊。
我都在考虑是不是也要到碧水什么的自荐一下了,又怕选材太冷不受待见。
☆、二才子中式同榜
几天后,弘昼弯腰曲背进了养心殿,进门就陪笑道:“臣给皇上请安……也来请罪。”
乾隆手边是一大叠殿试的卷子,正逐份拿着比较,正眼也不瞧弘昼一瞧,口里道:“你有何罪?朕倒不明白了。”
讽刺的语气十足,弘昼咽了口唾沫,陪笑道:“是我的不是了!皇上好歹看着亲兄弟的份儿上,别再给臣脸子瞧了。”
乾隆无奈地一笑,放下手中的卷子,微哂道:“瞧你说的话!朕给你什么脸子瞧?进来就想将朕的军了?坐吧。”
弘昼斜签着坐在一张杌子上,道:“您也明白我的,坏心也没有,就是老犯混。所幸皇上看在臣是个‘荒唐老五’的份儿上从没难为过。殿试那天,我说了那许多屁话,当时还不觉得,回去后我家清客相公们一掰开分析,我就知道犯了欺君大罪了,巴巴地想着请罪来着,谁料第二天偏头疼闹了一天;第三天您忙,牌子没递进去;前天我家那口子又生了病,折腾得我没敢离开;昨天……嘿!”他突然想起了什么,说得眉飞色舞了起来,“您还不知道吧,京城名角小飞凤在同丰堂开了新戏,兄弟心一痒去串场子了,那场面叫个大……”他越说越兴奋,一抬头见乾隆微皱着眉头盯着自己,才意识到话说多了,忙刹住道:“请罪就耽搁到现在。”
“那天你是过分。”乾隆啜了口茶,语气虽不凌厉,但也不温和,“当时朕回上一句,兄弟俩斗起口来,你就该粉身碎骨了。”他见弘昼低了头一脸不自在,又笑道,“其实朕也知道你内心友爱,说的话虽过分,都是在为朕身子着想。亲兄弟嘛,这点子事朕包容不来,还谈什么君子胸怀?你既来请罪,朕就不罪你,心意朕领下了。回头去给太后和太妃们请安吧,老人家们惦念着你呢。”
弘昼忙答“是”,又踌躇着讲:“臣弟还有一罪……却不知皇上难为五格格了没有?那天实在是我犯混。”
乾隆笑道:“你们两个活宝,是够丢脸的!堂堂亲王公主,天潢贵胄金枝玉叶,跑去逛街看热闹就已经不象话了,怎么就跟卖艺的打起架来?你要不逃得快,几天全京就都知道了,朕倒看你的亲王脸面往哪里搁!那丫头也忒不成话!不是给你瞧病去的吗?怎么瞧到大街上了?朕就知道不该放她出来,简直就是个祸种子,没一天能安生的。”他自失地一笑:“她满身的江湖气市井气真不知道要怎么才能去掉,朕打也打了,罚也罚了,冷脸子也给她瞧过了,都奈何不了她。书不好好读,鬼主意一肚子。你当笑话听听,上回沈德潜去上书房教诗韵,限定每人当场做一首咏《溪山行旅图》的诗。四阿哥五阿哥做的都很看得过,六阿哥那么小年纪也都做了出来。就她啃了半天笔头,求了十几次情,勉强写了一首:‘山高有半尺,地大有一丈。满纸黑墨墨,有啥好看头?’沈德潜哭笑不得,想了半天鼓励她说还能看出咏的是画,可惜不协韵,叫再做一首。她作诗倒快,马上又来了一首:‘山水在画中,到处没有空。画上个山洞,不知可走通?’”
弘昼虽“荒唐”,毕竟自小上书房教出来的,学问上还是来得的,大笑道:“妙绝!还真协韵了。”笑了一阵又道,“五丫头虽然有些匪气,但究其心还是好的。而且胆识阅历,在宗室那么多人里头是拔尖的。再加上那一身好功夫,就是个将军料子。”
乾隆看看弘昼,他心里其实非常清楚,弘昼的精明才干学识眼光,都不在自己之下,平日的荒唐是做给自己看的,弘昼太明白自己的脾气,宽仁大度,却心细如发,唯恐皇权稍稍旁落。这是表明他绝不掺和政事,是个深谙韬晦的人。兄弟极力为自己着想,自己自然不能亏待他。乾隆因笑道:“朕都不晓得她是如此人才。可惜是个丫头,还是要能温婉贤淑,知书达理,能嫁入夫家不添乱就够好了。”
弘昼见乾隆谈起冰儿,既是爱惜,又有些没奈何的,也不知怎么接话,眨巴了一下眼睛,瞅见乾隆案头的卷子,开口打破沉闷:“皇上拿的是殿试的卷子吧?今年怎么样?”
乾隆道:“今年是个好年份,好多才子都在这一榜。几个主考官评的一甲一名是直隶纪昀——就是你那天看着说‘气度难得’的那个。文章是做得花团锦簇一般,用典也极丰富,乡试也点了第一,确实是人才。更难得的居然是北人,也打破了江南人包揽一甲的旧势。”
“可不是!那发榜吧,状元——纪昀。”
“不。”乾隆沉吟了一下,若有所思地说,“若是不知道他倒也罢了,偏偏与朕有过一面之交。……加上此人狂傲,也该磨一磨傲气。算了,状元之份不过是名,朕的宠眷才是实,宁有实、毋空名。”他把纪昀的试卷向后插了七八份,见最上面一份的名字是于敏中,文字也很看得过,便点上状元。
弘昼一怔,觉得乾隆用心有些嫌深。但他不愿多插手这类事,笑道:“管他是状元是进士,总归是为皇上又添羽翼。臣弟有空要拜会一下,也好附庸风雅。”
“你什么时候还知道附庸风雅?”乾隆道,“你当心着点,他最会骂人。”
弘昼脸一嬉,二郎腿也跷了起来:“皇上不知道臣的名言么?‘不附庸风雅,难道附庸市侩?’……呵呵,臣弟不才!”
****************************************************************************
新科进士放出了黄榜,状元于敏中,榜眼王盛铭,探花王昶。纪昀叼着他的大烟锅袋子,踌躇满志地看榜,本以为凭自己连中解元、会元的名望,凭自己花团锦簇的殿试文章,不是榜眼也是探花,说不定“连中三元”,可是少有的佳话,结果却连一甲也没进,在二甲四名里找着了他“直隶河间纪昀”的大名。若是别人,也老早高兴得上天了,可他纪昀心比天高,一心就是非魁首不拿,眼见自己孤零零排了个二甲第四,当场脑中一片白茫茫。纵有心三年后再考,可这功名竟也违错不得,拿状元已成了一生断想。也不知怎么的,就飘飘乎乎回到了自己住的客栈“状元楼”,也不高兴吃饭,叼着烟躺在床上不愿动弹。
突然间,外面一片筛锣声,听见几个街混混大叫大笑:“贺于老爷讳敏中状元及第!” 一派热闹,又是店老板乐得疯魔般的声音:“我就说没错吧!我们状元楼又出了状元老爷啰!……哈哈,于老爷打赏啊!”接着是于敏中高兴得变了调的声音:“我中了?我中了?……我中了!!列祖列宗,我中状元了!”
“人不可以年纪论才学。”纪昀暗想着,于敏中才二十四岁,是江南金坛人,考试前会文谈天,也觉得他颇为博学,更兼于家在金坛地方也是小有名去的缙绅人家、书香门第。但于敏中少年中举,家资又好,言谈举止间似乎不大容人;长得虽俊朗,但眉头一皱时说多难看有多难看。识人的人都知道,这是心机深沉、不好相处的表现。纪昀苦笑着,想下楼贺一贺,门口又是一阵“咣咣”的锣响,又是谁在高喊:“又中了一个,又中了一个!——贺纪老爷讳钧中二甲第四名进士及第!打赏啊!”
纪昀一愣,才想到那些街混混大字不认识一箩筐,把“昀”念成了“钧”,又苦笑一声,拿了几串铜钱,整整衣摆下了楼